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跟踪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跟踪训练.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 分钟满分: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汉武帝时,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开始产生,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包括()A王国威胁B边境不宁C土地兼并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解析:本题考查汉朝由“无为”到“有为”的背景。当时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可见A、B、C 三项都是当时西汉面临的社会问题。儒学的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逐步确立的,故当时不存在其地位动摇的问题,所以D 项符合题意。答案:D 2(2012 北京学业水平检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A 孔子B.荀况C董仲舒D.
2、老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西汉思想家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答案:C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儒术是经过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它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故选C。答案:C 4.二十四孝图 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说
3、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2 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解析: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对人性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答案:B 5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古代学术思想从分到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思想上的统一ABC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独尊儒术”反映了儒家学说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从侧面反映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故 均正确。答案:A 6董仲舒为儒
4、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神化了皇权,将皇权与天联系在一起。A、C、D 三项都与天有关,而 B 项则体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继承关系。答案:B 7(2012 威海期中)“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够体现这句话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
5、应”“天人合一”学说把儒家思想神秘化,带有了某些神圣的宗教的特征,为皇权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赢得了统治阶级的青睐,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A、C、D 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答案:B 8“学术界论述董仲舒思想的政治性时,往往侧重于它对现实政权的维护和巩3 固对这一点批判有余而肯定不足。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决定于统治者的性质。汉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要得出的结论是()A肯定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时代价值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C汉武帝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充分肯定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解析
6、: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赞同周桂钿的观点。在社会长期动乱后建立起来的汉朝是社会秩序的代表,是社会安定的保障。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汉武帝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故答案为 A。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 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学说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 2:河北衡水市两县争抢“董仲舒”: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缘于董仲舒的故乡在河北衡水市
7、景县、枣强两县的交界地带一说,普遍的说法是,董仲舒是现今景县董故庄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则在与董故庄村相邻的枣强县旧县村,两县学者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两县政府还围绕着“董仲舒”大搞文化投资,两县也很注重对自己境内董仲舒遗迹的保护,两县学者极力发掘“董仲舒文化”。有学者指出,河北衡水市景县、枣强两县对“董子故里”的争论,体现了两县政府对文化的重视,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董子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极具意义。请回答:(1)材料 1 体现了史学界对董仲舒的两种不同评价,你比较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为什么?(10 分)(2)董仲舒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以至于河北衡水市两县争抢?(4
8、分)(3)当前很多地方都在争当历史人物的故乡和历史事件的发源地,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些现象?(4 分)4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第(1)问不管是选择肯定董仲舒的积极影响还是选择肯定其消极影响,都要言之有理,围绕观点组织论据。第(2)问从董仲舒的身份地位入手。第(3)问从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的角度概括。答案:(1)如果同意积极影响,可从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体系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角度分析。如果同意消极影响,可从儒学长期独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角度分析。(2)董仲舒是汉朝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3)有利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发掘;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