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对“新文科”讨论的扩展与深入,跨学科作为其基本特征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回应信息科技时代要求,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新文科”跨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跨学科并非消解学科,恰恰相反,其真正意义在于突破现代分工过细所导致的学科专业壁垒,依托人类整个知识系统,重建文科与其他学科的血脉联系,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推动自身学科理念的更新。与传统文科时代的跨学科实践不同,“新文科”的跨学科不再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是参与到学科建构之中,具备了某种本体论意义
2、。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科”之于传统文科,无异于一次跨学科的“系统重启”,对文学学科而言自然也不例外。首先,跨学科的本体论建构推动文学研究走向新的学科自明。文学从人类知识总体中分离出来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而发展为一个圈层化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确立了各级学科疆域,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也容易切断文学与人类知识母体甚至学科内部“圈子”间的联系,使文学沦为一座文科“孤岛”。因此,突破圈层阈限的跨学科很早便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然而在很长时间里,跨学科只是作为一种拓宽视野的手段存在,研究者的学科理念并未因其而有太大改变。在“新文科”背景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普及与
3、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学科合作与交融成为常态。在这一语境下,跨学科给文学研究带来的不只是方法论的襄助,更有以他者眼光重新审视自身、探求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和区别的深层反思。其次,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刷新了文学研究的问题域。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带来了全新命题。比如,“数智时代”的文学应何去何从?如何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海量文本?人工智能创作可否视为新的文类?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凡此种种,都已溢出原有的学科经验范围,亟须得到新的回答。如果说本世纪初研究者对上述问题仍不乏犹疑甚至拒斥的话,那么随着“新文科”对科
4、技和人文交叉融合的积极探索与正面演示,越来越多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汇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并逐渐接纳了上述问题。由此,学科论域也得到了新的拓展。再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有助于启发跨学科研究者,使其勇于回应数字时代文学新命题的挑战,甚至重新激活相关经典论题的探讨。以作者问题为例,在以往的文学创作论中,作者被视为文学素养高、表达能力或想象力突出,以灵感、游戏或劳动体验等为内驱力追求原创的主体。而数字时代文学作者的巨大变化,便是人工智能(AI)作者的出现。例如,“微软小冰”在20172020年间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和一本网络趣语集,也曾在华西都市报文学副刊“浣花溪”开设诗歌专栏,其文学活动与人类作者几
5、乎已经没有分别。但“小冰”这个作者,既不能与微软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框架直接画等号,也不能说是计算机算法,将其认定为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同样难以成立。它更像是上述各方的一个综合体,散发着与人类作者全然不同的技术气息。传统文学研究者不太容易认同这样的作者,“新文科”培养的跨学科人才却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开探究。(摘编自杨果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于传统文科的圈层化特点,“新文科”的基本特征是跨学科,这逐渐成为学界共识。B文学从人类知识总体中分离出来之后,与之切断联系,成为一门孤立的学科。C越来越多的“新文科”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交汇融通
6、已经成为时代课题。D对于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传统文学研究者不认同,而“新文科”研究者认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设置了总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层次分明,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分论点。B文章在信息科技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等背景下,探讨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问题。C文章以“微软小冰”的文学创作为例,论证了数字时代文学必须包容智能创作者的观点。D文章的论证语言既注重如“圈层阈限”等的学术性,又讲究如“全新命题”等的生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科也曾有过跨学科实践,但这种跨学科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新文科”的跨学科参与到了学科建构之中。
