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锻炼百句.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8533885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定锻炼百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禅定锻炼百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禅定锻炼百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定锻炼百句.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禅定的锻炼,总纲领的一句话就是,一切行事作务(包括打坐)念念分明。 静坐只是锻炼禅定的方式之一,并非唯一的;日常生活随时保持念念分明、摄心不放逸,才是重要的修定口诀。 把心关在当下眼前,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久了,就成为禅定。 一个人真正的定力,其基础必须建立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历缘对境当中。如果个性很清醒、个性很沉着、思想很冷静,永远保持在一心一境的个性上,这样的人,他的定性才能够成就。 当一个人彻底没有座标是非真假已忘却,仍要永无止境地锻炼意志力。人生在世苦难免,只要一懈怠,痛苦就源源而来。 定力深,对苦的抗拒力会较强越苦越坚靠禅定(定力强则扭转力亦强)。 人生在世注定有苦,一般人侧重改变痛

2、苦的环境,有智者则倾力修习禅定,以增强对苦的抗拒力和忍受力。 古人说致病方知健是仙,而在精神方面却刚好相反意志坚定,心念寂静才能感受到心无杂念方为人世间的小神仙,进而乃至能体察宇宙人生的真相,超然物外自在解脱。 经常让自己心无杂念,久了意志就会坚强。 欲修禅定,先求无愧于心。于心有愧者,即使功夫成片,也不外是邪定。 修习禅定,首先要清楚我修禅定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自省纯粹是为了增长人生智慧或趣向悟道解脱则可;如果内心深处掺杂有其他动机,例如拥有超能力、与佛菩萨沟通、感觉灵敏可以炫耀他人、身体会充满磁场、引发气功等等,如果掺杂这些的话,则易走入美丽险厄的歧途,不值得鼓励。 禅定的锻炼很困难,人需要

3、锲而不舍地尝试扭转昏沈和散乱的习性。今天少有证果者,是因为少有人长期深入禅定。 任何法门修到一个瓶颈、一个上乘法的时候都要牵涉到心境的问题。练书法、练钢琴、练中国功夫,最后都必须借重定心,以便使他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在打坐时,无论你是观察念头之起处,或者采取念念分明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有献身的勇气和决心。就如佛陀坐于菩提树下一般,即使利刃割解肢体,亦绝不动一念。打坐而能有这般庄严肃穆具足威仪的坚固誓愿,就算是半个小时、十分钟、三分钟,必然亦可经验到前所未有的定心;纵或未能脱胎换骨,顿见本来面目,但是在强烈定心的体验之下,各自的意志力当可趋坚韧清和。 人不觉察世间真相,过颠倒梦想的生活已久,加上

4、人的心思散乱念想喧动,不仅内省观照力微弱,不足以觉察瞬间生起的妄念群,更遑论对当中个别的妄念加以克制,同时又因为今人的生活型态忙碌紧张,且过度依赖物质所供给的愉悦快意,正如古人所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耽于五欲之乐,使人神明混浊意志薄弱,也就无法鼓起勇气再接再厉向偏见情执、无知业习挑战。 学习不执着的人,从不贪吃贪睡开始。一个人如果很在意感官的享乐,就不会想去修禅定,没有禅定就没办法学得不执着的禅心。 要反省观照到苦痛的根源无明渴爱的话,倘若缺乏清醒寂静的心志禅定,是无法成办的!其主要的理由是:无明之自性见、盲目之渴爱甚深甚微细。常人那种闪烁不定、散乱不安的心绪,尚且不足以察觉日常心态及浅显的意识

5、盲点,更何况是甚深极甚深的无明渴爱呢?为了要观照缘起,行人必须修定。 学现代禅而无法持续深入,绝大多数是因为不重视打坐所致,如果有人能好好打坐、早晚打坐,将一向不听话的心猿意马定于一境(或数息、或一句佛号、或一念不起只是打坐),那么他将不断开显心灵的潜力,发现无数的佛法奥秘。 就解脱道而言,禅定的极致,是连生起一念都已经算是破坏金刚体了。那偶发的一念是微细无明的开始,将继而形成我执。真修定的人,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地,一切时地沉默内观。 不是绝不能前瞻后顾,而是要以钢铁之身前瞻后顾。起心动念不离金刚体就是叫人要以钢铁般的意志跃入红尘。 欲界众生的业习与禅定是反向的,一个卓越的修行人必然曾在禅定

