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学.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世界文学一个新的视域 歌德谈话录1827 年 1 月 31 日的辑录,首次提到了由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提出与一部中国传奇(可能为风月好逑传)有关。在与艾克曼的对话中,歌德说道:“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然后,他比较了喜用不道德的淫荡题材写诗的法国诗人贝朗瑞与彻底遵守道德的中国诗人,并说两者的诗作同样引人入胜。接下来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促使它早日来临。”此后,
2、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一再谈起这由他在世界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的话题。耐人寻味的是,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人不是“世界工厂”国民,也不是已有多年海上殖民扩张历史的法国人或西班牙人,而恰恰是一位在母国的四分五裂中寻求某种途径使民族文学经典化的德国人。原因何在?我试图从这一矛盾点出发浅显地谈一下歌德谈话录中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的几点思考。一、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是他的民族文学观念的延伸 任何一个民族的经典作家和经典文学作品的出现都是有其必要的历史准备和时代机遇的,歌德曾对此有过深刻的分析:一个经典的民族作家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会产生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上发现了伟大的事
3、件同它们的后果处在幸运的和意义重大的统一之中,他不放过他同胞的思想中的伟大之处,不放过他们感情中的深沉,不放过他们行为中的坚定不移和始终如一,他自己充满民族精神,并且由于内在的禀赋感到有能力既对过去也对现在产生共鸣;他发现,他的民族已有很高的文化,因而他自己受教育并不困难;他搜集了很多资料,眼前有他的前人做过的完善或是不完善的试验,如此众多的外在与内在的情况汇总在一起,使他不必付出高昂的学费就可以在他风华正茂之年构思,安排一部伟大的作品,并能一心一意地完成它。但直到 18、19 世纪之交,德国依然处在 300 多个小公国的割据状态,整个民族缺少一个可以让作家们聚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心,“全民族文
4、化“对于当时的德国作家说来还无从谈起。民族的现实没有为德国作家们提供必要的铸造民族文学的条件,作家们更多地是在缺乏明确的民族文化和文学认同的情势下去为自己的民族作文化探索和文学创构的。对于像歌德、席勒这样的终于成为富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作家说来,他们当时所能做的,除开接着他们的前辈继续作民族历史遗产的挖掘外,就是回溯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和向英、法等国的经典作家学习了。“民族文学”的雕铸在近代德国一开始就是一个面向世界的问题。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情境使得德国民族文学的代言人而不是其他民族文学的代言人有可能最早向人们报告“世界文学”的消息。二、“世界文学”观念的提出是比较文学学科得以建立的理论前提“比较
5、文学”这个说法是法国的学者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来的。在当时的欧洲,由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学者都致力于各自民族文学的整理和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从社会背景、作家生平来诠释作品,也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套路。后来,法国的学者却认为仅仅对国族文学的整理和研究是不够的,文学的研究应当跨越国族的界限。其实,在他们之前,歌德早就超越了国界的视野,提出了“世界文学”的观念。“世界文学”观念已先天地包含了“比较”因素,因为这一观念正是歌德在比较中国传奇、贝朗瑞的诗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之后得出来的结论。因此,说歌德是“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奠基人并不为过。在这里,“世界文学”提供的仍然是一个视角,以开放胸襟去观照他种文学
6、,才会对自己熟知的文化有新的审视和发现。歌德曾这样说过:“眼下法国人、英国人交往密切,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这就是世界文学带来的一大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文学”视域就是“开新”,回归民族文学则是“反本”,中间的过程亦即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多次往返对话,这也正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在世界文学这一开放视域下,我们才能无偏私地领略不同地域、种族、国家的不同文学风格。如俄罗斯的厚重,日本的阴郁,美国的幽默,法国的浪漫,英国的实际,德国的冷峻而后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平和的心境,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因此,“世界文学”观念的提出是比较文学学科得以建立的理论前提。三、难以逾越
7、的鸿沟翻译之难 美国学者 J希利斯米勒在他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吗一文中提出了“文学消亡论”。概括起来,他认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的困境在于:1、电信通讯的产生和飞速发展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巨大冲击。2、电信通讯的发展消解了文学、哲学、精神分析、情书等的意义。在我看来,米勒的看法未免过于悲观。电信通讯只是改变了文学的存在形式和传播载体,并不会导致文学的消亡。正如阿瑟 托丹在 艺术的终结 中所说:“艺术会有未来,只是我们的艺术没有未来。我们的艺术是已经衰老的形式。”艺术的终结只是旧形式告一段落,而艺术本身则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涅槃再生。文学也是如此。因为就文学的内容来看,它是人类情感体验和审美想象
8、的产物,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还在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想象,存在最基本的人生焦虑,文学就不会消亡。载体的改变不会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审美再现,而文学翻译却能。因此我以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的最大困境,是文学作品的翻译。首先,文学翻译对原作的依赖性和从属性,限制了译者的艺术创造的自由度。译者不能像画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那样,可以凭着激情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自由驰骋于广阔的艺术空间。相比之下,译者发挥创造的余地很有限度,他的创造必须以忠实于原作为前提。离开了对原作的忠实,译者的任何创造都是对原作艺术价值的背离和毁坏。“忠实”作为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像一条锁链束缚着译者。其次,原作语言行为的不可
9、重复性,也是对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的束缚。构成原作艺术美的语言是活的语言,处处闪烁着作家的思想火花,流露出诗意,具有顽强的抗译性和免译力。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中指出,语言凭直觉产生,言语行为受潜在的思维支配,并对思维加以扩展和修正,所以每一个语言行为都是创新的、不可重复的。这种不可重复性构成译语对原作语言的背离,约束着译者的创造力。文学翻译对原作的依赖,使译者享受不到平等对话的自由和洒脱。译者在对话中往往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尽量做到不露声色,把自我融化于译语的创造,但又不可避免地流露出自我的痕迹。译作的审美价值,应该体现在译者个性的藏而不露,体现在有我和无我的融合之中。简言之,文学翻译需要“通变”
10、。而“通变”是难以把握的,过于拘泥原作,易使所译内容晦涩难懂;而译者的“再创造”过多,尽管会使译文显得圆熟,却也使原作被遮蔽、甚至死亡。全球化时代,文学翻译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各国往来的频繁自然会使语言研究不断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机会学习学习别国语言进而直接去感受原著的魅力。但也应该看到,语言是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变化着,特别是词汇系统。新词不断涌现,我们学习的速度也许永远赶不上语言变化的速度。这便是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以上,我简单陈述了几点对于“世界文学”的看法,谈到了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比较文学的关系,并就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点浅薄之见。于我而言,“世界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我们关注世界文学,不仅能开阔视野与心胸,对人类共有的爱与欲、生与死等问题获得更通透的了解,使我们的生活更为圆融完满,也使我们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反观本民族文学,为民族文学的探索开辟新的道路。我认为,这是我们关注并研究世界文学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