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426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 分)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地终年积雪,甲、乙两地气温相同,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迎风坡B阳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背风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甲、乙气温相同,乙处海拔高于甲处,同一海拔高度,该山地南坡气温高于北坡,说明南坡属于阳坡。根据图中常年积雪的分布,南坡积雪分布的海拔较低,即南坡的雪线低,根据雪线的影响因素,迎风坡雪线低,南坡应是迎风坡。A 对。故选A。2为兴建海南省东部国际旅游核心,琼海市 12 个小城镇因地制宜地打造海洋渔业、会展旅游

2、、南洋风情、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和农耕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形成了 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一镇一风情 的多中心、组团式田园城市景观,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典范。下图示意琼海市潭门镇地理位置及其海港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潭门海港旅游城镇模式的发展,主要基于A资源特色B科技发达C市场广阔D政策优势2与传统城市相比,多中心、组团式田园城市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质量城乡协调程度基础设施水平ABCD【答案】1A 2B【解析】【分析】该题考察区域的城镇化进程。1琼海市的小镇发展依托于当地的特色资源,从潭门的地理位置可知其位于沿海地区,发展以海洋渔业、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旅游小镇。故答案选

3、A。2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即城镇规模合理,不会过度集聚,有利于缓解城市化的社会问题,对。人口过度集聚城市化水平高及配套更加集中,基础设施水平更高是传统城市的特点。故答案选B。32016 年 12 月 22 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下图为大气热量传递示意图。完成问题。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图中首先增强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读大气热量传递示意图可知,为地面辐射,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辐射中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二氧化碳、甲烷等

4、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上升,首先增强的是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即,选项B 符合题意,排除A、C、D。【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吸收保存大气中的CO2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补偿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4图 1 示意堪察加半岛位置和地形,图 2 是堪察加半岛某地景观,图中可见冬季流动的瀑布及水汽蒸腾现象,一孤立的巨石位于河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该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有凌汛现象,径流季节变化小B大型植食性野生动物种类较少C冬季积雪厚度东南部大于西北部D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2图 1 中洋流对勘察加半岛沿岸

5、的影响最显著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关于该季节图2 中景观说法正确的是A流动的瀑布不结冰可能是地热丰富B青草生长是因为阴坡的土壤水分多C大量卵石存在表明该河段以下切侵蚀为主 D巨石属于冰川搬运作用下的沉积物【答案】1B 2D 3A【解析】【分析】1勘察加半岛纬度较高,冬季漫长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图中河流南段有凌汛现象。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A 错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大型植食物性野生动物种类较少,B正确;冬季受偏北风影响,在山地西北侧的迎风坡降雪较多,加上西部等高线比东部

6、稀疏,坡度较缓,积雪集聚多,厚度大,C 错误;勘察加半岛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岩浆活动频繁,D 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2冬季南北温差较大,冬季风强劲,偏北风与河流的流向大致一样,对洋流起到加强作用。夏季时,偏南风与洋流的流向大致相反,对洋流起到减弱作用。这使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寒流(如千岛寒流),在强度的季节性变化上有较大的区别,冬强夏弱。故选D。3冬季瀑布不结冰且水汽蒸腾,说明地热丰富,地温高,这是当地冬季没有积雪且有青草生长的最可能原因,A正确;勘察加半岛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即使在阳坡或土壤水分多的阴坡,青草都难以生长,B错误;卵石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具有很强的磨圆性,河流中下游以

7、搬运、侧蚀和沉积为主,下蚀很弱,C错误;现代冰川沉积物杂乱无章,而图中卵石颗粒大小匀称,具有很强的磨圆性和分选性。巨石孤立存在于山麓河床,且河道狭窄,故不可能是冰川搬运的沉积物。当地山高坡陡,若山体崩塌,巨石受重力作用搬运至此,用塌后岩体受重力作用搬运而形成的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点睛】勘察加半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线附近,地壳不稳定,火山活跃,地震频繁,多温泉和间歇泉。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半岛上有300 多座火山,其中有29 座活动十分频繁。留契夫卡雅火山是欧亚大陆最高的火山,海拔4750 米;在其南部的克罗斯基自然保护区中还有不少

