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

上传人:无痕 文档编号:852801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 11湖南省常德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石门柑橘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桃源沙里淘金只是将金子从沙子里找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C、鼎城桂花飘香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澧县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正确。故选: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答案】B【解析】A、A 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B 图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C 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D、D 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

2、项错误;故选:B。【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3.【答案】D【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白光,而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4.【答案】B【解析】A、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可知该实验操作正确,故 A 正确;B、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故 B 错误;C、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

3、,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以免污染试剂,故 C 正确;2 / 11D、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 D 正确。故选:B。【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答案】C【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速率变快,故 A 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 B 说法正确;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

4、间隔变大,故 C 说法错误;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所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 D 说法正确。故选:C。【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6.【答案】A【解析】A、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爱护水资源,故 A 说法错误;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故 B 说法正确;C、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故 C 说法正确;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故 D 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7.【答案】C【解析】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

5、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相同,故正确;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3 / 11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故选:C。【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8.【答案】B【解析】由可知,33 223Cu+8HNO3CuNO+2X+4H O()反应前铜原子是 3 个,反应后是 3 个;反应前氢原子是 8 个,反应后氢原子是 8 个;

6、反应前氮原子是 8 个,反应后应该是 8 个,其中 2 个包含在 2X 中;反应前氧原子是 24 个,反应后应该是 24 个,其中 2 个包含在 2X 中;由分析可知,每个 X 中含有 1 个氮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是一氧化氮,化学式是。NO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9.【答案】A【解析】A、小苏打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有机酸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用来做发酵粉焙制糕点,故正确;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霉菌毒素,清洗后也不能食用,故错误;D、油炸食品中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以不能大量食用油炸食品,故错误。

7、故选:A。【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10.【答案】B【解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一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 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 2)0x 2x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 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 2)2 0y y+4碳酸中,氢元素显价,氧元素显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12-4 / 11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1)2+z+(-2) 3=0z+4故选:B。

8、【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11.【答案】C【解析】A、蚊虫叮咬后能产生一种蚁酸,用碱性物质止痒,肥皂水呈碱性,所以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故 A 说法合理;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来防腐,故 B 说法合理;C、洗洁精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不是溶解现象,故 C 说法不合理;D、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既可以减少污染,又节约了资源,故 D 说法合理。故选:C。【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2.【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否则会造成酸液飞溅,故错误;B、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

9、体时就停止加热,以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故错误;C、酒精、蔗糖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面粉不溶于水和水混合后形成悬浊液,故错误;D、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正确;6%故选:D。【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13.【答案】B 【解析】A、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硝酸钾溶于水为无色,可以鉴别;B、氯化钾和氯化钠溶于水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C、氯化银不溶于水,硝酸钠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B。5 / 1

10、1【考点】酸、碱、盐的鉴别14.【答案】D【解析】A、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4NHOHB、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2+Ba2 4SOC、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2+CuOHD、与、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K+NaOH2 4SO项正确;故选:D。【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15.【答案】B【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

11、铁,但镁不能被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置换出的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滤渣中可能含有锌,故说法错误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故正确;由于滤渣中含有铁,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会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故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故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故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B 正确。故选:B。【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16.【答案】 (1)2S (2)CaO【解析】 (1)两个硫原子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 2,故填:2S;(2)生石灰的化学式为,故填:。CaO

12、Ca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6 / 1117.【答案】 (1)4222CH +2OCOO+2H点燃2H(2)金属材料 刷漆 (3)烟尘 白色污染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4)糖类或维生素 (5)氮肥【解析】 (1)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氢气,故填:4222CH +2OCOO+2H点燃;4222CH +2OCOO+2H点燃2H(2)钢铁是铁合金,属于 金属材料;防止钢铁制品锈蚀可以采用刷漆的方法,故填:金属材料;刷漆;(3)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有害气体和烟尘。大量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异常严重,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减

13、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故填:烟尘;白色污染;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4)蔬菜馒头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维生素,故填:糖类或维生素;(5)尿素中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 氮肥,故填:氮肥。2 2CONH()【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18.【答案】 (1)B (2)肥皂水 加热煮沸 (3)C【解析】 (1)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故答案为:B;(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

14、是蒸馏;故答案为:肥皂水;加热煮沸;7 / 11(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含铜10.3mg L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元素;故答案为:C;11.0mg L【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19.【答案】 (1)A (2)B (3)A (4)得到 NaF【解析】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2)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填:B。(3)A铕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铕的原子序数是 63,该选项说法正确;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52.0,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A。(4)氟原子

15、最外层电子数是 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氟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化钠的化学式为。NaF故填:得到;。NaF【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20.【答案】 (1)时,A、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 (2)75(3)降温结晶(4)BAC【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图中 P 点表示的意义是:时,A、B 物质的2t 溶解度相等;(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 g,所以将 30 gA 物质放入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1t 得溶液的质量是

16、 75 g;8 / 11(3)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 A 中混有少量的 B,常用的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4)时,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 物质的溶解度次之,A 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1t 度,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t 1t BAC【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21.【答案】 (1)复分解反应(2)2332Fe O +6HCl2FeCl +3H O(3)三 (4)【解析】 (1)D 与 E 能

17、发生反应,则是碱和盐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2332Fe O +6HCl2FeCl +3H O(3)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中,与水共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物是三种,故填:三;(4)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酸和碱的反应,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故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2.【答案】 (1)铁架台(2)B424222KMnOK MnO +MnO+O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3)3222CaCO +2HClCaCl +H O+CO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

18、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9 / 11图中的 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424222KMnOK MnO +MnO+O管;(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 F 收集二3222CaCO +2HClCaCl +H O+CO 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 b 端。故答案为:(1)铁架台;(2)B,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424222KMnOK MnO +MnO+O

19、(3),b。3222CaCO +2HClCaCl +H O+CO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3.【答案】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合理即可)【解析】根据题意,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可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

20、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合理即可)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24.【答案】现象一:【猜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实验探究】 (3)【继续实验】2NaOH+HClNaCl+H 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10 / 11现象二:【合作交流】 (1)、NaCl3NaHCO(2);233Na CO +HClNaCl+NaHCO【反思与评价】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解析】现象一:【猜想】实验探究(3)取 2 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 23 滴酚酞mL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是在改变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

21、引起酚酞变色,因此猜想(3)是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实验探究】探究(3)中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后,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与猜想(3)向对应,说明猜想(3)正确;【继续实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溶液不再显碱性,因此酚酞试液就会变成无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ClNaCl+H O现象二:【合作交流】 (1)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图象分析知 A 点稀盐酸不足,因此此时对应322NaHCO +HClNaCl+H O+CO 的溶质是生成的 NaCl 和剩余的;3NaHCO(2)图 2 中从 B 点开始

22、的变化关系与图 1 完全重合,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无二氧化碳生成,因此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3Na CO +HClNaCl+NaHCO【反思与评价】由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推断知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故答案为:现象一:【猜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11 / 11【实验探究】 (3) ;【继续实验】;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2NaOH+HClNaCl+H O现象二:【合作交流】 (1)、;NaCl3NaHCO(2);233Na CO +HClNaCl+NaHCO【反思与评价】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考点】猜想与事实验证,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5.【答案】设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 x2232CaOH+COCaCO+H O()74 440.74 g x7444 0.74gx0.44gx 答:至少需要 0.44 g 二氧化碳。【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