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专题08《爱莲说》(实战训练)(原卷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专题08《爱莲说》(实战训练)(原卷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爱莲说实战训练 一、(2018 年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壮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壮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陶后鲜有闻 鲜_(2)濯清涟而不妖 濯_ 17下列句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B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2、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莲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二、(2018 年贵州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翻译下列加点的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不蔓不枝(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陶后鲜有闻(_
3、)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三、(2017 年山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
4、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任:推荐。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 植:立 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去 去:离开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 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
5、无论魏晋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6【甲】文_,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的特点。四、(2019 年福建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牡丹得王于群
6、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愈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李渔牡丹(有删改)(注释)动:萌发。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后:指武则天。俾:使。肮脏:读音 kng z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
7、不厄。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濯清涟而不妖_(2)陶后鲜有闻_(3)予初不服是论_(4)得贬固宜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B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C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D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4请用原文句子填空。(甲)文中作者“独爱莲”是因为莲花“_,_。”(乙)文中作者认为牡丹无愧于“九五之尊”花王的美誉,是因为“_”和“_”。5(甲)(乙)两文,在做人
8、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五、(2019 年云南中考模拟)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可爱者甚蕃_ 亭亭净植_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
9、句子。(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4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15爱莲说但给了你哪些做人方面的启示?六、(2019 年重庆中考模拟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_)(2)亭亭净植(_)(3)陶后鲜有闻(
10、_)(4)宜乎众矣(_)8翻译下面的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9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回答问题。(链接)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白居易养竹记 为何周敦颐以“莲”为君子,而白居易以“竹”为君子,请简要概括原因,并说说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0花,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象征,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往往以某种花作为国花或市
11、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市花(莲花除外),并说明两点理由。七、(2019 年广西中考模拟题)古诗文阅读(甲)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小石潭记(选段)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12、,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丙)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对饮酒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他做到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本诗的诗眼,有两层含义:忘世、忘我。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
13、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动静结合,写出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全石以为底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C斗折蛇行 D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问君何能尔 尔(_)心乐之 乐(_)亭亭净植亭 亭(_)日光下澈 澈(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5(乙)文首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16(丙)文作者笔下的“莲”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八、(2019 年北京中考模拟题)阅读爱
14、莲说,完成小题。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家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 政通人和 博古通今 B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 老当益壮 C濯清涟而不妖 清风徐来 冰清玉洁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未能远谋 好高骛远 8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甲)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15、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理解:陶渊明爱菊,自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作者喜爱的与他们不同。(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理解:把菊花、牡丹、莲比作不同的人,看似写花,实则写人,暗写自己如君子。(丙)菊之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就很多了!理解: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隐逸于世,又不愿
16、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体现了他逍遥避世人的人生追求。9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如莲的君子。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分析材料中人物的品质。(链接材料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节选目史记
17、屈原贾生列传)(链接材料二)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目宋史文天祥传)注:放 放逐。餔(b)其糟而啜其醨(l)意思是效法时俗,随波逐流。察察 洁净的样子。汶汶 污浊的样子。温蠖(hu)昏聩。弘范 元初大将。张世杰 宁朝抗元爱国名将。固
18、 坚决。九、(2019 年北京中考模拟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下列
19、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自李唐来/自始至终 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 B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 C亭亭净植/亭台楼阁 花之隐逸者/闭情逸致 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 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14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斯是陋空,惟吾德罄。翻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居室里的兰花气味芬芳。理解:刘禹锡认为判断居室简陋与否的标准在于居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B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理解: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主要原因在
20、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理解周敦颐认为,喜爱莲花的人不像喜爱牡丹的人那么多,也不像喜爱菊花的人那么少。15下面的(链接材料)中说“人之所宝者异也”。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刘禹锡、周敦颐和子罕“所宝者”分别是什么。(链接材料)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室,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人之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
21、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节选自刘向新序)注:司城子罕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搏黍黄鹂(黄莺)的别名儿子婴儿。十、(2019 年福建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晋邓攸,字伯道。元帝时为吴郡太守。载米之任,不请官禄,但饮吴水而已
22、。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临夜,遁。吴人歌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候挽不来,谢令推不去。”(节选自劝忍百箴)(注)如:击鼓。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灌清涟而不妖 妖:_(2)陶后鲜有闻 鲜:_(3)但饮吴水而已 但:_(4)临夜,遁 遁:_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B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C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D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百姓千余人牵
23、攸船不得去。12甲文托物言志,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追求?乙文借事写人,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十一、(2019 年山东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
24、日光月影中耳。(选自郑板桥画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不蔓不枝 枝;枝节 C亭亭净植 植:立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潭西南而望 C人不知而不愠 D泉香而酒洌 1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B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作菊花反衬,用牡丹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
25、象。C郑板桥画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D郑板桥画竹给我们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风 和 日 暖 冻 蝇 触 纸 上 冬 冬 作 小 鼓 声。十二、(2019 年四川中考模拟)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26、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白居易养竹记(注释)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可爱者甚蕃(_)(2)陶后鲜有闻(_)(3)贞以立志(_)(4)故君子人多树之(_)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10(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11 两篇短文都用了_的表现手法,赞美君子_的品行,(甲)文综合运用记叙、_、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