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教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的 本章是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概要性介绍,通过绪论教学,了解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概念教学难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2学时教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几种主要观点在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个确切、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够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为了使朋友
2、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定义介绍给大家。(一)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这类定义的特点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同起来。因此,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它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
3、响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定义是社会学基本观点的产物。而不同意这类定义的人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则有可能导致它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混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引起人的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活动。所以,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研究与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有所不同。(二)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特点相对地表达为: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已经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这种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强调的是团体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前苏联社会心理学有别于西
4、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特点。(三) 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1982年,吴江霖提出,社会心理学四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1983年,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1985年,汪青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应当包括4个要点:第一,社会心理学应以社会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行为或社会行为。第二,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既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第三,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
5、相互作用之中来进行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第四,作为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把它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解决各种问题,而不能仅仅是现象的描述。根据这种分析,他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人们的社会相互作用中,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还可以比较全面地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外显的反应。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6、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而不是社会行为本身。心理与行为一致,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行为研究不能替代心理研究(背后的原因、规律)多数人共有的心理现象1、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社会性可以是个体、群体,全社会范围2、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其中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天文地理。社会心理像一面社会镜子,直接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3、社会心理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互动,人与朋友、父母、领导互动最终都转换为人之内部,自己有自己的心理互动(主我客我)三、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
7、的母体中。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第二章 人际关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掌握人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能够分析几种比较重要的人际
8、行为如冲突、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等。 教学重点 人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教学难点 冲突与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等人际行为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6学时教学内容 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交往与关系发展的过程、密切关系的特点等;几种比较重要的人际行为如冲突、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等。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研究广义: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指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
9、、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亲疏”与“尊卑”当情感上的“亲疏”表现为对等,地位上的“尊卑”表现为互补,则双方关系和谐当情感上的“亲疏”表现为对立,地位上的“尊卑”表现为对等,则双方关系紧张1、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综合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共享: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 亲密朋友)。权威排序:依年龄、阶层、地位形成不对等(权威和服从)。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
10、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四种模式帮助人们理解与建构社会关系,决定与不同交往对象的方式,还会灵活地组合四种基本模式,建构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与费斯克的理论关联密切的是克拉克与米尔斯的观点,他们将人际关系分为交换关系和共享关系两种:交换关系注重礼尚往来,平衡与对等;共享关系关心对方幸福,讲究需求法则,不期望对方做对等的回报。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对公平问题毫不在乎,感到不公平会相当沮丧。与交换关系不同,共享关系中,人们对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相互信任程度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平衡,能容忍一时不平衡。2、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既有关系(过去式)
