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江门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 和 Y、y 控制,其中B 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 D 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2、,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 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 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 YYRR、YYRr、YyRR、YyRr,B 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 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 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
3、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情况。2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浅滩,是生产力(有机物积累量)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红树、桐花树、海桑等是红树林的主要植物,腹足动物、蟹类、双壳类等底栖生物多样性高,生物量极其丰富。相手蟹栖息于红树林冠层,主要以新鲜树叶为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红树等植物和底栖动物构成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光照、水和温度等因素与红树林高生产力特性密切相关C底栖动物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
4、,促进能量循环利用D相手蟹属于次级消费者,不能同化摄食树叶的全部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群落。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群落是指一个地方的所有生物的集合,而不是只有植物和动物,A 错误;B、光照、水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红树林的生活情况,与红树林高生产力特性密切相关,B 正确;C、能量不能循环,C 错误;D、相手蟹栖息于红树林冠层,主要以新鲜树叶为食,所以是初级消费者,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识记教材内容即可。3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
5、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RNA 只有 mRNA 和 tRNA 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能体现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D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合成子代噬菌体DNA 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
6、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DNA 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 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A 错误;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涉及的RNA 有 mRNA、tRNA 和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B错误;C、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没有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C错误;D、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
7、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 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点是对于该实验的误差分析。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提取DNA 时,加入冷酒精的主要作用是促进DNA 的溶解B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C制得的葡萄酒酸味较重,发酵装置漏气是可能的原因之一D将酶制剂加入普通洗衣粉制成加酶洗衣粉,运用了固定化酶技术【答案】C【解析】【分析】1、DNA 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 的溶解性:DNA 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
8、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 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 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 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优点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3、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
9、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4、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详解】A、在提取DNA 时,加入冷酒精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某些蛋白质,A 错误;B、将酵母细胞进行固定化后,由于受到固定材料的影响等,催化活性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低,B 错误;C、制得的葡萄酒酸味较重,应该是发生了醋酸
10、发酵,菌种的代谢类型是需氧异养型,因此发酵装置漏气是可能的原因之一,C正确;D、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将酶制剂加入普通洗衣粉制成加酶洗衣粉不能看出运用了固定化酶技术,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5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 T2时间点,RR、Rr 和 rr 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不大,所
11、以该植物种群并没有发生进化B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CT2时刻,甲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 基因的频率约为75%D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看基因型频率改变的大小,A错误;B、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2、,B错误;C、甲地区 T2时刻,RR约为 0.6,rr 约为 0.1,Rr 约是 0.3,因此 R 的基因频率是(0.6+0.32)100%=75%,C 正确;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甲地区T2时间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D 错误。故选 C。6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 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实验,结果如下表(W 指枝条上生根的总长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结果(mm)组别第 1 天第 2 天第 3 天第 4 天第 5 天1号烧杯(低浓度 2,4-D)W 2号烧杯(高浓度 2,4-D)W 3 号烧杯(蒸馏水)W 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用部位,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大小不同B本实
13、验的可变因素是2,4-D 的浓度C本实验采用了相互对照和空白对照D比较 1 号、2 号的结果,可说明2,4-D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C【解析】【分析】探究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1 号、2 号烧杯是实验组,3 号烧杯(蒸馏水)是对照组,自变量是2,4-D 的浓度、时间,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生根总长度,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 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 的浓度,没有不同部位的对照实验,A 错误;B、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2,4-D 的浓度和时间,B错误;C、本实验采用了相互对
14、照和空白对照的方法,C 正确;D、比较 1 号、2 号和 3 号的结果,可说明2,4-D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错误。故选 C。7如图所示为抗原A 入侵人体后引起的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对抗原A 不起作用B细胞 能识别抗原A,但不能识别其他抗原C物质 A 和 B都是免疫活性物质且具有特异性D当抗原A 再次人侵机体时,可直接作用于细胞,使二次免疫更快更强【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 是吞噬细胞,是 T细胞,是 B 细胞,是记忆细胞,是浆细胞,物质 B 是抗体。【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没有特异性,所以也能对抗原A 发挥作用,
15、A 错误;B、细胞 是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对所有的抗原都能识别,B错误;C、抗原不是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D、当抗原 A 再次人侵机体时,可直接作用于细胞 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是二次免疫的过程,速度更快,强度更大,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识记体液免疫的过程,认清图中的细胞名称,在结合其过程分析选项。吞噬细胞的作用没有特异性。8脱落酸(ABA)与赤霉素(GA)对种子的休眠、萌发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环境因素会使种子内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发生改变,当种子内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率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种子会由休眠状态进入到萌发状态,反之,种子则处于休眠
