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临时用水用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中临时用水用电.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施 工 临 时 用 水 用 电2014 年 8 月 12 日第一章施工临时用水方案建筑工地临时供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种。生产用水包括工程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包括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和生活区生活用水。本计算书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港口工程施工手册(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编),并对消防用水不予考虑。一、工程施工用水量工地工程施工用水量按下式计算:其中 q1 施工工程用水量 (L/s);K1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Q1 年(季)度工程量 (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如下表;N1 施工用水定额,取 300方;T1 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1天;
2、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K2 用水不均匀系数,取 1.5。工程施工用水量(N1)定额列表如下: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L)备注1 砼自然养护m 3300 2 砌筑工程全部用水m 3200 3 抹灰工程全部用水30 4 搅拌砂浆m 3300 经过计算得到 q1=1.15 3003001.5/(1 183600)=5.4L/S。二、施工机械用水量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2 施工机械用水量 (L/s);K1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Q2 同一种机械台数(台),取值如下表;N2 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K3 施工机械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00。施工机械用水量(N2)定
3、额列表如下: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L)备注1 内燃装载机m 3台班300 2台2 内燃挖掘机m 3台班300 2台3 内燃起重机t 台班18 2台4 内燃压路机t 台班15 1台5 汽车台昼夜600 25台6 点焊机 50型台h 200 2台经过计算得到 q2=1.15 2514332.00/(8 3600)=2.86L/S。三、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3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L/s);P1 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60人;N3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K4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0;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施工工地用水量(N3
4、)定额列表如下: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L)备注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L/人60 经过计算得到 q3=60 601.3/(1 83600)=0.16L/S。四、生活区用水量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4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L/s);P2 生活区居住人数,取 80人;N4 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K5 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00;生活区生活用水量(N4)定额列表如下:序号用水名称单位耗水量(L)备注1 生活区全部生活用水L/人120 经过计算得到 q4=80 1202/(24 3600)=0.22L/S。五、施工工地总用水量经过计算得到总用水量:Q=(q1+q2+
5、q3+q4)=(5.4+2.86+0.16+0.22)=8.64L/S;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等损失。最后Q 还应增加 10%,得出 Q=8.64 1.1=9.5L/S;每天用水吨数约为:Qt=9.583600/1000=273.6t 六、供水管径工地临时网路需用管径,可按下式计算:其中:d 配水管直径(m);Q 施工工地用水量(L/S);V 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V=1.5(m/s);供水管径由计算公式:d=49.5/(3.141.5 1000)0.5=0.1m=100mm 故临时网路主干管需用内径为100mm 的供水管。七、现场用水的保证措施1
6、、为了施工用水的可靠性和保障性,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机械队应组织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管理。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开源节流教育,阐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每位员工对节约能源创造效益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3、现场供用水管的安装维修由专业电工进行,加强巡回检查监护,出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畅通。4、在地库修建临时蓄水池,以备停水时急用。第二章施工临时用电方案本计算书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港口工程施工手册(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编)、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一、用电量计算工地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P
7、 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Pc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Pa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Pb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1 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台以内取 0.75;10-30台取0.7;30台以上取 0.6;K2 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8;K3 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1.0;1.1 用电不均匀系数;综合考虑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90%,室内外照明电约占总用电量10%,则有:计算得出 K1=0.70;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序号机具名称型号额定功率(kW)台数1 钢筋切断机GJ-40 7 2 2 钢筋调直机GJ4-14/4
8、9 1 3 钢筋弯曲机GJ7-40 2.8 1 4 交流电弧焊机21.00(kVA)2 5 直流电弧焊机10.00(kVA)1 6 插入式振动器2.2 5 7 外附式振动器2.2 2 8 200325L砂浆搅拌机6 1 9 振动夯土机HZ-330A 4 1 10 振冲器35 2 11 地面磨光机0.4 2 12 泥浆泵红星-75 60 2 经过计算得到 P=1.24 K1pc=1.240.7 264=229.15kW。二、变压器容量计算:根据以上的施工机械用电负荷,进行变压器容量计算: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P0 变压器容量(kVA);1.05 功率损失系数;os 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一般
9、建筑工地取0.75。经过计算得到 P0=1.4 p=1.4229.15=320.8kVA。三、配电导线截面计算:根据以上的施工机械用电负荷及电传输距离,进行总导线的截面计算:1、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上的电流可以按照下式计算:(规范规定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其中 Il 线路工作电流值(A);Ul 线路工作电压值(V),三相四线制低压时取 380V。经过计算得到 Il=2p0=2320.8=641.6A。根据上式计算所得结果,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P1084 表18-24得出以下铜芯导线类型及其截面积分可供选择:TJ型铜裸线185mm2 BX型铜芯橡皮线
10、240mm2 BV型铜芯塑料线不可用 2、按导线的允许电压降校核:配电导线截面的电压可以按照下式计算:其中 e 导线电压降(%),对工地临时网路取 7%;P 各段线路负荷计算功率(kW),即计算用电量;L 各段线路长度(m);C 材料内部系数,三相四线铜线取77.0,三相四线铝线取46.3;S 导线截面积(mm2);M 各段线路负荷矩(kW.m)。经过计算得到:S=M/(0.07 C)=22915/(0.07 77.0)/100=42.5mm2185 mm2,240 mm2。由导线的允许电流及导线的允许电压降校核,分别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进行比较,取大值;最后得出如下结果供使用者参考选择:TJ型铜
11、裸线185mm2 BX型铜芯橡皮线240mm2四、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的一切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2、大型机械设备安装后必须由动力科、质安科验收合格后才允许通电运行。3、供电干线、配电装置、配电房完工后,必须会同设计者、动力科、质安科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通电运行。4、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操作人员都必须符合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5、接地装置必须在线路及配电装置投入运行前完工,并会同动力科及设计者共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不合格者,严禁现场使用带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设备,并应增加人工接地
12、体的数量,直至接地体完全合格为止。6、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7、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PE 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8、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9、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的1/2,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10、一切用电的施工机具运至现场后,必须由电工检测其绝缘电阻及检测各部分电气附件是否完整无损,绝缘电阻小于 0.5欧或电气附件损坏的机具不得安装使用。11、保护移动式设备的漏电开关、负荷线每周检查一次;保护固定使用设备的漏电开关应每月
13、检查一次;防雷接地电阻每年三月一日前进行全面检测。12、电气设备的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均应作保护接零。13、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14、漏电保护器只能通过工作线,开关箱应实行一机一闸制。15、配电系统中开关电器必须完好,设置牢固、端正。16、带电导线接头间必须绝缘包扎,严禁挂压其它物体。17、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专人负责,定期检修。18、检修人员必须遵守电工操作规程,使用绝缘工具,统一组织,专人指挥。电气防火装置1、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物质,不使用火源。2、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场所,配置绝缘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3、合理设置防雷装置,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相地间绝缘,加强电气防火知识宣传,对防火重点场所加强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