6、上遭遇千百次的挫折。 身念住的具体方法是动时了了分明知道身体之每一个巨细的动作;静时了了分明知道丹田之起伏(知道入息出息亦可)。一般说来,在短期间想要把握到身念住的诀窍并不容易;可是一旦您摸到它的窍门之后,你会惊叹:这真是一种不需另外花费一分一秒的深定法门! 我们打坐时,突然想到别的地方去,并不会障碍修定;什么最障碍禅定?是悔箭入心,也就是对于已逝去的种种产生追悔心。追悔不只是起一个念头,而是心态上有焦虑,悔箭入心才会障碍禅定。 由于智慧不足,所以人会不自觉地逃避禅定、漠视禅定。 从禅定所引发的坚韧意志力和安祥宁静的心境,不但可以促使吾人去洞察世间苦的真相,并且对于无可避免的生理性的苦和社会带

7、给我们的苦,都可以有效地克服及减轻;此外在加深吾人自我反省力及事物的分析判断上,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禅定使人的心平静如水。一般来讲,企画的人思路要很绵密,思考要很冷静;一个脾气暴躁、鲁鲁莽莽的人,没办法作深细的观察跟思考。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欠缺禅定,是没办法作深观的,没办法观察潜意识里面那些蠢蠢欲动的东西,到底从何而来?古人说水清鱼自现,心静思自明,多少可为此做注脚。我们可以说没有禅定就没有佛教缘起的智慧,虽然缘起的智慧并不等于禅定,禅定的结果也不保证一定会获得缘起的智慧,但是缘起智慧的体现必须透过禅定。 人只有对自己没有武装,没有防卫,才有办法看清并净化自己的意识。而无明则是更深极甚深,我们

8、真正的动机和企图,尚且不易察觉,何况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时空实在感? 人类的执着、恐惧、不安,到底从哪里来呢?除非自己的心经常处在禅定的状态如密室里的烛光,明亮、清晰、稳定、不摇、不动,不然就无法观察到。日常生活,为了想清楚一件小事,尚得让自己先静下来,何况是观照宇宙人生的道理呢! 涅槃智慧,是经由反覆地修正身心行为、淬炼身心行为才完成的。如果缺少禅定,根本无力去执行透过内省、观察而确认某些劣根恶习必须立即加以扬弃的这件工作。 真正的智慧,必须建立在禅定的基础上。定、观两者,我较重定功,它能强化离苦的力量及增加反省的深度;若定力不强,很难知道念头未起前的冲动。 如果一个人很单纯、只有一个心,

9、那么当他听到缘起空义、心生欢喜与皈信的时候,则当下立证法眼净! 这样说,目的在说明:禅定 (静虑) 虽不是佛法的特胜,但借助禅定以了解自己种种的人性,并统合表层和潜伏意识,使之形成洁净稳重的人格,乃解脱道所必需! 学禅的人除非增加自己的禅定力,使其制心一处,不然则不可能成就道业。禅定是执行的力量,经典说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般若如眼,禅定如手足。没有手脚,没办法成办世间事,没有禅定力,则无法证得涅槃解脱。 对一个修行人而言,摄心这件事,就好比花草树木之于阳光、空气、水份,又好比婴儿之于母亲的奶水,那是道业成长所必需的!世上岂有修行人不摄心的呢!修行人的威仪、威德,并非电视剧里包青天的威武。修行人

