《也谈现代汉语的分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也谈现代汉语的分期.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也谈现代汉语的分期 魏慧萍【摘 要】现代汉语的分期是深入研究现代汉语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依据现代汉语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以词汇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参照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将现代汉语细分为六个时期.现代汉语在发展进程中业已完成、即将完成或是正在进行中的一系列发展演变细节都有待于完整而系统的整理、描述和分析.【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8(026)006【总页数】5 页(P75-78,110)【关键词】现代汉语;分期;词汇发展【作 者】魏慧萍【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2、【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H1-09 “现代汉语史”由刁晏斌正式提出,在此之前,他称之为“现代汉语历史发展研究”。现代汉语史的提出对于现代汉语研究来说是件大事,这一术语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现代汉语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段离我们并不遥远、正在延续着的历史,并且深深地认识到,通论式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现代汉语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细化的要求。现代汉语史一经提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分期问题。文章使用“现代汉语的分期”这一说法,主要是考虑到:在汉语史研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作为两个大的阶段被提出,其中古代汉语又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但并没有“古代汉语史”这样的提法,后来兴起
3、的近代汉语研究在涉及汉语史分期时也只是集中讨论了近代汉语的上下限问题,没有提出“近代汉语史”。因此,虽然笔者赞同对现代汉语进行分期研究,但并不采用“现代汉语史”这一术语。一、研究现代汉语分期问题的意义 现代汉语的分期直接关系到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交界点究竟放在何时,关系到如何描述现代汉语的形成,如何分阶段阐发现代汉语的发展等重大问题。恰当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深入研究现代汉语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汉语曾一度被视为一个历时特征模糊化的共时平面,然而,现代汉语也有着自身发展的历时线索,在这条纵向的历时轴线上,可以找到几个分界点,从而把现代汉语划分为几个相连缀的时期。其中的每个时期都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是现
4、代汉语下位的共时平面。这样观察的结果,将使现代汉语的面目更加清晰、真实,从而使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更加完整。二、学术界对于现代汉语分期问题的几种代表性意见(一)整体说 在现代汉语历史发展研究的课题提出之前,学界通行的做法是把现代汉语看成一个整体,内部不再进行分期。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研究汉语发展史的时候,其重点放在时间跨度远远超过现代汉语的古代汉语身上,对于现代汉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鲜有关注。这种整体说的代表性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种:1五四运动前后(1919 年)至今。21949 年至今。以上两种意见分别以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作为现代汉语的起点。前者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后者没有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其原因主要在
5、于:白话文运动造成汉语主导书面语体式的大变动,以十分集中的形式使得初期现代汉语全然显露在世人面前。把现代汉语的上限放在此时是最容易获得认同的做法。而以新中国成立作为现代汉语的起点,主要着眼点在于 1949 年以后汉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其面貌与当前的汉语面貌基本一致。毋庸置疑,1949 年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点,但以此作为现代汉语的上限,不符合现代汉语得以形成的历史情况。(二)分阶段说 明确而体系化的分阶段说是在现代汉语历史发展研究被正式提出以后出现的。从目前所见材料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1刁晏斌提出的四阶段说 第一阶段:1919 年五四运动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
6、阶段:1949 年到 1966 年;第三阶段:1966 年到 1978 年;第四阶段:改革开放至今,即新时期(1978 年至今)。2刁晏斌提出的三阶段说 在以上四阶段的基础上,把二、三两个阶段合而为一,看作同一阶段中的两个部分。3刁晏斌又在原阶段说的基础上增补了唐五代至清代、清末民初至“五四”前后两个阶段,并且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现代汉语的前发展阶段。此外,郭伏良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新词的产生情况作了以下分期:第一时期:19491965 年;第二时期:19661976 年;第三时期:1977 年至今。以上阶段说意味着学界对现代汉语的重新审视,其上限的确定和具体阶段的划分仍有可商榷之处。三、新的分
7、期意见(一)现代汉语分期的标准 汉语史的分期要着眼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变化情况,这一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语言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对汉语史进行分期的时候,标准不同,势必导致结论的差异。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分期要依据汉语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身发展情况,在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综合考虑的前提下,以词汇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对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能够避免结论的片面性。以词汇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首先,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发展速度最快,反映社会历史发展最为及时。这使得
