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及操作要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及操作要领.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根本模式及操作要领第一段:揭示课题,认定目标。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认定学习目标,有助于实现价值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指向性更明、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大。操作要领:本环节要求“短频快,揭示课题一般采用“开门见山、“以旧引新、“激趣导入等方式,认定目标一般采用学生认定和教师直接抛出两种方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第二段:目标驱动,自主学习。设计意图:数学知识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后续的知识一般都在前面旧知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特别是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的教学更是如此,新知往往比旧知新上一点点,大局部的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完
2、全有能力去自学。对于那些学生自学会理解的新知,也不喜欢听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在他们看来,自己懂的知识老师反复讲解,就好比是一种折磨,从这一点上来讲学生是喜欢自学的。另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驱动下的自主学习的效果远远要比被动接受的效果好。操作要领:围绕学习目标,教师编写好学习提纲,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提纲,自主学习、研究,并完成学习提纲上的相关内容,然后到小组中进行交流,小组内要认真合议,形成共识。这一环节,要求每一个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如善于和书本交流的方法,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班级里要科学组建好合作小组,小组成员要掌握交流的程序和方法,学会分享和质疑,这一环节强调生生间的互动
3、,教师要舍得化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一般不少于15分钟。第三段:全班交流,提炼建模。设计意图:学生自学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异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为了使自学的效果到达平衡状态,全班交流自学成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交流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哪些地方学生学得比拟好,可以少关注一些;哪些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指导和强化。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环节着重要表达“双主体作用,学生主动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亮点,并及时放大,给予学生自信,激发其主动性,同时更要注意捕捉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道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
4、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击破难点,稳固重点,这正是“提炼建模这一环节所要达成的目标,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和掌握一些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注重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环节应该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必须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并能善于捕捉即时生成的资源,合理地利用,巧妙应对,使我们的数学课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思维体操不断上演。操作要领:这一环节凸现数学学习方法的提炼,重在方法的习得与领悟,同时对学生自学的效果进行反应,在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上进行巧妙的点拨,尤其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对新知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挖掘和提炼,让学生“悟得深刻,“领得扎
5、实。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师生的互动,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第四段:分层练习,稳固内化。设计意图:每节课的数学练习在难易程度上是有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上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那么,课程标准也提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的理念,本环节正是据于这样的原那么和理念而设计的。操作要领:练习设计突出精、准、实,“精是指题目不在多,在于精练;“准是指题目的选择要切合所学内容,要为突出重点和难点效劳的;“实是指题目的来源于现实,不要人为地编造怪题,让学生练得实在。练习的编写一般整合教材和各种教辅用书上的习题,遵循由易到难的原那么,也可以把题目分成一、二、三星题,表达分层
6、思想,一般三星题不需要全班掌握。题目的量一般控制在46题为宜,操作时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把一、二星题做完,再请学生说说在解答这些题目时你认为“需要主义的地方在哪里?、“你有什么好的解题经验?、“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哪里?、“你在解答这道题时碰到什么困难?等等,在生生交流互动中使每个学生启发和分享。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解决共性的困难和疑惑,适时给学生指点解题的要害。这一环节的用时一般810分钟。第五段:当堂检测,评价反思。设计意图: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自己这节课上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教师不知道学生哪些地方掌握了,哪些地方还有问题,哪个环节设计得好,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这些
7、一概不知,那是十分可怕的,学生都想知道自己学得怎样,也想通过练习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增强自信,树立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教师也想通过当堂检测,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便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所以课堂检测这一环节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这一环节必须要在课内完成,否那么不算是一节完整的数学课。检测校对以后,教师要进行及时评价和反思,及时弥补和解决在课内出现的问题,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操作要领: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有重点地选择书本上的习题作为课堂作业,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独立完成,待大局部学生做完后,采取集体校对、同桌互评的方式反应学生的作业,
8、同时把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提供出来,一起分析原因,及时补偿。真正做到“堂堂清、天天清。这一环节的用时一般810分钟。“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范式课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师:今天老师和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比赛,好吗?师:老师这里有二道题目,老师先让你们先算,看看你们算这两题用了多少时间?再让老师算,看看老师用了多少时间,比一你谁算得更快一些?出示题目:13757+6357;225+224。预设:大局部学生可能都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化去的时间要多一些。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把计算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到这么复杂的题目竟然不用笔算就能算出结果来,激起求知