16、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和赤霉素对种子休眠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B种子内脱落酸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受环境因素的诱导C赤霉素通过调控种子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种子的萌发D萌发的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增强,对赤霉素的敏感性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脱落酸(ABA)与赤霉素(GA)对种子的休眠、萌发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当种子内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率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种子会由休眠状态进入到萌发状态,反之,种子则处于休眠状态。【详解】A、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抑制种子休眠,二者在对种子休眠的调控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A 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种子内脱落酸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受环境因
17、素的诱导,B 正确;C、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等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和降解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赤霉素正是通过调控种子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种子的萌发,C正确;D、“当种子内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率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种子会由休眠状态转变为萌发状态,反之,种子则处于休眠状态”,这说明萌发的种子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增强,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脱落酸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和体眠的调控作用,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结合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分析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率对种子萌发的影响。9下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反
18、应为吸能反应B曲线 I 表示无酶参与时的反应CE2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D其他条件相同E4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答案】C【解析】【分析】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保证细胞内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酶降低的活化能(E4)=没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E1)-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E2)。曲线 I 是没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II 是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详解】A、反应产物的能量值比反应物的高,因此该反应为吸能反应,A 正确;B、曲线 I 是没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B 正确;C、酶降低的活化能为E4,C错误;D、酶降低的活化能E4越大,酶的
19、催化效率越高,D 正确。故选 C。10绿叶杨的部分体细胞基因突变引起芽变,芽变长出的枝条经无性繁殖后选育出红叶杨。红叶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减少,液泡中花青素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绿叶杨相比,红叶杨的光合速率较慢B红叶杨基因突变的位点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C红叶杨的选育说明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子代D红叶杨的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1、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和经染色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2、
20、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有大液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详解】A、由于红叶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减少,光反应减慢,光合速率减慢,A正确;B、基因突变是DNA 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改变,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识别,B 错误;C、红叶杨是部分体细胞基因突变引起芽变,后经无性繁殖产生子代,说明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给子代,C正确;D、红叶杨的液泡中花青素增加,使液泡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 正确。故选 B。【点睛】注意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11下图是某个海岛上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了5 个生物
21、种群组成的4 条食物链B碳在图中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流动C信息传递在图中生物之间可以双向进行D图中生物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但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这些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种植物属于不同的种群,其他生物也类似于植物,都有多个种群,因此图中的种群数量远远多于5 个,A 错误;B、碳在图中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顺着食物链单向流动,不能循环流动,B 错误;C、信息传递在图中生物之间可以双向进行,如鼬根据兔留下的气味捕食兔,而兔根据黄鼬留下的气味躲避鼬的捕食,C正确;D、当图中的生物以分解者为食物时,能量就从分解者流向图中所示的生物,D 错误。故选 C。
22、12图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均置于坐骨神经的神经纤维外侧且距离较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蛙坐骨神经由多个运动神经元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B电刺激 处,电流计先检测到电位变化,后腓肠肌收缩C电刺激 处,电流计两次偏转方向不同但幅度肯定相同D电刺激 处,腓肠肌先发生反射,后电流计检测到电位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由于神经纤维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又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
23、、蛙坐骨神经是由多根传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组成的,A 错误;B、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大于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电刺激 处,电流计先检测到电位变化,后腓肠肌收缩,B正确;C、电刺激 处,电流先后经过灵敏电流计的两侧,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幅度可能相同,C 错误;D、电刺激 处,腓肠肌先发生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由于兴奋不能由突触传到神经纤维,所以电流计检测不到电位变化,D 错误。故选 B。13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会发生的变化是()A流感病毒在血浆中快速增殖B效应 T 细胞可裂解流感病毒C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大量抗体【答案】
24、C【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
25、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血浆中繁殖,A 错误;B、效应 T细胞可裂解靶细胞,不能直接裂解流感病毒,B 错误;C、T细胞接受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C正确;D、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要分化为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D 错误?故选 C。14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2 个染色体组,每组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答案】D【解析】【分
26、析】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助,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几倍体的判断: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生物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生物就叫几倍体;如果生物体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生物体都不能叫几倍体,而只能叫单倍体。【详解】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2 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A 正确;B、多倍体(四倍体)的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的细胞大,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高、抗逆性强,在生产上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27、,B 正确;C、二倍体水稻(2 个染色体组)与四倍体水稻(4 个染色体组)杂交,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含1 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和含2 个染色体组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称为三倍体,C正确;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单倍体不育,没有种子,因此不会有米粒,D 错误。故选 D。15假设 T2噬菌体的DNA 含 1000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1 个32P标记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释放出50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2 个32P标记的噬菌体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模板、酶等全部由细菌提供C用含3
