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438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8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江门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一次调研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与其 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值为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与当前种群数量Nt之比(=Nt+1/N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乙种群的小B甲、乙生物间存在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乙为捕食者C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n1时,一年后两者数量仍相等D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n2时,乙种群数量下降较甲快【答案】C【解析】【分析】逻辑斯谛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

2、像英文字母 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大数量。由于种群数量高于K 时便下降,低于 K 时便上升,所以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逻辑斯谛增长的特点是:种群起始呈加速增长,K/2 时增长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K 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 值上下波动。【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甲种群和乙种群在种群数量处于n2时达到稳定状态,说明两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相等,A 错误;B、图中没有显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故就题中的图示无法判断甲、乙生物种群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C.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n1时,两种

3、群的的值相等,故一年后两者数量仍相等,C正确;D、当甲、乙种群数量均为n2时,并不能说明,两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种群数量大于n2后,乙种群数量下降较甲快,D 错误。故选 C。【点睛】辨图能力是本题的重要考查点,本题的易错点是忽视题图中横轴的含义,进而不能选出正确答案。打破思维定势是解答本题的前提。2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冲卵是把雌性个体中的卵细胞冲出来B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过程的激素相同,处理的对象也相同C几乎所有动物的胚胎都应该在原肠胚阶段之前进行移植D核移植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属于有性生殖【答案】C【解析】【分析】1、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

4、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理论基础:哺乳动物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2、胚胎分割的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对胚胎进行移

5、植;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冲卵是把雌性个体中的早期胚胎冲出来,A 错误;B、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过程的激素不相同,同期发情是用孕激素,超数排卵是促性腺激素,B 错误;C、几乎所有动物的胚胎都应该在原肠胚阶段之前进行移植,C正确;D、核移植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属于无性生殖,D 错误。故选 C。3下列有关HIV 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B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C脂类膜镶嵌有病毒编码的蛋白质D HIV 的 RNA 通过 RNA 复制形成前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因,HIV是一种逆转

6、录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 淋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 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便会招致一些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详解】A、HIV遗传物质是RNA,RNA 中文名称为核糖核酸,A 正确;B、HIV 没有膜结构,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B 正确;C、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但镶嵌有病毒编码的蛋白质,C 正确;D、HIV 的 RNA 通过逆转录得到DNA,再通过转录得到RNA,翻译得到蛋白质,RNA 和蛋白质

7、组合形成新的病毒(前病毒),D 错误。故选 D。4叶绿体中存在具有编码功能的cpDNA,这些 cpDNA 借助细胞核DNA 编码的酶系统合成多肽,用于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 cpDNA 的单体有5 种B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C叶绿体的功能不会受到细胞核DNA 的调控D核 DNA 编码的酶不能进入叶绿体内发挥催化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含有少量的DNA,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其含有的cpDNA 具有编码功能,借助细胞核DNA 编码的酶系统合成多肽,用于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详解】A、组成 cpDNA 的单体是四

8、种脱氧核苷酸,A 错误;B、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B 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叶绿体的功能受自身DNA 和细胞核DNA 的调控,C 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DNA 编码的酶能进入叶绿体内发挥催化作用,D 错误。故选 B。5用大剂量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甲胸腺中的淋巴细胞无弱乙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少弱丙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正常正常丁生理盐水无无A大剂量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T 细胞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C甲

9、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D乙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示意图:据实验结果可知,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骨髓是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详解】A、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 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A 错误;B、表中实验结果说明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B 正确;C、分析甲组与丙组的处理方式与结果,说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C正确;D、分析乙组与丙组的处理方式与结果,说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D 正确。故选 A。6下

10、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是()A人的胰腺腺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核孔较多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C细胞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密切相关D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 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

11、用。3、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有关。【详解】A、人的胰腺腺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核孔较多,A 正确;B、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有利于接收信息,B正确;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密切相关,C错误;D、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纤维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引起的,D 正确。故选 C。7某科研人员利用郫县豆瓣酱为材料筛选高产蛋白酶的霉菌,下列利用平板划线法筛选该菌株的做法正确的是()A在每次划线前后都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接种霉菌后的培养基必须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C筛选用的固体选择培养基中必须加入一

12、定量的蛋白质D对筛选的菌株斗数时选择菌落数为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答案】C【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初次划线灼烧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其后划线后灼烧的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残留在接种环上的菌种,使下一个区域的菌种只来自上一个区域的末尾,最后一次灼烧的目的是防止菌体污染环境,A 错误;B、接种霉菌之前,培养

