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6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北师大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6篇】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在比一比,动一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具学具的准备:投影机,平行四边形,剪刀,三角板。
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从小朋友劳动图片,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清洁区,设疑导入课题。 二、初步探究,数格求积。 分别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 三、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小组动手剪拼图形。 2、交流剪拼法及发现。 3、建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自学课本第64、65页的内容。 5、利用公式解决课前问题。(比较两块清洁区的大小,在学生选择清洁区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6、课堂质疑:验证用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和用数方格求出来的结果是否一样。 四、拓展练习,开创思维。 五、开放题。 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3、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a.h=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运用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灵活变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培养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长方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4、,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行纸、平行四边形纸、剪刀、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形。 2、老师总结多边形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归入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里面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但还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不会求。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多边形面积
5、的计算。 二、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剪拼图形,渗透转化。 (1)小组研究 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的材料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汇报结果 第一种是把长方形关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第二种是把长方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第三种是把长方形剪成了两个梯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板节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2、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老师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从这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重新剪拼,并思考:把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根据长方形与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又能有什么发现? (2)学
6、生重新剪拼,互相探讨。 (3)汇报讨论结果。 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让学生齐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5)让学生明白如果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课件展示讨论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否相对应。 (6)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代表公式:S=ah (师板书S=ah) (7)比较研究方法。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课件显示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 第二层:综合练习 第三层:扩展练习 下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 四、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
7、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附说课稿: 一、 教材与与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的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运
8、用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灵活变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认识自己;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培养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长方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剪刀、直尺、 二、理念设计: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3、构建一个以学生情感、思维
9、、动作三维参与的“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迁移规律,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组织丰富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多媒体优势, 促进多项互动生成。 学法: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反馈,以唤取学生对旧知
10、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剪拼图形,渗透转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材的编排意图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并且通过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让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而我设计的是首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动手操作将长方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在这里学生充分的发挥了想象,想出了多种拼组方法:有的将长方
11、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有的剪成了两个三角形;有的剪成了两个梯形),从而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建立表象。 2、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在这个环节中,我再次让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并提出更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从刚才的发现中任选一种重新剪拼,思考当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还能有什么发现?知识的再现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将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原来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个环节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结论
12、的过程,让他们一次次获得新的发现的喜悦,使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 当学生已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引导学生认真看教材中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探究数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 计算面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 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底要找出与它相对应的高,这样才能准确求出平行四边
13、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第三层:扩展练习: 1、下面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把平行四边形模型拉近,它们的面积发生变化了吗? 通过这个过程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时,越拉近它的面积就越小。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
14、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本节课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自悟加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通过活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教学自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然,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是无限的,这节课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研究,相信只要努
15、力了,我的课堂教学艺术将会越来越完美。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在剪一剪、拼一拼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想一想、看一看中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转化等数学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剖析: 1、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16、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 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具、学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及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猪八戒和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回到高老庄种起地来,可是孙悟空的地在猪八戒家的旁边,猪八戒的地却在孙悟空家的旁边,它们都觉得干活时很不方便。于是它们商量把地换一下。可是孙悟空的菜地是长方形的,猪八戒的菜地是平行四边形的,它们都在想这样交换公平吗?同学们,你们说这样交换公平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样交换是否公平呢? 生:算出这两块地的面积,比比就知道了。 师:那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摇摇头。
17、师:那你们想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数一数,然后填写下表。(一个方格代表1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小组讨论: (1)仔细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小组讨论:能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该怎样转化?(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必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拼。 (3)指学生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
18、形的过程,并观看电脑演示过程。 (4)讨论: A、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变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它的大小没变),(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B、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成的长方形的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 (6)交流汇报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也可以写成S=ah或S=ah(师板书) 四、当堂检测 1、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现在你们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了吗? 出示例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
19、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学生作业。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面积,列式正确的是:() A:83B:86C:46D:43 通过做此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五、拓展提升 下面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1、4cm 2、5cm 通过做此题,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略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剪、拼、算等实际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割补、
20、观察与比较中,初步感知与转化,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用割补法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长方形纸、多媒体 学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创设情景 同学们,这几年我们东莞市许多学校都在创建绿色学校,校园绿化得越来越漂亮。现在跟着镜头一起去看看吧!(播放校园绿化情况) 2、引出课题 提问:他们在讨论什么?(长方形的花坛大还是平行四边形花坛大?)要判断哪个花坛大必须知道什么?(长方形的花坛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我们已经知道长
21、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并板出课题。 二、新课 1、自学,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多媒体出示P80图和表格 (2)读一读数方格时要注意的地方 (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都按半格计算) (3)让学生在电脑上填写表格 (4)提问: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汇报。 (6)小结:通过数方格我们发现这两个花坛的面积是同样大的。 2、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猜想 如果都用数方格的方法去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话,大家感觉怎么样?(比较麻烦)那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你有什
