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模板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模板范文5篇.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开题报告模板范文5篇 1.1讨论背景及意义 1.1.1讨论背景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法治实践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成就,但是十年_,使法治建立和法学讨论都陷入了低谷。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法学讨论和法治建立也都走上了正轨,尤其是我国已经建成了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这说明中国的法治建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中国的法治建立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达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争的过程中。首先,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是自上而下建构而成。在法治建立过程中重点受到关注的是法律体系的规律合理性,而社会事实以及规章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2、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许多法律标准要么因其与百姓的现实生活无关而被无视,要么因其与社会风俗、生活惯例不同而没有得到人们的自觉有效的遵守。其次,西方权利话语的力气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被人为放大,而传统的道德因素却被排斥在法院门外,导致了像秋菊打官司中仆人公秋菊那一类人的彷徨和无助,而原本为传统道德所不容的“恶人”却能逍遥法外。形式法治在法治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凡此种.种,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法治实践中消失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指导我国法学实践的根底理论面临的难题。目前中国的改革进程已步入深水区,面对着快速进展和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立法既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妥当解决社会生活
3、中消失的新问题,又能够保持法律的稳定性给百姓合理的预期;如何能够在司法实践中既排解了(其它)干扰,保持形式法治的纯净性实现程序正义,而又不以牺牲传统道德、社会习俗为代价。面对诸多难题,笔者认为仅仅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对法律的规律分析的讨论(方法)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需结合法社会学的实证调查、自然法学的价值讨论等讨论方法和理论成果才能摆脱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面临的逆境。而作为分析实证主义的一种新的修正形式的制度法学在法学领域能很好的融合道德和事实,通过制度事实理论,能够综合的运用分析实证的讨论方法、社会实证的讨论方法以及解释学的方法。因此,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假如能被我国法学理论界仔细讨论、借鉴和
4、汲取,或许能很好的指导我国的法治实践。除此之外,本人因在读书、上课,参与学术沙龙、读书会的过程中深受教师和同学的启发,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仔细阅读了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尔的制度_,并对制度法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因而也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制度_的材料。这也是选择此题的背景缘由之一。 1.1.2讨论意义 理论意义:以实践哲学为根底的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在汲取西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精华的同时,对法学绽开解释学的、社会实证的讨论,并把这几种讨论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法学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也对中国的法学理论界自觉的开启一个讨论具有外乡特色的法学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实意义:在中国面临社会转型
5、的今日,如何更好的实现从人治向法治,传统之治向规章之治的转变,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挑战。而在向法治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现代精神与地方传统、法律的程序正义与国人的实质正义之间的关系则是问题的关键。而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在坚持法律实证主义立场的同时,实现了道德、规章和事实三者之间的沟通。对我国的法治建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2文献综述 笔者在将近一年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针对本文的论题做了长时间的资料搜集工作,资料搜集的范围也广泛的涉及到了中外着作、网络期刊等各种形式的资料。仅就本人力量范围之内搜集到的资料而言,目前中外法学界对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的讨论还相当的薄弱。而对于制度法学的理论
6、,学界的普遍态度还是认为其是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和进展。从我目前接触到的资料来看,有关制度法学的理论,以麦考密克本人的作品居多。而爱丁堡大学也曾特地针对麦考密克的制度法学理论召开过研讨会,会后还曾以一本书的形式发表了研讨会的讨论成果。但是由于本人力量所限,不能得到这手珍贵资料,对于讨论制度法学的理论来说实为憾事。 就国内发表过的有关制度法学理论的文章数量来看,也只有几篇,讨论者较少。笔者收集到的制度法学的学术期刊论文共7篇,但是只有唐仲清的对制度事实的法哲学思索、陈金钊的法律事实的定位与制度性事实-评制度_、温博的事实与价值的调和-制度法学的方_三篇期刊文章谈到了制度法学中的制度事实理
7、论。其中发表在南京大学法学评论上的陈金钊的文章还特地谈到了制度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陈金钊教授把有关法律事实的学说大体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前提说,一类是对象说,还有一类是本体说。陈教授认为关于法律事实本体说的提出者就是制度法学的们,它认为,在这一意义上法律事实其实就是一种制度事实。同时,在他的这篇文章中,他还明智的指出了我国法学理论在法律事实领域讨论的薄弱现象。由于我国深受大陆法系的有关法律的制定、解释、适用技术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法学讨论主要片面的强调对法律体系的规律构造的讨论,而忽视了对法律事实的讨论。而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的理论无疑会增加中国法学讨论的深度以及回应司法实践的力量。 在上述期刊文
8、章中对制度法学的本体论和方_进展过全面的阐述的当属张文显所写的超越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理论-制度法理学的熟悉论方_和本体论。文章指出,制度法学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实现对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的超越,其主要缘由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律本体论观,即把法律视为一种制度性事实,并在方_上对传统法学流派(主要指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社会学法学)的法学讨论方法实现了突破和重组。其余几篇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对制度法学的功过是非做了客观性的评价。而对制度法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实践理性”以及实践理性与制度事实的关系做出独到而深刻的探讨的是梁晓俭教授所着的实践理性:一种方_意义上的探究一文。在文中,精到的指出制度
9、法学的们提出的关于“法律是一种制度事实”的理论表达了制度法学的们盼望在法学的讨论中结合分析法学和社会学法学的专心。法律作为一种制度事实,既有规章和标准在思想客体意义上的存在也有社会现实意义上的存在。因此,对法学的讨论,要综合分析实证的讨论方法和社会实证的讨论方法。除此之外,制度事实的存在依靠的是规章对客观大事的解释,而法律规章的背后表达的必定是制定规章的立法者的意志和目的,表达了他们的道德和价值观,所以要想知道标准具有何种性质,就必需首先弄清晰理性行为的性质,而这里的理性行为便是实践理性。通过实践理性,制度法学把解释学的方法运用到了法学讨论之中。最终实现了制度事实和实践理性的完善结合。 除了上
10、述所列的学术期刊之外,笔者目前没有搜集到任何有关制度法学讨论的专着性文章,此外对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在博士或者硕士论文中进展特地讨论的也较少。在笔者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中,山东大学的博士生杨建军在他的博士论文论法律事实中的第一章“法律事实的概念”里曾有一小节来特地争论法律事实与制度事实的关系。他认为制度事实与法律事实不同,制度事实是立法者为了实现对简单的社会生活进展调整,而经过理性的抽象所概括出来的事实。因此,制度事实是立法者通过对简单的详细事实进展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抽象事实。所以当详细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法官就能依据法律规定的抽象事实对详细的纠纷做出裁决。一个法律标准一般包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