9、的欲望。师:其实这两道题目可以利用乘法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乘法分配律可以简便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己认定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进行归纳提炼并板书目标。1什么叫乘法分配律。2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计算比赛,制造悬念,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探究欲望,课始在情感给予冲击,营造深究气氛,便于认定目标,突现主题。】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5分钟师: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目标:“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这个问题是让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让你们自己去探索?师:为了便于大家探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研究素材。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
10、备的研究材料。出示:研究材料单小提示:在进行正式研究之前,先思考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是怎样研究的?研究材料单研究步骤一:在下面的购物活动中找出一个相等的算式。服装短袖衫裤子夹克衫价格元324565试用两种方法求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方法一: 方法二:你会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研究步骤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从中你又能发现什么? 26米 64米方法一: 方法二: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研究步骤三:观察上面得到的2个等式,看看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一特点,你能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想一想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你能否用一个很简单的算式来概括其中
11、的规律?这一环节的操作方法,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先请学生围绕研究材料单自主研究、学习;第二步:再让学生到小组里去交流,1个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倾听、补充;第三步:小组合议,达成共识。【设计意图:在研究材料的导航下,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了自主学习,学生在小组交流时就会有话可说,同时借助小组的力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共同的提高。】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6分钟1提炼“做数学的过程。师:刚刚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探索了乘法分配律,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我们的探究历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再次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从实例中找出相等的两道算式 观察特征提出猜测 举例验证 得出结论。师:在数
12、学上,我们经常运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出很多数学规律和结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经常用这样的思路研究数学,相信你肯定有很大的收获。2深究规律的内涵。师:通过刚刚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下面的填空。+= a + b=师:乘法分配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设计意图:在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的根底上,学生已根本了解了乘法分配律,但是这一认知对一局部学生来说还是带有一点模糊性,因而本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再次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以即时提供研究材料上的有关信息,让学生的自学成果得到及时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感悟到刚刚自
13、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研究数学的过程,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技能和方法。在深究规律的过程中突出规律的“互逆性和符号化思想,使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更深刻。】四、分层练习,稳固内化。预设8分钟一星题在里填上适宜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142+352=42+35 22712+4312=27+3 7230+6=二星题下面一组中的两道题,哪道题算法比拟简便,为什么?11258+758和125+7582300+911和30011+911三星题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15430+1 5430+74 24016+3516 +2516 40+35+2516 33820-2820 38-2820 【设
14、计意图:练习设计不在多,在于精、巧、准。上面的练习层次感强,针对性准并有一定的延展性,一星题突出规律的运用,二星题突出规律的运用,一星和二星题力求使每一个学生掌握,三星题突现规律的延伸和变式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中、上学生练习,不求全体要求。】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分钟1布置课堂作业:书本第55页,第2、4、5题。2学生当堂作业。3集体评议作业,同座位交换评价。有错的作一个“?号。4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5全对的上交作业,有错的及时修正。【设计意图:课堂作业当堂完成是“互动课堂 学程导航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课堂作业的本意上讲理应在课堂上完成,并能及时反应、修正,惟有这样才
15、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施伟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内容。目标预设:1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用列表整理信息的步骤和方法,会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提炼数量关系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好正确的选择运用。教学流程:一、数形结合、提炼数量关系。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圆片,老师想从这些圆片中寻找一些数学问题和
16、大家一起研究。出示五个圆片如以下图 师:老师想知道这些圆片有多重?你还得需要一个怎样的条件?师:知道了一个圆片的重量,就能很容易地求出5个圆片的重量了。这里头存在着一个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得出:一个圆片的重量圆片个数=圆片的总重量师:老师告诉你下面六个圆片的重量,你能求出什么问题? 300克得出:圆片的总重量圆片个数=一个圆片的重量师:刚刚我们讨论了圆片的总重量、圆片个数、一个圆片的重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上面列举的两个数量关系式外,还有其他的数量关系式吗?得出:圆片的总重量一个圆片的重量=圆片个数师:确实,在数学上经常会有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之间合理组合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你能把下面三个数
17、学朋友组合一下,写出三道数量关系式吗? 师:你还能找出类似的三个数学好朋友,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虽然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数据、分析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在运用数量关系式上,正是据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的课始就以训练、回忆、架构数量关系式为训练重点,积淀厚实的数量关系式的根底,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提供智力支撑。】二、尝试列表、感受其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出示教材第65页的例题。题意: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了同样的5本笔记本,要用多少元?师:为了让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更加清楚明了,也便于我们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