11、: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交往基础。交往关系(现在时):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情感关系:家人、亲密朋友间,长久稳定的关系 爱,归属需求共享关系。工具关系:陌生人之间,短暂、不稳定关系 公平法则时常定价。混合关系:双方有一定程度情感关系,不很深厚,不轻易表示真诚(亲戚、同事、邻居)时间上有延续性,双方有进一步交往可能。 人情法则对等互惠式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亲属网络) 可靠区: 由一个人的好友组成(族亲、姻亲) 有效区: 一般亲友,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三、人际关系的测量1、社会测量法一种测定社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
12、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了解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关系,并予以数量化。社会测量的标准对群体诸成员提出一系列问题(标准):“你愿意跟谁同座位?”“你希望跟谁一块”标准有强弱之分涉及到被试生活中最主要和意义最大方面标准强标准有关瞬间即情绪性因素方面问题弱标准角色标准:喜欢人做伴感受标准:设想某一职位谁选自己功能标准:选择合适某种功能活动的角色人选。(团体考察,谁被选做代表)社会测量时用几个标准,多则57个,少则23个2、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 人际交往类型测验:主动性、支配性(出主意)、规范性(守时)、开放性人际关系能力测验:建立关系能力,友好相处能力,冲突管理能力不良交
13、往行为的自我测量: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行为,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感受反应,态度偏激,言辞激烈;言辞单调,态度淡然;言语过多,总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等。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一、人际吸引1、相貌的吸引一个人的相貌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也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刻板印象:“美就是好” 戴恩试验漂亮值得爱,在别人面前荣耀, 光环效应, 使人有美的满足感;但随人际深入,外貌作用减弱,更注重道德品质方面的特征。品德低劣,人们会更厌恶美的标准 文化差异 时代差异 个人差异 关系差异2、正面的互动友好的问候,友善的帮助可以促进人际吸引(交往交情)。交往可满足人一些基本心理
14、需求,掌握外部世界(联系感,归属感)时空接近,熟悉可增加吸引与喜欢“大方地施与别人赞美”“得失效应”。对赞美者的喜欢程度的不只赞美总量,还有赞美变化量。负面正面正面 (得) 负面正面负面 (失)得可能让人喜出望外,失使人感到愤怒(改变应属于同一属性,改进必须是渐进的)3、相似性或互补性真诚,两人交往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两人相似性态度上,行为偏好上,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物以群聚,共同语言,相互了解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态度提供支持,提供社会证实的作用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互补性也能产生吸引相似性涉及更加广泛的范围,各方面相似都可成吸引,只有某几个方面互补才
15、能产生吸引,有时互补不吸引,二者有时协同,吸引的互补以基本面上相似为基础。 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4、能力 能力与受人喜欢关系密切,一般,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不永远成正比,谁都不愿意当陪衬) 阿伦森试验: 能力超凡人 能力超凡但犯错误的人能力平庸人 平庸犯错误人最受喜欢的是非 “犯错误效应”二、关系发展 人际关系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相互交往的动机,不保证顺利。关系的进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动机。 交往行为:工具性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帮助情感性交流:自我表露,情感支持 交往动机:人们在交往中
16、到底想得到什么1、社会交换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之间所有活动都是交换,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与他人较为能够时,希望获得一定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 交换中个体是自利的,试图使自己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确保交易结果是正的净收益,不吃亏。交换东西广泛,物质或社会的信息、金钱地位、情感服务。评估收益和贡献(相当,公平)公平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存在不公平、不舒服。权利大,收益多。2、自我表露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自我暴露是自愿的;自我暴露是有意的 自我暴露是真实。
17、敞开心扉,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上午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可以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在向别人叙述自己或自己的观点时,通过别人的反应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当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复杂的个性和观点后,有助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如暴露成功的一面时,别人的赞扬会增加乐观情绪,鼓舞自己奋进。可以加强对别人的了解:别人的自我暴露,也使你能进一步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如果在交往中不与人相互深入了解,则不可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暴露正是相互间加深了解的重要方法。自我暴露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建立人
18、际关系。自我表露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引发他人作自我表露。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无论关系多亲密都存在不宜暴露领域隐私。除个人隐秘情感,包括:个人独处、个人心理偏好(人格,职业,性行为偏好)、个人信息(收入,年龄,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密码)3、关系的发展(1)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发展有三个阶段:单向注意,无互动表面接触阶段,初步浅层双动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感情(2)阿特曼等人提出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人际交往两维度:交往的广度交往或交换的范围 交往的浓度交往的亲密水平 较窄范围表层交往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 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
19、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分四个阶段: 定向交往:对交往对象有很高选择性,表层的自我表露(职业、工作、新闻)情感探索:定向阶段有好感,有继续交往兴趣,进一步自我表露(工作体验、感受,不涉及私密)情感交流:建立基本信任,较深情感卷入,相对私人性问题,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稳定交往:在异端时间顺利,进入更亲密阶段,成亲密朋友,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关心多,“人生难得一知己”(3)还有一些研究探讨关系退化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关系亲密程度减弱的原因有:空间上的分离;新朋友代替老朋友;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某些特点;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一方没按另一
