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8570108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江南博哥)某产品去年涨价10,今年涨价20,则该产品这两年涨价A. 15B. 16C. 30D. 32E. 33 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1章第2节第二章 应用题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设该产品前年的单价为x元,则该产品今年的单价为(1+10)(1+20)x元即该产品这两年涨价 故选D 2.【单项选择】设集合A=x|x-a|1,xR),B=x|x-b|2,xR),则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a-b|1B. |a-b|1C. |a-b|1E. |a-b|=1正确答案:A知识点:第2章第1节第一章 整式、分式与函数 参考解

2、析:3.【单项选择】一项考试的总成绩由甲、乙、丙三部分组成:总成绩=甲成绩30+乙成绩20+丙成绩50,考试通过的标准是:每部分成绩50分,且总成绩60分,已知某人甲成绩70分,乙成绩75分,且通过了这项考试,则此人丙成绩的分数至少是A. 48B. 50C. 55D. 60E. 62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1章第2节第二章 应用题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设丙成绩至少为2分,可得不等式:7030+7520+x5060,解得x48 因为每部分成绩都要50分,所以丙成绩的分数至少是50分 故选B4.【单项选择】从1到10这10个整数中任取3个数,恰有1个质数的概率是A. B. C. D. E. 正确答案

3、:B知识点:第4章第2节第二章 概率初步 参考解析:5.【单项选择】若等差数列an满足a1=8,且a2+a4=a1,则an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A. 16B. 17C. 18D. 19E. 20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2章第3节第三章 数列 参考解析:6.【单项选择】A. 12B. 15C. 18D. 24E. 27 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2章第2节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参考解析:7.【单项选择】设实数x,y满足|x-2|+|y-2|2,则x2+y2的取值范围是A. 2,18B. 2,20C. 2,36D. 4,18E. 4,20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3章第2节第二章 解析几何 参考解析:8.【单项

4、选择】某网店对单价为55元,75元和80元的三种商品进行促销,促销策略是每单满200元减m元,如果每单减m元后实际售价均不低于原价的8折,那么m的最大值为A. 40B. 41C. 43D. 44E. 48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1章第2节第二章 应用题 参考解析:假设一单总价为x(x200)元,根据题干要求可列不等式:08xx-m,得出02xm,即m应当不高于每单总价的02倍单价55元,75元,85元的三种单价产品组成不低于200元的最低组合是:752+55=205元,于是有m20502=41,m的最大值为41,故选B9.【单项选择】某人在同一观众群体中调查了对五部电影的看法,得到了如下数据:

5、据此数据,观众意见分歧最大的前两部电影依次是A. 第一部,第三部B. 第二部,第三部C. 第二部,第五部D. 第四部,第一部E. 第四部,第二部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1章第1节第一章 实数、比、与比例、绝对值 参考解析:观众给出的好评率和差评率越接近,说明了观众对电影的意见越不统一,分歧越大,第二部好评率和差评率为05和05,第五部好评率和差评率为04和06,可以得出观众意见分歧最大的电影是第二部,其次是第五部,故选C10.【单项选择】如图1,在ABC中,ABC=30,将线段AB绕点B旋转至DB,使DBC=60,则DBC与ABC的面积之比为A. 1B. C. 2D. E. 正确答案:E知识点:

6、第3章第1节第一章 平面几何 参考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ABC中,ABC=30,在DBC中,DBC=60因为BD是由AB旋转所得,故BD和AB长度相等 11.【单项选择】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2,an+2=an+1-an(n=1,2,3),则a100=A. 1B. -1C. 2D. -2E. 0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2章第3节第三章 数列 参考解析:12.【单项选择】 A. 12B. 16C. 18D. 32E. 36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3章第1节第一章 平面几何 参考解析:13.【单项选择】甲、乙两人从相距1800m道路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行走,甲每分钟走100m,乙每分钟走80

7、m,则两人第三次相遇时,甲距其出发点A. 600mB. 900mC. 1000mD. 1400mE. 1600m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1章第2节第二章 应用题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得出,甲、乙两人第三次相遇的时候,两人一共走了5个1800米 设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第三次相遇用了t分钟,可以得出t(100+80)=18005,可得t=50分钟,即甲在50分钟内的行程是10050=5000米,18002+1400=5000,因此,两人第三次相遇时,甲距其出发点1400米,故选D14.【单项选择】如图3,节点A,B,C,D两两相连,从一个节点沿线段到另一个节点当作1步,若机器人从节点A出发,随机走了

