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3.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共6页 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 3 课题:兰亭集序 课时:一 教师:“兰亭集序”既是书,又是文。当时的人对这个书帖的评价非常之高,说它是“天下行书第一”。时人谓之八个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8 列,325 字,其中有 20 余“之”字,每一“之”字写法不一。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过,“笔墨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才情的自然流露”。先儒孟子言曰,“读其书,诵其诗,想见其人”。后来我们经常把它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即“知人论世”。(纵向板书)那么,也就是说,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背后那个独特的人,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一份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纵向繁体板书课题:兰亭
2、集序)教师:现在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破题”。此一步,在古典文学教学中颇为常见。请看题目,我们需知两个问题:(1)集,即兰亭集,(2)序,既兰亭集序。抓住这两点,这篇文章就可迎刃而解。不过,要说“兰亭集序”的由来,我们先看注解,请一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学生:朗读(略)。教师:注意,“集”字二解,一集会,二诗集。现请大家齐读本文,订音正字。第2页/共6页 学生:齐读(略)。教师:很整齐,声音很洪亮。请听老师范读。教师:范读(略)。教师:老师范读跟大家相比,有何不同?学生:有感情,注意停顿。教师:文言文的诵读讲究四字,所谓“抑扬顿挫”。文言文的味道自在其中。现在,请大家仿读
3、原文。教师:好,请停下来。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找找刚才的感觉。学生:读(略)。教师:刘勰 文心雕龙 中有一段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纵向繁体板书)说的是,作文者情动而感发,写成文章,读文章的人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就会把握行文思路,进而把握其主旨。这也就是让大家反复诵读的缘故。教师: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谁能说一下诵读本文后的原初感受呢?学生:兰亭周围的环境非常秀丽,古人在此一觞一咏非常尽兴,古人今人对生死的感受是一样的。教师:很好。用课文中的原句来说,就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4、列坐其次,第3页/共6页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刚才那位同学也提到古今之人对生死有同感,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本文的情与志,如何?教师:阅读第一段。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乃人生之至乐!本文也说“信可乐也”,那么,乐从何来?学生:美景,刚才已经说过。良辰,就是“暮春之初”。我们学过论语侍坐,其中有关于“暮春”的一段描写,使人读后很有逍遥之感,跟本文所写有相似处,所以,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肯定很快乐!教师:说的不错!当王羲之与谢安、支遁、许循等四十余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得人生知己,忘情山水,岂能不乐?信可乐也!教师:在这一段中,我最欣赏四个字,或者说
5、一个四字语,谁能猜想到?(一学生小声嘀咕“游目骋怀”)教师:你怎么知道?请谈一谈感受,如何?学生:因为这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在集会之后高兴的心情。教师:还有吗?给大家点一下。目何以游?怀何以骋?学生:这是使动用法。使目游,使怀骋。教师:那么,不从语法去理解,你作何感想?学生:很有意境。第4页/共6页 教师:对。古人造语一向极为简省、形象。试想一下,在会稽之兰亭,赏自然之美景,这“目”之“游”,不正是文中之“仰观、俯察”吗?“骋”字偏旁为马。在俯仰之间,体认“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其心定亦当如纵马奔揽,心胸岂不为之开阔?想来,古人寄情山水的情致即在此吧。而古文的语言质感想必大家也一定有所认识吧。教师
6、:阅读第二段。本文前面说“信可乐也”,后面又说“岂不痛哉”“悲夫”,那么,文章由“乐”至“悲”,突兀否?学生:不突兀。前面写山水之乐,而后提及“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由此引出了“悲”,最后阐发生死之感,乐极而悲,人之常情嘛。教师:好一个“人之常情”!常情常态,言之有理。但请大家注意“情随事迁”。情因何事而迁,是本文关键。我们随后再谈。现在,请教大家,从原文看,“悲”从何来?学生:我觉得是,人生很短暂,所以,有时候很高兴,但一想到人生苦短,就有些悲哀。教师:用原文说呢?学生:“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还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就像曹操的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教师:的确啊。“人之相与
7、,俯仰一世”嘛。古人的笔下,常常出现对人生的至感,就像他们说的,“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也不过是“光阴之逆旅,百代之过客”嘛。所以,作者在第5页/共6页 段末引古人言曰,怎么说?学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教师:人生之美好短暂,享乐之永不满足,生命之终归于寂,信夫!教师:前面我们谈到,情随何事而迁,是解读本文之关键。现在,我们通过第三段中最难理解的两句话来加以探讨。这两句话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同学们作何感想?学生:读课文注解。教师:难以理解吧。有两点需要搞清楚:(1)“一死生,齐彭殇”的由来,(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由来。我尝试着给大家解读一下:
8、庄子齐物论中谈到,“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没有谁比殇子更长寿,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这就是“一死生,齐彭殇”的由来。庄子目睹时代战乱,人若刍狗,而天道恒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故此,消弭了生与死的界限。用他的话说,“以道观之,则万物莫不为一”(庄子秋水)。而魏晋之际,为我国历史上又一动荡黑暗时期,士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是极为普遍的事实。当时的很多有名的士人,都纷纷丢弃了自西汉以来笃信的儒家学说,而信仰道家思想,纵情山水,有很多人都选择世外桃源隐居避世。至少,第6页/共6页 本文中的兰亭集会上的人都有此举动。如谢安曾长期隐居东山,不问世情。(淝水之战时的谢安是后来出山的)所以,
9、时人持“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是不足为奇的。但问题是,道义上的持守,与具体的人生感受总不是全然相符。所以,人生是矛盾而痛苦的。依凭道家学说,固然可以使人逍遥避世,忘情山水之间,但实在地说,生与死又怎能够是一样的呢?王羲之就领悟到了这个切实的矛盾。他从人生的实际感受方面对道家学说提出了质疑,所以才会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两句话。也许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人生谁又能说清楚呢?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怪不得,王羲之在随后写到,写什么呢?大家一起读。学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教师:那么,“情随事迁”中的这个“事”说白了就是指本文之时代背景,诸位以为然否?(下课铃响)教师:很遗憾,还没完,下课时间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