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1654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信息概述 一、重点理解信息所具有的特征。二、理解不同研究者对信息的定义。三、理解信息的类型。四、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二节 信息资源 一、重点理解信息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的特殊性。二、理解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三、了解信息资源的类型。第三节 信息资源管理 一、重点理解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二、重点理解马钱德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三、重点理解卢太宏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认识。四、理解信息资源管理形成的社会背景。五、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六、理解孟广均对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主要思想。七、了解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 信息资源

2、过程管理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一、重点理解信息采集的意义和原则。二、重点理解信息采集的途径。三、理解信息源的定义。四、理解信息源的类型。第二节 信息加工与组织 一、重点理解信息加工组织的目的和要求。二、了解信息加工组织的主要步骤。第三节 信息存储与检索 一、重点理解信息存储的要求。二、重点理解信息检索的意义。三、理解信息存储的作用。四、了解信息存储的主要技术性能。五、了解信息检索的类型。六、了解信息检索的程序。第四节 信息服务 一、重点理解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应有的要素。二、重点理解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三、理解信息服务的原则和类型。四、理解信息服务的评价标准。第三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第一

3、节 信息政策 一、重点理解信息政策的相关概念。二、理解信息政策的作用和特征。三、理解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四、理解日本信息政策的特点。五、理解 1991 年公布的国家科技情报发展政策的政策要点。六、理解 1991 年以“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六号”的形式公布国家科技情报发展政策,阐明 12 个方面的政策要点。第二节 信息法规 一、重点理解信息法规的相关概念。二、重点理解信息环境与信息法规的关系。三、重点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第四章 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与评价 第一节 信息资源配置 一、重点理解信息资源配置的意义。二、重点理解中信息资源配置中应处理的下述关系:(1)信息资源共享

4、与知 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2)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三、理解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和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益。第二节 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 一、重点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二、重点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三、理解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四、理解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方法。第三节 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一、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形式。第四节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评价 一、重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二、重点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三、理解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评价的必要性。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 第一节 信息资源采集技术 一、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的类型。二、理解信息资源采集的含义。三、

5、理解文本生成的技术类型。四、了解图像扫描的主要设备。第二节 信息资源压缩技术 一、重点理解实现信息资源压缩技术的必要性。二、重点理解衡量数据压缩技术的标准。第三节 信息资源存储技术 一、重点理解各类信息存储技术的主要特点。第四节 信息资源共享技术 一、理解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的主要类型。第六章 信息资源标准化管理 第一节 标准化概述 一、重点理解标准化的定义和标准化的意义。二、理解标准的定义及其要素。三、理解标准的分类和分级。第二节 标准化实施 一、理解标准化原则。第三节 信息资源标准化 一、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主要类型。二、理解用于通用文件格式标准化的国家标准。三、理解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 四、

6、了解数据通信与开放系统互连标准 五、了解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第七章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第一节 信息系统概述 一、重点理解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二、重点理解信息系统在功能上的发展。三、理解不同类型系统的分类。四、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五、了解信息系统在系统构架上的发展 第二节 信息系统规划阶段的管理 一、理解实施信息系统战略的目的。二、了解信息系统战略的规划过程。三、了解信息系统项目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管理 一、重点理解信息系统质量标准和信息系统开发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二、重点理解控制信息系统质量的主要措施。三、重点理解信息系统开发中文档的作用。第四节 信息系统运行阶

7、段的管理 一、重点理解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必要性。二、理解信息系统评估的实施步骤。三、了解信息系统质量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四、了解信息系统运行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第八章 信息产业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 信息产业的构成 一、理解信息产业的界定。二、理解马克卢普对知识产业的划分。第二节 信息产业的发展条件 一、重点理解信息技术进步对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二、理解信息技术的结构和演化过程。第三节 信息产业的特征与作用 一、重点理解信息产业是一种知识、智力、技术密集型产业。二、重点理解信息产业是一种高渗透型产业。三、重点理解信息产业对对国民经济基本资源的替代作用。四、理解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五、