28、2P的培养基可直接培养出32P标记的 T2噬菌体D产生这些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9800 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噬菌体DNA 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含32P的有 2个;由于T2噬菌体的DNA 含 1000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则噬菌体的一个DNA 分子中 G=C=2000 30%=600 个,A=T=2000(50%-30%)=400 个。【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2 个32P标记的噬菌体,A 正确;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由细菌提供,而模板由其自身提供,B错误;C、T
29、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C 错误;D、产生这50 个噬菌体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数量=400 49=19600 个,D 错误。故选 A。16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 作用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D激素 、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激素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 为甲状腺激素,激素 为促甲状腺激素,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激素的含量会增加,A 正确;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不自主战
30、栗,增加产热量,B 正确;激素 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只有甲状腺,C正确;激素 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果是抑制,D 错误。17近些年,研究人员在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表示卵细胞的形成,细胞 表示初级卵母细胞B常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M 后期C逆反减数分裂中M后期姐妹染色体分开,M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常规和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都会减半【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常规减数分裂过程: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M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逆反减数分裂过程:M
31、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未分离;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详解】A、由题图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因此是卵细胞形成的过程,A 正确;B、常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M 后期,B 错误;C、逆反减数分裂过程:M 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未分离,M时,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D、常规和逆反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 数目都会减半,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结合“逆反减数分裂”图,考查了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识别其中各细胞的名称;明确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32、。18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不可能是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抗利尿激素增加时,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临床上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不同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和引起的生理效应,根据题图和选项内容梳理相关的过程,分析解答。【详解】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 错误;B、如果分
33、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靶细胞可能是垂体,B 错误;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 错误;D、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D 正确。故选 D。19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
34、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B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狭义的基因重组包含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广义的基因重组包含转基因技术。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异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详解】A、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A 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选择了耐药性的细菌,B错误;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差异,使用新型抗生素,不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D 错误。故选 C。201979 年的 10 月 26 日,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从此不再接种天花疫苗。天花疫苗除可以对抗天花病毒,还能抵抗与天花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些痘病毒,如猴痘病毒等。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的传播途
36、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牛痘能使机体产生并保留相应的记忆细胞和B 细胞,从而治疗天花B终止天花疫苗的接种不影响人类对猴痘病毒的免疫力C猴痘病毒可在人一畜、畜一畜之间传播,但不能在人一人之间传播D人体内浆细胞可以来源于B 细胞与记忆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天花病毒属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而猴痘病毒既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在啮齿类动物之间传播,还可以在人和啮齿类动物之间传播。【详解】A、接种牛痘能使机体产生并保留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细胞的产生与接种疫苗无关,A 错误;B、由于天花疫苗除可以对抗天花病毒,还能抵抗与天花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些痘病毒,如猴痘
37、病毒等,所以终止天花疫苗的接种使人类对猴痘病毒的免疫力相对降低,B 错误;C、猴痘病毒可在人人、人 畜、畜 畜之间传播,C错误;D、人体内的B细胞与记忆细胞在相应抗原的刺激下都可以分化为浆细胞,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免疫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人体细胞浸润在组织液中,可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B组织液的O2浓度高于血浆的O2浓度,CO2的浓度则相反C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D若饮水量增多,可能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答案】B【解
38、析】【分析】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组织液大量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普通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可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是细胞进行代谢的必要条件。【详解】A、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A 正确;B、O2和 CO2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跨过细胞膜,细胞消耗的O2来自于组织液,组织液中O2来自血浆,因此组织液的O2浓度低于血浆的O2浓度;而CO2由组织细胞代谢产生,向血浆中扩散,因此组织液的 CO2浓度高于血浆的CO2浓度,B错误;C、病毒为寄生生物,需要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进
39、行增殖,故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再组织液中增殖,C正确;D、饮水量增加,可能会使组织液浓度下降,引起组织液渗透压下降,D 正确;故选 B。22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和 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答案】C【解析】草酸与食物中钙结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 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运氧,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 正确。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