8、3步,则机器人未到达过节点C的概率为 A. B. C. D. E. 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4章第2节第二章 概率初步 参考解析:机器人从节点A出发,随机走3步,每一步都有3种选择,总的走法有33=27种要求机器人从未到达节点C,即要求每一步选择都不能是C,则每一步只有2种选择,符合要求的走法有23=8种,因此,机器人未到达过节点C的概率为兰,故选E15.【单项选择】某科室有4名男职员,2名女职员,若将这6名职员分为3组,每组2人,且女职员不同组,则不同的分组方式有A. 4种B. 6种C. 9种D. 12种E. 15种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4章第1节第一章 排列组合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从

9、4名男职工中挑选2名组成1组,有6(种)方法;剩余2名男职工与2名女职工,分别男女搭配组成2组,有2种方法,即共有6x2=12(种)不同的分组情况,故选D材料题根据下面选项,回答16-25题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查看材料16.【条件充分性判断】 (1)C90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条件(1)

10、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3章第1节第一章 平面几何 参考解析:过点A作BC边上的高线AD交BC或其延长线于点D,(见图6),ABC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查看材料17.【条件充分性判断】圆x2+y2=2x+2y上的点到直线ax+by+=0距离的最小值大于1 (1)a2+b2=1 (2)a0,b0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条件(1)和条件(2)单

11、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3章第2节第二章 解析几何 参考解析:查看材料18.【条件充分性判断】设a,b,c为实数则能确定a,b,c的最大值 (1)已经a,b,c的平均值 (2)已经a,b,c的最小值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

12、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4章第3节第三章 数据描述 参考解析:条件(1):已知a,b,c的平均值,可以求出它们的和,但不能确定其中的最大值,条件(1) 不充分 条件(2):已知a,b,c的最小值,与最大值毫无关系,条件(2)不充分 联合条件(1)和条件(2):利用a,b,c的平均值可以求出a+b+c的值,利用a,b,c的最小值可以确定其中一个,至于另外两个值的关系此两条件均未涉及,仍然不能求出最大值,条件 (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故选E查看材料19.【条件充分性判断】甲、乙两种品牌的手机共20部,任取2部,恰有1部甲品牌的概率为P,且(1)甲不少

13、于8部 (2)乙多于7部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4章第2节第二章 概率初步 参考解析:查看材料20.【条件充分性判断】某单位计划租,2辆车出游,则能确定出游人数 (1)若租用20座的车辆,只有1辆车没坐满 (2)若租用12座的车,还缺10个座位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14、.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1章第2节第二章 应用题 参考解析:条件(1)和条件(2)单独显然是不充分的 联合条件(1)和条件(2):设租20座的车辆时,未坐满的那辆车上有x人,即可得出0x第3节第三章 立体几何 参考解析:查看材料22.【条件充分性判断】已知甲、乙、丙三人共捐款3500元,则能确定每人的捐款金额 (1)三人的捐款金额各不相同 (2)三人的捐款金额都是500的倍数A. 条件(1)充分,但条件(

15、2)不充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1章第1节第一章 实数、比、与比例、绝对值 参考解析:条件(1):三人捐款金额各不相同,不能确定每人的捐款金额,显然不是充分条件 条件(2):已知三人的捐款金额都是500的倍数,那么三人的捐款金额可能的情况是: 无法确定每个人的捐款金额,条件(2)不充分 联合条件(1)和条件(2):已知三人的捐款金额都是500的倍数且三人捐款金额

16、各不相同,可以得出三个人捐款金额情况是:500元,i000元,2000元,不能确定甲、乙、丙三个人各自捐款金额是多少,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故选E查看材料23.【条件充分性判断】设函数f(x)=(ax-1)(x-4),则在x=4左侧附近有f(x)0 (2)a第2节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参考解析:条件(1)充分 条件(2):当a=0时,f(x)=(ax-1)(x-4)=4-x,f(x)是一条直线,在x=4左侧附近有f(x)0,a=0第2节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参考解析:查看材料25.【条件充分性判断】 (1)a+d=b+c (2)ad=bc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

17、分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正确答案:A知识点:第2章第1节第一章 整式、分式与函数 参考解析:26.【逻辑单项选择题】领导干部对于各种批评意见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氛围。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领导干部只有从谏如流并为说真话者撑腰,才能做到“兼听则明”或做出科学决策;只有乐于和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根据以上信