8、理解信息产业对社会财富的增值作用。第四节 信息产业管理 一、理解信息产业的两种管理模式。第九章 市场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节 市场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一、重点理解市场信息的定义和市场信息的特点。第二节 市场信息资源形式 一、理解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二、理解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三、理解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第三节 市场信息资源的搜寻、选择和利用 一、重点理解市场信息资源搜寻的几种途径。二、理解市场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第四节 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一、重点理解国家市场信息系统的职能。二、理解国家时称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步骤。期末综合复习资料 、单选题(共十题):1、“权威、垄断”是对()类信息源特点的具体描

9、述。课件 1、2 章 P61 参见讲稿 1-2 章 P61 选 B 组织机构信息源 A 个人信息源 B 组织机构信息源 C 文献信息源 D 数据库信息源 2、信息检索的类型,按照按()的要求,可分为:回溯检索;定题检索。课件 1、2 章 P78 参见讲稿 1-2 章 P78 选 D 服务方式 A 用户提问 B 检索手段 C 检索历史 D 服务方式 3、广义的信息()概念泛指以产品和劳务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劳 动,既信息服务业范围内的所有劳动。课件 1、2 章 P81 参见讲稿 1-2 章 P81 选 A 信息服务 A 信息服务 B 信息加工 C 信息存储 D 信息检索 4、其基本

10、思想是搜集信息以支持企业的运行。该方法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是对()的定义。参见讲稿第 11 章 p13 选 B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A 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ISP)B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D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5、信息资源的配置()的配置是指是指信息资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上的配置。参见讲稿第 4 章 p6 选 C A 空间配置 B 数量配置 C 时间上的配置 D 质量配置 6、能直观地引导高级管理者纵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的()。参见讲稿第

11、 11 章 p14 选 A 优点 A 优点 B 不足 7、提供一种建立企业信息战略规划与组织战略相关联的方法,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战赂是对()的定义。参见讲稿第 11 章 p13 选 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A 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ISP)B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D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8、通过与高级管理者的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企业问题,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根据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决定信息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别,并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发掘新的机遇是对()的定义。参见讲稿第 11 章 p13 选 D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A 战略信息

12、系统规划(SISP)B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D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9、提供一种建立企业信息战略规划与组织战略相关联的方法,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战赂是对()的定义。参见讲稿第 11 章 p13 选 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A 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ISP)B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D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10 从效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 非平凡过程是对()的定义。参见讲稿第 10 章 p16 选 A 数据挖掘 A 数据挖掘 B 信息采集 C 信息检索 D 数据采集 、简答题(

13、共十五题)一.试分析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参见讲稿第 1-2 章 P76 开展信息服务应具有五个要素:信息源 信息用户 信息服务机构 信息服务设施 信息服务方法 二.试述衡量数据压缩技术的主要标准。参见讲稿第五章 P19 衡量数据压缩技术的标准有三方面:压缩比,压缩算法,恢复效果好。三.简述信息系统质量标准和信息系统开发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一个美国公司曾经对造成信息系统质量问题的各种错误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编程错误占 25,系统分析和设计错误占 45,程序修改错误占 20,文档错误占 7,其他错误占 3。从以上统计结果可看出,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质量、编程质量、测试质量和文档管

14、理质量,其存在于整个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优异的程序质量是构成高质量系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全部条件。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的错误涉及面广,是全局性的、方向性的错误。系统分析阶段隐藏的错误,在后面各阶段修正所需费用呈指数型上升:在系统分析阶段修正所需费用为 1,拖到系统设计阶段修正,则需要 4 倍的费用,在编程阶段修正需要16 倍的费用,而拖到运行阶段再修正,则需要 30 倍的费用。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在项目一开始就变得十分重要。四、简述霍顿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 1979 年曾担任美国联邦日常文书工作委员会信息管理研究指导者的霍顿(F W

