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学期教学计划.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陶赖昭镇第一中学美术学科学期教学计划2014-2015 学年度七年级 1、2、3 班制定人:杨云波学科教学计划要求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标、通读教材、初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备好课专题的内容要求,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欲达到的教学目标、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及教学进度等为使七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美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订计划如下:一、教学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
2、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根据上学期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 5%,差生约占 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二、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本册教材共有十五个课,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
3、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教学重难点: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造型?表现课:通过画、剪、撕、贴等方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
4、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课:通过尝试各种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欣赏?评述课:通过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综合?探索课: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三、欲达到的教学目标: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要求:
5、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设想与措施: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
6、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二)学生方面:充分利
7、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陶赖昭镇第一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计划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 科七年级 1、2、3 班制定人:杨云波教学辅导计划内容包括:学生情况分析、采取的主要措施、欲达到的目标及辅导记录一、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存在的差距也很大,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二、采取
8、的主要措施:不断吸纳先进的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实,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三、欲达到的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全面地发展。陶赖昭镇第一中学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活动安排备 注预备周2-26 2-28 制订计划,备课1 3-2 3-6 美术欣赏2 3-9 3-13 第一课3 3-16 3-20 第二课妇女节4 3-23 3-27 第三课5 3-30 4-3 第四课6
9、 4-6 4-10 第五课清明节7 4-13 4-17 第六课8 4-20 4-24 第七课9 4-27 4-30 第八课10 5-4 5-8 第九课劳动节11 5-11 5-15 第十课12 5-18 5-22 第十一课13 5-25 5-29 第十二课14 6-1 6-5 第十三课15 6-8 6-12 第十四课16 6-15 6-19 第十五课端午节17 6-9 6-15 美术作品展18 6-22 6-26 19 6-29 7-3 20 7-6 7-10 期末考试美术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需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对于绘画形成初步意识;2
10、.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熟悉教材。掌握几种绘画的工具,及时帮助学生在开学初做好工具的准备工作。针对每节不同的内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记录。为整个一学期学习作准备。3.和学生沟通。讲讲本学期美术课的课堂要求。教学重点:记录每节课所需材料,为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学习作准备。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不同课所需的多种不同材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引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几种不同的绘画工具?主要有:绘画工具:小号记号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彩色蜡笔、水彩笔等彩色笔,水粉工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水桶、抹布)等。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其它特殊纸品。三、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提出要求:1.课
11、前准备要求: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必须把学习用品准备好放在自己的课桌角上,等待老师上课。2.上课注意事项:身体精神状态。每节课关注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与坐姿情况。提问回答要求回答问题要简洁扼要,条理清楚,在回答问题前进行思考,而不是想到什么都说什么。对异议的回答,必须做到尊重他人,耐心听完回答,再进行补充。4.学习用品要求:以第一课为例问:书中图片上应用了那些工具?(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水彩、水粉颜料、国画工具、油性笔、梦幻笔)列出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所应用的工具。(要求仔细翻阅每一页,特别是可扩展工具或联想到其他工具。)请学生除特殊课程要求外,选择其中绘画工具里自己比较喜欢和常用的一种工具
12、随堂携带。四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节课所带工具。第一课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学目标(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课前准备(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 事件”。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导入: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学习新内容:1、感受作品的整体
13、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2、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 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学生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如:格尔尼卡、毕加索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如:沉重、灰暗、凌乱、恐惧等。简单回答如:背景、内容、方法、色彩、作者等等教师活动引出问题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14、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你对毕加索有多少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3、简单描述: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4、分析作品:全画只用黑白灰,更
15、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5、诠释作品: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
16、态的动感、变化。6、评价作品: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 20 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练习活动:作者介绍见课本第 3 页请一同学阅读。学生略答。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学会思
17、考和表达。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课后思考搜集资料以“9、11”事件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了解?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呈现图片资料:蒙娜丽莎哭泣的女人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出示课件: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提高技法上的指导。1、学习评价:(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物象,并在平面
18、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5)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2、课后随想:(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课后准备:搜集有关“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课时:创作练习一、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段“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9、11”事件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二、练习活动:创作一幅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