18、。根据题意你能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吗?姓名 笔记本的本数所用去的钱小明小华学生尝试填表。师:通过列表整理,我们明显地感到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清晰多了,在列表整理数据时,为了方便起见,常常把上表中的第一横行省去,整理时只要做到同一行上的数据要对应,同一列上的数据要一致就行了。上面的表格习惯上用下面的简易表格来替代,这样更简洁明了。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师: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样想?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教师作适当板书。生1: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1本的价钱。再用1本的价钱乘5,求到小华用去多少元?生2: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再用1本的价钱乘5
19、,求到小华用去多少元?小结:要求5本笔记本要用多少元,关键是先要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出示: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军用42元买同样的笔记本,能买多少本?师:你能列一张简易的表格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整理出来吗?先列表,再独立解答。全班交流、形成共识。师:比拟问题一和问题二,有什么异同点?生:解决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关键都是先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不同点是问题一是求总价钱,用一本的价钱乘本数;问题二求本数,要用总钱数除以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师:我们一起比拟一下用来整理的两张表格,有什么异同点?生:两张表格都有3本 用去18元这个条件,所求的问题是不同的。师:所以,我们可以把两张表格合并成一张表格
20、,请你把上面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在下面的表格中整理出来吗?小明本元小华本元小军 本 元小结:对照表格我们都能从条件中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因此,第一步解答的方法是一样的。由于所求的问题不同,所以,两道题目第二步的解答方法是不同的,问题一,求5本笔记本的价钱,就应该用1本笔记本的价钱乘5。问题二,求42元钱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求的是份数,我们就应该用总钱数除以一本笔记本的价钱。教师追问:问题一和问题二在解法上、在理解上哪个更容易些?为什么?教师相机提示:问题一先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乘份数就求到总数了,理解起来比拟顺畅;而问题二同样先求出每份数,再用总数除以每份数求到份数,但是在理解上是逆向的,相
21、比而言要难理解些。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围绕着数量关系式去解答,就一定能成功。【设计意图:用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特意设计了带有表头的表格让学生尝试填表,这样就给学生一根可以行走的拐杖,减少了人为设置的障碍,让学生顺顺利利地填表整理,不会让学生感到很突兀、很悬乎。对列表整理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再把表格简单化,就水到渠成了。例题中两个问题的教学应该说是平行的,问题一侧重的是列表整理,问题二侧重的是解题的思路。两个问题加强了比拟,让学生在解题方法的比拟中寻求异同点,很自然地把两张表格合并成一张表格,让学生感到解题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都缘自于列表整理的异同,进一步体会到列
22、表的作用,同时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反复比拟,让学生对两种类型的解题思路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三、多景练习、稳固解题策略。一模拟练习。1字典中的数学问题。出示第66页想想做做第1题。题意:6本字典的高度是168毫米,15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高多少毫米?一摞字典的高度是504毫米,有多少本字典?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本毫米 本毫米 本 毫米师: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都要先求出什么?怎样求?第二步在解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区中的数学问题。星光新村新盖的3幢楼房共住了42户。照这样计算,这个新村25幢这样的楼房共住了多少户?师:为了快捷、方便,我们可以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用更简易的方
23、法整理出来如下。 3幢 42户 25幢 ?户学生整理后自主解答,并交流。【设计意图:为了让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设计了与例题难度相当、解法一致的模拟练习。“字典中的数学问题练习稳固如何列表整理、如何根据表格思考分析,让学生明确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特别在两个问题的不同解法上再次进行比拟,以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构建好牢固的解题模型;“小区中的数学问题重在渗透简易列表整理的方法,从小小的箭头中渗透了对应思想,同时列表整理也从有形列表逐步过渡到无形列表,最终到达笔尖无表脑中有表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二变式练习。1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出示教材第67页想想做做第2题。题意:每个足
24、球56元,每个篮球48元。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一个排球多少元?所带的钱都买篮球能买几个?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足 球每个 元买 个 篮 球每个 元买 个 排 球每个 元买 个师:根据“每个足球56元和6个足球这两个条件我们先可以求出什么?这和我们刚刚解答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解答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追问,完善解题思路,提出解题考前须知,并作适当板书。2美化中的数学问题。学校栽了一些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师:【设计意图: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两大类的题目,一类是构题特征和解答方法和例题相仿的;另一类是在例题的根底上
25、有所变式的,这类题目列表整理的优势依然保存,但在解答思路和方法上有所变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些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减缓坡度让学生的思路和新题迅速接轨,教师采用了适当的提示和点拨的方法,特别是“这和我们刚刚解答的题目有什么不同?这一问,大大减少了“负迁移的影响,突破了思维定势,为顺利、正确地解答,扫清了障碍。“美化中的数学问题根本解题思路和方法和上一题是一样的,解答这道题难度不大,重点仍然是稳固简易列表整理,当然此题也可以让学生脱表解答,从而实现解题策略的最优化。】尝试着成长着快乐着我的“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摸索历程海门镇中心小学杜卫新【前言】 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都有它的理论
26、依据,都有其提出的合理性,并且都有它的长处。今年市局提出的“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定教和“顺学而导,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倒很适合我任教班级的学情,我就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摸索的过程中,我试着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教学情况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分析、分享,不对之处还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下面我就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两个教学设计作为我的摸索历程的开篇之文。【摸索一】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两那么第一那么:常规型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