15、 Horton)率先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概念,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一个机构的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他强调信息资源管理属于资源管理,是把资源管理的概念拓展应用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上的结果。他还指出:“资源”既可以指某种内容的来源,即包含在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亦可以指支持工具,包括信息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霍顿的论著主要有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与案例(1979 年)、信息管理手册:使信息资源管理变为易事(1982 年)、公共行政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10 年的进展(1985 年)等。霍顿还编写出不少通俗读物,为信息资源管理在全球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五、试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

16、成要素。计算机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库)、通信网络、人和程序规则组成。1)硬件 硬件由完成输入、处理和输出活动的计算机设备所构成。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PC 摄像头、数码相机等。处理设备包括 CPU、内存和外部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包括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和音箱等。2)软件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软件允许计算机处理工资表、将账单送交顾客、给经理提供信息,以便增加利润、减少费用和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3)数据库 数据库是事实和信息的有机集合。一个组织的数据库可以包含关于顾客、职工、库存、竞争对手的销售信息等事实和信息,以及其他的内容。数据库是信息系统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

17、部分。4)通信网络 通信允许组织将其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形成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有三种主要形式: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局域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的知识见相关章节或相关书籍)。企业利用局域网和企业内部网将企业的计算机资源、信息资源有效地实现共享;利用企业外部网同其价值链或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5)人员 人员在大多数信息系统中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人员可以分成专业人员和用户两大类。信息系统专业人员包括所有的从事管理、运行、编程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人员。用户是经理、决策者

18、、职工以及其他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用户包括金融主管人员、市场销售代表、生产操作人员和其他人。一些用户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员。6)程序规则 程序规则包括战略、政策、方法和规则,操作人员根据这些来操作信息系统。例如,一些程序规则描述了什么程序被运行或执行。另一些程序规则则描述谁有访问数据库中某些确定数据的权限。还有一些程序规则描述万一发生灾难时,如火灾、地震和飓风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六.简述卢泰宏对 IRM 研究的主要成就。1993 年,中山大学的卢泰宏教授在其所著的国家信息政策一书中指出:尽管关于IRM 的阐释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众所一致的,即 IRM 是信息管理的综合,是一种集约

19、化管理。他还在书中指出:“集约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信息管理对象的集约化,即 IRM 意味着对信息活动中的信息、人、机器、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指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集约化,即 IRM 是多种管理手段的综合。七、阐述信息加工组织的目的和要求。参见讲稿第 1-2 章 P66 信息加工组织的目的:减少信息流的混乱,使信息有序流动。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节省社会信息活动成本。信息加工组织的要求:信息内容有序。信息流动方向明确。信息流动速度适度。信息质量优化。八、简述信息系统开发中文档管理的作用。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阶段,文档是项目组内各类人员之间及组内外各部门的通信手段,

20、也是观察、控制、协调开发过程的依据。在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文档也是系统运行管理的记录、系统维护的依据。具体来说文档有以下 7 种沟通作用。(1)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进行沟通。这类沟通主要通过系统开发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报告、系统分析说明书等文档。这些文档的最后文本体现双方的共识。(2)系统开发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开发期的沟通。这类文档主要有系统开发计划、系统开发月报及系统开发总结报告。这些文档明确了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可用资源及约束,这也是工作考评的依据。(3)前期开发人员与后期开发人员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通过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各个开发阶段的文档。这些文档保证了各开发

21、阶段的顺利衔接,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4)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测试人员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开发合同、系统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等文档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写成系统测试报告。(5)开发人员与用户在系统运行期间进行沟通。主要通过用户手册和操作手册。(6)系统开发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的沟通。主要通过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和系统总结报告。(7)用户与维护人员在系统运行维护期间的沟通。用户在系统运行期通过系统运行日志,记载系统运行情况,形成运行报告,提出修改建议,维护人员根据确认的修改建议和系统开发中的文档维护系统。九、国外学者的管理哲学说是。管理哲学说 该派将信息资源管理看作是一种哲学