8、死火山。5“城市蔓延”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城市蔓延”现象存在的地区的特点是()A以第一、二产业为主B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C劳动力极为短缺D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城市蔓延”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故出现“城市蔓延”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区域或发达国家。该类区域一般具有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机械增长率较高,青壮年劳动力可能会短缺,但并没有极为短缺。据此分析选B。6我国北方的地坑院已有约四千年历史。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平整的地面

9、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 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状弧形通道通向地面,以便人们出行。据此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A降水较多B土层深厚C地下水位高D气候冬暖夏凉2关于地坑院设计的主要作用是()A院中绿地为改善室内空气B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防风沙C窑洞修成拱形可以更坚固D防止地面的潮气危害健康【答案】1B 2C【解析】【分析】1图文信息显示,地坑院是“地下挖坑,四壁凿洞”的聚落形式,如果当地降水较多,地坑院容易积水,不宜居住,因此地坑院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不是降水较多,A 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地坑院的构造是在平整的

10、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 米,这表明当地土层深厚,B正确;如果当地地下水位高,地坑院及窑洞会在大量地下水渗出,不宜居住,因此地坑院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不是地下水位高,C错误;地坑院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一年四季温差较大,因此选择地坑院和窑洞居住,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因此地坑院反映出当地冬冷夏热的环境特征,D 错误。故选B。2地坑院中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增加废水下渗的作用,主要不是改善室内空气的作用,A 错误;图中显示,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高于地表,主要是防止雨水和地表径流灌入,出入通道低于地面,无需砖墙防风沙,B错误;图中显示,窑洞修成拱形,拱形结构更稳定,这

11、样形态的窑洞可以更坚固,抗压和抗震性能更强,C正确;地坑院和其中的窑洞建在地下,不利于水汽散失,因此地坑院设计不利于防止地面的潮气危害健康,D 错误。故选C。【点睛】地坑院分布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 米 20 米,土质结构较紧密,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 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一般为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上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生活在黄河中游周边的黄土塬上的先民却相当贫困,这里

12、森林资源,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7向海经济,是依靠海洋获得资源和创造财富,以实现陆海经济互动融合为目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长期以来,广西内陆腹地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地的大宗物资水路出海依赖珠江,往往需要绕道广东珠江三角洲。规划中的平陆运河(下图)将沟通北部湾海运和西江黄金水道,对钦州港产生极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目前北部湾地区发展向海经济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优良港口,对外贸易便利B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C临近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

13、D南临南海,海洋资源丰富2推测平陆运河建成后对钦州港的有利影响是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缓解港口洪涝灾害减轻港口的泥沙淤积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ABCD【答案】1B 2D【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长期以来,广西内陆腹地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地的大宗物资水路出海依赖珠江,往往需要绕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可知,受水陆交通条件的限制,北部湾地区经济腹地并不广阔,B错;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故选B。2通过建设平陆运河,沟通了北部湾海运和西江黄金水道,从而大大扩大钦州港的经济腹地,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正确;平陆运河联通了西江与钦江,并不会缓解港口的洪涝灾害。同时,钦州港附近的泥沙来源增多,港口的泥沙淤积量可能增大,错。故选

14、D。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菊花茶是人们熟知的饮品,药(茶)用菊花有喜光、喜湿、畏旱、怕涝、喜肥等特性。从鲜花到可以出售要经过加工,主要是以山上的杂木为燃料进行810 小时的烘干。徽州早在清朝,乡人多种菊为业,徽商善制菊。黄山贡菊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它的无污染性对现代人来说,具有更高的饮用价值。如今,贡菊已成为徽州歙县的支柱产业,“花朵经济”蒸蒸日上。但由于药菊生产周期短、见效益快,近年来我国药菊种植发展迅速,市场大起大落现象严重。材料二(图甲)药(茶)用菊花的主产地分布示意图与(图乙)药(茶)用菊花生长环境统计图。(1)结合材料二,比较黄山贡菊和其他名菊生长地形条件的差