7、B传统文学必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间资源共享和学科合作交融,彻底颠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论。C对于“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等命题,在本世纪初文学研究者的认知领域和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D人工智能文学创作者是一个新的现象,它的合法性一旦确立,将会给传统文学理论带来冲击,人类文学创作者的合法性也会因此受到挑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在我们祖先居住洞穴的年代,门的雏形可能就产生了。大概有了家居意识,也就产生了门。山顶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挡些石块、树干之类的东西以作屏障,很可能就是原始人类的门。门是居住的室内与外界的出入口,有房
8、屋建筑就得有门,它是居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门具有防卫的作用,是一种安全设施。掩上门,外人无法窥视室内;插上门,则能控制出入,保障居所的安全。门的另一种作用是界定空间。门内是内部空间,门外则是外部空间,以门为连接点,内外空间清晰明了,这在中国古典建筑中表现得最为精彩。中国的古典建筑采用的是平面上横向展开的群体空间组织方式,由单体建筑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建筑群,建筑群组成街坊,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在如此众多的建筑中,起界定与连接作用的就是门。(摘编自中国古建筑“门”的艺术特性)材料二:垂花门是宅门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
9、不迈”的“二门”,就是指宅门中的垂花门。垂花门用垂莲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门”的功能需要。妇女们在此寒暄、行礼、殷殷话别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两根檐柱落了地,那门前能活动的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莲柱,地面就宽敞多了,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再加上华美的垂花门的衬托,环境、气氛均极恰当。(摘编中国古建筑中的垂花门)材料三:中国传统建制中,门也可称为“门户”,将双扇称为门,单扇称为户,因此就有“门当户对”等说法。“门”一般包括门楣、门簪、门铁、门墩等重要构件。门楣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属于重点装饰部位,位于屋檐下方和门框上方之间,常有“光耀门楣”的说法,奢华的门楣常运用雕刻、彩绘的手法
10、装饰,而简单的门楣矮小且无装饰。门簪专指一种形似妇女发簪起固定整个门作用的木构件,不同等级的门其门簪数量也各不相同。门铁是固定在门板下方起保护作用的铁皮包装,一般位于“门”的底部正中位置。门墩又称抱鼓石,是放置在门槛两侧用以辅助大门转轴的石质构件。(摘编自杨新兴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伦理)材料四:门是内部生活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联系的端口。“门,闻也”,按照段玉裁的解释:“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故“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因此,关闭门分割了空间,开启门却能实现内与外、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门成为从封闭独立空间转变成开放连续空间的端口。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根本
11、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门的世界,“入地无门”描述的绝望人生境地,揭示的正是“门”的联系意义。(摘编自陈丛兰由“门”管窥中国古代居宅伦理之堂奥)4根据材料,下列各图属于“垂花门”的一项是( )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顶洞人在他们居住的洞口挡些石块和树之类的东西,这大概就是原始人类的门了,门的产生,大致反映了原始人类的家意识。B从造字法看,“門”属于象形字,它的字形很像门的样子;段玉裁对“门”的解释,偏重于其具有联系内外的功能。C在古建筑中,垂花门将外宅与内宅分开,其设计带有一定的人性化,能为妇女在此行礼、道别等活动提供较大的空间。D门簪指一种起固定整个门作用的木
12、构件,封建等级地位不同,门簪数量不同;门铁是固定在门板下方起保护作用的铁皮包装。6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门”有怎样的实用性、艺术性和伦理性。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凤仙花(节选)刘庆邦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可惜的是,这个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明明是凤仙花,却跟没看见花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指甲草。不过,不管是叫花,还是叫草,都不耽误他们对指甲草的喜爱。那么,为什么把凤仙花叫成指甲草呢?这是因为,指甲草上面开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