22、或者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钱德、克雷斯林、史密斯、梅德利等。1988 年,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马钱德(D A Marchand)和克雷斯林(J C Kresslein)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改进机构的生产率和效率有独特人事的管理哲学。”而美国学者史密斯(ANSmith)和梅德利也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比管理信息系统复杂得多,它可能被认为是整合所有学科、电子通信和商业过程的一种管理哲学。”十、信息系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一类属性和特性的统称,这些属性和特性涉及其满足规定的或隐含的需要的能力。在质量管理中,质量被定义为“用户的满意程度”。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认为信息系统的质

23、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必须符合和满足用户需求 这一方面是涉及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质量。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成果只有符合用户的需求,才能满足用户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系统所解决的问题才能确定是用户所需要解决的。否则,系统设计再先进、功能再强大,也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不能使用户满意。2)系统程序要按设计规格所说明的情况正确运行 这是强调系统的程序质量。程序符合设计规格,才能给问题以正确的解答。虽然系统设计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但程序不能实现设计的要求,则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给用户提供满意的系统。十一、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简要分析信息的功能。根据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利用过程和发挥作

24、用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信息的主要功能归 纳为以下几项。1经济功能 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本身就具有经济功能。信息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功能。现代理论认为,除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要素外,信息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信息的生产力功能是在信息要素和信息技术要素有机结合的条件下实现的。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信息可以有效改善其对生产力各个要素施加影响的条件。如农民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种田、植树,收益倍增。因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现代国家信息化和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一个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越高,生产力水平就越高;反之亦

25、然。信息还具有直接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的功能。信息不但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而且可以通过流通和利用直接创造财富。其主要途径可以归纳为:运用信息可以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创造财富;使用信息取代劳动力、资金、材料等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倍增;直接让信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创造财富;通过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创造财富。2管理与协调功能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和能源不断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这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流和能源流的运动表现为相应的信息的运动,即信息流的运动。信息流反映物质和能源的运动,社会正是借助信息流来控制和管理物质能源流的运动,左右其运动方向,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具体到一个

26、企业,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主要表现为协调和控制企业的5 种基本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 5 种资源包括人、财、物、设备和管理方法(即所谓的“5M”),它们都是通过有关这些资源的信息(如记录在图纸、账单、订货单、统计表等上的数据)来协调和控制的。例如,在企业活动中,伴随着物质和能源的输入,反映上述 5M资源的信息流就会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扩散和活动,并最终作用于物质流和能源流的协调并控制其活动,从而导致优质、高产的产品或服务输出。由此可见,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传递整个企业系统的运行目的,有效管理 5M 资源;调节和控制物质流和能源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传递外

27、界对系统的作用,保持企业系统的内部环境稳定。3选择与决策功能 选择与决策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信息的这种功能广泛作用于人类选择与决策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优化其选择与决策行为,实现预期目标。信息的选择与决策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没有信息就无任何选择和决策可言;没有信息的反馈,选择和决策就无优化可言。一个典型的选择(或决策)遵循这样的程序:针对某一目标,考虑所受的条件限制和其他约束,从几种可能的方案中做出一种选择。选择单元中的目标、限制条件、多种方案都必须依赖信息的支持。而当一次选择成功之后,还必须依赖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才能达到选择和决策结果的优化。4研究与开发功能 信息的这种功能实际上是信息的

28、科学功能的具体体现,即在人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具有激活知识、生产知识的功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掌握方向,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生产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发挥这一功能的信息基本上是科学技术信息。以上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了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不同的场合,这些功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信息给人的印象是其功能千差万别、变化无常。其实,它们都是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致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了不同的提法而已。十二.简要分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