20、方期望水平回报;妒忌;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泄密;对方需帮忙不主动帮忙;没有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一方喜好标准发生变化。三、密切关系1、密切关系特征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称为关系。随着影响和依赖范围的扩大,关系也将更及进一步亲密,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依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所有亲密关系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个个体在相当长时间内有持续不断的频繁的互动;亲密关系包含许多不同的种类;在亲密关系里,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大。相互依赖、共同活动、亲密感、承诺、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界限被打破、交往动机由注重交易到追求共享等。2、爱情爱又叫爱情,他势必人际
21、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沃尔斯特把爱情分为两类:狂热式爱情和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中两个要素:一是情绪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对他人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友谊式爱情中,这类爱情比较实际,它强调信任、关怀以及对对方缺点的容忍。友谊式爱情的情感成分比较稳固,温暖及情感是它的特色。 斯滕伯格的爱的三角理论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认为爱情由亲密到激情到承诺。第三节 人际冲突与合作一、人际冲突1、研究人际冲突重要意义(1)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2)提高管理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认识到冲突对个人成长的
22、重要性,冲突中学会探询他人思想情感,了解他人动机,理解社会合作运作方式(4)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质量和家庭生活满意度(5)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健康2、冲突的实质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态度、动机、价值观、期望或实际行动不兼容,个体同时也意识到相互间矛盾。冲突的负面功能,心存芥蒂,双方沟通不良,情感隔膜、相互诋毁,相互拆台,或互不相让,恶意攻击导致双方破裂。冲突的正面功能,隐藏的不满误解通过公开表达,得以化解,澄清,摆出各自的观点理由,激发新思想。3、冲突的过程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双方的认知、情绪,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美学者潘迪提出冲突
23、的五阶段模式:(1)冲突潜伏阶段 (2)冲突知觉阶段 (3)冲突感受阶段 (4)冲突外显阶段 (5)冲突结果阶段冲突的管理处理冲突存在两个维度合作性:关注他人需求,需满足他人需求程度坚持性:关注自己需求,需满足自己需求程度 五种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1)竞争模式 一方较关注自己需求,对对方需求不在意(2)回避模式 对自己需求与他人需求都有漠不关心(3)顺应模式 向对方让步,高度关注对方需求(4)妥协模式 双方各有所坚持有所退步(5)合作模式 他人需要和自己需要都高度关注,双赢。冲突处理模式存在文化差异。二、人际合作如何增进人们之间的合作,艾克斯罗德提出在一个人人追求自我利益,没有中央集权的社会里
24、,合作是可以出现的,合作的必要条件是关系的持续和相互回报以提高合作性。为提高合作性,需作如下努力;(1)建立持久关系,(2)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 (3)维护自己声誉(4)相互信任(5)保证对关系的控制第四节 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一、利他行为助人行为 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利他行为 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1、利他行为概述 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不求任何回报,无私奉献;具有自我牺牲,需个人付出代价,不计较回报。原因在于当人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强烈的同情心时,就会提供无私的帮助。2、利他行为的
25、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做出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富有同情心,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大;男性在短期的需冒险救助他人的场合表现突出,女性在危险性小,承诺大,长期扶助行为中出力更多。(2)情境因素,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少。步骤:是否注意到该紧急事件;如何解释该事件;对个人责任的评估;是否知道如何相救;决定是否采取行动。二、侵犯行为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心理上痛苦的行为。1、侵犯行为的原因因为被别
26、人侵犯而反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挫面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2、对侵犯行为的应对自持行为,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同于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又不同于追求自己权利时侵犯别人权利的攻击行为第三章 社会知觉与认知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了解自我意识、刻板、归因等相关概念,掌握个体是如何加工、组织、提取与利用信息来形成对自己、他人与群体的印象与看法,来解释社会行为与事件的。 教学重点 对自我、他人与群体的知觉教学难点 归因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6学时教学内容 对自我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27、;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第一节 对自我的知觉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来源于1、他人的反馈2、反射性的评价3、根据自己的行为推断4、社会比较二、自我概念的作用人们通常试图以行动来表达和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多数人都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种为权力、赞许等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称自我表现。三、自尊的建构及其作用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自尊的作用,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高自尊的人能树立合适的目标,能以自我提高的心态来利用反馈,低自尊的人,常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的
28、形成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1、外表 2、非言语线索:眼神 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3、行为 人们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概括性认识。印象的形成即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1、安德森(1965)的平均模型;把所有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1986年又改名为“加权的平均模型”,以强调在所有物质平均前会对那些人们认为非常重要的特质赋予较大的权重。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一种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一种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