10、的威仪、威德乃因心地洁净,专一无杂的缘故。 今天的人懂得很多,但什么都感受不到,是因为他们没有禅定和冥想的经验。没有透过禅定和冥想来消化过多的知识,将使人类的人格分裂、思想矛盾、心灵空虚,甚至变成精神病。 一般人惯以头脑代替心灵,以思考代替经验,时常打坐可治疗此种劣习。 在学禅的初阶,反覆推敲、冷静思惟是不可缺少的,但使人得以提升精神境界现证解脱,最后所凭借的却是坚强的意志力。 意的锻炼通称为定学禅定经验的学问。它的目的在使人心能够寂静、坚定,且迅捷有力、收发自如。通常未经训练的心志有二失:一是精神容易涣散,念想纷飞心灵难得平静;二是耐力不够,意志力不强,怕苦、怕难、怕麻烦。前者使人忙碌时容易

11、疲劳浮躁,闲暇时却又感到无聊、心神不宁;后者使人无法贯彻意志,固守理性的抉择对应做应为的步步坚持到底,对应断应舍的绝无丝毫犹豫恋栈。 定力就是心力,也可说是意志力。一个人如果定力不强的话,就没办法坚守理智的立场,往往是知道而做不到,其实这也正是学佛人的通病明知道该怎么做,偏偏做不来;明知道要守口如瓶,但总是说了之后才后悔;明知道生气不好,但时常是脾气发了才责备自己太冲动。这些都显示心的执行力不强。由于心力不强,才无法坚持理性的立场,使得所了解的许多道理,只成为屯积在大脑的知识,对人格的提升和生命智慧的获得,助益十分有限。 定力无基者(一般乃因意志不坚、怕死、怕苦、怕难、怕家、怕累、 怕无名、怕

12、被看不起,对前途、事业、家庭子女、声望等心怀耽忧,不能坚实地活在眼前,勇敢地面对人生一切可能的逆境,缺乏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气魄),则始终在犹豫不决,推敲卜度中度日,纵有偶发的悟境,通常也是善知识鞭策之功,并且不过是电光石火忽尔一瞥而已!若没有加强定力的修习,不但不知如何长养悟境,并且很快就会变成一次愉快的回忆而已。 今天你的犹豫不决、前瞻后顾、东想西想、心念涣散,除了让你更感疲劳,更加重怯懦的习性以外,于事何补呢? 人的痛苦跟欠缺定力有关,人不断活在前瞻后顾的世界里面,对自己的意志力也无法作主。明明知道自己没做亏心事,不用怕鬼,但是莫名其妙地会紧张起来、会恐惧;白天的时候说没有鬼,晚上的时候就害

13、怕了。明明知道生气不好,希望不生气,可是又没办法去控制自己的意志力;也知道明天的痛苦让明天的我去承当,今天不需要为了明天的痛苦而烦恼,但偏偏做不到。因此我认为现代人倘要学佛、修行的话,最重要的是培养定力,而不是阅读更多的佛书。 禅定的锻炼,其实并不难,勇敢一点就好了。天上的鸟儿,它明天的食物在哪里呢?它还不是一样快乐地飞翔着。也许你明天确有困难的事,然而,明天的困难就让明天的你去承担吧!今天你的犹豫不决、前瞻后顾、东想西想、心念涣散,除了让你更感疲劳,更加重怯懦的习性之外,于事又有何补呢? 今天的人不是不懂道理,而是没有力量去实践道理。我们没办法实践,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因为业力强大,它拉住我

14、们,让我们心有余力不足,想做却做不来,我们就是这样被业力牵引着。所以要顿见涅槃,一定要有禅定的训练。古代祖师都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定力强的人,反省力、意志力、忍耐力、愿力都强,只有具备强大的心力、愿力和定力才能扭转业的方向。 禅定的另一功能就是扭转力、决断力。今天很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要怎么做,但却做不来,其实不是我们不做,谁不想成佛呢?谁不想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尽超生呢?大家都喜欢这样,大家也希望究竟苦边,到达无忧无怖的境界啊!但是,我们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我们力量不够,经常分明眼界无分别,无奈此心不肯歇,对自己的心没有主宰的力量。我曾讲,如果人的手能伸而不能屈,那么这只手就残废了,而如果心不