29、发展中的地位。从信息产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信息产业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创造信息财富,改善生活质量。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资源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竞争方式乃至国际关系。因此,信息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1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核心内容 信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形成与发展,在微观上表现为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物质、能源

30、消耗的比重减少,而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消耗的比重增加;在宏观上表现为,GNP 中信息产业所占比重和社会就业人口中信息劳动者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上述比重达到一定数值,如超过 50,就意味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化。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均已接近或超过 GNP 的 50,中等发达国家也达到了 2540,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一般都在 GNP 的 25以下。可见对一个国家来说,没有相当发达的信息产业,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现代化经济,更谈不上信息社会的到来。2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国家竞争实力的基础 在工业社会里,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资源是资本。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

31、国家的传统工业都很不景气,开始成为“夕阳工业”。然而信息产业却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以很快的速度递增。如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及服务)从 1990 年的 3470 亿美元上升到 1998 年的 6800 亿美元,增长了约 1倍,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是美国经济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已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战略资源已不是资本,而是信息与知识。3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信息产业凭借自身的强大生命力,迅速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并猛烈地冲击着原有的产业结构,成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先

32、导。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渗透,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信息产业还是促进其他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各种高技术功能的实现,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信息技术,因此,其他高技术产品都必然以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为其部件和功能子系统。这样,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4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结构具有软化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基础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是,世界经济模式正由以往的刚性结构逐步向柔性结构转化,即从以生产重、厚、长、大的重型化“硬”产品为中心的时代,向以高效而智能化的知识生产和信息服务活

33、动为主的软件化经济结构时代过渡。这种经济结构软化趋势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软化。软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比重中上升,硬产业比重下降。(2)就业结构软化。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和制造业的蓝领工人人数不断下降,而从事经营管理、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等“软职业”的自领工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3)消费结构软化。人们的消费重心正从对商品的多少、大小、轻重等硬性需求转向美观、轻巧和质量等软性需求,从对物质、能量等硬件商品的单一需求转向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双重消费。文化娱乐、学习、旅游等精神生活在消费支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4)投资结构软化。其一,整个国民经济总投入中对软产业的投资比重不断增加;其二,投资趋向软化,

34、即现代经济活动的投资正由大工程、先进设备、基建项目等“硬投入”逐步转向人才、智力、信息、服务等“软投入”方面。(5)贸易结构软化。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信息商品化和信息市场的发展,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贸易已变得与物质产品的贸易一样重要。此外,还有大量的信息贸易活动隐含在技术转让、设备引进、人才交流等经济活动中。在未来的世界贸易中,信息资源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对象和贸易手段。十三.简要分析信息系统战略的规划过程。根据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观点,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部分,五个环节。即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开发阶段、系统运行维护阶段,其中系统开发阶段又细分为系统分析

35、、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环节。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意味着规划一个组织的未来战略,也就是,组织将要发展的方向。在本节中,我们主要讨论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讨论组织的信息系统如何同组织的商业战略规划相结合,各种规划方法,信息系统战略的工作内容、特点等。企业商业和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和商业规划正逐渐同支持企业规划的信息系统规划联系起来。但是,随着对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视程度增加,信息系统规划实际上引导着商业战略。1)企业商业战略规划过程 商业战略规划是公司执行官们企图回答该公司的“诸如公司目前的地位状况,公司将要处于的地位状况,以及为达到目的所要做的工作”等问题的过程。一个典型的

36、战略规划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并且战略规划不断地被更新。组织中方方面面的许多人都参与战略规划的制定,完成的所有预测和分析都汇总,形成一个总体的战略规划。一旦战略规划被制订,它将指导组织的所有过程,所以组织中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参与和协调他们的行为。因此,市场战略规划和生产战略规划必须服从总体战略规划。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一个主要部分是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被如此紧密地同一个组织集成在一起,以至于几乎所有规划的变动都需要新的信息系统或对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另外,信息系统本身经常是组织系统战略规划制订的推动力。如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公司(如 Amazon