29、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印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为中心特征,不起核心作用的为边缘特征。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同首因效应,人们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对他人作判断。近因效应,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当了解到一个人具有某一物质时,就会自动地联想到与这一特质相关联的其他特征。主为此人也具有这些特质。 晕轮效应:某人具有某此特征,就会推断他也具有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四、印象的形成 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保守性偏差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最初形成的印
30、象会影响对后来不一致信息的解释,从而使最初的印象保持不变。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形成一定的印象,就会对人产生相应的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自我实现的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学家的话使教师对这些学生产生了好的印象与期望,更多鼓励帮助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时,别人的评价与期望才会影响自己。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社会群体由具有某一共同的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刻板印象: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一、刻板印象的形成1、个人的经验第一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与一两个成员的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
31、形成的基础。 新奇的、极端的、突显的刺激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一个群体中特殊的成员对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主要影响。 群体所做的行为对我们知觉起很大作用,往往把群体成员在一定情况中根据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从事的行为当作内在品质的流露 2、社会学习刻板印象获得也可以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二、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易匿名:可互换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忽略个人独特的特征时间紧迫,需快建立对他人作出判断 易信息复杂,不容易分析加工也容易使用刻板印象极端的情绪状态当人们认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收集有关个体信
32、息,而不只用刻板印象认识个体三、刻板印象的利与弊用刻板印象迅速了解一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或群体特征夸大了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 (先入为主)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 (易偏见、歧视) 偏见: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作正性或负性评价 歧视: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作正性或负性行为四、改变刻板印象1、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用的策略 把不一致信息(与群体刻板印象)解释掉(原因)把不一致信息区隔开来把不一致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在特定田间下与群体成员相互交往以减少刻板印象为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信息被归于特殊环境,要使不一致信息不断重复,那么稳定的信息就可以被解释为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为避免与刻板印
33、象不一致信息被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为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信息被归于群体中非典型成员,要与群体中代表性、典型性成员交往。刻板印象常自动被唤醒,无意识地作为人们判断、评价与行为的基础 ,故需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判断。第四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归因: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一、何时归因1、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2、负性的事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二、归因理论1、成就归因模型维纳等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内外因 内因;个人内在原因:人格、品质、动机、能力、
34、努力等外因:个人之外,运气、任务难度、帮忙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性 一个原因是否在个人控制范围内,不同的归因结果对人的期望、情绪、动机、自信心、健康方面的影响。2、三维理论 凯利于1967年提出的。认为(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 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行动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A一致性信息 行动者行为是否与其他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一致B一贯性信息 行动者的行为在其他时间、地点是否发生C特异性登信息 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方式做出反应3、反常条件关注模型希尔顿等人于1986年提出; 一个行为或事件的可能原因有很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常需已有的知识的帮助。在
35、行为、事件发生的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比较的突出异常,归因者会把事件归因于他。 4、顺序阶段模型吉尔伯特 1988 三个阶段行为的分类 自动进行的自动的特质归因 已有经验、联系 行为人格特质校正 利用当时情景,调整最初的特质归因(需意识参与,较多时间与努力)解释为什么人们容易把别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品质而不是外在环境三、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偏差(对应偏差)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印象是与欧美文化紧密相连的独特的心理现象(因:在欧美文化中,自我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的行为是由他的内在特征所引导,亚洲文化强调人与人相互依赖,倾向于把情境、社会因素当做事件与行为发生的