18、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领导干部必须善待批评、从谏如流,为说真话者撑腰。B. 大多数领导干部对于批评意见能够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C. 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从谏如流,就不能做出科学决策。D. 只有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氛围,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E. 领导干部只有乐于和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人们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本题题干中提到,领导干部只有从谏如流并为说真话者撑腰,才能做到“兼听则明”或做出科学决策,根据肯前则肯后,否后则否前,可以得出,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从谏如流,就不能做出科学决策,C项正确。题干指

19、出了领导干部对于各种批评意见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并不是“能够”采取这种态度,B项不正确。从题干信息中不能得出ADE项。 27.【逻辑单项选择题】某教授组织了120名年轻的参试者,先让他们熟悉电脑上的一个虚拟城市,然后让他们以最快速度寻找由指定地点到达关键地标的最短路线,最后再让他们识别茴香、花椒等40种芳香植物的气味。结果发现,寻路任务中得分较高者其嗅觉也比较灵敏。该教授由此推测,一个人空间记忆力好、方向感强,就会使其嗅觉更为灵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教授的上述推测?A. 大多数动物主要靠嗅觉寻找食物、躲避天敌,其嗅觉进化有助于“导航”。B. 有些参试者是美食家,经常被邀

20、请到城市各处的特色餐馆品尝美食。C. 部分参试者是马拉松运动员,他们经常参加一些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D. 在同样的测试中,该教授本人在嗅觉灵敏度和空间方向感方面都不如年轻人。E. 有的年轻人喜欢玩方向感要求较高的电脑游戏,因过分投入而食不知味。 正确答案:A知识点:第5章第2节论证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削弱类型题。本题题干中的教授推测,一个人的方向感越强,其嗅觉也更为灵敏,A项指出大多数动物嗅觉进化有助于“导航”,也就是说嗅觉灵敏能够增加方向感,利用因果倒置的方法对题干论证进行削弱,A项正确。BCDE项均未涉及空间掌握能力与嗅觉灵敏度的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28.【逻辑单项选择题】有

21、学校提出,将效仿免费师范生制度,提供减免学费等优惠条件以吸引成绩优秀的调剂生,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有专家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医生是既崇高又辛苦的职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兴趣才能做好,因此,宁可招不满,也不要招收调剂生。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专家论断的假设?A. 没有奉献精神,就无法学好医学。B. 如果缺乏爱心,就不能从事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C. 调剂生往往对医学缺乏兴趣。D. 因优惠条件而报考医学的学生往往缺乏奉献精神。E. 有爱心并对医学有兴趣的学生不会在意是否收费。 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2节论证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加强支持类型题。学校提出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通过提供减免学费

22、等优惠条件吸引成绩优秀的调剂生,有专家认为医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兴趣才能做好,因此,宁可招不满,也不要招收调剂生,蕴含的假设条件是调剂生很难有足够的爱心和兴趣,根据“有足够的爱心和兴趣”和“调剂生”两个核心对象,C项“调剂生往往对医学缺乏兴趣”最可能是题干专家论断的假设。题干专家的意见指出爱心和兴趣是做好医生的必要条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爱心就不能从事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B项不正确。AD项提到的“奉献精神”与题干主题词不一致,排除。从题干中不能推出有爱心并对医学有兴趣的学生是否在意收费的问题,E项不正确。 29.【逻辑单项选择题】某公司为员工免费提供菊花、绿茶、红茶、咖啡和大麦茶5种饮品。现有甲、

23、乙、丙、丁、戊5位员工,他们每人只喜欢其中的2种饮品,且每种饮品都只有2人喜欢。已知: (1)甲和乙喜欢菊花,且分别喜欢绿茶和红茶中的一种; (2)丙和戊分别喜欢咖啡和大麦茶中的一种。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甲喜欢菊花和绿茶。B. 乙喜欢菊花和红茶。C. 丙喜欢红茶和咖啡。D. 丁喜欢咖啡和大麦茶。E. 戊喜欢绿茶和大麦茶。 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每人只喜欢其中的2种饮品,且每种饮品都只有2人喜欢,依据条件(1):甲和乙喜欢菊花,且分别喜欢绿茶和红茶中的一种,推出甲和乙不可能喜欢咖啡和大麦茶,结合条件(2)可知,丙和戊分别喜欢咖