13、大奶奶把花盆放在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等指甲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小闺女们都爱美嘛,都喜欢染红指甲嘛!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灵;两个是二奶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二奶奶死得早,二奶奶的两个孙女儿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她们大奶奶大奶奶地叫来叫去,有时带得梅灵有些顺拐。大奶奶纠正她:你这个傻闺女,我是你亲奶奶,奶奶前边不用带大。刚过了二月二,还不到三月三,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了。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
14、小板凳上捻蚕丝。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大奶奶说: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大奶奶想着呢。大奶奶在说话的时候,手上并没有停止捻蚕丝,仍把捻锤儿捻得滴溜溜转。梅灵也过来了。奶奶说,等她把丝线捻得够长了,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夏天穿上捻绸布衫子,那可真叫凉快哩!那,等你织好了捻绸布,先给谁做捻绸布衫子呢?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先给你爹做了。谁让你爷爷被土匪打死了呢,谁让你爹是奶奶的儿子呢,谁让你奶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我就知道你,只喜欢男孩子,不喜欢女孩子。谁说我不喜欢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欢女孩子的话,能年年想着给你们种指甲草吗?能教你
15、们用指甲草上开的花儿染指甲吗?好了,我给你们唱个小曲儿吧。她又转了一下捻锤儿,像是用丝弦为小曲儿拉了一个过门儿,才慢声细嗓地唱道:三月里来呀刮春风,姐妹二人放风筝。姐姐呀放的呀是蝴蝶呀啊,妹妹放的是蜜蜂,是呀嘛是蜜蜂。眼看那风筝随风起,俺想放手又不敢哪,怕的是风筝一高飞就不再回程。一时间,姐姐和妹妹都有些走神儿。在梅灵听来,奶奶唱的是姐妹二人放风筝,没有把她包括在内,有些不大高兴,说奶奶,你咋不唱唱你自家呢,咋不唱唱种指甲草的小曲儿呢!奶奶说: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等指甲草开花的时候再唱指甲草吧。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她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珠,弯着
16、有些伸不直的腰,一个人不声不响就劳动上了。老人或许要试一试,她的孙女们长心了没有,她种指甲草的事会不会被孙女们发现。老人刚把花盆里有些发潮的土刨开,就被大玉看见了,大玉就走了过来,问大奶奶要种指甲草了吗?大奶奶说是呀,今天天下着雨,把花籽儿埋在土里就不用浇水了,老天爷替咱们浇水。大玉过来了,梅灵和二叶很快也过来了。原来,她们每天在院子里出来进去,时不时地都会往花盆那里看一眼,都在操着种指甲草的心。她们都有些兴奋,围绕在大奶奶身边捋胳膊,绾袖子,跃跃欲试。大奶奶说:你们都不用动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二叶提出了异议,说大奶奶,你栽的不是树,种的是指甲草呀!道理是一样的,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
17、。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看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大约有十几颗。大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二叶问:大奶奶,你为啥只种三颗呢,是不是我们三个人每人一颗呀?大奶奶说:这个二叶,就是聪明。好了,你们三个都在土上摁摁吧。要得好,大带小,大玉先摁。是要摁手印儿吗?大玉问。对,五指并拢,使劲把土往下摁,摁出你的手印儿来。大玉把右手伸出来了,手指并拢严丝合缝,看着大奶奶,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让她们在土上摁手印,难道有什
18、么讲究吗?大奶奶说: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摁得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哐里哐当,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明白了。大玉把手放在松软的土上使劲儿往下摁,摁出一个深深的手印。清明雨还在细纷纷地下着,梅灵和二叶学着大玉的样子,也先后在花盆里的土上摁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对凤仙花进行描述,而是阐释“凤”“仙”二字,介绍其功用,表明人们对这种花的喜爱,从而产生审美效果。B清明节那天,大奶奶一个人不声不响地种花,是想
19、试试孙女们是否关心她,可见大奶奶是一个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老人。C小说人物关系简单,对生活的书写充满童话色彩,闪耀着质朴、善良、纯真的人性光芒,有着沁人心脾的感人力量。D这篇小说场景集中,没有刻意去构建复杂的矛盾冲突,情节平和舒缓地推进,呈现出了一种散文化、诗意化的美感。8这篇小说是围绕凤仙花来写的,为什么中间插入“捻蚕丝”的情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
20、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副使苍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污,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宾客落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于东庑,群子之席于西庑。人
