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河北省 2017 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化 学本试卷满分 57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S32Zn65第卷(选择题 共 2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煮鸡蛋B.小米粥C.凉拌黄瓜D.白面馒头3.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闻气体气味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4.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复合肥3KN
2、O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5.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 g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中硫元素为价3SO46.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23()Cu OH CO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甲乙丙丁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 t1和
3、 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中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MNPQ t1时的质量/g519317 t2时的质量/g233x51A.x 的值小于 3B.Q 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 与 N 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8.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0.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B.门捷列夫
4、元素周期表 C.阿基米德杠杆原理:1 12 2FlF lD.欧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2QI Rt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1 L 大豆与 1 L 小米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 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12.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石墨B.干冰C.沥青D.陶瓷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1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高温煅烧除去碳
5、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B滴加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D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4.下列各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甲:水不能从杯中流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43NH NO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第卷(非选择题 共 29 分)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15.(3 分)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1)气体 a 为 。(2
6、)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16.(5 分)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生活中可以用 区别硬水和软水。(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 ,可用于制作钢轨。(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 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4)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填序号)。A.汽油B.洗洁精C.氢氧化钠溶液17.(5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实验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
7、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实验用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pH值相比 (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18.(4 分)AG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B、C、D 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 和 G 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 。(2)B 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 1 小题,共 7 分)19.(7 分)小明在市场看到
8、: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常温下,与24Na CO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 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 M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和。23Na CONaOH23Na CONaOH【实验 2】小明取溶液 M,滴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
9、成,他认为白色沉淀2CaCl是,溶液中一定含有。3CaCO23Na CO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他的理由是 。3CaCO【实验 3】小刚取溶液 M,滴加稀,观察到 HCl。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从而否定了猜想二。23Na CO与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Na COHCl。【实验 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 M 中是否含有,他们向溶质 M 中滴加溶NaOH2CaCl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溶液,猜想一正确。NaOH该实验中用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 。2CaCl【反思拓展】(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2)检验 A、B 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四、计算应用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5 分)20.(5 分)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计算:(1)共制取氢气 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