11、果两个局部,而他认为制度事实就相当于法律标准中的行为模式。而且他还认为,法官能够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章规定的疑难案件做出格式化的分类和处理,主要缘由就是在于制度事实不仅概括在法律规章之中而且它还概括在法律原则之中,因此在面对简单的案情变化时,法官可以依据原则中的制度事实对案件进展格式化的裁决。而法律事实与制度事实完全不同,是一种详细意义上的事实。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全部能够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毁灭的事实就是法律事实。因此,他认为制度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根本区分在于,制度事实是一种立法角度上的事实,而法律事实是司法角度上的事实。 在笔者搜集到的有关制度法学讨论的5篇硕士论文中,其中有三篇论文的是出
12、自同一个学校,西南政法大学。他们分别是论文法律和道德的制度性结合-制度法根本理论讨论的席琳,论文制度法学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修正的夏菲以及论文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律-制度法学根本理论讨论的徐海同。还有另外两篇,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的赵建兵写的浅议麦考密克的制度法理论和重庆大学贾哲写的制度_创制规章问题讨论。总体上,这些论文把讨论的重点都放在了对制度法学思想的梳理介绍方面,包括制度法学产生的哲学背景、制度法学的内涵以及制度法学的理论价值等等,鲜有文章争论过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对制度法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收集到的关于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的有限材料,认为各个学者大局部的争论都是集中在有关制度
13、法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哲学根底以及制度法学与自然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法社会学的内在联系。而对于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的来源、特征,以及它是如何解决以往法学流派的逆境从而成就了制度法学,及其对中国法治的建立意义等方面却鲜有论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便在于此。制度法学表达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律”的本体论和多元的方_上的开放性,能够很好的融合和超越三_学流派的分歧,也能够为中国走出目前法治建立的逆境供应很好的理论指导。 1.3讨论思路与讨论方法 1.3.1讨论思路 从改革开放至今,在短短的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便建立起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国的法学讨论和法治建立都取得了宏大的成就。但是,这
14、种在立法方面取得成绩,并没有掩盖司法现实方面所遭受的逆境。如反映法律与道德之争的“泸州_继承案”、反映法律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张力的“吴英集资案”、(虽然案例并不新奇,但是假如我们不做转变的话,谁能保证日后就不再发生了呢?)以及法院遇到的一系列的执行难的问题等,这种.种问题到处都在示意着一种没有道德支撑的、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只依靠强力而存在的法律标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脆弱无力。但是,我并不是在否认离开强力的法治是可行的。恰恰相反,我的观点是我们需要一种建立在形式法治合理性的根底之上的强力。而我国在形式法治的建立方面,付出的努力虽然可圈可点,但取得的成效,却不尽人意。由于大量的不符合程序正义的案例
15、已经发生而且正在发生。如最近改判的发生在内蒙古的呼格吉勒图有意_、流氓罪一案,以及各种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问题。 我国目前的法治逆境促使我不断的思索,如何才能够在坚持形式法治的同时,借鉴和汲取实质法治的抱负成分;如何能够在坚持程序正义的同时,也满意实质正义的要求;如何能够将国家公布的法律转变为人们心中的法律?我国的法学理论讨论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假如没有,那问题又出在哪?我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最终,在魏因贝格尔和麦考密克的制度_中找到了答案。 在西方,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完毕以后,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为理论根底而建构起来的形式法治的大厦不断的受到来自新自然法学派、社
16、会学法学派甚至是现实主义法学派的攻击。自然法学派以新自然法学的面貌重新消失,并再次强调法律的道德根底;经济法学派则更重视法律背后的本钱收益分析;社会法学派注意对影响法律的社会现实因素的考察,甚至提出“活法”的理论。全部这些都构成了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强力挑战。它们的产生本身便说明白法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旨在建立一种能够融合道德、法律、事实的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应运而生,并很好的满意了实践的需求。 而目前中国法治建立的实践中消失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把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进展很好的结合,并处理好形式法治理念与百姓心中传统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的冲突。这是时代给我们的任务。而这一情形又与制度法学在
17、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颇为相像。因此笔者认为,制度法学表达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律”的本体论和多元的方_上的开放性特征,能够很好的融合和超越三_学流派的分歧,也能够为中国走出目前法治建立的逆境供应很好的理论指导。 1.3.2讨论方法 本文主要采纳文献考察、比拟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搜集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自己的学术讨论积存丰富的素材。然后在此根底上,通过对自己收集到的文献仔细的阅读和比拟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1.4讨论内容与构造安排 本文旨在通过对制度法学制度事实理论的解读,指出制度事实对制度法学的本体论和讨论方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制度法_用制度事实理论实现的对以往法
18、学流派瓶颈的突破。最终论述了制度事实理论对中国法学讨论和法治建立的重要意义。 本文分为五大局部。第一局部是绪论,论述了本文的讨论背景、讨论意义以及前人有关的讨论成果等内容;其次局部是制度事实范畴讨论;第三局部是制度事实对法律本体论的奉献;第四局部是制度事实对于法学方_的奉献;第五局部是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对中国的法治建立的指导意义。 1.5创新点 本文写作的创新之处是,笔者从制度事实的概念和历史进展脉络两个方面对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范畴进展了仔细的分析讨论。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制度事实是制度法学的核心概念,为制度法学提出新的法律本体论观点以及综合运用分析的、实证的和解释学的方法供应了理论根底
19、。制度法学通过制度事实的理论得以将价值、标准、事实的因素融合进法律的概念之中,实现了对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学的超越和突破。同时也提醒出了法律的制度事实理论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法治建立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开题报告2 一、选题来源与讨论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进展确实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逼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竭力追求,使得他们慢慢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留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
20、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旧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根底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气的塑造和煽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简单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公平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_的大事。因此,我们仍旧很有必要去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当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