21、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曰:“此造宅者。”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廷式为婚。后契阔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坚不可,曰:“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闺门极雍睦,其妻相携而后能行。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美行,遂为之阔略。其后廷式管干江州太平宫,而妻死,哭之极哀。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苍:通“仓”。颒:洗脸。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荆公病
22、/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B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C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D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丽礼币赠遗之物”与“持千金之资币物”(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币”字含义相同。B“一切委于副使”与“如土委地”(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委”字含义不同。C“诸子安可与工徒齿”与“君子不齿”师说)两句中的“齿”字含义不同。D“固宜
23、坐造宅者下也”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衡出使高丽返回时,在海上遭遇大风;船夫非常恐惧,请求将船上的物品扔到海中,以避风险;副使不得已将自己的东西全扔到海中。B门人见王荆公脸色发黑,就去问医,医生说王荆公脸上有污垢,并没有病;门人让王荆公洗脸,王荆公说自己天生就长得黑,洗不掉的。C郭进在邢州城北建了一座私宅,建成后举行落成之礼,将土工、木工的宴席安排在东厢房,以示敬重,而将儿子们的宴席安排在西厢房。D刘廷式务农时与邻家女子约为婚姻,考中进士后回乡践诺履约;成婚后夫妻和睦;妻子死后,刘廷式非常哀痛;苏轼欣赏其
24、情义写文赞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2)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美行,遂为之阔略。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山林休日田家卢照邻归休乘暇日,馌稼返秋场。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注】休日:休沐日、假日。馌稼:为耕作者送饭。王彗:植物名。虞讼:虞芮之讼,指发生在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田事件。子贡去南方楚国游历,见一老丈挖地道入井,抱瓮打水浇田,子贡劝他使用桔槔,可以提高效率,老丈却说,使用机械,必定行事图巧,
25、会使心思也变得巧诈,失去纯白无瑕的本心,无法求取真道,因此不用它。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写诗人为官时,乘着闲暇日子去田家休假,给耕作者送饭的事情。B诗歌三、四句写路上草已稀疏、树叶飘落的景象,紧扣上句的“秋”字。C诗中“正芳”和“初冽”相对,写活了菊花芳香四溢、生命力旺盛的形象。D本诗通过朴素无华的语言以及一系列田家意象营构了活泼灵动的意境。15本诗采用了哪些手法表现思想感情?和归园田居(其一)相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26、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如“_,_”两句,从木材和金属的改变说明人们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学识和品行。(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以高超的技艺弹奏琵琶,经过沉重雄壮、清脆圆润、轻快流利等旋律后,至“_,_”戛然而止,结束弹奏。(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是湖光作色的乐景给人带来的喜悦,与淫雨、阴风、浊浪等哀景给人带来的“_、_”的悲伤情绪形成对比。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彰显了底蕴深厚的文化自信之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根植于民族的伟大历程和伟大创造。中国人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光辉史篇,拥有博大精深、魅力独特、守正创新的
27、文化传统。诸如昭示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的诚信仁爱、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源。诗画艺术是中华文学艺术瑰宝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都可以在诗画艺术中彰显。诗画中国从 的传统绘画作品中,精选出近60幅名作,其中涵盖了中华传统绘画“家底”中重要的传世经典,精细展现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作,这在电视舞台上开了先河。传统绘画,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古典诗词,含蓄凝练,意蕴深远。更重要的是,诗画中国对经典诗画作品的鉴赏,没有停留于 式的表层解读,而是穿透式的,既注重形式和技法上的专业解读,更注重精准提炼与鲜活表达作品中蕴含的精