13、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B 错误;C、产蛋白酶的霉菌利用的底物是蛋白质,因此,培养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C正确;D、平板划线法不能对菌落进行计数,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只需考生掌握平板划线法的基本操作即可,对微生物的计数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8将一盆置于密闭透明容器内的绿色植物放在黑暗环境(温度适宜)中,t1时刻给予充足的光照,t4时刻再补充一定量的CO2,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在培养的过程中实时检测装置内O2的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0t1,该密闭装置内O2的含量应持续下降Bt3时刻,该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Ct3t4,CO

14、2浓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D t4t5,该绿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0-t1时刻,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给予光照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不断有氧气释放,在密闭的容器中,CO2的量不断减少,所以光合作用不断降低,所以在t4时刻补充 CO2光合作用速率上升。【详解】A、t0t1时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 O2的含量应持续下降,A 正确;B、t3时刻,该植物氧气释放速率最大,所以光合作用强度最大,B错误;C、从曲线图中看出在t4时刻,补充CO2后光合作用速率上升,所以t3t4时刻,光合作用速率不断下降

15、的原因是缺少CO2,C正确;D、t4t5,该绿色植物氧气释放速率不断增加,所以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明确这是在密闭容器中完成的实验,CO2的含量是一定的,所以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而发生这个曲线的过程。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 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A、原核生物细胞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线粒体,但部分原核

16、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B、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长,而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 错误;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均含有细胞结构,而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而这些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 正确。故选 D。10下列有关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

17、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答案】C【解析】【分析】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

18、机环境。【详解】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A 正确;B、物质循环具有反复性,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 正确;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流动,C错误;D、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如通过生物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利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D 正确。故选 C。11将人类致病基因所在位置分为四个区域:区XY染色体同源区段、区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区 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区 常染色体上。结合某家庭遗传系谱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且为隐性基因,则个体3 的 Y染色体一定不含致病基因B若致

19、病基因位于 区且为隐性基因,则致病基因的传递途径是1 57C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则患病个体的生殖细胞中含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D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且为显性基因,则个体5 与 6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且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8【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区段是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Y染色体上在该区段含有等位基因,区段是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只在雌性个体中存在等位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区段是 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区段是常染色体上的区段,雌雄个体中均存在等位基因。【详解】A、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且为隐性基因(设为a),则个体7 的基因型为

20、XaYa,6 的基因型为XAXa,个体 3基因型可能为XAYA或 XAYa或 XaYA,A 错误;B、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且为隐性基因(设为a),则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随X 染色体传给女儿,且只能来自母亲,所以7 的致病基因来自个体6,由于个体3(XAY)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个体6 的致病基因来自个体 4,B 错误;C、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患者只有男性,患病个体的生殖细胞中只有含有Y染色体才有致病基因,由于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X的和含 Y的各占 1/2,所以患病个体的生殖细胞中含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正确;D、若致病基因位于 区且为显性基因,则个体2、3、4 和 6 的基因型均为aa,个体 5

21、 的基因型为Aa,个体 5 与 6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且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1/21=1/4,D 错误。故选 C。12某灰身(B)、白眼(w)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细胞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一定是杂合子B该细胞不可能是极体C该细胞内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答案】C【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性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区分。该题的突破点是通过细胞分裂图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以及位置关系判定细胞的分裂时期。【详解】A、图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

22、单体上含有两个等位基因B 和 b,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前提下应该是发生了交叉互换,由此推测该个体一定是Bb 的杂合子,A 正确;B、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该图示中的性染色体上没有w 基因,在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前提下,可以确定该细胞是含有Y 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是极体,B 正确;C、在该图示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B和 b 基因,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D 正确;故选 C。13“稻田养鱼”是利用“鱼吃虫饵、鱼粪肥田”的一种养殖模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鱼吃虫饵,虫饵能量中的1020%进入鱼体内B鱼

23、粪肥田,鱼粪中有机物养料可直接被水稻吸收利用C害虫吃水稻,水稻产生的CO2可进入害虫体内D该养殖模式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产者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只能直接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般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详解】A、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鱼与害虫各自所占的两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比值,不是

