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业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业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创业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就业形势更趋复杂,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面对此种情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高职高专学生创业难点分析(一)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创业素质教育的现状是:许多高职院校对创业素质教育只是从战略上重视,并未落实到操作层面,导致创业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大班级容量小课时数非专业老师授课。高职高专学生中想创业的多,知道如何创业的少,创业的实施率非常低,
2、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基本素质。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素质还有很大的差距。(二)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知识匮乏。创业者要创业成功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它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运营、管理、财务等多方面。而高职高专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中比较偏重专业能力培养,前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着重强调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强调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对于知识类课程的开设逐渐减少,导致高职高专学生相关创业知识缺乏。(三)高职高专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差。90 后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们个人兴趣广泛,互相配合协调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自律精神,责任感较弱,缺少远大理想,这些特点使他们不符合形成团队的基本要求。再者,高
3、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中少有专门的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疏于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导致高职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四)缺少创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能力。创业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创业环境、创业资金、创业经验、创业技术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创业项目选择时的科学分析能力。所谓科学分析,即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创业项目的选择需要这种科学分析能力,在创业项目未运行时,通过对创业项目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该创业项目是否可行。高职高专学生缺少创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能力,这是大部分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五)缺少新产品构思能力
4、。新产品构思的产生需要一些条件。首先,动机是产生构思的前提。其次,知识、经验与智商是产生创意的基础。最后,掌握创意方法、技巧是产生创意的关键。在同样的条件下,创意者是否能够灵活地、熟练地运用创意方法,将对创意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创意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而无论是动机、知识、经验和创意方法都是高职高专学生所欠缺的。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对策(一)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应确立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明确实现形式及项目;其次构建素质教育体系,设计素质教育因子。如品行端正、守纪守法、热爱劳动、言行文明、组织才
5、能、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身心健康、生活朴实、情趣健康等。第三,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供素质教育活动环境载体;第四,建设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升素质教育课程成效。最后利用社团推进素质建设,搭建素质特长的培养平台。力求做到“小型素质活动常规化,大型素质活动特色化”的原则,精心策划主题社团活动。(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就业、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体悟”活动。以“社团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组织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锤炼
6、创业者的心理品质,鼓励学生建立形式多样的创业团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三)改革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高职高专院校应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课程应实施分层小班化教学,将想创业的和想就业的分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课程应改革考核内容和考试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一主要是安排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大二主要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大三组织学生进行国际劳工组织的SYB创业培训。经过“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成熟的创业知识和构想,对市场环境有相对理性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市场评估。
7、以确保学生在以后有机会进行真正的商业实践。(四)要提供真实的商业实践机会和条件。根据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创业现状,利用当地创业环境和政策,结合市场需求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实践机会和条件。组织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即可创业,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以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开展公司仿真、沙盘模拟、SIYB(创办并改善你的企业)等创业技能培训,组织项目推介、市场论证、专家指导、市场拓展等创业活动。留住创业成功的项目和创业团队,以“先创带后创”的模式,逐步完善创业基地建设,让学生能够拥有真实的商业实践机会和条件。(五)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将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通过创新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改革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高校创新创业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