28、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于此,诗词之秀逸与画作之神韵彼此交融,传统精神与时代气质 所构筑的民族精神、价值生发出穿越时空、生生不息、奔腾向前的精神力量,让观众能体会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文化自信之美。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而它们往往蕴藏于体现伟大创造的艺术瑰宝中”是文中的一句话,你认为将其放在哪个位置最恰当?请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球迷们眼中,看世界杯球赛是“必须要熬的夜”。那么,该如何减少熬夜带来的危害呢?可以在熬夜前睡12小时, ,闭目养神也能起到休息的作用。在熬夜过后,次日进行午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存在“补觉”误区。如果熬夜过后, ,反而会
29、打破睡眠规律,久而久之对身体无益。根据科学计算,可采用“熬夜两小时,白天午睡半小时”的比例进行补觉。看球期间,球迷或许会为各自喜爱的球队振臂助成。对于需要熬夜的人而言,适当的身体活动的确需要。看球时避免不要久坐,建议每半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伸伸懒腰十分必要。但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比赛结束后兴奋失眠,可利用洗热水澡、听轻音乐等帮助入眠。竞技体育充满不确定性,在世界杯比赛中,补时读秒进球的场景屡见不鲜。彼时便会考验各位球迷的“小心脏”了。在夜里看球时,需要注意 。夜里,血管较为脆弱,切勿大喜大悲,过于激动。在此倡导球迷们理性观赛,毕竟“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身伤”。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
30、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小心脏”是常见的网络用语,“心脏”是生理学用语。文中可以用“心脏”代替“小心脏”,但二者的表达效果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八、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材料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材料三:清华“学霸奶奶”李路,83岁时被阿里巴巴以40万年薪聘为资深体验师。李奶奶毕业于清华大学,她在退休之后开始学电脑,玩智能手机,学摄影、修图,熟练操作设计软件,掌握
31、的技术能让许乡年轻人都自愧不如。上述材料能给正在学习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以“终身学习向未来”为主题,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2B 3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传统文学研究者不认同”说法错误,从“传统文学研究者不太容易认同这样的作者。新文科培养的跨学科人才却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开探究”这句话看,传统文学研究者是“不大容易认同”“新文科”研究者“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开探究”,而不是认同。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32、法的能力。A.“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分论点”说法错误,文中三个分论点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C.“论证了数字时代文学必须包容智能创作者的观点”说法错误,应为使研究者“勇于回应数字时代文学新命题的挑战,甚至重新激活相关经典论题的探讨”。D.“又讲究如全新命题等的生动性”说法错误,“全新命题”不具有生动性特点。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彻底颠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法错误。根据“跨学科给文学研究带来的不只是方法论的襄助”可知,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并没有被彻底否定。C.“在本世纪初文学研究者的认知领域和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说法错误。从“如果说本世纪初研究者对上述问题仍不乏犹疑甚至拒
33、斥的话”可知,本世纪初研究者对“教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等命题只是犹疑和拒斥,在认知领域和研究领域并不是一片空白。D.“人类文学创作者的合法性也会因此受到挑战”说法错误,从人工智能文学创作者的“合法性一旦确立”推不出这个结论。4A5D6实用性:门具有防卫的作用,是一种安全设施;可以界定空间。艺术性:垂花门设计华美,有意境;门楣是门的重点装饰部位,奢华的门楣常运用雕刻、彩绘的手法装饰;门簪形似妇女发簪,很有艺术感。伦理性:门是内部生活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联系的端口。【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A.此图中门上有非常大的屋顶,而根据材料二“用不落地的垂莲柱,地面
34、就宽敞多了,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再加上华美的垂花门的衬托,环境、气氛均极恰当”的描述,可判断该项正确。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D.“封建等级地位不同,门簪数量不同”错误,根据材料三“不同等级的门其门簪数量也各不相同”中的“不同等级”指的是“门”本身大小的等级,不是指封建等级地位。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原文“门具有防卫的作用,是一种安全设施。掩上门,外人无法窥视室内;插上门,则能控制出入,保障居所的安全”“门的另一种作用是界定空间。门内是内部空间,门外则是外部空间,以门为连接点,内外空间清晰明了,这在中国古典建筑中表现得最为精彩”可归纳出:实用性:门
