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两个译本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风颂》两个译本对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风颂两个译本对比摘要: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历来被看作世界诗歌宝库中的明珠,是雪莱抒情诗中的最正确品。由于该诗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比较符合20世纪中国的文化气氛,因此深受中国诗人和读者的喜爱,各种译本纷至沓来。本文旨在选取其中两个译本,郭沫假设译本和江枫译本,从英汉语用差异、英汉审美观差异、英汉思维方式差异、诗歌韵律与节奏、译文评价与赏析等方面,就两个译本的差异进行简要的评说。关键词:西风颂;翻译;英汉比照;译文比照1英汉语用差异与翻译汉语语用重过程、英语语用重结果。译者须设定译文文本的读者对象是操英语的本族人,要在译文文本中表达出重结果的语用取向,为此,译文效果必
2、须讲究客观、求实王建国,何自然2022。同样,译者在英译汉的翻译转换过中,译者需要始终牢记汉语重过程、英语重结果的语用原那么,做到有效表达。原文:And,bytheincantationofthivere,Scatter,afromanune某tinguihedhearthAheandpark,mywordamongmankind!BethroughmyliptounawakenedearthThetrumpetofaprophecy!O,Wind,郭译:你请用我这有韵的咒文,把我的言辞散布人间,好似从未灭的炉头吹起热灰火烬!请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阳春宁尚迢遥?
3、江譯: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就像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评析:这局部选自西风颂的最后一节,虽然仅仅截选了其中的短短一段,但我们不难发现雪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及其超乎常人的语言渲染力。两个译本在这一点的翻译上各有千秋。汉语语用重过程、英语语用重结果。原诗中的“unawakenedearth”字面意思是“未醒的大地”或者“沉睡的人间”,我们来看两位译者的处理,郭译处理为“吹出醒世的警号”,江译为“沉睡未醒的人境”,很明显,前者的处理“醒世”,是个动词搭配,符合汉语重过程的特点
4、。这也印证了刘宓庆2022:409所说的,汉语是动态语言、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中许多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在英语中往往用名词、介词等来表达,由此产生了静态的语言特征王建国,何自然2022。因此相较之下,这一句,郭译本的语用取向着重事态的过程,更符合汉语的语用取向,故更为地道。2英汉审美观差异与翻译英语审美是精炼且精确的,而汉语审美是冗余且精炼的。英语的精确在于词类的形式和功能界限都比较清楚。英语篇章中名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名词的界限性强,表达出更精确的特点。英语的动词、形容词和数词都可以名词化或表现知名词特征。相比之下,汉语的实词多有动词特征,话语中多使用有动词特征的词吴碧宇,王建国2022。以诗歌
5、为例,诗有着一切文学样式都望尘莫及的精炼美。汉语诗句的语法结构总是尽量略去一切可以略去的成份,尤其是虚词吴碧宇,王建国2022。故这是译者在英汉诗歌的处理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原文:OWildWetWind,thoubreathofAutumnbeingThou,fromwhoeuneenpreencetheleavedeadAredriven,likeghotfromanenchanterfleeing,郭译:哦,不羁的西风!你秋之呼吸,你虽不可见,败叶为你吹飞,好似魑魅之群在诅咒之前逃退;江译: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评析:汉语
6、诗句的语法结构总是尽量省略掉所有可以略去的成份,尤其是虚词。雪莱的原诗中有不少的虚词,两位译者在翻译的处理上,都尽可能的略去。这一点上,都符合汉语的精炼审美。汉语的冗余在于实词使用,实词的使用具有增重而增大重力势能,继而获得更大动能的效果吴碧宇,王建国2022。原文中的“theleavedead”,郭译为“败叶为你吹飞”,江译为“万木萧疏”,很明显后者符合汉语习惯使用强势修饰性的实词,强化甚至夸张过程细节的冗余的特点。故,这一点上,江译更胜一筹,也使得译文更加有气势,符合汉语的冗余审美。3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英汉思维方式存在着整体与个体,客体与主体,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等的差异。中国人有较强的
7、主体意识,西方人那么有较强的客体意识连淑能,2002;潘文国,1997:363;刘宓庆,1991/2022:486原文:Makemethylyre,evenatheforeti:Whatifmyleaverarefallinglikeitown!ThetmultofthymightyharmonieWilltakefrombothadeep,autumnaltone,Sweetthoughinadne.Bethou,Spiritfierce,Mypirit!Bethoume,impetuouone!郭译:请把我作为你的瑶琴如像树林一般,我纵使如败叶飘飞也将无妨!你雄浑的和谐的交流会从两者得一深
8、湛的秋声,虽凄切而甘芳。严烈的精灵哟,请你化成我的精灵,请你化成我你个猛烈者哟!江译:象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哪怕我的叶片也象森林的一样凋谢!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灵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评析:中国人的主体意识还表现在对事件中的元素进行臆测,或者对事件中的客观元素进行主观认定王建国,2022。因而在英汉翻译中,可以适当增加或者调整主观臆测的元素或主观参与认定的客观元素。例如原文中的“will.”一句,郭译简单地将其处理为“会”,而江译为“定能”,这符合汉语的主体意识,在汉译表述中出现主体意识观照下的臆测事件或者臆
9、测性的事件元素,这样处理颇为地道,增强了语势,也更能为汉语受众所接受。4诗歌韵律与节奏诗有它独特的韵律,如假设反复品味,就会注意到诗有着其固定的节奏、律动,有着清楚的尾韵,读起来有一定的音乐感。因此有人曾称“诗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王佐良,丁往道,2022。诗的韵律就像来自大自然的韵律,亦像那生命的韵律。因此,诗歌就是一首首用生命吟唱的华彩乐章。在雪莱的西风颂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這一点。雪莱的西风颂一共由五章组成,每一章是一首十四行诗,采用的是意大利式十四行诗的格律,但又不是严格的十四行诗。严格的十四行诗是前八后六,而这首诗每一诗节12行,韵式是三行一盘旋,结尾以一个对句结束,构成一种新的十四行