21、也就非常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担当,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漂亮、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富强和活泼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展富有制造力的进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缺乏,(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势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绽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进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进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盼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成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峻的缺乏,总体
22、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峻的问题,一是批判乏力,二是_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开掘设计的道德力气,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分散力,提升群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许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判标准化,推动_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进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表达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状况下
23、,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亲密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简单忽视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楚的视野,而忽视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争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进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判缺失有关,但从根原来看,却是由于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由于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判
24、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判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_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安康进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_角度切入对设计批判的讨论,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判讨论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假如从_角度切入设计批判讨论,在方法层面具有特别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承受社会反应的过程,是安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行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蔽在一切社会活动(固然也包括设计)背后
25、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判的国内外讨论状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亲密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始终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严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月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头引发人们的关注。 1.国内讨论状况。 国内设计批判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
26、1955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特别重要的批判大事,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索。就总体而言,设计批判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判的活动才渐渐绽开,而相关的设计批判讨论则在此后跟进。从1990年月后期开头,设计批判开头随着中国社会进展中设计议题的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判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头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判和设计_的讨论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2023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索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状况来
27、看,设计批判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拟生疏的概念渐渐进展成为一个较为熟识的的概念。固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判传统、批判气氛比拟淡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判,对其相关根底概念进展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很多根底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判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根底性的讨论工作仍旧显得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判究竟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展深入的思索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究还只是一个开头,诞生了一些阶
28、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判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判学(2023)就从批判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_、批判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判这一问题进展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判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很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严密。由于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拟透彻地剖析批判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判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23)和黄厚石的设计批判(2023),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判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判论纲(2023)
29、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判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表达方式,提醒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值得留意的是,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索,清晰地说明了可持续进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固然这也必定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熟悉。 此外,关于设计批判的本体讨论,还消失了一些比拟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批判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田萌)、“关于设计批判的身份焦虑”(芦影,2023年)、“建构一种批判的本质”(李凯生)、“设计批判的类型讨论”(刘震,20