35、具有防卫的作用,是一种安全设施;可以界定空间。根据材料二原文“垂花门用垂莲柱加深出檐不占地面很符合“二门”的功能需要。妇女们在此寒暄、行礼、殷殷话别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两根檐柱落了地,那门前能活动的地面就要受到很大的局限,用不落地的垂莲柱,地面就宽敞多了,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再加上华美的垂花门的衬托,环境、气氛均极恰当”和材料三原文“门楣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属于重点装饰部位,位于屋檐下方和门框上方之间奢华的门楣常运用雕刻、彩绘的手法装饰”“门簪专指一种形似妇女发簪起固定整个门作用的木构件,不同等级的门其门簪数量也各不相同”可归纳出:艺术性:垂花门设计华美,有意境;门楣是门的重点装饰部位,奢华的
36、门楣常运用雕刻、彩绘的手法装饰;门簪形似妇女发簪,很有艺术感。根据材料四原文“因此,关闭门分割了空间,开启门却能实现内与外、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门成为从封闭独立空间转变成开放连续空间的端口”可归纳出:伦理性:门是内部生活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联系的端口。7B8充实文章内容。借“捻蚕丝”的情节,为整个故事设置了家庭背景、时代背景,便于读者深人理解文章。丰富了人物形象。塑造了生动传神的大奶奶形象,同时,那些孩子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丰富。写大奶奶“捻蚕丝”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劳动美、人情美、风俗美。把笔墨宕开,舒缓了叙述节奏,更易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9小说洋溢着浓郁的诗情,语言含蓄隽永,流畅
37、自然。譬如文中描写大奶奶种花的情景,优美诗意。朴实自然,口语化表达。如“哐里哐当”“贴皮贴肉”等。引用或化用俗语,如“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充满哲理意味,富有情趣。用词生动(妙用叠词)。如说花盆儿里的土,“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叠音词的使用,传神的文字渲染出美好的氛围。句式灵活,小说多用短句或结构相近的句子,节奏明快,有生活气息;也长短句相间,语言灵活有变化。【解析】7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是想试试孙女们是否关心她”错,文中是老人想看一看她种指甲草的事会不会被孙女们发现。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
38、能力。(1)从情节安排方面分析结合“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等她把丝线捻得够长了,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分析,小说借“捻蚕丝”的情节,为整个故事设置了家庭背景、时代背景,使文章内容充实,便于读者深入理解文章。(2)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分析结合“奶奶说,等她把丝线捻得够长了,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夏天穿上捻绸布衫子,那可真叫凉快哩”“那,等你织好了捻绸布,先给谁做捻绸布衫子呢”“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先给你爹做了。谁让你爷爷被土匪打死了呢,谁让你爹是奶奶的儿子呢,谁让你奶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分析,捻蚕丝织绸布给儿子做衣服,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大奶奶勤劳、慈爱的形
39、象;同时,那些孩子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所以,插入“捻蚕丝”的情节,人物形象丰满。(3)从主题设置的角度分析结合“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大奶奶在说话的时候,手上并没有停止捻蚕丝,仍把捻锤儿捻得滴溜溜转”“奶奶说,等她把丝线捻得够长了,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分析,写大奶奶“捻蚕丝”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劳动美、人情美、风俗美,使小说的主题丰富。(4)从叙事节奏和渡河的角度分析这篇小说是围绕凤仙花,主要叙述写大奶奶种指甲草给孙女们染指甲的事,但中间插入“捻蚕丝”的情节,这宕开一笔,在叙述节奏起到了舒缓的作用,更易调动读者的
40、阅读兴趣。9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审美取向的能力。(1)结合“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她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珠,弯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个人不声不响就劳动上了”“今天天下着雨,把花籽儿埋在土里就不用浇水了,老天爷替咱们浇水”分析,文中描写大奶奶种花的情景,语言含蓄隽永,流畅自然,洋溢着浓郁的诗情。(2)结合“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如话家常,本色质朴,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文中多处使用方言,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哐里哐当,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贴
