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名著读后感600字5篇.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世界名著读后感 600 字 5 篇 世界名著读后感 600 字 1 暑假里我怀着新奇的心情,翻看了这本夏洛的网,看完后我就被牢牢地粘在夏洛用生命编织的网中。故事的大意:小姑娘芬家的母猪又下了一窝猪崽。其中一只很弱。芬的爸爸拿斧子要杀死这头小猪。芬舍命把小猪救了下来,给他取名威伯。威伯住进了谷仓里,和牛马羊鹅做了邻居。它孤寂极了,难过地哭了起来。它是多么渴望关爱啊!芬每天给小威伯喂牛奶并跟他一起玩。后来小威伯慢慢长大了,结识了不少新伙伴,有小鹅、小羊、小鸭。有一天晚上,突然有谁用细弱的声音喊他:“威伯,你情愿和我做挚友吗?”就这样,威伯相识了和它说话的挚友灰蜘蛛夏洛。夏洛正在谷仓的门框角上织网呢
2、。日子安静地过去,夏洛成了威伯的好挚友。它既聪慧又能干,任何苍蝇蚊子都逃不过他织的网。威伯长得越来越胖了。一天,老羊带来了坏消息:主子要在圣诞节前把威伯杀掉,做成美味的腌肉和火腿。威伯吓坏了,恐惊地尖叫着大哭起来:“我不想死!”夏洛劝慰它:“你不会死的。我来想方法救你!”于是夏洛起先在房上织起一张大网。早晨,主子惊异地发觉门框的蜘蛛网上,竟然织着这样两个字:“好猪”,牧师说是神在示意,这是一头出类拔萃、非同寻常的猪。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个奇迹,以为威伯是了不得的动物,对威伯赞许不已。可是,夏洛慢慢老了,它费劲地把老鼠带回来的“虚心”这个词织好,感到特别疲乏。因为它快产卵了,
3、生命也即将耗尽了。夏洛抱着一个卵囊,用最终的力气对威伯说:“他们不会再损害你了。因为帮助你,让我短暂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夏洛,我不让你死!”威伯难受地哭起来,它怎能舍得离开敬爱的挚友啊!夏洛下了卵后不久便死去。一只小小的蜘蛛在我的抽泣声中死了,但是我知道恒久记住夏洛的不仅仅是威尔伯,只要人人心中装满爱,爱就会在全世界流淌。蛛丝有迹,大爱无痕,就让我们用爱心编织一张大网,挂遍世界各个角落吧。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承诺的份量是无比重的,只要给了别人一个承诺,就必需尽力完成它。和夏洛与威尔伯的友情比较,生活中的我们差太远了,我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好挚友闹翻了天,这样的友情是禁不住很大的考验
4、的,所以,我们肯定要珍惜我们眼前的友情,与好挚友和谐相处。#474364 世界名著读后感 600 字 2 还记得很多年之前,我也在老师的指引下阅读了爱的教化这本书。这次重拾这本书,感觉既亲切又生疏。再次品读之后,所思所想已大不同于当时那个懵懂的年纪。当年我看的那本爱的教化始终保留至今,时隔十余年,看着已经泛黄的书,心想:“就算全当回忆儿时,也是相当不错的。”翻开书籍,回忆历历在目,酷暑,蝉鸣,衣着凉爽的那个夏天,我用小手翻开了第一页,身旁的妈妈在为我扇扇子来赶走燥热,为了让我静下心来好好看书。或许我会看不懂,或许我看没两页就会跑到一边去玩儿,太多的或许或许。谁知道,当年还年幼的我在一个暑假的时
5、间里还是读完了整本书,并把书中的人物当做学习的榜样。时间飞逝,这么多年过去,书里得内容我几乎都已遗忘,不怕丑地说,我连主子公的名字都渐忘了。有善必有恶,所以有纯真和善的安利柯、富有正义感的卡隆、开朗活泼的代洛西就会有欺压弱小的淘气鬼费兰谛,同样会有励志人心的泼莱克西以及可怜的略有残疾的克洛西。但是这本书并不是要诉说邪不胜正的故事,而是围绕一个字:爱。爱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洁却又很难回答。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只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泼莱克西,他是一个铁匠的儿子,他身材瘦小,脸色苍白,目光和善,却又带点悲伤。因为他父亲是个酒鬼,常常喝醉酒后无缘无故打骂他,他身上总有伤痕,但是他从来不
6、会在外人面前说他父亲的坏话,多么和善的孩子啊。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是泼莱克西并没有像他爸爸那样堕落。相反的,他特别懂事,非常刻苦努力地学习。正所谓学问变更命运,因为他的刻苦,学校发给他一个奖章,他父亲也被感动,重新做起铁匠的工作,也不再喝酒。正是因为泼莱克西刻苦努力才变更他的父亲,美妙的结局,这也是一种爱,对父亲不放弃的爱,对学问不断追求的爱。爱是没有界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上,只有不断发觉爱,寻求爱,付出爱,才会发觉爱是华蜜的根源。我想等洲妍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会给她的孩子看看这本 爱的教化 吧。#478497 世界名著读后感 600 字 3 格列佛游记可以说是我看过最多遍的小说,因为
7、我从小学时就起先在看这本书了。说是一本小说,那倒也不像,因为它没有让我读出一本小说的味道来,当然,我是怎么看的,那得看我在不同年龄段是怎么想的。小学的时候,对小说没有什么认知度,一般来说看的都是童话或寓言故事,也因此看到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还以为是一本好玩的冒险童话故事,所以才买了下来。不过也正因如此,我看到了里面好玩的事情,像看其它故事一样的看,看到绳上跳绳,还以为是什么特别的嬉戏,看到里面讲小人国通过这个来选定官位,忽然还感觉很有意思。当时看完格列佛的时候,还在学校里和同学们说格列佛的故事,向其他人举荐这本书去看,好多人都跑去买格列佛游记,连老师都觉得不行思议,后来老师明白了我和他们讲的事情
8、,也就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小学的时候,格列佛游记是必读书目,也因此我暗自庆幸自己已经看过了,但后来我通过老师给我们的介绍明白了我当时所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是一篇讽刺小说。不过我也还是半懂半不懂,为什么一篇好玩的童话故事却变成了一篇讽刺国家腐败,讽刺人类社会的一本小说?尽管通过介绍还是明白了一些,但还是没有方法接受这种形式的象征。后来到了初中,也渐渐想明白了 格列佛游记 的意义,也明白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我再一次看一遍格列佛游记的时候,是带着排斥的感情去看它的,因为我明白里面所写的内容,是对丑陋事物的形象,是对事物的讽刺,因此我不情愿去想它。但是我并没有想到我晓得时候看这本书的时候,是用什么
9、眼光去看待它的呢?为什么我现在不会用这种眼光去看待这本以前看够的书呢?因为成长,成长或许给我们带来成熟,带来沉稳,但它同时也夺走了天真与无虑。这或许就是人性的转变,人人都逃不过。一本格列佛游记在不同时期给我的看法,或许就是在见证我一每天的成长和一每天的转变。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都各有不同,但或许有时候我们得想一想,假如是再不同时期,我们还会用相同的眼光去看待吗?或许我们要从这本书里学会的不是讽刺,而是要明白世间的消逝。#474365 世界名著读后感 600 字 4 这个寒假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名著。它的作者是 14岁的安妮。弗兰克,惋惜她在 15 岁就死了。安妮。弗兰克,1929 年生于德国法兰克