24、个体之间同化能量的比值,A 错误;B、鱼粪中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水稻根部吸收利用,需要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水稻利用,B 错误;C、害虫为异养生物,不能吸收CO2,C 错误;D、该养殖模式增加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能量传递效率、物质循环的形式、抵抗力稳定性等知识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14对 HIV 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a 与 a 之间通过“NH CO”相连接B甲、乙的合成主要由HIV 的线粒体供能C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

25、基D HIV 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大分子甲中【答案】A【解析】【分析】HIV 病毒是 RNA 病毒,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因此图中的大分子甲是蛋白质,小分子a是氨基酸,大分子乙是RNA,小分子b 是核糖核苷酸,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由以上分析知,a物质为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CO-NH-)连接,A 正确;B、HIV 是病毒中的一种,不具有细胞结构,其体内没有线粒体,B 错误;C、RNA 中含有碱基U,不含有碱基T,因此 RNA 彻底水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A、G、U、C 四种碱基,C错误;D、HIV 是 RNA 病毒,遗传信息存在于RNA 中,即图中的乙物质,D 错误

26、。故选 A。【点睛】本题结合对HIV 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组成关系图,考查核酸和蛋白质的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构成,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是解题的关键。15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 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D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

27、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示,该图表示的是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在纬度相同条件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而不同的生物其适合生存的温度也范围不同,因此不同的高度分布不同的生物。【详解】A、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可采用样方法,A 正确;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B 错误;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导致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明显,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正确;D、据图 2 可知,树线之上植被厚度越大,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之间呈负相关,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

28、主要考查对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概念的掌握和原理的应用。16 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枝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B该实验表明甲促进生根的效果好于乙C该实验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甲可能是生长素类似物【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浓度为0 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mol/L 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微型月季生根均具有

29、抑制作用。【详解】A、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A 正确;B、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各浓度的甲对生根数的影响均好于乙,B 正确;C、图中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甲作用下的生根数均高于不施用时的值,故只能体现其促进作用而不能体现其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乙作用下的生根数均低于不施用时的值,故只能体现其抑制作用而不能体现其两重性,C错误;D、生长素类似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其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物质,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类,在相对较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甲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在相对较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甲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差,与生长素的生理效应相似,所以甲可能是生长素

30、类似物,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实验,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设计实验,需要考生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7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rRNA 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DNA 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rRNA 和蛋白质,而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 正确;B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B 正确;C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是抗体,可以进入人体血浆中,C 正确;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DNA 复制时所需

31、的DNA 聚合酶,解旋酶等,D 错误。【点睛】蛋白质是细胞内四大有机物(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中含量最高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种类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的功能概括地说就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具体而言其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起结构蛋白的作用,二是起功能蛋白的作用。(一)结构蛋白:参与生物体结构的构建,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例如,肌肉、头发、羽毛、蛛丝等的成分主要就是结构蛋白;(二)功能蛋白:列举部分功能蛋白如下:1、运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的功能,能使物质在细胞和生物体内自由、准确地转移。主要为各种载体、血红蛋白等;2、催化蛋白:催化特定的生化反应,降低

32、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快速高效地进行。主要为各种酶类;3、免疫蛋白:参与免疫应答反应,能使生物体有效地抵御有害生物或物质的入侵,主要为各种抗体等;4、调节蛋白:参与信息传递过程,能够精确地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为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B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C乙烯可以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D脱落酸主要在衰老的叶片和果实中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赤霉素的

33、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促进细胞分裂,可促进细胞分裂,植物生长,A正确;B、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 正确;C、乙烯可以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C正确;D、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D 错误。故选 D。【点睛】对不同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和功能的区分记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最好可以进行列表比较记忆。19如图所示为

34、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 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已分化的b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故不再具有全能性 b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c 细胞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A BCD【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3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分析题图:图中a 为细胞增殖过程,b 为细胞分化过程,c 为细胞凋亡过程。【详解】a、b 细胞均来自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正确;已分化的b 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改变,但该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错误;b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酶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正确;

36、c 细胞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更新,也有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错误。综上 错误。故选 B。20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 丙酮酸B丙酮酸 酒精+CO2CADP+Pi+能量 ATPDH2OH+O2【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

37、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葡萄糖 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B、丙酮酸 酒精+CO2是无氧呼吸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 错误;C、在细胞质基质可以合成少量ATP,在线粒体内可以合成大量ATP,C正确;D、H2OH+O2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理解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