8、词汇中新词的大量涌现和旧词的日渐衰退成为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所谓汉语自身的发展情况,其实质仍然是伴随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因为我们无法将语言从社会生活中孤立出来进行研究。因此,词汇的变化不仅代表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也是语言变化的显性标记。五四运动前后外来词的大量出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词的大规模出现、改革开放以来外来词的又一次大量涌现可以说明这一点。词汇的更新是语言面貌发生改变的表层迹象。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表层迹象也会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汉语词汇大规模地吐故纳新视为与语言内部发展无关的一种表象,而是应该透过这种表象,去捕捉其中语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其
9、次,词汇发展不仅体现在词汇成员的更新上,词的语音形式、意义内容和句法功能分别涉及语音、语义和语法,词在音、义和用法上的变化集结着这些要素的发展变化。因此,对词汇的深入观察意味着对语言各要素的综合考察,从而使我们找到观察语言各要素发展情况的明确途径。另外,构词成分的语法化进程,多音节词的大量出现,短语词化,形译外来词的涌现,部分网络词汇向日常言语词汇的渗透现象等,都是现代汉语在发展进程中业已完成、即将完成或是正在进行中的一系列发展演变细节,这些细节都有待于完整而系统的整理、描述和分析。蒋绍愚在谈到近代汉语研究时曾指出:“要弄清楚近代汉语的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必须对近代汉语的诸方言以及近代汉语
10、使其周围非汉语的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笔者以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现代汉语的研究。在现代汉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汉语和英语、日语、俄语等语言的交流情况等,在词汇和语法的层面都有所表现,值得我们努力探讨。当然,对词汇发展的探讨并不能代替对语言其他要素发展情况的研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当我们为语言史分期时,词汇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显性的考察角度。(二)现代汉语分期的参照系 语言史的分期需要以社会历史的分期作为参照,因为语言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独立存在。语言的大变化往往发生在社会大变动的关头,因此,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分界点同时也是语言史上的分界点。
11、但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又使得语言发展有时滞后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语言各要素的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要以社会历史分期作为语言史分期的重要参照系;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到语言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不完全同步的情况。具体到现代汉语的分期,还有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一直为人们所忽略,那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和发展情况。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息息相关。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初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居于社会变革风头浪尖上的文学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 1919 年前后,其端倪则在清末“文界革命”等一系列文体观念的更新中早已有所显露。其实,1919 年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和胜利是现代白话最终在主流
12、中逐渐取代文言的一个标志,而众所周知的语言事实是:文言和现代白话之间,还存在着一段漫长的古白话发展演变的历史。现代白话是由古白话转型而来的。我们在确定现代汉语上限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这个转型期的存在。现代汉语的基本面貌正是在经历这个转型期的过程中逐渐积聚形成并展现出来,并最终在白话文运动以后得以确立。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白话文的胜利是一个结果,在此之前,现代汉语已经在从古白话向现代白话的转型中逐渐形成。因此,我们可以为现代汉语的分期找到两个参照系:一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以现代汉语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主要标准,依照这样两个参照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分期意
13、见。(三)现代汉语上限的确定及其与近代汉语下限的衔接 对于现代汉语的上限问题,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五四运动前后(或确定为1919 年)、1949 年、明末清初、鸦片战争或红楼梦时代、1501 年等不同上限。这些争论反映出,学者们在确定现代汉语的上限时,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参照系。在近代汉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对于近代汉语下限的看法比较接近,一般都把近代汉语的下限定在清代。周祖谟先生认为近代汉语的下限是五四运动以前。王力先生提出 1840 年至五四运动为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过渡阶段”的提法着眼于语言的渐变性,但在客观上造成了这80 年间的汉语在汉语发展史上归属不明的局面,同时也使近代