10、诗体。整首诗是由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但丁的三行诗terzerhyme结合而成,并采用了连锁韵脚,每节的韵脚安排为aba,bcb,cdc,ded,ee的形式,使整首诗读来铿锵和谐,一气呵成,西风横扫一切的气势跃然纸上。原文:ThouwhodidtwakenfromhiummerdreamTheblueMediterranean,wherehelay,Lulledbythecoilofhicrytallinetream,BeideapumiceIleinBaiaebay,AndawinleepoldpalaceandtowerQuiveringwithinthewaveintenerday,All
11、overgrownwithazuremoandflowerSoweet,theenefaintpicturingthem!Thou郭译:青的地中海睡在那巴延湾中的浮岛之边,夏日的灿烂晶波摇漾他梦着那古风的城楼宫殿,楼殿在波中的烈昼闪飏,带着一身的苔绿花香,画里韶光,熏风沉醉,海水的夏梦被你吹回!江译: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从梦中唤醒,他在一整个夏天都酣睡在贝伊湾一座浮石岛外,被澄澈的流水喧哗声催送入眠,梦见了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在强烈汹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颤,全部长满了蔚蓝色苔藓和花卉,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觉难以描摹。评析:以上节选来自原文的第三局部。韵脚方面,郭译并未按照原诗连锁式的韵脚
12、进行翻译,而是在行文上也打乱了原诗的顺序,这或许与他的翻译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在翻译的动机与效果中,郭沫假设如是讲道:翻译作品要有创作精神寄寓在里面,翻译家自己于翻译作品时应涌起创作的精神。他主张在精深理解原文根底上,将原作品的表现和内涵幻化成自己的东西,仿佛重新创作出一篇译文,从而产生强烈的效果,引起读者兴趣,使读者有所观感王敏,2000。因此,郭译更像是他自己重塑的诗句。相较之下,江枫的译文要比郭沫假设的译文更加贴近原诗。江译文中“海,天,外眠,闱,颤”这一系列的尾韵与原诗aba,bcb的韵脚相吻合,精准再现了原诗的格律。另外,江译在行文上也对照工整,富有诗味,更加贴近雪莱的原诗。因此在
13、音美方面,江译略胜一筹。这与江枫的译诗理论“译诗,必须形神皆似”密不可分。他反对“但求神似,不求形似”的翻译观点,提出“译诗,形似而后神似”朱珊珊,2022。5译文评价与欣赏意象分析是译文赏析方法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尤其对于诗歌而言,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骨肉,情感的载体。诗歌中的意象以形象化的语言来暗示,又引领读者从感觉世界走向情感与理智交织的世界,因而古罗马伟大的诗人贺拉斯认为“意象是诗歌的心”沈文霄,2022英汉诗歌由于各自所依赖的文化土壤不同,所以在根本手法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诗歌的意境,首先必须把它们与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领会原诗的真正内
14、涵,这是意象转换的根底。由于雪莱在这首诗的修辞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在结构中又使用了跨行及跨节的诗句,所以想要译出洋溢于字里行间的激情十分困难。意象美需要译者用心研究,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语句,将原文的意思和神韵译出来。只有这样,译作才能使读者获得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原文:Ifalluponthethornoflife!Ibleed!郭译:我生是巨创深痛,我是血流遍体;江译: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评析:雪莱命途多舛,在生活上倍受折磨,在政治上不满现状,屡遭挫折。它情感的流露是对黑暗的控诉。其中节选中的“Ifalluponthethornoflife!Ibleed!”这一句是如此
15、情怀的集中表达。郭译根本传达了语义,而且“血流遍体”译得较为传神。但,原诗中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见了,意境略失。反观江译,“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保存了原诗中的比喻,使译文不落窠臼。6诗歌翻译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之所以选择郭沫假设和江枫两篇译文进行比照,是因为两人的译本各具特色,非常有代表性。本文從英汉语用差异、英汉审美观差异、英汉思维方式差异、诗歌韵律与节奏、译文评价与赏析等方面,就两个译本的差异进行了简要的评说。英文诗歌内涵之精妙,如何准确生动地翻译、传达给汉语受众,是诗歌汉译的难处亦是关键。参考文献1Dryden,J.1992.OntranlationCR.Schulte&J.Beg
16、uenet.TheorieofTranlation:AnAnthologyofEayfromDrydentoDerrida.Chicago&London:TheUniverityofChicagoPre:17-31.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3刘宓庆.新编汉英比照与翻译J.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22.4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20227:3538.5潘文国.汉英比照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6沈文霄.诗歌翻译中的意象转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7吴碧宇王建国.汉英审美观差异及其语言表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8王建国,何自然.重过程,还是重结果?-译者的母语对英译文本的影响J.上海翻译,2022.9王建国.汉语话语中的主体意识及英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1.10王敏.风格与气韵雪莱西风颂三家译文之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2.1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12朱珊珊.形神兼备论江枫的译诗艺术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22.周亮1995-,男,汉族,江苏南通市人,在读硕士,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研究方向:汉英、英汉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