36、原因)某种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解释行为,忽略外在影响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注意行动者,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观察者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行动者对自己行为归因倾向于做情境归因行动者较注意环境,观察者更注意行动者 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少,只注意现时现地;行动者了解自己过去,知前因后果,来龙去脉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功劳归自己,失败归外因)四、归因的个体差异 人们对事件的归因存在稳定的倾向与个体差异 罗特年于1966年提出“控制源”,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37、内因内控者 取决了行动的努力能力更努力 外因外控者 运气,他人控制放弃努力 不同归因方式影响个体情绪、动机、行为 个体内控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自理能力,婚姻质量越强,越容易参加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活动。另外,亚伯拉姆森等人提出了习得无助理: 人们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且普遍因素(能力有限),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出现动机水平下降、抑郁、无助情绪悲观式解释风格。对个体的情绪、动机、身心健康有害,可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原有归因方式,朝乐观、健康方向(失败、暂时、成功、内部、稳定、普遍因素)从而改变个体期望、情绪动机、改变行为、改变效果。第四章 社会动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
38、教学,了解动机的概念,掌握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认识几种重要的社会动机 教学重点 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教学难点 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4学时教学内容 动机的概念、性质及类型;本能论、习性论、性欲力说、需要层次论等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概念动机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1、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均衡作用: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平衡机制 失衡恢复平衡的需要 需求:个体生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会导致个体产生内驱力。一种驱
39、动个体采取行动,去补足需求,恢复平衡的内在力量。需求、内驱力、均衡作用是定级的生理基础,延伸到心理层面,描述人类心理上平衡,匮乏状态和心理上的内在动力。 外在刺激物也可以成为引发定见原因诱因2、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不同于内驱力:“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是社会化了的内驱力” 原好性动机(生理性的):饥渴性,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 社会性动机(习得性、心理性动机):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二、动机的性质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与需求,有关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
40、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人类的动机复杂多样,人体动机与行为之间关系不是一一对应,而是错综复杂,同样动机可通过不同行为表现,同样的行为背后动机不同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潜在动机(个体不觉察)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连续不断,无休止的并非所以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三、动机的类型内在动机 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内推力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 (1)好奇心:求知探索的兴趣 (2)好胜心:胜任工作,表现能力的欲望 (3)互惠内驱力: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需求
41、对内在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影响人行为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哈克曼等认为有五种工作特性能引发人的内在动机:技能多样性 任务多样性重要性自主性回馈性,及时知结果2、外在动机活动动力非活动本身兴趣,而是外在奖赏、压力等3、内外动机关系 二者同时作用,非简单相加 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物质刺激可能会改变心态,当外在动机取代了内在动机,可能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过渡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行为是由于很强完在原因引起时,会降低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基准期(1526) 奖赏期(2330) 后续期(5分钟) 当外在动机凸显出来以后,内在动机可能因此而降低,奖励能调动积极性,兴趣降
42、低。奖励非所有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在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如此,若内在动机本来低,奖励是促使人活动的主要动力不同奖励类型有不同效果(任务性奖励表现性奖励)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减少直至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一起被当做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件了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情感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在他看来,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本能感的核心是情绪体验,麦的作品引发了人们探讨人类行为动机的兴趣,但他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有
43、不少难自圆其说的困难,不是什么行为都可以用本论解释。二、劳论兹的习性论 劳认为,每种动物都有该物种特有的行为,即习性、攻击与食性、逃跑一起构成动物的四种本能,在同类动物与异类动物之间存在攻击,而且同类之间攻击行为远远多于异类之间。 提出关键期,动物行为发育明显阶段性,某些行为的发育需要稳定时期完整,错过了难再出现,人类行为也有关键期。 小鸡追随母鸡的能力发展期为4天左右,若不在这段时间内追随,。永不随母鸡 老渔夫“没有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摇橹、撒网的人,因为孩子们在十一二岁期间在上学,而水上工夫必须从十岁左右练起”(钢琴5岁,小提琴3岁)三、弗洛伊得的性欲力学说 精神分析学家弗认为,人有两种基
44、本的本能,一是性本能,二是自我保存本能。弗把性本能称为性欲力,认为这些性能量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必须通过耨种途径发泄出来,从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原动力。“将每一种神经症、每一梦、每一外显行为归于性” 在他看来,人类一些高尚的行为也只不过是性冲动的一种升华,这种泛性论的观点并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据,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马对人类行为动机研究最有影响,他认为人类的动机可区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就会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处在不断的追求之中。 1、人类的主要动机需求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论认为较低层次的需求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低层次需求长期得到满足对行为不再有激励作用。马斯洛的理论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所谓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不能同时激发行为的观点遭到广泛的反对(钱+地位)美学者对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改进,需求的重复性与它们未被满足的程度有关,当低层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时,高层次需求就变得更加重要。而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