14、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衔接点难以确定。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使用了“近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术语,称唐宋元明为“近古汉语”,称清代至民国初年为“近代汉语”。这反映出他对清代至民国初年汉语的认识和观察。语言史的分期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本身有着渐变的特点。也因此有学者“不采用划线切分、规定上下限的方法,而提出汉语历史阶段由主干部分与交替重迭部分组成的意见”,但交替重迭部分恰恰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关键期,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学术研究中的存而不论,不利于深入调研这一关键期的语言特点的显露,进而确立其在语言史中的恰当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主张把现代汉语上限提前到清代以前的学者强调将以此追溯现代汉语中某些
15、形式或用法的源头。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追源溯流和现代汉语的分期是目的不同、方法不同的两项工作。确定现代汉语的上限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超越这个上限去追溯其源头。现代汉语的上限也并不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源头。在寻找现代汉语的上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寻找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一个标志性的分界点,从这个点开始,现代汉语在整体上(而不是局部)具备了与近代汉语不同的风貌和特点。主张把现代汉语上限确定为 1919 年的合理性在于,五四运动发生在这一年,并且当时全国白话文报刊风起云涌,达400 种之多。在白话取代文言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于次年,也就是 1920 年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学校采用。这是白
16、话文运动的胜利。但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白话文胜利的最终结果。其实,早在 1919 年之前,就有清末的“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的文学革命,这些文学运动是文人对汉语书面语发展方向的自觉掌控,是白话文运动的先声,同时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蜕变的强大动力。另外,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在确定现代汉语上限的时候,是以口语材料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还是结合书面语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我们认为应采用后一种意见。原因在于,如果单看口语的情况,那就可能导致现代汉语的上限大幅度地提前,这跟当时书面语中仍以文言作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语文生活事实是相抵牾的。因此,在确定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衔接点的时候,以书面语和口
17、语走向一致作为现代汉语的起点是比较稳妥的做法。根据本文提出的现代汉语的分期标准和参照系,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上限提前到1898 年,其标志是当时的“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革命”等一系列文体观念的更新。梁启超提出的“文界革命”主张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经典章句的义理,用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些文体观念的更新标志着众多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改变。1898 到 1919 年间,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邹容、秋瑾等人的革命派散文,清末民初小说和大量翻译小说,五四新文学中现代白话小说及诗歌等作品都呈现出书面汉语与口语走向一致的新风貌。实际上,早在 1868 年,“诗界革命”的代
18、表人物黄遵宪就已经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主张,但这种“言文合一”的呼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激烈的反响。我们把现代汉语的上限试定为 1898 年,理由是其后的一系列文体运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并出现了大批具备现代白话文特点的作品。在此之前,白话没有在书面上得到过这样的地位。因此,从口头和书面形式两个方面来考虑的话,现代汉语上限定在这个点上是可以被接受的。(四)现代汉语各时期的划分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对现代汉语进行以下分期,共细分为六个各具特点的时期:1.18981919 年 现代汉语的形成期 2.19191948 年 初期现代汉语 3.19491965 年 初步发展时期 4.19661
19、976 年 特殊时期 5.19771990 年 多元发展时期 6.1991 年至今 传媒时代的现代汉语 对现代汉语进行分期时,应充分利用我们所了解的各方面因素,如政治事件、媒体的发展等因素,去分析语言发展的情况,描写出现代汉语的真实面目。如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现代汉语和之前的现代汉语在常用词汇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差异;1991 年之后兴起的网络传媒对现代汉语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正在慢慢显现在我们的眼前。现代汉语的分期宜细不宜粗,这是因为:我们对各时期的观察要尽可能细致,分期要反映出目前我们可以了解和观察到的全部影响因素和语言特点,了解越深,分期越细。本着这样的原则来看待现代汉
20、语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发现,现代汉语的百年,是整部汉语史中颇不平静、变化迭起的百年。分期的目的是为了让研究真正走向深化和细化,以上各时期的特点概述和代表性语料都有待于进一步整理、研究。在进行了深入的分期研究以后,才有可能把现代汉语的形成与发展情况认识清楚。研究中可借鉴近代汉语的研究方法,先从专书、专人的研究做起,再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现代汉语的来龙去脉。注释: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21 页。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14 页。(日本)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1991 年,第 74 页,第 212 页。这里太田辰夫使用的术语和国内学界对近代汉语的界定不同。1990 年 Internet 在国际上开始广泛使用,也就是这一年,CANET 注册了中国国家最高域名 CN。参考文献 1周祖谟.汉语发展的历史M/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刁晏斌.论现代汉语史J.辽宁师大学报,2000(6):69-73.5朱栋霖,丁帆,朱晓进.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