15、能听自己操控,不能援引心的力量(定力就是心力)去执行我们想做的工作,我们这颗心,也是残废的。所以定力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执行力,使我们能够行所应行,受所应受。 我们知道很多,但是因为我们的心力不集中,我们的心不听指挥,所以我们做不到。 如果我们的手只能伸不能缩,我们的脚只能跨出去而不能收回来,那么这四肢可以说是残废了。我们对于自己的心,没办法自作主:不想生气,偏偏要生气;不想后悔,偏偏要后悔;不想紧张,偏偏要紧张。难道我们不感觉到这样的心已经残废了吗? 除了面对生活、工作、婚姻、感情不得不处理、思考的事情以外,切莫无端发射脑波应使自己经常心空如洗,一念不生,没有心事、没有思考地生活着。 要及时行善

16、,不要想行善;要修定,不要想修定;要解决问题,不要想解决问题;要体谅别人,不要想体谅别人。修定之人,最怕的是想像,如果不想很难受的话,那么就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想过之后,就不要再想了! 心中有想做的事,却硬压着去打坐,将会生起更多的杂念。 平常不要压抑,应培养开放的心灵,打坐的时候,则应摒息诸缘,系念数息一、二、三如此才是有效的训练。不过,正因打坐须得聚精会神,所以每次打坐时间应以三十分钟为限(一日可多次)。 静中锻炼禅定的要领只是:闭起眼睛来,不要让心往外跑。如此而已。 静坐时得力或不得力不要太在意,学禅就是学习随遇而安的心。面对一切的遭遇倘都能笑纳之,学禅也就成功了。 只能打坐五分钟,就不要

17、勉强打坐六分钟;只能打坐三十分钟,就不要勉强打坐三十一分钟。打坐要以舒适为度,切莫勉强。 打坐的时候,永远打坐一秒钟,虽然坐三分钟、五分钟、或是一小时,可是对你而言,永远打坐一秒钟,永远只入定一秒钟。这种气势,这种打坐方法的要领,倘能把握住的话,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里面,在炒菜、洗衣服、带小孩子、上班、应事接物里面,累积禅定力。这一种修定的方法,不需要花费你一分一秒的时间,定力就可以与日俱增。 信心就是定力,信心产生心力,所以固执的人定力很强。心力、愿力、信力、固执,就是定力。 无漏定与有漏定的明显差别,在入定之前和出定之后:无漏的禅定,入定之前已洞悉缘起无我,出定之后,也不会复生颠倒

18、梦想;一般的禅定则在入定之前未得知见清净,出定之后也不明五蕴无我。至于两者正在定中的差别,唯在前者没有前置的目标,而且于定之当体不爱、不取、不执、不住而已。 静坐的意义在于方便摄心、易于入定,以及清晰稳定地进行高度抽象的思考。如果没有静坐的良好习惯,不仅很难具备定力,思考也不易集中专注,在禅定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的修习上,均会产生力不从心之叹。 一个矢志修习禅定的人,除了安排时间,独一静处专心修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漫漫日常中务必摄心,使自己养成清醒、明朗的神智,因为这将会延续到静中的心念来。 动中的摄心是克服静中散乱的主行,但是细心修定的人,必然会发现,动中的摄心也不容易,因为动中的散乱,乃肇因

19、于个性的缺乏稳重、果断使然。为了对治动中的散乱,行者务必先使自己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和包容体谅的民主胸襟,并且凡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必得履行之,使自己扪心无愧、安然处之。 没有愧欠别人者、负起责任者、不伤害他人者,由于他们心安理得、问心无愧,所以易得定。 学习禅定的现代人,还有更基础的条件需要培养,这当中包括要建立理性的信仰态度、学习科学的观察精神、民主平权的性格以及开放心灵疏导情欲等等。为什么这些涵养可以做为修定的基础呢?我们不如反过来说,没有散乱就是禅定,减少散乱也等于在修定。 一个人的心之所以浮躁、散乱,难得片刻平静,除了是心志本身未经训练之外,往往也因为导致浮躁、散乱的因素太多,譬如迷信、