41、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中的“哐里哐当”“贴皮贴肉”等口语化表达,亲切自然。(3)结合“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分析,小说引用或化用俗语,充满哲理意味,富有情趣。(4)结合“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分析,小说用词生动,叠音词的使用,传神的文字渲染出美好的氛围。(5)结合“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分析,小说语言句式灵活,小说多用短句或结构相近的句子,节奏明快,有生活气息;“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摁得
42、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哐里哐当,人就不暖和。把衣服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中,短句相间,语言灵活有变化。10B11C 12A13(1)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李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这样之后填塞上自己收的礼物,来避免漏水(自己的物品)潮湿。(2)刘廷式曾因过错当小有贬谪,监司本来打算罢他的官,因赞赏他的美德,于是因此宽免了他。【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王荆公(安石)患有哮喘病,用药需要紫团山人参,买不到。当时薛师政从河东还朝,正好有这药,就送给荆公几两,荆公不接受。“王荆公”作主语,
43、“病喘”作谓语,意思是患了哮喘病,故“病喘”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C。“赠”作谓语,“公”作宾语,“数两”作“赠公”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1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正确。两句中的“币”都是“礼物、礼品”的意思。“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句意: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持千金之资币物”,句意: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B正确。两句中的“委”字含义不同。第一个“委”是托付的意思。“一切委于副使”,句意:(李士衡)一切都让副使去管。第二个“委”是卸落的意思。“如土委地”,句意:像泥土一样堆积在地面上。C错误。两句中的“齿”含义相同,都是“并列”的意思。“诸子安可与工徒齿”,句意:您的
44、儿子们怎能与工匠们比邻相坐?“君子不齿”,句意:君子不屑与之并列。D正确。第一个“固”是当然的意思。句意:(这些人)本来就应该坐在造宅人的下首位置。第二个“固”是坚固的意思。句意: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A“副使不得已将自己的东西全扔到海中”错,原文是“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副使苍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约投及半”,可见,副使事先将李士衡的物品垫在船底,将自己的物品放在上面,海上刮起大风,船夫让扔掉东西,副使仓皇之中来不及选择就往海里扔,由于他的物品在上面,所以扔掉的都是他自己的东西,约扔掉一半,
45、风停了,并未说明全扔到了海中。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藉”,垫;“实”,充满、填塞;“以”,表示目的,来、以便。(2)“坐”,因为;“嘉”,赞美、嘉奖、赞赏;“阔略”,宽免。参考译文:李士衡任馆职时,出使高丽,一名武人任副使。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李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让副使去管。当时船底不严密,有些渗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李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这样之后填塞上自己收的礼物,来避免漏水(自己的物品)潮湿。到了海上,遇到大风,船将要倾覆。驾船的人非常恐慌,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不然船太重,一定难免沉船。副使仓皇不知所措,就取船中的物品投进海里,也来不及挑选
46、。约投了一半,风停了,船又稳定下来。随即清点检查投到海中的东西,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李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一无所失。王荆公(安石)患有哮喘病,用药需要紫团山人参,买不到。当时薛师政从河东还朝,正好有这药,就送给荆公几两,荆公不接受。有人劝荆公说:“您的病,不是这药就不能治好。病是值得忧虑的,这点药物不值得推辞。”荆公说:“平生没有(用过)紫团参,也活到今天。”最终没有接受。荆公脸面有些黑黄,门人忧虑,去问医生。医生说:“这是污垢,不是疾病。”门生送澡豆叫荆公洗脸,荆公说:“老天让我这么黑,澡豆能把我怎么样呢?”郭进有才能谋略,屡立战功,曾任邢州刺史。现在的邢州城就是郭进建造的,城墙厚六丈,至今
47、坚固完好。郭进在城北建造宅第,施工结束后,聚集族人和宾客举行落成之礼,下至土工、木工都参加。就在东厢设席招待工匠,在西厢设席让他的儿子们落座。有人问:“您的儿子们怎能与工匠们比邻相坐?”郭进指着工匠说:“这些人是建宅人。”又指他自己的儿子们说:“这些人是卖宅人,本来就应该坐在造宅人的下首位置。”刘廷式本出身农家,邻居老翁家里很穷,有一个女儿,和刘廷式订了婚约。后来两家分别好几年,刘廷式读书考中了进士,回到乡里,寻访邻居老翁,而老翁已经去世,他的女儿因为得病双眼失明,家境及其困顿。刘廷式让人前去说明从前的关系,而女方家里借有病推辞,答应可以做刘廷式的佃户,不敢和官员结亲。刘廷式坚持认为那样不可以,说:“我与老翁有约定,怎么能因为他死了女儿残疾了而背弃婚约呢?”最终和老翁的女儿成了婚。结婚后两人非常和睦,他的妻子要人搀扶才能走动。刘廷式曾因为小过失,监察部门打算罢免他,鉴于他的行为品德很好,就原谅了他。后来刘廷式担任江州太平宫的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