30、23年学位论文)、“从设计批判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判也在进展着带有详细指向性的思索和总结,将设计批判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展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头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说明了设计批判讨论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拟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判讨论(2023),该书将设计批判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展观看和思索,较为清楚地复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表达,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索,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判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推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23
31、)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动身,特地就设计批判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展了讨论,这是为对设计批判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索。在价值关系的根底上,分析了设计批判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判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推断的原则和标准动身,将设计批判和价值推断关系的内在规律层次做了清楚的梳理。其中还特殊指出,设计批判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当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索。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根底(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展观看,表达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表达出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终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忆,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
32、想历史根源。这一局部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构造,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人认为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很强的哄骗性,它实际上掩盖了西方工业文明内在的巨大缺陷,正是这种现代性造成了严峻的_危机、社会危机,该书的详细表述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却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_话语:当代西方建筑理论及其反思(2023),是对建筑_问题进展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_的历史、体系、讨论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展了思索。其中既有历史表达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_进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
33、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构造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表达。 批判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日,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始终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长远的艺术批判、建筑批判、文艺批判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学问的积极融入。这些学问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_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索的视觉未必全都,但他们往往能有很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判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绽开。消费社会就是关注的“靶子”
34、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降临(2023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判走向多学科的沟通,这不仅是学科进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判的进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吸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判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忆中国设计的进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查找设计进展的规律,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_维度,探究具有外乡意义的批判范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
35、看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判,建立中国设计批判的_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讨论中,往往有很多是关于设计批判的进展讨论。例如,“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讨论”(徐昊,2023年学位论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讨论”(廖前兰,2023年)、“都市乌托邦的批判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宁,2023年)、“雷纳班汉姆及其设计批判观”(关玲,2023年学位论文)、“批判包豪斯”(翟墨,2023年)、“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黄厚石,2023年学位论文)等等。 针对那些特地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判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讨论当
36、中,设计批判的思索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围着工业设计绽开,严格地说来,这固然和设计史讨论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慢慢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判讨论正协作着批判实践的绽开而得到深入的进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23),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进展进展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判讨论,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判的进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熟悉,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照顾,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索。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判思索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进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
37、美-岐江公园案例(2023)、回到土地(2023)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国外讨论状况。 就设计批判在国外的进展、讨论进展状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判来看,它应以19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判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受了这种漫长的进展之后,批判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意识,熔铸到人们的设计意识当中。在建筑师、设计师和群众的思索当中,到处显示出这种批判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判和建筑批判联系严密,批判家往往代行设计批判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
38、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展观看。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讨论当中,也经常会将批判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讨论中,就表达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讨论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判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气,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Garland)发表
