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 5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文答案解析第卷一1.【答案】B【解析】A 项“折”应读“sh” ;C 项“露”应读“l” , “弦”应读“xin” ;D 项“蜷”应读“qu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2.【答案】C【解析】A.万事具备万事俱备 B.磬竹难书罄竹难书 D.原型必露原形毕露【考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辨析。3.【答案】C【解析】本题将成语、虚词、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A 项如期而至: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褒贬使用不当。B 项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搞反了对象。D 项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形容对象错了。【考点】正确使用
2、词语。4.【答案】B【解析】A 项语序不当, “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改为“国际上许多有眼光的大商人” 。C 项搭配不当,“植被覆盖率”与“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不搭配,关联词“但是”使用也不当。D 项成分残缺。【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二5.【答案】D【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错在概念的外延上。【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6.【答案】B【解析】阅读是要找到区域,抓住关键语句,仔细推敲。A 项与原文“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说法不同。C 项与原文“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示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说法不同。D 项与原文“鱼类体内的汞浓
3、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相矛盾,各地鱼体内含量汞浓度不明完全说明该地污染程度,不能钠含量进行完全比较,来说明问题。【考点】理解文意。7.【答案】D2 / 5【解析】原文“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从这句话里推断不出“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属臆断。【考点】信息推断能力。三8.【答案】A【解析】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鄙:轻视,看不起。【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9.【答案】C【解析】A 项第一个“其”,代词,他;第二个“其”,恐怕、其实,副词。C 项“以”都是连词,因为。B 项第一个
4、“而”,连词,但是;第二个“而”,连词,表承接。D 项第一个“为”,动词,成为;第二个“为”,介词,表被动。【考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0.【答案】D【解析】文言文阅读的二个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第卷四11.【答案】 (1)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2)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练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3)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解析】(1)即:即使。而:然而。奚:什么。句式:而我奚以为用?要译出问句语气特点,宾语前置语序要恢复。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2)既而:
5、不久。从:跟随。器业:才能学识。(3)止:停止。尚:还算得上。【考点】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12.【答案】 (1) “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
6、,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3 / 5【解析】(1)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2)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和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13.【答案】 (1)磐石方且厚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2)金风玉露一相逢竭忠尽智馋人间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解析】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考点】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
7、句名篇。14.【答案】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解析】“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含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考点】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15.【答案】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 ,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他们”呼应,并为柴火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解析】首先要弄清本文第 3 自然段主
8、要叙述了的内容,然后在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因为文章中间,故考虑呼应、铺垫等方面作用。【考点】理解文章、概括内容,以及表达效果。16.【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4 / 5【解析】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考点】鉴赏句子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运用鉴赏。17.【答案】重在写柴火。因为柴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
9、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火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火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火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解析】本体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来谈理由。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应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探究,立足文本,谈出理由较难。【考点】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六18.【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解析】概括时要注意关键词语,评价是要全面、得体,如分号前后的内容“隐士”“忠臣”,语段是叙与评结合,最近人情才会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
10、家常便饭的风格。【考点】概括提炼重要信息以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19.【答案】闻粽香思屈子忠魂清风一缕拂丹桂【解析】形式相同包括句式(或结构)相同与词性相同两项,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两类。同时必须注意,对联的对句最后一个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考点】修辞运用。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20.【答案】 (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解析】仿写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语意连贯。首先做到形神兼备。所用喻体具有的独特意蕴,把它们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次要注意形式方面的一致性,做到每句中比喻的手法表达物象的特点,能给人以启发。【考点】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七21.【解析】 (1)要把诗歌的比喻性和隐喻性意思生发出来,再联系人生体验与认识写深刻、动人,能够启人心智(不要演绎式的写作,就是:不要将诗歌扩展成一个故事) 。(2)文体上,可写成哲理性散文、记叙性散文、小小说、生活故事或其他体式;形式上,可以书信体、第二人称、小标题分段、引用诗意等文章完成,等等。5 / 5(3)考生根据这首隐喻性哲理诗的整体寓意,再侧重发掘“但”后的内涵,与“但”前的内容相关照,写出自己的体验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