27、册第71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提高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通过回忆原先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的应用价值。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累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4分1讲解准备题课件出示准备题你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指名答复。2讲解例11观察比拟 再看一道课件出例如1,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想好后小组内交流。 指名答复。可能数方格、可能说转化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
28、这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比拟两种方法哪种更合理。2探索转化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 交流。教师要强调让学生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转化成长方形的具体方法,根据学生答复教师用课件演示转化的过程。3小结。同学们真会思考,刚刚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策略。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使我们明白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板书:复杂 简单二、明确任务1分1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认为今天这堂课我们应该要掌握什么知识2指名答复。根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相关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估计大体上有:什么是转化?怎样进行转化或者说是转化的关键?为什么要
29、学习转化?以前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问题?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思考很有深度,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正是今天这堂课大家要掌握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现在方向明确了,就让我们寻找方法解决它们吧。板书:明确方向制定方法三、回忆感受6分1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有没有碰到过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的问题?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说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把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等2交流。3寻找共同点。同学们的
30、记性真好,对以前学的知识学得很扎实。你认为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板书:未知四、总结规律2分1用转化的策略及决问题,不管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还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解决的问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家发现了吗?2小组里讨论。3揭示转化的关键:先确定转化的方向,寻找转化的具体的方法。4以后再遇到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五、应用策略6+6+6分一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1,求右图的周长。1让学生先思考,准备转化成什么,再解答。2交流。追问:你是怎样想到把它转化成正方形的?二 解答“试一试。1观察算式的特点。2确定解题思路。3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
31、感觉有困难不能独立完成的同学可以翻开“友情提醒的信封根据提示解答;如果看了友情提醒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同学可以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信封里写:考虑单位“1、涂色局部、空白局部三者间的关系,把加法算式转化成减法算式4交流后教师小结:这道题转化的具体方法和前面几题有所不同,我们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从空白局部着手把比拟复杂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一道简单的减法算式。5如果老师在后面再加上1/32,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再加上1/64呢。三解答练习十四第1题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先结合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单场淘汰制的比赛规那么。重点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借助试一试的思路,也可以让学生明
32、确:产生冠军,就是最后只剩下1支球队,也就是要淘汰15支球队,所以要比赛161=15场。交流后教师指出:有些时候,我们要把求的问题转化成求另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六、评价反思1分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难问题吗?2介绍相关的数学名言,进行适当的拓展。同学们,转化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与之相对应的化归思想被许多数学大师所称颂。著名数学家雅洁卡娅说: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著名数学家迪卡尔曾设想“将一切数学问题都转化为代数问题,把一切代数问题都转化为方程式的求解的“万能方法。虽然这一设想并不正确,但其中的化归思想的光芒却
33、对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示相关的语句七、课堂作业8分钟1补充习题2选作题:1/2+1/6+1/20+1/30+1/42+1/56+1/72学生做操,每3人站成一排,最后一排只有2人;每5人站一排,最后一排只有4人;每7人站成一排,最后一排只有6人。做操的学生有多少人?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复杂 简单未知 转化已知明方向寻方法注:“转化用红色表示第二那么:导航型教学设计“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的七个根本教学环节是:学导设计、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应、评价反思。在以下的教学设计中,我加了个课堂作业。教学过程:一、学导设计1分1这个课题大家不陌生吧?课前事先板书好课题:
34、解决问题的策略2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表、假设、替换等3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板书:转化二、任务驱动2分1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要学习些什么?根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相关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估计大体上有四类:什么是转化?怎样进行转化?为什么要学习转化?以前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问题?2同学们很会思考,你们提的这些问题,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板书:明确方向。现在方向明确了,就让我们寻找方法解决它们吧板书:寻找方法。三、自主学习7分1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纲自学书本第7273页“试一试为止包括“试一试。出示自学提纲为什么把71页例1中的两
35、个图形都要转化成长方形?它们分别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想过用其他的方法解决吗?如果有,哪个方法更好一点?第72页提到了我们以前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的4个知识点,它们分别是把什么转化成什么?是怎样进行具体转化的?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之处?72页 “试一试中的计算题有什么特点?算式右边图形中的涂色局部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它与空白局部和单位“1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通过刚刚的自学,你认为今天这堂课最重要或者是最难的是什么?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疑问或新的发现吗?如果有,请及时在小组里交流,小组里不能解决的可以求助老师
