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检测试题(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百家争鸣 孔子“春秋笔法”的历史影响 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的表现 2 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对孔子地位的影响 3 宋明理学的社会影响 4 儒家伦理规范的社会基础 5 王阳明心学对理学的发展 6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 历代儒家思想共同点的归纳 7 古代科技 传统科技观念对西学东渐的影响 8 影响医学发展的因素 9 古代书法绘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10 古代文学 宋词的时代特色 11 明清小说的思想诉求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
2、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孔子编写 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 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 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解析: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孔子在编写春秋时,虽不直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但却从儒家道德伦理出发,以是否合乎礼法为标准,对历史事件含蓄地进行道德评判,以达到劝戒的目的,故孟子、朱熹的话都是在强调孔子在春秋中的“暗含褒贬”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
3、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排除。2.(2017山西大同月考)“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解析:B 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三纲五常”等观点。题干中“以孝治国”“夫为妻纲”反映出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主流思想,故 B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两者与题干信息没有关系,故 A、C 两项错误;地方势力的发展会冲击中央集权,D 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3.(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
4、“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罢黜百家的结果 B.科举制度的繁荣 C.宋明理学的影响 D.民间书院的兴盛 解析:C 汉代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地位不高;宋代理学家朱熹将 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经典,孔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 项正确。A 项是汉代的因素;B 项与此并无直接关系;孔子地位的变化是官方行为,D 项错误。4.(2018湖南衡阳期末)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
5、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解析:D 材料“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毋纵奢以干天刑”强调的是遵循儒家的纲常伦理、安分守己、遵规守纪,故 D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尊卑等级关系”,排除 A 项;郑氏家规注重族人的社会责任,B 项错误;材料强调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及社会责任,并未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且 C 项表述与事实不符。【新知生成】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
6、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5.(2017河北衡水联考)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其观念植根于社会
7、生活中 解析:D 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关系具有“理所当然”的特征,是由于儒学从血缘关系这一植根于民众生活之中的起点出发,推及君臣关系,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故 D 项正确。君臣关系、社会关系并非都具有血缘关系,A、B 两项错误;君为臣纲只是材料的一方面,C 项错误。6.(2017湖北枣阳三模)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 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解析:B 宋代理学的
8、出现,已经是儒学形成严密体系的体现,故 A 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儒学主流派别即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明代王阳明发展了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所取代,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理学概念的变化,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问题,故 C 项错误;理学包括道学和心学,故 D 项错误。7.(2017河北衡水期末)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
9、发展 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解析:D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 A 项错误;韩非子的“集权”思想属于法家思想,故 B 项错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故 C 项错误;据所学韩非子的“集权”思想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宋代理学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要求统治者提高自身的修养,黄宗羲则要求对君主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故 D 项符合题意。8.(2018河南重点高中摸底)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
10、;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故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解析:A 根据材料“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故讲水利者所必资也”可知,四库全书总目是从有利于民用传统科技观念的角度来肯定西方的农业水利,对西学东渐的事物进行了选择性介绍,故 A 项正确;材料只是肯定西洋水利,没有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故 B 项错误;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明清实行
11、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故 D 项错误。9.(2017湖北武汉调研)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解析:B 理学形成于宋代,与材料时间“唐代”不符,故 A 项错误;“君臣佐使”配药组方的基本原则暗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太医依病状加了三味药,实为一种创造性尝试,但仍因违背“君臣佐使”的原则被判绞刑,可见君主专制体制阻碍了医学实践与发
12、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中该太医令“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表明他并未固守辨证施治,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故 D 项错误。10.(2017陕西西安一模)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解析:B 由材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知,“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
13、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A、C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11.(2017山西三地五校联考)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 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解析:B 据材料“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可知,宋代文艺具有
14、商品化、大众化趋势,故 B 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不能得出 A 项结论;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而是市民阶层的休闲生活,故排除C 项;D 项表述不能从材料中推出,排除。12.(2017江西赣州期末)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 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 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 解析:C 根据所学,明清时期思想文化专制严重,不存在普遍性的个性解放运动,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作品,
15、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起的体现,此时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明清之际思想专制,人们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自己对自由、平等、公正、爱情等的向往,故 C 项正确;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明清小说依旧表现的是封建范畴内的理想诉求,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 13 题 25 分,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7山东枣庄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发展与东西方交流、时代特征关系密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颜氏家训在立身、治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言论。出处 选文 颜氏家训养生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颜
16、氏家训慕贤 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颜氏家训治家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颜氏家训勉学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材料二 儒学自 16 世纪开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 17、18 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们称为“理性之大敌”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
17、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材料三 新思想的建设没有捷径可循,只有长时期的沉潜研究才能取得真实的成绩。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现代化即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余英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反映了哪些优秀的传统思想?(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 1718世纪掀起“中国文化热”的原因,概括其学习儒家思想的主要表现。(10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有何关
18、系?(9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儒学传统思想及其对近代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1)问,依据材料一颜氏家训 中的“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兄不友则弟不恭”“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修身利行,秋实也”,概括归纳所反映的传统思想。第(2)问,依据材料二“儒学自 16 世纪开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 17、18 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结合时代背景及欧洲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概括欧洲掀起“中国文化热”的主要原因。由材料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据此来批判被他们称为理性之
19、大敌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国家的仁政德治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概括归纳出欧洲学习儒家思想的主要表现。第(3)问,依据材料三“新思想的建设没有捷径可循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现代化即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的理解,综合前两则材料信息的内容,从正反两方面概括总结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答案:(1)要珍惜生命,不能苟且偷生;仰慕、学习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学习要趁早努力,学习的目的是进德修业。(6 分)(2)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随
20、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表现:学习“天道自然”“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10分)(3)传统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抛弃传统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应随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容,实现文化创新;时代发展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9 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还产生了一些杰出
21、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传播医药文化。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1026年编辑出版了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并在汴京刻石。978年,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 一百卷,按 1 792种症状,收集 16 834份处方,分 1 670门类编排,在 992年和 1088年先后出版。太宗雍熙年间,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达一千卷之多。徽宗时,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二百卷,收录药方二万多个,已雕
22、版而不及付印,北宋亡。金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版,后在金、元刊刻。范文澜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4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金时期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4 分)(3)我们应如何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得出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根据“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得出官府的推动;根据“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得出涌现出一批医学著作、医学流派;根据“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
23、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得出在某些领域成就突出。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宋朝编辑出版了大量医药书籍”可知大量医药书籍的刊印,主要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根据“仁宗时,两次集中校刊医书在汴京刻石”得出统治者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根据“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贾黄中等人编辑神医普救方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得出医学家个人的努力;根据“金军占领汴京时取走书版,后在金、元刊刻”得出民族融合对医药知识推广的作用。第(3)问,主要从医学发展有助于医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就医条件的改善和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答案:(1)特点:注重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官府设立医药卫生等机构推动医学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医学著作和众多的医学流派;重视实践和临床经验;某些领域成就较为突出。(4 分)(2)原因:科技进步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对医药事业的管理和重视;民族融合促进医药知识在全国推广;医学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4 分)(3)认识:宋金时期的医学发展为当时人们就医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灿烂辉煌的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