37、corn,eToyscom 等),而已有的公司因为新的技术也改变了他们的竞争方式。在其他的情况下,有信息系统技术提供的机会已经导致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企业、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信息系统和它们带来的商机正在大多数组织的战略规划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虽然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总是组织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时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涉及整个组织。通常在信息系统的主管的建议下,顶级管理层将批准一个重点项目来规划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不像正在进行的规划,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可能每五年左右批准一次,取决于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四、简述控制信息系统质量的主要措施。质量管理也称作质量保证,是指所有那些保证产品

38、或服务将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这些活动即质量控制,其是特殊的方法,即通过监视特定项目结果来决定它们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以及确定消除令人不满意的性能的原因的措施。一般说来,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和措施,对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严格挑选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信息系统质量的基本前提,他们除了熟悉本职业务和本行技术之外,还应能在较长的开发期内善于与人合作。2)加强培训工作 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各类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和开发技术的培训。3)正确选择系统开发策略与方法 正确的开发策略与方法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条件,在项目开发之前,应结合项目特点(如项

39、目的规模、项目的结构化程度、用户的信息技术水平),确定开发策略,选择开发方法,如结构化方法、原型法等。4)设立质量控制点(里程碑)分别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阶段设立质量控制点。各开发阶段结束时,立即进行阶段审查,把好质量关。例如:(1)规划阶段。系统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具备系统开发的基础条件?项目计划安排是否切实可行?(2)系统分析阶段。现行系统的描述是否正确?新系统功能是否明确?新系统逻辑模型是否合理?子系统的划分是否合理?(3)系统设计阶段。软、硬件选型及网络方案是否合理?模块的划分是否合理?数据库的设计是否合理?信息规范化程度如何?(4)系统实施阶段。程序的结构化程度如何

40、?程序的正确性如何?测试方案及用例是否完整?测试报告是否规范?技术指标考核情况怎样?5)建立严格的文档管理制度 在开发过程中认真建立各个阶段的文档资料,全面跟踪和记录开发活动,做好软件版本的控制,并使软件的版本与文档一致。6)建立集体评议制度 集体评议的目的是及早发现系统开发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集思广益,充分交流思想,保持整个系统协调一致。7)配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 除了整个开发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需具备质量意识外,最好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来专门从事质量控制工作。十五、试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新的特征。华中师范大学的娄策群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在

41、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1)载体形式与传递方式的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电子出版物。因此,信息以纸张为载体、用邮寄方式传递的局面也随之被打破,增加了磁盘、光盘等载体形式和电话、传真、网络等传递方式。目前,以印刷型信息资源、光盘型信息资源、网络型信息资源为主且这三种信息资源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印刷型信息资源的比例逐渐减少,而光盘型信息资源和网络型信息资源的数量El 益扩大。2)内容的拓展与数量的增大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生产周期缩短,信息资源数量迅速增长;以前难以生产的信息内容现在能容易地生产出

42、来,以前无用的信息现在能成为有用的信息,以前无法利用的信息现在可成为能够方便地利用的信息,从而使信息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网络型信息资源包括网络上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牌、网络专题小组讨论、网络会议,其信息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文化教育、政策法规、求职求学、房产物价、股市利率、娱乐消遣、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方面。3)分布的分散且不均衡 如今,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异常分散,数量众多的信息资源广泛地分布在各类社会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大部分家庭中。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除了来源于出版社、报刊编辑部、新华书店和图书进出口公司外,还可以来自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数据库开发公司、科研机

43、构、高等学校、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甚至某些个人也利用信息网络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其他信息,成为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来源之一。信息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也随之加大。、论述题(共 9 题)一、试分析、比较缩微存储技术与光存储技术的特点。参见讲稿第五章 P25 缩微存储技术是利用摄像技术将印刷品上的内容缩微拍摄在胶片上予以保存的技术。微缩存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计算机输出微缩胶片;(2)计算机辅助微缩检索系统;(3)计算机输入微缩胶片;(4)激光全息照片;(5)微缩传真。缩微存储技术的优点是:存储密度高。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保存时间长。便于将非规范