20、主观、成见、专断、自大、记恨、虚伪、撒谎、爱面子、好谈是非、生活圈狭隘、缺乏正当娱乐、过度压抑情绪,以及不规律的生活和过多的欲望、不切实际的理想等等,都会使人的心志更怯弱、更散乱。倘能先充实理性、人道的现代思想,并落实在生活中;对于未知的真理谨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诚实态度;对于不同见解、信仰的人,抱着尊重、包容的民主胸襟;对社会保持适度的关心和热情;已有的情欲(包括嗜好和兴趣)只要没有违背法律、没有伤害别人,尽量发挥,无论是看电视、下棋、品茗或聊天,都应给予适当满足,凡此等等都将成为道心不退的保障,和修习禅定良好的基础。 人之所以散乱、念想纷飞,与其说是欠缺定力,倒不如更根本的说是因

21、为渴爱,是因为内心深处存有对精神或物质的染爱,而至心猿意马奔驰不停。 一个真正想克服散乱,达到拥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在实际的打坐之前所要具备的条件是非常多的,它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严格而言,即使是悟道的圣者,对于散乱也没有永断令其不生的证德和断德,对他而言,散乱有因有时仍然会生起的。据此,可知一般修定的人,的确太低估了克服散乱所需付出的心力! 心的宁静与散乱是有惯性的,静是动的延续,动是静的启端,动静相互影响。 我们不需要制造一个安静的心灵,只要把干扰的东西撇开,心自然清净。 数息只是修止修定的基础,就像诵读思惟般若经只是修观修慧的基础;现代禅主要修行法门是止观双运和本地风光两门禅法。而在修习

22、禅定的单方面,现代禅比较重视的是随息和日常生活的念念分明。 数息是打坐的基础,若不下死工夫去练,再过三、五年一样无所成。 习定之人能否很快地入定,或每坐必入定,可说端赖未到地定的熟娴。一个非常熟娴于未到地定的人,对他而言入定只有要不要,而没有能不能的问题。 禅定要训练的是收发自如,而不是环境的取舍。 禅定的锻炼是生活化的,而修行的得力则表现在有人的地方。 打坐时观察丹田之起伏与观察念头之起处,两种方法应交替运用修习,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为悟空要门。所谓念头,非指偶尔在心中一闪而过的影像,而是指我们业已肯定它是青、黄、绿、白、是、非、善、恶、有、无、正、邪、生、佛、迷、悟的那一念,到底它是从什

23、么地方现起的呢?到底它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这点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切莫迷迷糊糊、若隐若现的。我们可以说:一旦你观一念不生之景致,到了如见掌上纹路一般地清晰,如见天上明月一般地明朗,则可选择此后的行门修只管打坐。 一念不生有三种。一种是指用意志力去压抑,用意志力使念头生不起来。这是指一般世间的禅定。第二种一念不生的念,它的定义是指实在感。 一个悟道的人,由于彻见诸法无我实在性,所以对思想的实在感生不起来,对见解的实在感生不起来,各种东西的实在感都生不起来。 第三层次的一念不生是当一个人各种实在感已经很久很久都起不来了,于是,自然而然起伏不定的念头也消息瓦解了,这个时候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道共定

24、,它对散乱、妄念的止息,正如同古代禅师所说的:不是我不烦恼,只因无物可思量。他的到达,首先是由于断除我见实在感,继之,将如梦如幻的般若空观融入潜意识,促使散乱的因素彻底瓦解所导致的一念不生。 一般的禅定透过作意、修炼而达到的心理状态,它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产品;而道共定是令散乱的原因分别我见与俱生我见瓦解而已,一切生起散乱的因素彻底或部分瓦解了,所自然到达的心理状况,那就叫道共定。古代禅师说:不是我不烦恼,而是无物可思量。这类话就是在透露道共定的意味。 道共定就是透过智慧化解散乱的原因到达的禅定状态。而更简单的说,道共定只是没有散乱而已,而没有再去另修一个禅定。 以修习禅定来说,行住坐卧即是禅定,