22、么好办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好主意。刚才在数方格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这样计算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验证。 (2)验证 a、动手操作 剪平移拼,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b、讨论: 1、剪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剪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汇报并点拨(在投影上展示) a、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b、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梯形 (4)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并板书) (5)提问: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公式?S、a、
23、h各表示什么? (6)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3、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3)独立完成。 (4)在黑板上展示并评析。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我们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分割和平移转化一个(),这个()的()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S=()() (2)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和()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的底长5m,高2、5m,它的面积是多少?(由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输入答案) 3、选择题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4、 (a)68(cm2) (b)64、8(cm2) 4、提高练习 (1)如图所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2)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P83第5题) 5、拓展练习 清溪镇碧月湾地产将以165万元人民币价格出售如图所示的一块地。现市场价是0、4万元。 (1)这块地值得买吗? (2)如果“我”要购买,你有什么建议? 四、质疑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 =64 =24(cm2) 答:(略)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看、数、想、剪、移、拼、说等过程探讨平行四
25、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体会“等积变形”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语言表达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会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及电脑课件、三角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谈话:出示两个美丽的花坛(课件呈现)。 提问:请大家观察一下,这
26、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 师:这都是你们用眼睛看的不一定准确,我们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来证明,但不管用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知道他们的什么?它们的面积你会算吗? 然后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提问: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会算吗?从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中无法通过计算来比较两个花坛面积的大小,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操作探索,获取新知 1、数方格感知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1)数方格,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要求自学完成中间的格子图和表格,最后认真观察这个表格中
27、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出示) (2)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3)提问:如果我给你一个好大好大的花坛,不用数方格的方法,你能很快地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如果我们能像长方形那样有一个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就容易解决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思路,做好铺垫。) 2、应用“转化”思想,引入割补、平移法、 (1)小组合作探究:想办法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这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精彩展示:要求边讲边操作。 提问
28、:为什么都要转化成长方形? 为什么一定要沿着高剪开呢? 接着电脑演示其它方法,渗透割补、平移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全过程,为下一个环节建立联系,推导公式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告诉学生学会一种解题方法比做十道题都重要,教会学生“会学”。) 3、建立联系,推导公式 (1)小组合作探索: a、原来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b、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c、拼成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d、能否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交流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平
29、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底;宽=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板书) 提问:用字母怎么表示呢?自学课本81页。 学生回答s=ah(板书) 提问:s、a、h分别表示什么呢? 提问: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演示不是对应的底和高),这样能求出它的面积吗?那底和高必须是什么样的关系?(对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观察,发现、比较、归纳,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发展了学生能力。) (二)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a、前面的花坛题 b、课本82页第2题: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
30、四边形的面积吗?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的错误,强调书写格式,对应的底和高)。 (设计意图:此练习题量虽然不大,但涵盖了今天所有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内化了新知。) (四)课堂总结,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概括小结,这样会给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不但使本节课有了一个精彩的结尾,而且进一步深化了新知。) 课后反思: 通过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中认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成功经验 一、注重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思维碰撞,发挥小
31、组集体的智慧,进一步出主意、想办法,有效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立足了“基本”,注重了“过程”。 二、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本节课中,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感知,利用“割补、平移”法经历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全过程,有效地渗透了“转化”的思想,从而学会了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同时使学生明白学会一种解题方法比做十道题都重要,教会学生“会学”。 三、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图形的转化过程及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失败
32、教训 一、在教学中个别地方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比如:当追问“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呢?”这时学生回答不出来,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我提示学生想想长方形的特征,如果不急着提示,让学生结合自己转化后的图形多看看、多想想,也许学生自己就能解答。作为教师,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我们绝不代替。 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注意不够。 例如,发给学生的学具“平行四边形”就忘记在四周描上一个边框,只是在课件上有所显示,从而不利于教学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特别在讲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如果不描,那只是圆的内部,而不是圆的周长。因此,细节不容忽视。 总之,教学为我们留有了缺憾,有
33、了缺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总结,从缺憾中走出来,化缺憾为精彩!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安排特点是:第六册教材中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八册教材中安排了三角形的认识,清楚了三角形的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册(第九册)教材是在先安排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再安排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所以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
34、,直接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2、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时,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绝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内和全班范围内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但在学习中,教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外力因素。学生已经掌握的平行四边形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
35、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基于对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以及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探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数、剪、移、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探索能,。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3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三、教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方格挂图。 四、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上,教师应激发学生饿学习积极性,想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这个理念,并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究讨论”,“适当运用,体验成功”,“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37、”这四个环节进行展开教学,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学内容,结合讲授,演示,练习和小组合作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绿化校园,各班都承担了些校园的平整任务,这是五()班接受到的任务,挂图出示: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不规则的地,“你能帮忙计算出这一块绿化区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运用数格子的方法求面积,接着引出探究的问题:如果很大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数不过来的时候,怎么求面积呢? 2、合作交流,探究讨论 在操作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什么图形? (2)想象一下转化后的图形的样子,你打算怎样
38、转化? (3)通过比较转化成的图形和平行四边形,你有什么发现? 同位之间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汇报。这个时候可以分发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的卡纸,运用“割补法”能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什么图形?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有的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将其剪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后通过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将其剪成了两个梯形后通过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还有的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将其剪成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后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且可能发现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转化成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相等,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和转化成的长方形的宽相
39、等。在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紧接着追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那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想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吗?”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3、适当运用,体验成功 (1)结合课开始的那个求平行四边形绿化区面积的题,运用公 式再次求出面积,体会公式运用的简便之处。 (2)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请你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各应是多少分米?看谁猜出的答案最多。并说明等以后学习了分数,还会有更多的答案。 4、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先回答,然后再总结,使学生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加以归纳,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再次体会
40、学习的方法。 六、对于本节课设计的说明: 首先运用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掌握用数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做完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评价,针对这一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要找出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生成性问题,也要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第 45 页 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