44、的原始文件转化成为标准化的规格。缩微存储技术缺点:必须借助于特定的阅读设备。缩微制品的存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作为信息存储设备,光盘系统有如下特点:与硬盘相比,具有可拆卸性,容量相当;驱动器和盘片比较便宜,但读写速度慢。与磁带相比,具有容量大,随机存取性强的特点。激光头与介质无接触,不受环境影响而退磁,信息保存时间长。二、论述并分析信息系统在功能上的发展过程。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正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的速度越来越快、存储能力越来越大、输入和输出功能越来越强,从而使得信息系统的收集、传输、处理、存储和输出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强。而软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45、,使得信息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综合功能,功能越来越强。信息系统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事物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1)事物处理系统(TPS)自从计算机信息系统一出现,计算机被用来完成通用的商业应用。许多早期的信息系统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这是通过使许多日常的、劳动力密集的商业系统自动化来实现的。最早计算机化的商业系统是工资系统,早期的工资系统能生成职工的工资表和工资总账。同时,其他的日常应用,包括顾客账单和库存控制,也实现了计算机化。因为这些早期的信息系统操作和处理日常的事务,它们被称作事物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Systerns,TPS)。

46、通过形式的改进,这些事物处理系统在许多现代组织中仍然是非常关键的。事物处理系统反映了信息概念和技术在日常的、重复的、往往是通常的商业事务中的应用。2)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利用信息系统产生管理的报告为其代表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早期的报告是周期地产生的,按每日、每星期、每月或者每年。因为它们是依据计划而产生的,它们被称作进度报告。这些进度报告帮助经理们履行他她们的职责。例如,一个工资成本的汇总报告可能帮助一个会计经理预测将来的工资成本。随着其他的经理懂得了这些报告中所包含信

47、息的价值,MIS 开始在整个管理层发挥效益。例如,最初为会计经理产生的工资总成本可能对一个生产经理也是有用的,能帮助他她监视和控制劳力和工作的成本。其他的进度报告能有利于其他各个部门的经理来控制顾客信用、供应商付款、销售代理的表现、库存水平等。3)决策支持系统 到 70 年代和 80 年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了信息系统投资减少但功能更强大。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人开始利用微机来完成各种任务;他们不再仅依靠信息系统部门来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在这个期间,人们认识到计算机应当用来支持决策制定的各个方面。这种类型的系统,称作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支持和辅助特

48、定问题决策制订的各个方面。DSS 比仅仅产生报告的 MIS 系统功能强。一个 DSS 能提供直接的帮助来解决一个传统的 MIS 所不解决的复杂问题。许多这类的问题是独特的,不是直截了当的。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商想要决定修建一个新的汽车制造厂最佳的地点,或者一个石油公司要发现一个最好开采石油的地点。传统的 MIS 几乎不能用来解决这些类型的问题;而一个 DSS 可以通过建议各种方案来提供帮助,辅助最终决策的制定。但特别要注意,DSS是辅助决策,其本身不能作任何决策,决策最终还是由人来制定。4)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IDSS)ID

49、SS 是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引入 DSS 而形成的一种信息系统。5)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GDSS 是把计算机处理、数据通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以支持决策者之间的通信,以各种形式传输数据、表示信息,使不同地点的决策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终端参与共同决策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信息系统。6)经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EIS 是专用于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有关信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7)专家系统(Expert

50、 System,ES)设计用来模拟专门领域的人类专家的问题一解答活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就叫专家系统。人类专家以拥有广泛的问题领域的知识而著称。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了达到一个与之可比的表现水平,人类专家的知识域就必须被捕获并体现在这个软件系统里面。由于领域知识在求解中的核心性,专家系统也被称为基于知识的系统。8)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中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