25、禅定即是行住坐卧,这才是正统的修定方法;如果只是在静坐中练禅定,那么一般人每天顶多只能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静坐,那么试问其余的二十二个小时在做什么呢?就好比煮一大桶开水,加火一两分钟,熄火二、三十分钟,之后再加火一两分钟,接着又熄火二、三十分钟,如此则很难把水烧开。 一般人修禅定,经常注重打坐的禅定;其实禅定的修习,更应该利用上班时、炒菜时、陪小孩玩时、在履行责任和义务时加以锻炼。为什么?一个人如果一天只打坐一小时,剩下的二十三小时都不修禅定,那就好比烧一壸开水,烧一分钟,剩下的二十三分钟都在休息,这样水不容易烧开。反之,如果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修禅定,那就像烧开水烧了二十三分钟,即使没有

26、打坐少烧一分钟,水也容易煮开。如果进而再透过打坐加强修习禅定,那么就等于二六时中都在修定,这样很快就可以锻炼起禅定,于未到地定或于初禅得自在。这种境界的达成,花费几个星期就能达成,所以极精进的修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禅宗的禅定,乃是行、住、坐、卧都禅定,不是特指打坐,打坐只是修定的一个形式而已。禅定不仅是行、住、坐、卧,乃至于讲话、喝茶、上班、炒菜、陪小孩子游戏,随时都可以修的。一切时地无论进行的是什么样的事,恒常地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就是修禅定。 一个人要修初禅定,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达到未到地定。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先培养稳定、一心的个性,这个,我通常称之为禅定的个性。不管到什么地方,永

27、远都是一。一个武士如果要跟人家决斗的时候,才提醒自己要进入太极无心境已经来不及了。他须要平常就相当一心,平常就具有生死一如的气势,这样在临决斗的时候,他才有办法心住太极。同样地,修禅的人不能说打坐的时候才想随息、才想入定,他平常就要培养一心的个性了。 修定的人,不是睡着就是清醒,不是清醒就是睡着,没有既躺在床上却又胡思乱想的,或者既醒着却又昏昏沉沉的情形。 所谓未到地定,依我个人经验及给予的定义是:在静坐时,自己的心念纯跟着呼吸的起伏而动着呼时知道呼,吸时知道吸,全部的心念都安稳地集中在呼吸上(屏气停息时亦然)学人真正做到心息一如之境不过这时学人会有心随着息而走很累的感觉生起,于是他进而舍弃随

28、息游动的心念,使心念止于一处。 关于禅定要怎么锻炼,我们有很多种说明的方法。从念念分明,从勇敢一点,从活在眼前,从如死人之心,从莫发射脑波,到不用修定、但莫受干扰等等,我们有多种方法来描述禅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这是现代禅修习者的一句座右铭。 真正的禅定应称为定根定已成根。定已成根即形成业力形成定的串习力、定的惯性力。你要他散乱要他前瞻后顾都没办法。定根成就的人,会有磅礴气势的人格特质,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如入无人之境一样处众无畏,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有永远活在当下的气势。 如果对于花木而言,阳光和水分是最重要的话;那么对于脑力经常透支的现代人,以及志求初禅定以上的习定者

29、而言,未到地定最好特别重视才好。其理由是:未到地定就好比距离都市不远的山庄,向前它是通往森林四禅必经之路,向后它是烦嚣都市生活的一个避暑胜地。习惯于思考、多事又多虑的现代人,倘能偶尔进入山庄,彻底松弛一番,将心念洗上一洗,不但可使疲惫颓丧的身心,立刻从零再度出发,并且也有助于思考的冷静和细密。对于重视效率、冲劲、创新、突破的都市人,这是多么值得向他们郑重推荐的啊!特别是它的修习并不需要另外花费时间,只要经常提醒自己从零出发,在任何工作中,保持清醒和一心即可。 当学人住于初禅定的时候,心理状态的特征是:清醒又不动,不动又清醒。举例来说,正在初禅定的人,如果旁边有人走动,他会立即感应察觉,但他的念