24、啡和大麦茶中的一种,此时咖啡和大麦茶都各有一人喜欢,可以推出丁喜欢咖啡和大麦茶,故选D。 30.【逻辑单项选择题】考生若通过考试并且体检合格,则将被录取。因此,如果李铭考试通过,但未被录取,那么他一定体检不合格。 以下哪项与以上论证方式最为相似?A. 若明天是节假日并且天气晴朗,则小吴将去爬山。因此,如果小吴未去爬山,那么第二天一定不是节假日或者天气不好。B. 一个数若能被3整除且能被5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5整除。因此,一个数若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则这个数一定不能被15整除。C. 甲单位员工若去广州出差并且是单人前往,则均乘坐高铁。因此,甲单位小吴如果去广州出差,但未乘坐高铁,那么他一定

25、不是单人前往。D. 若现在是春天并且雨水充沛,则这里野草丰美。因此,如果这里野草丰美,但雨水不充沛,那么现在一定不是春天。E. 一壶茶若水质良好且温度适中,则一定茶香四溢。因此,如果这壶茶水质良好且茶香四溢,那么一定温度适中。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2节论证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结构相似类型题。题干的推理过程为:通过考试并且体检合格,将被录取,考试通过并且不会被录取,所以体检不合格。可以表达为:(p且q)z。因此,(p且非z),非q。C项论证结构:(出差且单人)高铁。因此,(出差且非高铁)非单人。C项与题干论证过程最为相似。材料题根据下面内容,回答31-32题 “立春”“春分”“立夏”“

26、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节气,“凉风”“广莫风”“明庶风”“条风”“清明风”“景风”“阊闺风”“不周风”是八种节风。上述八个节气与八种节风之间一一对应。已知: (1)“立秋”对应“凉风”; (2)“冬至”对应“不周风”“广莫风”之一; (3)若“立夏”对应“清明风”,则“夏至”对应“条风”或者“立冬”对应“不周风”; (4)若“立夏”不对应“清明风”或者“立春”不对应“条风”,则“冬至”对应“明庶风”。 查看材料31.【逻辑单项选择题】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秋分”不对应“明庶风”。B. “立冬”不对应“广莫风”。C. “夏至”不对应“景风

27、”。D. “立夏”不对应“清明风”。E. “春分”不对应“阊阖风”。 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5章第3节分析推理(综合推理)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依据条件(2)和条件(4)可以得出:“冬至”不对应“明庶风”,又依据逆否推理可以得出:“立夏”对应“清明风”并且“立春”对应“条风”。再结合条件(3)可以得出:“夏至”对应“条风”或者“立冬”对应“不周风”。又因为“立春”对应“条风”,故“夏至”不对应“条风”,即可得出“立冬”对应“不周风”。最后结合条件(2)可以得出,“冬至”对应“广莫风”,B项“立冬不对应广莫风”正确。 查看材料32.【逻辑单项选择题】若“春分”和“秋分”两节气对应的节风

28、在“明庶风”和“阊阖风”之中,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春分”对应“阊阖风”。B. “秋分”对应“明庶风”。C. “立春”对应“清明风”。D. “冬至”对应“不周风”。E. “夏至”对应“景风”。 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5章第3节分析推理(综合推理)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若“春分”和“秋分”两节气对应的节风在“明庶风”和“阊阖风”之中,结合31题分析,可以得出“夏至”对应“景风”,E项正确。33.【逻辑单项选择题】小王:在这次年终考评中,女员工的绩效都比男员工高。 小李:这么说,新入职员工中绩效最好的还不如绩效最差的女员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小李的上述论断?A. 男员工都

29、是新入职的。B. 新入职的员工有些是女性。C. 新入职的员工都是男性。D. 部分新入职的女员工没有参与绩效考评。E. 女员工更乐意加班,而加班绩效翻倍计算。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2节论证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加强支持类型题。由于女员工的绩效都比男员工高,所以新人职员工中绩效最好的还不如绩效最差的女员工,需要假设的隐性条件是新入职的员工都是男性,可以推出新人职员工的绩效都不如女员工。故C项“新人职的员工都是男性”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小李的论断。34.【逻辑单项选择题】某市2018年的人口发展报告显示,该市常住人口1170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440万,户籍人口730万。从区级人口分布情况来看

30、,该市G区常住人口240万,居各区之首;H区常住人口200万,位居第二;同时,这两个区也是吸纳外来人口较多的区域,两个区常住外来人口200万,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45以上。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该市G区的户籍人口比H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B. 该市H区的户籍人口比G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C. 该市H区的户籍人口比H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D. 该市G区的户籍人口比G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E. 该市其他各区的常住外来人口都没有G区或H区的多。正确答案:A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依据题意可知,G区的常住人口(240万)=G区常住外来人口+G区户籍人口,H