36、和其他同学求助时可以走动位置。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辅导四、实践探究8分1接下来我们检测一下自学的效果,请大家独立完成:书本P72的练一练、P74练习十四1、2、31题以及补充题:1/2+1/4+1/8+1/16+1/32,时间8分钟。2学生自主探究。五、合作交流7分1交流之前,老师提两个要求。出示要求,指明读:一要校对好答案,如发现错误要帮助做错的组员找到原因,并帮助其纠正;二是小组里交流结束以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发言人,发言内容要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对小组里的的学习情况作一个概括和总结;自学提纲中的问题;新的发现和新的疑难问题。2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教师巡回辅导六、展示反应6分1哪一组先来汇
37、报?指名两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言,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教具,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2对他们的发言,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的吗?3学到这里,上课一开始大家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你觉得你已经解决了多少?什么是转化?为什么要学习转化?怎样进行转化?这里着重让学生说出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定方向,找方法七、评价反思1分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难问题?2同学们,转化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与之相对应的化归思想被许多数学大师所称颂。著名数学家雅洁卡娅说: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著名数学家迪
38、卡尔曾设想“将一切数学问题都转化为代数问题,把一切代数问题都转化为方程式的求解的“万能方法。虽然这一设想并不正确,但其中的化归思想的光芒却对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示相关的语句以后遇到陌生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用转化的策略进行解决八、课堂作业8分钟1补充习题2选作题:1/2+1/6+1/20+1/30+1/42+1/56+1/72学生做操,每3人站成一排,最后一排只有2人;每5人站一排,最后一排只有4人;每7人站成一排,最后一排只有6人。做操的学生有多少人?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平山中心小学 施剑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4页65页。 目标预设: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
39、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等研究活动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正迁移,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局部。 2、使学生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 教材解读: 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分数表示的条件和方法:条件是必须平均分;方法是先看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再看要表示的是几份,分子就是几。本学期在此根底上,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把一个
40、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但是与上学期学习的分数比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要比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要难得多,因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一共分成的分数与要表示的份数都清晰可见,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物体个数上,不能很好地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所以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份数上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本质,准确地建构起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小黑板、直尺;学生:小棒或圆片不少于12个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口算练习 1/3+1/3= 1/5+3/5=2/4-1/4
41、= 4/8-1/8= 2、出示:1猴妈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苹果的 。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用1/4表示的。板书:1份/4份 小结:这里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用1/几表示。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几分之一。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出示:2猴妈妈把一些苹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苹果的 。 一些苹果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并完成填空,说说是怎么想的。 2、如果这些苹果有8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苹果的 。 教师把题2中的“一些改成“8个 3、出示自主学习提示: 动手用手中的圆片或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比拟1、2两题有
42、什么不同? 想一想1、2两题为什么每只小后分到的苹果都可以用1/4表示 如果猴妈妈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苹果的 。先在图中分一分,涂一涂,再填空。 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问题指名板演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说说1/4中“4的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问题指名答复,小结:1是把1个物体平均分,2是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板书:把一个整体,说说我们还能把哪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问题指名答复,小结:这两题都把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到1份,因此都可以用1/4表示。 问题指名板演,说说怎么想到用1/2表示的。“2的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比拟
43、:2和问题同样是8个苹果,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到的苹果不一样? 三、组织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想想做做13。 集体订正,针对第2题提问: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三体中的1/5涂色说说是怎么想的?还有什么不同的分法、涂法? 2、游戏:按要求拿小棒 每人准备12根小棒,师第一次板演“1/,让学生觉得不好拿,不知道平均分的份数。然后依次出示1/2、1/3、1/4、1/6、1/12,让学生依次举出相应的小棒,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根数就越少。 3、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几分之一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评价反应 完成?一课一练?相应内容,针对错误率高的
44、题组织重点交流讲评。初涉课堂: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平山中心小学倪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46-47页,想想做做1、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道理,能正确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比拟能力,开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同算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10捆小棒、计数器,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揭示课题 4030=20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