38、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21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就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了某种化学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热带灌木的这种防御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该信息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C与此推测类似,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也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D要检验此推测是否成立,可在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后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

39、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详解】A、该热带灌木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正确;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该信息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而且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对毛毛虫有一定的影响,B正确;C、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不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属于植物体内的信息分子,C错误;D、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后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是否成立,D 正确。故选 C。2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境适应,种群基因频率将不发生改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可导致某大肠杆菌种群基因频率

40、发生变化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因此若环境适应,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A 错误;B、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人为条件下大肠杆菌也可发生)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 正确;C、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D、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之间

41、、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生物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 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下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下左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答

42、案】A【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X、Y、Z表示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一营养级从左到右的柱条依次标记为1,2,3,4,5)。生产者中,X1和 X3基本没有变化,X2明显减少,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第三营养级中,Z1不变 Z2增加,说明对捕食对象有明显的选择性。物种数目没有变化,即群落丰富度没有改变。【详解】A、比较题图甲和题图乙可知,与题图甲相比,题图乙中Y(第一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加,Z(第三营养级)个体数量也增加,X(第二营养级)个体数量减少,说明X营养级生物被Z 捕食的压力大,该营养级数目减少,A 正确;B、Z 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捕食对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不

43、是唯一因素,B 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Y的捕食者数量减少,Y数量增加,Y营养级不同物种的数量变化有差别,主要由Y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引起的,C 错误;D、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变化还受Z营养级生物捕食的影响,D 错误。故选 A。24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 和 N/n)控制,M 对 m、N 对 n 完全显性,其中 M 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 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

44、 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F1个体的毛色呈黑色B若 F1测交,后代一定有白色个体C若 F2中黑色和褐色之和接近1/2,则白色个体没有纯合子D若 F2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 种,则 F2表现型之比为9:3:3:1【答案】C【解析】【分析】用纯合的黑色(MMnn)和褐色亲本(mmNN)杂交,F1(MmNn)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则F2表现型为10 白色(9M_N_、1mmnn)3 黑色(3M_nn)3 褐色(3mmN_);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F2表现型为2 白色(2MmNn)1 黑色(1MMnn 3M_nn)1 褐色(1mmNN)。

45、【详解】A、当 M、N 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说明不能正常翻译,因此M、N 同时存在的时候为白色,即F1个体的毛色呈白色,A 错误;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测交,后代理论为1 黑色(Mmnn)1 褐色(mmNn),不会出现白色个体,B 错误;C、若 F2中黑色和褐色之和接近1/2,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白色个体为MmNn,没有纯合子,C正确;D、若 F2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 种,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表现型之比为10 白色(9M_N_、1mmnn)3 黑色(3M_nn)3 褐色(3mmN_),D 错误。故选 C。2

46、5下列有关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功能,说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蛋白质和DNA 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均不可逆,功能也都会随之丧失CDNA 的遗传信息包含在其脱氧核苷酸序列中,也包含在其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中D细胞中的RNA 都是通过转录而来,某些病毒的RNA 复制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温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还可以使DNA 变性,但是降温后,DNA 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47、病毒的RNA 复制仍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蛋白质有运输、免疫、催化、传递信息等许多功能,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 正确;B、高温、强酸、强碱等条件可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可以使DNA 变性,但是降温后,DNA 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B 错误;C、DNA 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 种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D、病毒的RNA 复制仍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错误。故选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

48、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种,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运输。(2)与“瓜熟”以后“蒂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其生理作用是_。(3)植物的矮化特性通常是由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阻导致的。为了确定某植物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该种矮化植株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处理为_,对照组处理为_,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植株的平均株高。若_,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有关;若_。【答案】色氨酸非极性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喷施适量的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等量的燕馏水或清水实验组植株的平均

49、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植株的平均株高大致相同,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无关【解析】【分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与“瓜熟”以后“蒂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脱落酸。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为了确定某植物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有关,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为矮化植株的株高;若矮化特性

50、与赤霉素含量有关,则实验组植株的平均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若两者平均株高大致相同,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无关。【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27水稻的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M、m 控制,基因型为MM 和 Mm 的个体可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 mm 的个体只能产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现为雄性不育,基因M 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 与雄配子致死基因A、蓝色素生成基因D 一起导入基因型为mm 的个体中,并使其插入到一条不含m 基因的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基因D 的表达可使种子呈现蓝色,无基因D 的种子呈现白色。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