15、异,并分析其成为饮中珍品的优势气候条件。(2)结合药(茶)菊的生长、生产特性,简述徽州歙县如何实现“花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面对贡菊大起大落的市场形势,请提出合理的措施。【答案】(1)差异:黄山贡菊生长在平均海拔较高的低山丘陵地区,而其他名菊均分布在平均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气候条件:黄山贡菊生长于低山丘陵地区,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生长期长;山上气温低,温度适宜且病虫害较少,污染少;山上空气湿度大,通风透气性好。(2)改变传统加工方法;减少对森林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土壤的培肥,保持土壤肥力;加强菊花新产品的研发。(3)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

16、种;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深加工能力;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提高营销水平;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协调种植面积。【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菊花茶生长过程为切入点,以菊花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能够对题目要求作答的能力。(1)根据图示中的分布海拔高度判断,黄山贡菊生长在海拔较高的低山丘陵地区,而其它名菊均分布在平原地区。(2)“花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发展科技、保护环境、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回答。(3)面对贡菊大起大落的市场形势,需要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提高营销水平等方

17、面回答。9人口金字塔中,各个年龄性别组相加,构成了总人口。如图为“某国2017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2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答案】1C 2B【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某国2017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国家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图中显示,该国20-55 岁之间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

18、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政局动荡会导致战争多发,男性死亡率提高,导致男性比例减少,显然与图中信息不符合,选项A不符合题意。只是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其他年龄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为生育观念,选项 B不符合题意。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选项D不符合题意。2北美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并不高,故A不符合题意。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故B正确。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故C不符合题意。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故D

19、不符合题意。10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 米。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生育季节需水极多,一般45 月为花期,910 月成熟,该水果于191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5 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石榴在图示季节正确的管理方式是A防止冻害B注意排水C加强灌溉D拉网防鸟2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河南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A春季阴雨B夏季伏旱C秋季风沙D冬季寒潮3相比于我国河南,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B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温度C

20、树冠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D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答案】1B 2D 3A【解析】【分析】本题组以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农作物生长习性、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1根据图中5 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可以推断,石榴分布区受西风影响,为雨季。根据材料“该水果怕水涝”可知,应注意排水,B项正确。故选B。2软籽石榴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需要考虑果树越冬问题。我国河南为温带季风气候,突尼斯为地中海气候,河南冬季温度低,故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河南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冬季寒潮,D 项正确。故选D。3我国河南为温带季风气候

21、,夏季降水多,突尼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根据材料可知,软籽石榴的生长季为4 5 月为花期,910 月成熟,生育季节需水极多,所以突尼斯软籽石榴树种植的间距更大,其原因是使根系伸展便于吸收水分,A项正确。故选A。11下图为江苏省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南京市江北新区位置图。江北新区将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江北新区相对于南京主城区的突出优势是A发展空间大,土地价格较低B对外联系道路多,辐射能力强C人口数量少,交通拥堵不严重D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2南京江北新区的建设有利于A降低南京市主城区的房价B缓解南京市区的人口压力C解决南

22、京主城区的交通拥堵D提升南京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答案】1A 2B【解析】1读图可知,南京江北新区面积大,因而发展空间大,土地价格较低,故 A 正确。对外联系道路多,但相对南京主城区经济、科技等实力弱,其辐射能力弱;江北新区人口数量少,交通拥堵不严重,但这不是江北新区发展的突出优势。南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江北新区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夏季风的下风向;故 B、C、D 错误。故选A。2南京江北新区空间大,可以将一部分企业和人口分流,有利于缓解南京市区的人口压力,故 B 正确。可以缓解但不能解决南京主城区的交通拥堵;江北新区的建设不会降低南京主城区的房价;江北新区将形成以新