40、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C 错误。燃烧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剩下来的是无机物,D 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无机盐【名师点睛】熟知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23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因子可以通过影响激素合成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B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植物越冬时体内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
41、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植物激素的合成属于酶促反应,如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 正确;B、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呼吸,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 错误;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D、植物越冬时体内自由水转化成结合水,代谢减弱,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D 错误。故选 A。24下列关于人类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42、()A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的染色体均是由大到小排列B人类染色体组型图中包含2 个染色体组和4 套遗传信息C人类的染色体组中通常不含等位基因D人类的染色体组型图可用于唐氏综合征的诊断【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含有23 对、46 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常以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作为观察染色体组型的对象;对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主要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进行的。【详解】A、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的染色体不都是由大到小排列的,A 错误;B、人类染色体组型图中包含人体46 条染色体,所以包含2 个染色体组,并从染色体组型图中看出每条染
43、色体都含有姐妹染色体单体,所以含有4 套遗传信息,B 正确;C、人类的染色体组中通常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也不含等位基因,C正确;D、唐氏综合征患者21 号染色体出现三条,人类的染色体组型图可用于唐氏综合征的诊断,D 正确。故选 A。25下列关于人体内某些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RNA 是由脱氧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B食物中的蔗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C无机盐离子含量过低可导致人体酸碱平衡失调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RNA 由核糖核苷酸组成。蔗糖为二糖,需要被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无机盐功能之一是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
44、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A、RNA 是由核糖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A 错误;B、蔗糖需要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B 错误;C、无机盐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如血浆中HCO3-含量过少,会造成酸中毒,C正确;D、蛋白质的多样性不仅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D 错误。故选 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核酸的种类及其基本单位、糖类的种类与功能、无机盐功能、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等有关知识,梳理人体内化合物相关内容,形成知识网络。二、非选择
45、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甲耐盐、乙高产),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1)A 是_酶,B 是 _。D 是具有耐盐优良性状的幼芽,D 长成的幼苗需要选择的原因 _。(2)由 C形成植株的过程利用了_技术,形成愈伤组织需要经过_过程,愈伤组织在分化形成幼苗,整个培养过程要在_的条件下进行。(3)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_,尽管如此,这项新技术在克服_ 障碍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还是震撼人心的。(4)已知甲、乙植物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甲乙植株”属于 _倍
46、体植株。【答案】纤维素酶和果胶融合的原生质体并非每个细胞都能表达出耐盐性状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无菌再生出新的细胞壁不能按照人的意愿表达两个亲本的性状远缘杂交不亲和六【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主要应用了细胞工程的技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在去除细胞壁的时候常常使用酶解法,图示中A 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B表示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形成杂种细胞。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物,其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幼苗。【详解】(1)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A 过程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 是甲、乙两个原生质体经过融合产生的,所以B 是融合的原
47、生质体;D 是具有耐盐优良性状的幼芽,D 长成后有耐盐高产和耐盐不高产两种,所以要进行选择;(2)由杂种细胞形成植株的过程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形成愈伤组织需要经过脱分化过和,再经过再分化过程;整个过程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3)再生细胞壁的形成标志着细胞融合的成功,这意味着两个融合的原生质体重新构成了一个植物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不足之处是不能按照人的意愿表达两个亲本的性状;(4)由于该项技术仅仅是对两个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那么原来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便进行了简单的加和过程,即有6 个染色体组,所以形成的植株为六倍体。【点睛】该题的难点是通过图示结合细胞工程
48、的相关过程,分析图示中各项环节的具体过程、操作步骤等,并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7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市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工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为了治理城市河道,用混凝土将部分地区的河道整体包埋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城市河流水质恶化,水生动物接近绝迹,原因是河道土壤中的_(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失去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河水中的有机物大量累积造成了水质恶化。(2)退耕还林,退耕农田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演替过程中,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低,原因是_。(3)邀请生态学家对该市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
49、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生态学家要调查太阳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的方法,该方法所得的结果往往比真实数值要大,原因是_。鲈鱼每增重1 kg,则最多需要消耗_kg 浮游植物。太阳鱼的价格一般要低于鲈鱼价格,从图中的营养结构及能量流动规律分析,原因是_。【答案】分解者次生演替农田生态系统组分较少,食物网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标志重捕法第一次被捕捉的动物被标记释放后,第二次被捕捉的难度增大104太阳鱼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低于鲈鱼,饲养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投入较鲈鱼少,饲养成本低【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50、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详解】(1)河水中的有机物大量积累导致水质恶化,说明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出现了问题,在生态系统中,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组成成分为分解者。(2)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组分较少,食物网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弱。(3)太阳鱼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是:被调查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并标记的个体数量 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数量)第二次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