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 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 I 卷(选择题 30 分)一、单选题(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 30 分)1、如图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A和 B和 C和
2、D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 C物质既可以由分子构成也可以由原子构成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3、已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 11,下列关于钠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1 B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1 D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5、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氯化钠是
3、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C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干冰升华过程中,干冰分子变成了二氧化碳分子 6、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7、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 Mn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5 C元素名称为锰 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54.94%8、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9、能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过氧化氢
4、分子 B氧分子 C氢分子 D氢原子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第卷(非选择题 70 分)二、填空题(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1、如图中 A、B 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 A 微粒表示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该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2)若 B 微粒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 y=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失去”或“得到”)
5、电子。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 13 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原子质量为 20.18 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_,核电荷数为 7 的元素属于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第二周期共有_种元素,该周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从左到右依次_(填“递增”或“递减”)。(3)3 号元素和 11 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_数相同;周期表中 Z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3 个氧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2)第二周期中,随着
6、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3)第三周期中,钠、镁、铝等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选填“得”或失”),硫、氯等元素的原子易_电子(选填“得”或“失”),从而使最外层电子都趋向于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4)请写出表示氖气的化学符号_;氖原子与氦、氩原子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具有相似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很_(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AHe 和 Mg BC 和 P CAl 和 Si DF 和 Cl(6)氢元素与氮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7、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氯化钠是由_构成。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 中现象:烧杯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2)B 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3)C 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1/5,可能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三、计算题(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计 40 分)1、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绿色高效消毒剂,常用于校园环境消毒。(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有
8、个原子。(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1)一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核,有 个质子。(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261.993x10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2.65710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整数)3、已知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A 原子的质量为 5.14610-26kg,若 A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个。求:(写出对应的计算过程)(1)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保留整数)(2)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4、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M 克,又知 C-12 原子的质量为 N 克,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P,则该
9、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5、已知一个 X 原子的质量为 9.2961026kg,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又如 X 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4,则 X 原子的中子数是:_。四、实验探究(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10 分)1、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 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
10、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 E 中仪器的名称为_;(2)E 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3)进行操作 b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B【详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 8 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但第一层就是最外层的,2 个电子就是相对稳定结构。图中都是相对稳定结构。综上所述:选择 B。2、B【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此选项表述正确;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原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此选项表述正确;D、在化学
11、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 B。3、A【分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详解】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1,选项说法正确。B.钠元素带“金”字旁,所以为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C.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1,最外层电子数为 1,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 11,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4、C【详解】A、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 A 错误;B、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选项 B 错误;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12、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 C 正确;D、水银是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间隔受热变大,汞原子本身的体积不变,选项 D 错误;故选:C。5、C【详解】A、质子、中子、电子更小,错误。B、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错误。C、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正确。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错误。故选:C。6、B【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是指元素,故选:B。7、D【分析】图中可知信息为原子序数为 25,元素符号为 Mn,元素名称为锰,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详
13、解】A、由图示可知,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为 Mn,正确;B、左上角为原子序数为 25,正确;C、元素名称为锰,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无法得知其在地壳中的含量,错误。故选 D。8、B【详解】A、微粒在不断运动,水结成冰只是水分子运动速度减慢,但不会停止,故选项错误;B、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使水分子与糖分子混合,故选项正确;C、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分子之间均存在间隔,物质的状态只影响分子间间隔的大小,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间隔小,故选项错误。故选 B。9、A【详解】A、过氧
14、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则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不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氢分子,故选项不正确;D、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不是氢原子,故选项不正确。故选 A。10、D【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水和过氧化氢,是混合物,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则含有不同种分子,故 A 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反应,则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 B 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 C
15、正确;D、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 D 错误。故选 D。二、填空题 1、(1)Mg2+(2)7 得到 【解析】(1)若 A 微粒表示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那么质子数比电子数大 2,有 12 个质子,为 12 号元素镁元素,则该离子为镁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2)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B 微粒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17-2-8=7,该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1)10 非金属 (2)8 递增 (3)最外层电子 4 【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
16、量,相对原子质量为 20.18 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 1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所以核电荷数为 7,即原子序数为 7 的元素是氮元素,该元素的名称是氮,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10;非金属。(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第二周期有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8 种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该周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分别为:3、4、5、6、7、8、9、10,质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故填:8(或八);递增。(3)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3 号元素原子和 11 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它们化学性质相似,周期表中 Z
17、 元素是硅元素,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4,核外电子数是 14,所以周期表中 Z 元素的原子第一层电子数为 2,第二层电子数为 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填:最外层电子;4。3、(1)8 3O2-(2)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3)失 得 (4)Ne 稳定 (5)D(6)C【分析】(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8;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 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氧离子表示为:3O2-;(2)由表可知,第二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
18、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3)第三周期中,钠、镁、铝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硫、氯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4)氖气由氖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氖原子与氦、氩原子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具有相似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5)A、He 和 Mg 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不是同一主族,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B、C 和 P 不是同一主族,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C、Al 和 Si 位于同一周期,不是同一主族,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D、F 和 Cl
19、 位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故选 D;(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氢元素与氮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 C。4、氯离子和钠离子 原子 【详解】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或 Na+和 Cl-)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使酚酞溶液变红(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225P+OP O点燃 难溶于水 装置漏气(合理即可)【解析】(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排
20、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集气瓶内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25P+OP O点燃;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1/5,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合理即可)。三、计算题 1、(1)9(2)6:1:12【分析】(1)每个过氧乙酸是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即 9 个原子构成的;(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
21、:(163)6:1:12。【点睛】2、(1)3;10;(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262.657 10kg1611-121.993 10kg1212氧原子的质量碳原子的质量。【详解】(1)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中含有 1 个原子核,所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核;每个氢原子中含有 1 个质子和 1 个电子,每个氧原子中含有 8 个质子和 8 个电子,所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2+8=10 个。(2)见答案。3、(1)解: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265.146 103111.993 1012KgKg 答:A 的相对原子质量
22、为 31。(2)解: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所以 A 的质子数为:31-16=15 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所以 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5 答: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5。【解析】(1)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C-12 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其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详解见答案。(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得出答案,详解见答案。4、12MPN【详解】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g121g12MMNN,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2MPN。5、30【详解】X
23、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26269.296 10kg11.993 10kg1562,设中子数为x,x+(x-4)=56,x=30,故填:30。四、实验探究 1、试管 进行对比 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详解】(1)图 E 中仪器的名称为试管;(2)酚酞试液本身为无色,当遇到碱性溶液时变红色,单独放只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是想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排除实验中空气干扰,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3)A 试管为常温,D 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4)A、B 不接触,酚酞试液变红;B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