23、材料、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提升南京工业的产值,但不是第三产业。故A、C、D 错误。故选B。12北京颐和园最大的石桥 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桥长 150 米,每年某几天阳光能把十七孔桥的十七个孔全部照亮,使桥孔变成金色,十七孔桥会呈现出“金光穿洞”的惊艳奇观(如右图),这是十七孔桥一年当中最美的景色。左图为颐和园景区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文材料推断,能够观赏到“金光穿洞”的最好时间是A夏至日正午B冬至日下午C春分日出时D秋分日落时2推断南湖岛的面积大致是A 1 千 2 千平方米B12 平方千米C1 万 2 万平方米D1020 平方

24、千米【答案】1B 2C【解析】1读图可知,桥洞呈西南-东北走向,据图文材料推断,能够观赏到“金光穿洞”时,太阳位于东北或西南方位,冬至日下午太阳位于西南,可以观赏到“金光穿洞”;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春分日出时太阳位于正东;秋分日落时太阳位于正西。故选 B。2北京颐和园最大的石桥-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桥长 150 米,参考桥长,南湖岛长约 150 米,宽约100 米,面积约15000 平方米,符合的是1 万 2 万平方米。故选C。13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近期对我国用水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018 年,全国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下表是“2018 年部分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效率指

25、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省级行政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全国66.8 0.554 京13.0 0.742 津15.1 0.708 内蒙古1.1 0.543 甘136.2 0.56 1京、津地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明显低的原因可能是()。A产业结构合理B经济用水总量少C跨流域调水量大D区域总水量少2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种植节水作物修建水库推广机械化ABCD【答案】1A 2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1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可知,万

26、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反映的是耗水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京、津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用水总量大,B错误;与区域总水量的多少和调水工程的补充没有关系,C、D错误;京、津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且技术水平高,具备较高的节水能力,A正确。2本题考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应该从节水或者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都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而与提高农田灌溉水关系较小。D正确,A、B、C错误。14读我国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2000 年和 2016 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图,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27、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016 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中性别比最大年龄段是()A 2024 岁B3044 岁C4044 岁D5054 岁2与 2000 年比,2016 年该省流入人口中()A男性人口数量减少B中年女性人口明显增加C少年儿童性别比降低D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答案】1D 2B【解析】【分析】1根据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读图可知2016 年该省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在50-54 岁最大,根据图中年龄段的变化,可知每 5 岁一个年龄段,从而可以推出50-54 岁性别比最大,D 正确。2与 2000 年比,2016 年该省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总体向100 靠近,

28、整体比 2000 年数值降低,所以说明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得到緩解,该省为经济发达省份,D 错;与 2000 年比,2016 年外省流入人口总数应是增加的,性别比总体下降,不能说明男性人口数量減少,A 错;少年儿童年龄为0-12 岁,读图可知2016 年比 2000 年有所升高,B 错;30-54 岁年龄段的性别比明显减少,说明流入的女性人口明显增加,C对。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苜蓿、棉花、瓜果、金属矿产而著称。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这使费尔干纳盆地有“肥水不流外

29、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制作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费尔干纳盆地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毛、肉两用为主,养羊业发达。该地葡萄种植业也发达,当地农民经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取得了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位置示意图。(1)分析该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的原因。(2)简述该盆地中部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3)分析该盆地适宜大量种植苜蓿的原因。(4)分析葡萄园里种植紫花苜蓿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答案】(1)费尔干纳盆地

30、棉花、瓜果、金属矿产等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费量大,商品率低;现代交通运输线路数量少,交通不便,且易受大雪等灾害的影响,农产品外运不便。(2)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升更高;气候干旱,蒸发大,地下水通过土壤空隙被大量蒸发,盐分滞留地表,地表盐分不断累积。(3)该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足,适宜苜蓿生长;盆地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苜蓿可以改良土壤;该地区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耗量大,且适合发展畜牧业,紫花苜蓿为优质牧草。(4)该地气候干旱,紫花苜蓿可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紫花苜蓿归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沙侵蚀,防止土地荒漠化。【解析】整体分析

