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文辉来源:城市中国网添加日期:12年 09 月 06 日一、发展现状 1、县域经济的范畴截止到 2010 年,我国共有2856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 个市辖区、370 个县级市、1461 个县、117 自治县、49 个旗、3 个自治旗、2 个特区、1 个林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不包括市辖区,市辖区一
2、般是地级市辖区,属于城市经济范畴。2、主要数据(以下数据来源于网络)1)县域人口 2010 年,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 8.62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2010 年,县域人口(常住人口)平均43.17 万人。2)县域经济从县域经济总量来看,2010 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0.11 万亿元,约占全国GDP 的 50.54%,占到半壁江山;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为22580 元,是全国的75.30%。全国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有10160 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5.02%。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规模来看,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10
3、0.78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5.09 亿元。3)百强县和贫困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为:人口83.49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407.1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3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35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75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240 元。中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73.31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73.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4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6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8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0 元。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西部百强县
4、平均规模:人口 51.69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6.39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2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41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667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0 元。2012 年全国贫困县592 个。其中在公布的名单中,各贫困县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部省份217 县,西部省份375 县。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有73个;其次是陕西和贵州,有50 个。二、存在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是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直接传导到县域经济。百强县90%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
5、二是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不平衡。差异性非常大。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是435.92 亿元,最小的是4.92 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山东、浙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的是31.22 亿元,最小的是0.16 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上海、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100 个县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是最低100 个县域的15.78 倍。三是资源禀赋导致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山区县资源匮乏,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有些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受资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从贫困县一跃成为百强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县市多数是探明资源储量和开发的结果。四是城市对资源的极化效应太强
6、。中国五级行政管理体制,其中县是处在第四层级,属于行政等级管理体制资源分配的下游,各种重大项目、资金、土地指标等行政资源明显分配不公。2、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大部分以农业经济为主,三产结构中农业产值比重较大,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有的县农业比重超过50%。农业是个提供稳定的就业的产业,旱涝保收的产业,既不能带来大量税收,也不能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产业结构单一现象严重,一业独大,一方面对其他产业发展不利,另一方面自身发展也有周期性,波动性。要素资源缺乏。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导致县域发展产业缺乏必要的要素资源支撑。城镇化水平低,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缺
7、乏经济基础。镇域经济不发达,小城镇发展落后。从百强县发展经验来看,都有很强的镇域经济作支撑,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的专业镇,发展各类单一化、专业化的产业,一个图钉,一双袜子,一个打火机都可以做成一个大的产业,甚至还可以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3、县域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低。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一是整体受教育年限低。百强县前十位的县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 年多,低于全国城市平均年限8 年多,差一年。二是教育落后,人才不足,特别是有技术,懂市场,熟悉法律的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三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剩下386061 部队从事农业生产,且外流人员不愿回
8、乡务农,也不懂农业生产技术。四是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工资水平低,发展机会少,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甚至连本地大学生毕业宁愿在一二线大城市漂着,也不愿意回到县里工作。4、县乡财政问题突出。一是赤字问题。2008 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县赤字在一个亿,全国赤字县占全国县域的比重大约3/4,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80%,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有的县完全依靠中央转移支付。二是县域金融问题突出。县域金融机构数量少,有些主要以吸储为目的,贷款不在本地发放。县域本身经济活力不够,金融支持点不足,容易进入了“难贷款,贷款难”恶性循环。三是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
9、主要来源。土地财政容易导致盲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把工业化等同于建开发区,建工厂,建基地,一方面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另一方面导致了各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无序竞争,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材项目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把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马路大广场,豪华办公楼等,造成资金浪费。5、县级政府责权利不对等。一是很多部门中央垂直管理,税务,土地,工商,金融等,有利于中央统一管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大市场;但削弱了地方经济调控的手段;另外也增加了县级政府与垂直管理部门的互相推诿,踢皮球,谁也不负责,服务意识欠缺等问题。二是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
10、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三是政府机构设置过多,人员过多,一个县享受县级待遇干部80 多人,还有副科到正科级干部300 人左右。四是地改市导致县域经济边缘化,相当于县级政府多了一个婆婆,造成了行政成本加大,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资源弱化。三、建议与对策 1、重视规划编制,以规划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在国家级层面,通过五年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的目标,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各县在发展定位和目标上要与以上两个规划衔接,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以县级为基本单元的。在县域层面,各县都要求编制各类规划,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文档来源为
11、: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规划,依靠适度的投资拉动,扩大内需,加大出口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三化同步发展。重视发展工业,确立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各县特点,有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有的以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关联产业,配套产业。建设工业园区,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强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资金向园区集中,每个县基本都要有一个工业园区,以工业化带城镇化,以城镇化促工业化。加快推进城镇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进城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重视小城镇建
12、设,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精细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重视研究百强县发展模式,有三种: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3、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三大差距。缩小区域差距主要通过国家,省一级层面制定政策来实施。明确功能定位。比如实行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县
13、级为行政单位,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有的是经济指标考核为主,有的是以生态指标考核为主,有的是以农业发展考核为主。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中西部绝大多数的县,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提供公共服务。国家实施扶贫开发计划。缩小城乡差距,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个中央1 号文件,强调新农村建设,从“十一五”规划开始新农村建设,强调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2:1,缩小差距主要强化一下四个方面,一是创造就业,进厂上班,提高工资性收入;二是国家实行粮食收购
14、保护价格,稳定和提高农业经营收入;三是财产性收入。土地征地补偿,土地流转,四是转移性收入。中央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4、扩大对外开放,转变政府职能。一是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欧美产业转移在 70 年代向日本转移,80 年代向韩国,新加坡,泰国等转移,90 年代向中国沿海转移,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下一步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县来说,也要抓住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建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二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特别是沿海发达的县每年都有引进外资的考核指标,基本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
15、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形成了环渤海由韩资,日资,欧美资本主导;长三角由日资,欧美资本,台资主导;珠三角由港资,台资,欧美,日资等主导。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县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吸纳东部资金和外资。三是转变政府职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都放手让市场去做,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5、加大改革力度,注重机制体制创新。在行政管理上,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行政层级,各省都在探索省管县模式,扩大县级在财政,人事,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权限。在人才,土地,户籍等方面,各县开展探索,先行先试,探索外来人口的积分制落户,土地集约节约制度。在破解政府资金来源方面,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采取BT,BOT等多种形式。在城乡统筹方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把工作做细做实,落实到基层,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