30、头并没有去而复返的现象。一般,我们在察觉外境时,心念难免都有去而复返也就是闪动的现象,但在初禅定的人,他的心念是不动的,他对外界事物的察觉,有如明镜映像一般。另外,再举一例,譬如我们闭目静坐,正观想一尊佛像这时我们所观想的佛的影像,必然会有忽隐忽现或模糊不清的情形;而倘是正在初禅定的人,他所观想的影像,则会很清楚且没有闪烁不定的情形。 行者能否深观到烦恼的根源,爆破根深蒂固的自性见,可说完全决定在有没有具备活在眼前一瞬的禅定个性,一个尚没有于未到地定得自在的人,无论他花费多少年月,多少精力,随时去观察烦恼妄念,随时去反省身口意业,断然不可能顿断疑惑与邪见之根。定力未成就的散心观察,所能反省到的

31、不安和矛盾,永远停在一种肤浅的层次;就算偶尔分析得详细深刻些,也不离他人的暗示和一半的推论,非但不是如实的照见,并且也欠缺知非即离的力量。这种散心的观察,并非不好,而是要明白它的限度;就如一把小刀片,拿来削苹果尚可,却不可用之于杀牛。 散乱是指念头纷飞,不仅杂乱无章且不听指挥。散乱的人表现在心内的是东想西想无法自已;表现在行为上的则是静不下来非得东走西走、东看西看或者找人聊天不可。 所谓昏沈,不是只有失神才是,只要忘失自己正在做什么,就是昏沉了。 精进的时候,就修只管打坐,锻炼禅定的个性;懈怠的时候,就不要再修定了,这时要改修乐心,无拘无束地扩大生活、经验、感觉的领域。如此不但不会退失道心,并

32、且可为禅定筑下良好坚固的基础。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去追求一个不需要依赖任何事物也能够使他安心自在的东西。我觉得静坐入定的快乐,是值得向世人推荐的。 打坐是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它不但使人的心念不断地刷洗,更清新、充满着活力,使人对物体百看不厌,觉得月儿更美丽、溪水更清澈,身旁的人事更可爱、更有趣;并且也让人有拥抱寒风冰雪的风骨,对于人生无可避免的痛苦,不仅有勇气迎接它,还能在里头品味出另一种人生哩! 对于习惯以思考代替感受、以头脑代替心灵的现代人来说,禅定应该如同清爽的空气一样的重要,可惜关于此点,截至目前一般文明人似乎仍然没有察觉;而心理学对此虽然在实验上是肯定的,但也还没有重视到认为这是刻

33、不容缓的事。 艺术极品跟一般的艺术创作相差有限,好的作品只是作者多那么一点敏锐的心,使他得以捕捉那隐晦的神韵,并无碍地运用他熟练的技巧。为了使艺术家的创作力经常处于最佳状态,禅定的功夫是值得向他们推荐的。 如果世间只能选择一项娱乐的话,我必然选盘腿打坐,其次才是读书。打坐是为了自娱,读书是为了济苦。没有打坐的生活,简直如同荒漠的世界,一点点乐趣都没有。 修定的人,沉浸在简单的生活中,享受单纯的满足。修定使人从容、含蓄、优雅。 从世俗立场来看,禅定的锻练是具实用性且使人宁静快乐的有效方法。 在修定的过程中,行人的性格会明显地趋于稳定、安祥,心志会愈发地警觉、灵敏、专注、集中,这时行者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察觉到自己前所未见的傲慢与偏见。这对于修行人而言是多么可贵的收获啊! 一般现代人,若能具备禅定的修养,不但得以在十分忙碌、紧张、散乱时,令心念瞬间进入心空如洗之境,使涣散的一颗心,可以从零再度出发;并且也能够充分驾驭自己的脾气和情绪,练就一副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力,而个性也将大大地稳重、沉静下来。 忍耐是十八般武艺的基础,禅定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一切时地摄心不散,勿使心念全投于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