31、:费尔干纳盆地棉花、瓜果、金属矿产等物产丰富。现代交通运输线路数量少,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农产品外运不便。农产品消费量大,商品率低。地下水位升高,地表水分蒸发,盐分滞留,导致土壤盐碱化。紫花苜蓿能够改良土壤。(1)根据材料,费尔干纳盆地棉花、瓜果、金属矿产等物产丰富。现代交通运输线路数量少,交通不便,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农产品外运不便。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费量大,商品率低。所以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2)该盆地的中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升更高。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大,地下水通过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

32、分滞留地表,地表盐分不断累积。导致土壤盐碱化。(3)根据材料,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该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足,苜蓿耐干旱,耐冷热,适宜生长。盆地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苜蓿可以改良土壤。该地区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耗量大,且适应发展畜牧业,紫花苜蓿为优质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4)该地气候干旱,种植紫花苜蓿可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紫花苜蓿能够改良土壤,苜蓿归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中亚地区植被少,增加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风沙侵蚀,防止土地荒漠化。16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大空

33、间范围内对技术、如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2013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2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ABCD【答案】1D 2C【解析】【分析】

34、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等级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长三角地区多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城市创新联系强度高,A错误;西部有些城市经济较发达,创新联系强度高,B错误;长江经济带内东部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较中部和西部少,表明了东部地区创新城市较多,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各城市间联系强度较高,城市联系强度未集中于某一城市,故长江经济带内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不均衡,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不均衡,C错误;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D正确。故选D。2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较中部和西

35、部城市高,各城市间创新联系较强;而成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周边地区缺乏创新能级较高的城市,成都在区域城市创新联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成都市在省内形成了较强的辐射效应,创新联系较为独立,最大引力线比上海更密集。故 C选项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17电解铝业需要大量能源,目前西北地区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是A廉价的劳动力B充足的电力C丰富的原料D良好的工业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区域的背景。【详解】由题可知,电解铝业是高耗能产业,而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是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故 B 项正确。

36、西北地区廉价的劳动力丰富,但是劳动力不是影响动力导向型工业的主导因素,A 错误;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C 错误。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较差,D 错误。综上分析,故选B。18下列不属于太空资源的是()A太阳能资源B矿产资源C风能资源D环境资源【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空资源的理解程度。【详解】太空资源主要指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和行星上矿产资源等,因此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都属于太空资源,排除A、B、D。风能资源属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属于太空资源,选项C符合题意。19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

37、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我国南沙群岛是南海上散布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南沙属热带气候,“四高、一多、三缺”(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缺土地、缺淡水、缺土壤),环境条件恶劣,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海军南沙部队通过建设“南沙温室”保障官兵的蔬菜供应。那么相比其他地区温室“南沙温室”最应当具备的功能是()A保温B保湿C防盐D收集雨水2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有()抗风抗风沙抗暴雨抗腐蚀抗地震抗寒潮ABCD【答案】1D 2A【解析】【分析】本题组以南沙群岛和南沙温室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南沙

38、温室的功能、南沙温室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气温与水分条件,图文显示,南沙地区属热带气候,具有高温、高日照、高湿的特征,降水丰富,但缺淡水,因此可推测“南沙温室”最应当具备的功能是收集雨水,D 符合题意。当地具有高温和高湿特征,不太需要保温、保湿功能,排除A、B。温室对防盐作用不强,排除C。2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海洋环境,当地多台风、暴雨及风暴潮的影响,“温室”建设要注意当地的不利自然条件,在建设温室过程中,要注意抗风、抗暴雨、抗腐蚀的问题,选项、符合题意,南沙群岛气候高温湿润,风沙、寒潮相对较少,因此、不符合题意,“南沙温室”