31、区的常住人口(200万)=H区常住外来人口+H区户籍人口,G区和H区常住外来人口(200万)=G区常住外来人口+H区常住外来人口。A项,G区户籍人口=G区的常住人口(240万)-G区常住外来人口,H区常住外来人口=G区和H区的常住外来人口(200万)-G区常住外来人口,因此,该市G区户籍人口大于H区常住外来人口,即该市G区户籍人口比H区常住外来人口多,A项正确。B项,H区户籍人口=H区的常住人口(200万)=H区常住外来人口,G区常住外来人口=G区和H区常住外来人口(200万)=H区常住外来人口,因此,H区户籍人口=G区常住外来人口,B项不正确。C项和D项中,同区的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的数量

32、关系没法确定,C项和D项都不正确。题干仅仅提到两个区常住外来人口200万,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45以上,不能判断其他各区的常住外来人口数量,该项没法确定,E项不正确。35.【逻辑单项选择题】移动支付如今正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迅速普及。但是,并非所有中国人都熟悉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很多老年人仍然习惯传统的现金交易。有专家因此断言,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会将老年人阻挡在消费经济之外,从而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论断?A. 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增至32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进一步引起社会关注。B. 有许多老年人因年事已高,基本不直接进行购物消费,所需物

33、品一般由儿女或社会提供,他们的晚年生活很幸福。C. 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指出,消费者在使用现金支付被拒时可以投诉,但仍有不少商家我行我素。D. 许多老年人已在家中或社区活动中心学会移动支付的方法以及防范网络诈骗的技巧。E. 有些老年人视力不好,看不清手机屏幕;有些老年人记忆力不好,记不住手机支付密码。 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5章第2节论证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削弱类型题。本题题干中专家断言,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会将老年人阻挡在消费经济之外,从而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B项指出“有许多老年人因年事已高,基本不直接进行购物消费”,直接割裂了老年人与移动支付的关系,所以是否会用手机移动支付

34、的方式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对题干论证进行了有力的虚弱。B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题干专家的论断。虽然许多老年人已经学会移动支付的方法,但未必会实际应用该方法进行购物,题干专家的论断依然可能成立,D项不正确。“有些老年人视力不好,看不清手机屏幕;有些老年人记忆力不好,记不住手机支付密码。”说明的是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新消费,对题干论证具有支持作用,E不正确。AC项与题干论证无关,排除。36.【逻辑单项选择题】下表显示了某城市过去一周的天气情况 以下哪项对该城市这一周天气情况的概括最为准确?A. 每日或者刮风,或者下雨。B. 每日或者刮风,或者晴天。C. 每日或者无风,或者无雨。D. 若有风

35、且风力超过3级,则该日是晴天。E. 若有风且风力不超过3级,则该日不是晴天。正确答案:E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星期一、星期四和星期日有风且风力不超过3级,该日不是晴天,E项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城市这一周的天气情况是:“有风” “无风” “晴天” “下雨” “小雪” “阴”,6种大的天气类型,A项、B项和C项只包含了其中两种情况,“或者”联结的两个支命题不一定为真,故整个命题也不一定为真,排除ABC项。星期六风力超过3级,是阴天,D项不正确。材料题根据下面内容,回答37-38题 放假3天,小李夫妇除安排一天休息之外,其他两天准备做6件

36、事:购物(这件事编号为,其他依次类推);看望双方父母;郊游;带孩子去游乐场;去市内公园;去影院看电影。他们商定: (1)每件事均做一次,且在1天内做完,每天至少做两件事; (2)和安排在同一天完成; (3)在之前1天完成。 查看材料37.【逻辑单项选择题】如果和安排在假期的第2天,则以下哪项是可能的?A. 安排在第2天。B. 安排在第2天。C. 休息安排在第1天。D. 安排在最后1天。E. 安排在第1天。正确答案:A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如果和安排在假期的第2天,依据条件(3)可以推出:安排在第1天,而第3天休息。依据条件(2)可以推出:安排在第天,则休息

37、日安排在最后1天。由此得出,BCDE四项都是不可能的,A项正确。查看材料38.【逻辑单项选择题】如果假期第2天只做等3件事,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安排在的前1天。B. 安排在休息一天之后。C. 和安排在同一天。D. 和安排在同一天。E. 和安排在同一天。 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如果假期第2天只做等3件事,依据条件(3)可以推出:不能安排在第3天。假如在第1天,那么与在第2天;假如在第2天,与在同一天,那么在第3天。因此,必然与和的其中一个在同一天。又根据条件(2),不能与在同一天,否则第2天就超过了3件事,即必然与和的另一个在同一天。因此,

