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班级上册学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九班级上册学问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九班级上册学问点 物理学与生活、科技、.联系很大。把日常生活中那些好玩的现象用物理的学问解释,会使我们感觉物理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生动好玩的,渐渐就会发觉物理学习的乐趣。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物理九班级上册学问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人教版物理九班级上册学问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纳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
2、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试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别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看它的量程,推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精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连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
3、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忱况: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淌。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连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上升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三、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
5、位:A(2)常用单位:mA、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肯定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缘由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四、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简单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缘由: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简单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缘由: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
6、绝缘体之间并没有肯定的界限,在肯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肯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五、电路 1、组成: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开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全部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掌握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掌握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掌握该支路。 如何学好学校物理 爱好和坚持 学
7、校物理是很好玩的,伴随着好玩的演示试验和动手试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学问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常常会进行大段讲解。这是理解较高层次的学问所必需的,也是学校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课堂气氛可能不象学校时那样“热闹”。 理解和记忆 常常见到身边的某位同学学校物理考试时填空、计算题都对,就是选择题一错一连串,缘由何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这正是学习物理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用”等问题。 主动和独立 身心处于
8、乐观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学校物理课前主动预习,发觉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留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习中要擅长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学问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学问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电荷的学问点 (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感应起电 实质:将金属导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人教版物理九班级上册学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