39、为临时性建筑,不可能做到抗地震,因此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20读某沿海城市附近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1海平面上升后,最有可能形成海蚀崖地貌的是图中()A A处BB 处CC处D D 处2若考虑全球变暖问题,小李在该城市购买住房时最不应该选择的房源应位于图中()A 处B 处C 处D 处3若该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可能()A沿海水质变好B海平面上升速度变快C台风天气增多D城市雨岛效应增强【答案】1A 2B 3D【解析】1从图中等值线可以看出,当海平面上升1.0 米至 2.0 米期间,等值线在A处出现重叠,说明图中A点附近地势陡峻,海平面上升后可能受海水侵蚀而

40、形成海蚀崖,所以A正确。2购房时如果考虑全球变暖因素,沿海地区房源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海平面上升 0.5 米时,地已被海水淹没,小李在该城市购买住房时最不应该选择的房源应位于图中处,所以B正确。3大力发展旅游业后,生活在该城市的人口增多,产业活动增强,排入海洋的污水增多,海水水质变差,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所致,与单个城市的产业活动无直接关系,台风主要发生于西北太平洋沿岸,而图中并未明确指出该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台风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所以D正确。【点睛】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

41、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40 分)21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武汉位于长江流域重要的地段,自古就有“为政之要,在于江防”。分析主汛期时,长江武汉段洪水“易进难出”的原因。【答案】武汉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洞庭湖区调蓄能力减少);汛期时上游河段干流和支流来水量大,落差大,流速较快;武汉

42、以下河段支流多汇入干流水量大,下游水位较高,落差小,排水速度较慢;【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江中游河段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武汉段洪水压力的原因,考查学生利用图中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图中显示,宜昌与武汉的水位差达20 多米,流入武汉段的河流流速快;图中信息表明,除长江上游外,还有 165 条中小河流汇入武汉段,来水流量大;由于围垦,洞庭湖的调蓄能力下降;图中显示,武汉与九江的水位差不不7 米,落差小,河流河水流出速度慢,图中信息表明,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大,对武汉来的河水具有项托作用,使得武汉段下游河流排洪能力更弱。这样就形成了长江武汉段“易进难出”的情况。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

43、题。材料一:感潮河段,即河流流量和流速受海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江大通以下是我国最长的感潮河段,每年 7、8 月份江阴以下河段潮位达到年内最高值。材料二:长江河口地区常年春秋季节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丰水年份的春秋季节土壤积盐较严重。材料三:图 1 为长江河道示意图,图 2 为长江大通水文站多年月平均流量占全年百分比分配和月均水位图。(1)说明长江下游形成最长感潮河段的原因。(2)描述大通水文站流量与水位的关系,分析江阴以下河段7、8 月份出现年内最高潮位的原因。(3)分析长江河口地区丰水年份的春秋季节土壤积盐较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1)下游河道宽阔;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枯水期流量较小,水位低

44、。(2)流量与水位关系:流量和水位最高值均出现在7 月份,最低值均出现在1 月份;流量越大,水位越高(流量与水位正相关)。最高潮位的原因:天文大潮潮水位高;台风导致风暴潮顶托;河流流量大,水位高;夏季风影响。(3)丰水年份,地下水埋藏浅;春秋季节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蒸发导致盐分在地表累积;春秋季地下水位下降,海水易入侵。【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下游河段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水文特征的成因、潮流的影响、盐碱化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长江下游形成最长感潮河段的原因应河流流速、水位等方面进行说明。材料信息表明,感潮

45、河段是指河流流量和流速受海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江下游地形平坦,流水侧蚀明显,导致下游河道宽阔,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河流水对潮汐长波的阻力小,使得潮汐对河流的影响距离长;长江径流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较小,图2 中显示,大通水文站12 月、1月、2 月平均水位低于4 米,水位低,当地涨潮时,潮流容易进行长江下游河道,并上溯影响距离长。(2)大通水文站流量与水位的关系直接根据图2 信息进行归纳说明,图中显示,大通水文站河流流量和水位最高值均都出现在7 月份,最低值均出现在1 月份,且流量越大,水位越高,即流量与水位呈正相关关系。江阴以下河段7、8 月份出现年内最高潮位的原因应从天文大潮、风暴潮、