38、一定与在同一天,C项正确。 39.【逻辑单项选择题】因业务需要,某公司欲将甲、乙、丙、丁、戊、己、庚7个部门合并到丑、寅、卯3个子公司,已知: (1)一个部门只能合并到一个子公司; (2)若丁和丙中至少有一个未合并到丑公司,则戊和甲均合并到丑公司; (3)若甲、己、庚中至少有一个未合并到卯公司,则戊合并到寅公司且丙合并到卯公司。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 甲、丁均合并到丑公司。B. 乙、戊均合并到寅公司。C. 乙、丙均合并到寅公司。D. 丁、丙均合并到丑公司。E. 庚、戊均合并到卯公司。 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5章第1节形式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根据条件(2),若丁和

39、丙中至少有一个未合并到丑公司为真,则戊和甲均合并到丑公司,因此条件(3)中的“戊合并到寅公司”为假,根据充分条件的逆否推理可得,甲、己、庚均合并到卯公司,此时甲同时合并到了丑和卯公司,这与条件(1)矛盾,故“丁和丙中至少有一个未合并到丑公司”为假,得出丁和丙均合并到了丑公司,D项正确。 40.【逻辑单项选择题】王研究员:吃早餐对身体有害。因为吃早餐会导致皮质醇峰值更高,进而导致体内胰岛素异常,这可能引发型糖尿病。 李教授: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上午皮质醇水平高只是人体生理节律的表现,而不吃早餐不仅会增加患型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李教授的观点?A. 一日

40、之计在于晨,吃早餐可以补充人体消耗,同时为一天的工作准备能量。B. 糖尿病患者若在9点至15点之间摄入一天所需的卡路里,血糖水平就能保持在基本稳定。C. 经常不吃早餐,上午工作处于饥饿状态,不利于血糖调节,容易患上胃溃疡、胆结石等疾病。D. 如今,人们工作繁忙,晚睡晚起现象非常普遍,很难按时吃早餐,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E. 不吃早餐的人通常缺乏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容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2节论证逻辑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加强支持类型题。王研究员认为,吃早餐对身体有害,吃早餐可能引发型糖尿病;李教授认为,不吃早餐对身体有害,不吃早餐增加患型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C

41、项指出,经常不吃早餐,容易患上胃溃疡、胆结石等疾病,说明不吃早餐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这对李教授的观点最具有加强作用,最能支持李教授的观点,属于正确选项。吃早餐可以补充人体消耗,与疾病不相关,A项不正确。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时候摄入食物能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与论题无关,B项不正确。晚睡晚起,很难按时吃早餐,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意味着不吃早餐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但是很难按时吃早餐不意味着不吃早餐,论述中还出现了忙碌和晚睡的现象,身体亚健康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未必就是不吃早餐的原因,有偷换概念的嫌疑,D项不正确。“不吃早餐的人通常缺乏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容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与题干论述无

42、关,不能支持李教授的观点,E项不正确。41.【逻辑单项选择题】某语言学爱好者欲基于无含义语词、有含义语词构造合法的语句。已知: (1)无含义语词有a、b、c、d、e、f,有含义语词有W、Z、X; (2)如果两个无含义语词通过一个有含义语词连接,则它们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 (3)如果两个有含义语词直接连接,则它们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 (4)如果两个有含义语词通过一个无含义语词连接,则它们构成一个合法的语句。 根据上述信息,以下哪项是合法的语句?A. aWbcdXeZ。B. aWbcdaZe。C. fXaZbZWb。D. aZdacdfX。E. XWbaZdWc。正确答案:A知识点:第5章第3节分析推理(综合推理) 参考解析:本题属于推理类型题。在“aWbcdXeZ”中,“aWb”根据条件(2)可以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dXe”根据条件(2)可以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故“dXeZ”根据条件(3)可以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即“awb”与“dXeZ”通过一个无含义语词“C”连接,根据条件(4)可以构成一个合法的语句,A项正确。在“aWbcdaZe”中,“aWb”根据条件(2)可以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aZe”根据条件(2)可以构成一个有含义语词,但中间有“cd”两个无含义语词,不能构成合法的语句,B项不正确。在“fXaZbZWb”中,“fXa”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