39、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气氛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剧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年,德国沃尔夫冈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满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绽开了锋利批判,对于大量充满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展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年月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
40、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判和_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20世纪70年月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_和环境思索。首次提出设计_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展了深度的反省,设计_从这时起,展现了设计_思索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白设计_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现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进展有可能到达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23),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展了有力的批判。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的设计加以思索和想象。在各个特地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判也在快速绽开。例如,LookingCl
41、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威廉德兰特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汇合了自1997年到2023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判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气。 (二)设计_的国内外讨论状况。 1.国内讨论状况。 国内设计_问题的思索在最近数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学术界的思索一步步落到了实处,
42、这是可喜的现象。在此过程当中,一些专业杂志为设计_讨的争论搭建了话语平台,一些重要的学术争论、学术会议先后进展。例如,2023年,美术观看第6期,就以“设计_: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为专题,在“观看家”栏目对这一问题做过最初的争论。 由装饰杂志社和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全国设计_教育论坛”在杭州进行,此次大会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_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_的内涵、设计_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_和设计_教育问题等议题绽开争论,论坛完毕后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_反思的建议. 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览也开头针对设计的_问题进展反思和总结。这类活动并不只限于图
43、片、展品本身,往往还囊括了论坛、会议等活动,从而增进了_议题思索的深度。2023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为“信”(象征信息的沟通与信念的传递,以谋求透亮与互信的对话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下设四个专题,分别是“获益”、“和谐”、“沟通”、“定义”,其中的主题演讲涉及到这样一些详细的内容,例如“为更多人的设计”、“可持续进展与设计师的当下责任”、“生态政策:义务或者负担”、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国学者则提出“连接多样性:设计教育中的_思索”. 此外,一些大型展览、博览会也在中国相
44、继召开,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国内设计界的专业视野,增进了他们对某些普适的设计价值的熟悉,同时也有力地加强了专业内外人士的沟通沟通,使得设计_这类看似枯燥的议题也能够为群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认同。例如,2023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妙。”这次大型的博览会以“和谐城市”作为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理念进展全新的、鲜活的诠释,将设计_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进展议题结合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设计_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 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之外,一些较小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在不断涌现,反映出_思索的多层次性和议题的多元。例如,2023年9月17日,北京市级人才强教工程建筑
45、_学学术创新团队举办“建筑_与城市文化”学术沙龙。需要指出的是,_问题已经不光是学术活动的目标,它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它也激发起跨领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思索。例如,作为筹划周密的专题性展览的一局部,会谈论坛构成了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整体,往往也是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局部。例如在2023年胜利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近年来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鲜亮的信号,无论是“仁爱”,还是“善意”,都直接指向_问题的内核-.它关注的问题许多,在分论坛局部:社会、能源、环境爱护、城市化和
46、全球化、弱势群体,消费批判和设计_等等都被。对于“仁”、“善意”这类概念的提出,说明了中国设计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再度确定。 随着设计_渐渐在国内引发关注,对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也慢慢为人关注,对这个人物思想所做的系统性讨论也正在拉开序幕,其中杨莹(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论文就颇有代表性,论文题为“维克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讨论”(2023)。 该文从战后设计的消费社会背景动身,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并对其思想,即设计师责任体系加以讨论,从而呈现了_议题与设计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当前国内的设计师责任思索,建立了理论的高度。 周博的现代设计思想史(2023)是近年来相关着作中颇为扎
47、实、稳健的一部。对西方设计_做了总体性的回忆,对二战后的设计_进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设计思索进展了评述,将帕帕奈克的设计_思索放在了学科进展的历史当中,脉络清楚,构造合理。该书将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设计_的历史脉络当中,进展梳理和考察,这一方面说明了_议题的历史性,和某些稳固、坚实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独特性的设计思索。 近年来,以“设计_”为主题进展申报的高层次的课题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纪西方设计思想讨论”(2023年,周博)、“19世纪后半叶英国设计思想述评”(2023年,周志)、“中国节省型社会的造物设计思想讨论”(2023年,杨先艺)等等。 _议题也经常和性别议题相关,所以女性主义设计、建筑的讨论也自然归属于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滕静茹的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较有代表性,具有肯定的理论深度。该文以女性主义的进展历史作为视角,分别对女性在建筑专业、建筑环境中的地位进展分析、思索。其中涉及女性建筑师的角色、女性建筑设计、女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女性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展全面的回忆和思索。较为深入地展现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_境遇。这种将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的讨论方法,融合了理论与现实,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2.国外讨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