46、河流水位、夏季风等方面进行分析。78 月出现天文大潮,潮水位高,影响江阴以下河段潮位高;78 月当地出现台风的频率较高,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潮位高;78 月为长江汛期,河流流量大,水位高,对潮水的顶托作用强,导致江阴以下河段潮位高;78 月当地盛行夏季风(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会助推潮水进入长江下游,使得江阴以下河段潮位高。(3)长江河口地区丰水年份的春秋季节土壤积盐较严重的自然原因应从地下水位、降水与蒸发、海水入侵等方面进行分析。丰水年份,河流水水位高,下渗明显,使得地下水较枯水年高,埋藏浅,更接近地表,容易出现大量蒸发地下水的现象;长江河口地区春秋季节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使

47、得蒸发导致盐分在地表累积,导致土壤积盐严重;春秋季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容易入侵地下,使得地下水盐度升高,从而导致土壤积盐严重。【点睛】河口至潮区界的河段即为感潮河段。潮汐长波进入河口后,不但受水深渐减及两岸收束的影响,且因河水下泄使潮波的推进受到阻碍,因此河口的潮汐现象也较一般复杂。在河口段潮波向前推进时,一方面受河床上升和阻力的影响,一方面又受河水下注的阻碍,潮流能力逐渐消耗,流速渐减。当潮波推进相当距离,河口外落潮时,河口内的潮水便又流回海中,潮水位继续降落,自潮波后坡落潮的水量也就愈多。所以不但潮流上溯的流速因河流的阻力而削弱,就是水量也因落潮而减少。等到潮波上溯到某一地点,潮流流速正好和

48、河水下泄速度相抵消,潮水停止倒灌,此处称为潮流界。在潮流界以上,潮波仍继续上溯,这是由于河水受壅积的结果,但潮波的波高急剧减低,至潮差等于零处为止,所谓潮区界。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巴拿马运河运载量接近饱和。2015 年 5 月 22 日,中国同南美相关国家启动“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一旦建成,将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一万多公里的航程。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和防沙工程示意图。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高立式沙障:是在输沙量较大的地区,用高秆作物编成笆块,钉在木桩上制成的阻沙栅栏。材料三:2012 年世界小麦平均单

49、产为3706 千克/公顷,巴西仅为1908 千克/公顷;世界玉米平均单产为 10366 千克/公顷,巴西仅为2803 千克/公顷。(1)分析中国在南美洲修建“两洋铁路”的原因。(2)在甲城市附近的沙漠地区建设甲丙段铁路时须沿线设置防沙工程,则图中B位于铁路的哪一侧?说出判断理由。(3)说出巴西为提升谷物单产宜采取的具体措施。(4)5月 22 日,乙地(22S,43W)当地时间17:22 日落,2 小时 16 分之后甲地(12S,77W)却并未日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1)比绕行南美洲航程短,减少了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巴拿马运河运载量接近饱和,拓展运输新渠道,增加货运量;增加了中国在

50、南美洲的贸易安全性。(2)东南侧该段铁路为东北-西南走向;B 地较 A地的草方格沙障长度更长、还设有高立式沙障、障后积沙区等,说明B地处于路基的上风向;该地多盛行东南信风。(3)采用轮作、套作、间作等种植方式;培育改良农作物种子;研发优质高效农药控制病虫害;优质化肥研发;兴修水利工程,加强灌溉。(任取四点)(4)2 小时 16 分之后甲地的地方时为17:22;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当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甲地的纬度低于乙地,白昼较长;日落时间晚于17:22。【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两洋铁路的修建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货运量,增加贸易安全性。(2)结合铁路走向、当地盛行风风向及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