10、福的一犹太家庭,1933 年希特勒上台,起先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据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躲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挚友的帮助下,躲进了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藏的地方,直到 1944 年 8 月 4 日,绿衣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全部隐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们送进德国的和荷兰的集中营。“后屋”被盖世太保抢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中间发觉了安妮的日记。在“隐匿者”之中,只有父亲得以生还。克拉勒和科弗斯经验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活了下来,又回到他们的家中。安妮于 1954 年
11、 3 月解放前的两个月,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在书中,安妮提到了与她一起隐藏的同伴们,她对范丹太太的虚伪、对她的父亲献殷勤的厌恶。她自尊心强、有独立的见解,她认为她的母亲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妇所做的琐事,她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她认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常常与他们产生冲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斗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索;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彼得从友情到爱情的情感的渴望。“范丹太太,那个宿命论者,吓得快要哭了,很小声地说:“噢,太可怕了,炮打得这么凶!”用另一句话说,不就是:“我真胆怯!”我觉得白天不像黑夜
12、那么可怕。我像发烧似的那么叫喊,恳求爸爸点上蜡烛。可是他铁面无情,仍旧没有点亮蜡烛。这时突然响起了哒哒的机关枪声,这比炮声更可怕。母亲从床上跳起来,点上蜡烛,这使父亲很生气,认为违反了他的意思,妈妈坚决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样是个老兵呀!”事情就此结束!”这段文字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苦难中苦痛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们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们所说的炮声令我毛骨悚然。安妮在苦难中表现的如此坚毅、英勇。她激励自己要度过这次劫难,就能实现自己的幻想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她开朗的特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这个世界看透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对将来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学校去和同伴们学习、玩耍。她在斗争
13、后希望能成为荷兰人,她认为荷兰人的英勇品质让她敬佩。#478499 世界名著读后感 600 字 5 斗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以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斗争为中心,通过对几个贵族家庭的具体描写,反映了从 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夕这段历史时期的俄国生活。1805 年,拿破仑集结军队接着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逼,遂与奥地利签订盟约,共同反抗法军。虽然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照旧实行盛大的舞会接待客人,照旧和挚友们闲聊玩乐。在莫斯科,人们生活安静,在另一边库图佐夫却在带领军队反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全部变成了俄国首富,姑娘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参军了,
14、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还始终在追求着索丽娅。没过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时爱上了阿纳托里。过了一段时间,斗争打到莫斯科来了,人们纷纷离开,逃往别处。斗争进行得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安德烈也在战役中牺牲。拿破仑好像很有胜算。1812 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俄军成功了。从那以后,生活复原了安静。娜塔莎与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都生活得很华蜜。从文章中我体会到卫国斗争中,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宏大的力气。人民都情愿参军为国牺牲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不怕死亡,随时随地做好打算战斗,只要国家用得上他们,他们哪怕是死也要完成任务。文章中很多
15、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就拥有这种精神:朴实英勇、亵渎死亡,他们都很有英雄气慨。文章中的库图佐夫遇事镇静冷静,脑子很敏捷,每一步都思索得很具体、很周到,是人民才智的体现者。在斗争中俄罗斯能以少胜多,他的功劳是不行磨灭的。小说中的三位贵族优秀青年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和尼古拉公爵,都曾英勇地投身到卫国斗争的最前线。安德烈公爵不仅是库图佐夫的好助手,还是人民心目中的勇士。他为国捐躯,人们恒久都不会遗忘他。现在人们的好日子都是用那些英勇献身的勇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是多么的不简单呀!在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士兵们都是冒着生命危急在战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只想着怎样才能成功,才能让子子孙孙们华蜜地生活,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那些被法军抓走的俘虏们,他们就算死也不屈服,也不出卖国家和人民,与胆小怕死、高傲自负的拿破仑相比较,他们显得多么宏大、多么高尚。虽然他们很平凡,但是他们所做出的是令人敬重、尊敬的事,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也要向英勇的将军、士兵、统帅等等一些人致敬,感谢他们所付出的一切!世界名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