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详细分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528881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详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详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详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详细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详细分析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殊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闻名。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的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归园田居其二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

2、心目中,恬美安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志向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予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安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特别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终于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安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搅,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3、”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示意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放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状况,肯定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

4、么友好淳厚。与充溢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每天生长,开拓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惊。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验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闲自由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会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安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

5、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安静谐美的志向天地。 归园田居其四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公元406年(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其次年,诗人便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闻名诗篇,当时诗人四十二岁。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躬

6、耕田园,且从今终身不再出仕。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也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明哲保身、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妙情操。 作者之所以毅然弃官归田,并在这组诗的第三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表达了只求不违所愿而不惜劳苦耕作、夕露沾衣的决心,为的是复返自然,以求得人性的回来。这第四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

7、”、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阔”,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平铺直叙,在平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平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

8、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其次段。这四句诗与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朝气盎然的田园画适成比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比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酷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视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

9、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照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多数哲人为之迷惘、思索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终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躲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隐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所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很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读者在

10、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详细的人格”。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才智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伤。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想。而且,那样说明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

11、必定性的人间悲剧。,而是带有普遍性、必定性的人间悲剧。 拟挽歌辞三首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一直相送人

12、,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唯恐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特别难得了。而对于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

13、坦率的看法,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等到大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相识到这一点,并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原委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看法。近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

14、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吴小如先生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冷静看法,终归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就太巧合了。因此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相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对生死观的中心思

15、想。然后接下去详细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从诗的详细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二句,乃是依据生前的生活阅历,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终二句虽近诙谐,却见出渊明本性。他平生俯仰无愧怍,毕生缺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同日而语,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

16、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与此诗命意正复相近似。 此三诗前后连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其次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起先酝酿,其次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

17、。“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其次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之后,再想回家,只怕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

18、,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其次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看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终六句。“一直”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今永不能回家又遥相比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

19、受;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假如某一天参与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肯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兴奋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假如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哀痛,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颂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照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珍贵处亦正在此

20、。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终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非常难能珍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

21、无法构想出如此新颖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状况许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简单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刚好行乐或沉迷声色。 这种悲剧性的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境况而带上了政治的色调。很多文人稀里糊涂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丁仪、丁廙、嵇康、陆机、陆云、张华、潘岳、石崇、欧阳建、孙拯、嵇绍、牵秀、郭璞、谢混、谢灵运、范晔、袁淑、鲍

22、照、吴迈远、袁粲、王融、谢朓等。还有一些死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之中,如杜育、挚虞、枣嵩、王浚、刘琨、卢谌等。在这种状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行避开,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索。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干脆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更加普遍了,曹丕的又与吴质书很真实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

23、时俱逝,痛何可言!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哀思,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刚好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假如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假如陷入纯哲学的争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对待人生的看法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刚好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

24、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刚好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看法,就是陶渊明所实行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看法。从陶诗看来,他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的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他的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陶渊明的诗歌赏析3篇具体分析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