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_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学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_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学习心得.docx(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_ _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学习心得时代楷模肖文儒事迹学习心得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时代楷模都是当代的先进典型人物,是由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先进典型,这些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向他们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我收集整理的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篇一肖文儒,男,汉族,1962 年 8 月生,山西朔州人,中共党员,现任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
2、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他参与工作 38 年,始终从事矿山平安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从一名一般的抢救队员做起,练就了精湛的矿山抢救技术、超群的应急救援本事,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矿山救援指挥专家。他先后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 700 多起,多次冒险深化矿难现场,科学制定救援方案,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多名,在陕西王家岭煤矿特大透水事故、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山东栖霞笏山金矿重大爆炸事故等多起重特大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牵头或参加制定矿山抢救、培训管理、资质认证等多项制度规程,为提高我国矿山平安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增加防灾减灾救灾力量
3、、维护.公共平安、爱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 1 次,荣获“最美应急管理工”称号。肖文儒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广阔干部群众特殊是应急管理工、科技工认为,肖文儒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重要训词精神,对党忠诚、纪律严明,遵循“科学救援、平安救援”原则,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向险而行”的冲锋姿势,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气,全力爱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杰出应急救援工程师,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大家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吸取精神滋养,用党的百年宏大奋斗历程砥砺奋
4、进力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四周,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化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乐观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力量现代化,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勇敢奋斗,在全面建设.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宣扬部关于授予肖文儒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打算,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宣扬部负责同志为肖文儒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中组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协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应急管理工、科技工、高校师生代表参与了有关活动。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篇二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常
5、年放着一个装有救援装备和换洗衣服的行李箱,接到任务就能“说走就走”。马上动身去救人是肖文儒生活的常态,他平均每年在外执行救援任务 100多天,有一年甚至超过 200 天。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待就是几十天。多年一线救援“火里来水里去”,加上救援压力巨大,以准时常风餐露宿,生活作息不规律,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心脏血管也严峻堵塞。医生建议他必需进行心脏支架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他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家人也让他留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2022 年 6 月 24 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接报后,肖文儒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经过精准研判,带领救援人员进入作业区。由于过度疲惫,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
6、了血压上升、头晕等症状,靠吃药强撑下去。在动身前,肖文儒像平常一样,告知家人只是出差调研,但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他正在现场救援。肖文儒的姐姐打电话给他,生气地说:“刚做过手术,你不要命啦!”看到被困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救出来,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救援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几乎占满肖文儒的手机相册。他对自己参加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救援的详细时间、抢救人数记得一清二楚。肖文儒说:“这些可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应急救援人冲锋在前,救出了别人的家人,却很难兼顾自己的小家。肖文儒儿子曾在一篇以“我的父亲”为题的学校作文中写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由于每天早晨在我起
7、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那时,儿子也曾对肖文儒说:“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想篇三梦境中,经常是火光滔天,他,独自一人,穿梭火海边缘。38 年来,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加过多次重特大灾难事故营救: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右眼角的伤疤,是烧糊的拉链蹭到脸上留下的;变形的关节,是长期冷热交替埋下的病根而他,早已习惯,在办公室备好一只行李箱,随时预备,救人于危难。“我不能离开”700 多起灾难事故救援,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多人肖文儒的
8、手机里,存着很多他参加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精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 30 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1985 年冬天,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井下.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当 23 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胜利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 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久地赶走了曾经的迟疑。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急了!20 世纪 80 年月,应急救援人员许多时候是在“赌命”。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
9、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请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
10、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快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淡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幸好,火势被准时扑灭。“假如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连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 4 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生命至上,只有把握第一手状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四周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觉自己被满地.、雷管“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 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
11、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全部的砝码”。由于他信任,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不惜一切代价”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头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当时我就想,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今年 1 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 600 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状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4 个钻孔“多管
12、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这时,救援盼望最大的 3 号钻在钻至井下 521 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 7.4 米。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准时对发生偏移的 3 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 4 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 4 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 4 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最终,11 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
13、的讨论思索、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 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22 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 11 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 3.5%并连续上升时,他立即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掌握在平安范围,最终,83 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进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抢救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
14、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阅历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提倡“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行”。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化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学问新方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一切都值了”2021 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其次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 岁的肖文儒直到 35 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可是,
15、他的心脏已经放了 3 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 200 多天,常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似乎都不值得一提。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乏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他却很安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精选阅读基层干部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悟时代楷模都是当代的先进典型人物,是由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先进典型,这些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他敢闯敢
16、试、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撰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我收集整理的基层干部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基层干部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一)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与工作 38 年来,先后参加、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 700 多起,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余名,在多起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大爱谱写生命赞歌。1983 年,21 岁的肖文儒从山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安排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抢救大队工作。肖文儒: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每一天我们都不断出动,
17、处理事故。肖文儒说,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妙向往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状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渐渐消退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假如我们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很多人能削减苦痛,所以这就更加坚决了我连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从基层矿山抢救队到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转变,只要参加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状况,把握第一手资料。肖文儒:分析准、推断清,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救援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平安的救援。今年 1 月 10 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
18、矿山救援阅历的肖文儒再度出征。14 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反复讨论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动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珍贵时间,胜利救出 11 名被困矿工。肖文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应急救援是九死一生的工作,但肖文儒逆向而行,一干就是 38 年。在瞬息万变的事故现场,他运筹帷幄,以专业敬业、勤业乐业,书写了一个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大爱、对事业的喜爱。基层干部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二)2021 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
19、生的其次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 岁的肖文儒直到 35 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 3 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 200 多天,常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似乎都不值得一提。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乏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他却很安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他不允许家人由于私事麻烦组织,也
20、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力量。”当年的许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许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 30 多年的实战阅历,我这工作有价值。”今年 7 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难,肖文儒带领 14 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 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静静撤离。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察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经受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
21、的确把许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意却非常珍惜。38 年间,肖文儒把 40 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阅历,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22 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肖文儒的儿子上学校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由于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埋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说到这
22、些,这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铁汉红了眼眶。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谁人不想?但作为一名应急救援工,只要呼救声起,就应生死以赴。2022 年 10 月 1 日,肖文儒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群众代表参与 70 周年国庆活动,登上了“众志成城”方阵彩车。“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应急救援人的训词,肖文儒用毕生践行。他说:“在全灾种、大应急要求面前,我们要从救向防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的坎要迈。”肖文儒仍旧时刻预备着,奔赴下一个战场基层干部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悟(篇三)多年一线救援的“火里来水里去”,让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从事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后,又因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大
23、,造成了他心脏血管 95%堵塞,因而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家人跟他说要留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为了不让家人担忧,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乏的面孔,姐姐立马拨通肖文儒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务后“说走就走”。他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得。”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让人看到人民在他心里的重量。2022 年 6 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平安。他镇静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
24、入作业区。许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惫,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上升、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这些年,我最难以遗忘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对于这份事业,他永久保持着冲锋的那股劲儿。像肖文儒这样连续从事应急救援一线工作近 40 年的人不多见。当年参与全国抢救大队长培训的同期队友大多已改行换业,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专业。他说:“其他行业有许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 30 多年的实战阅历,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情愿倾尽全力。”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心得和感悟 荐“
25、时代楷模”是由.宣扬部集中组织宣扬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值得人们敬重的优秀榜样人物,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向他们学习,您心中对他们肯定有许多感慨吧?工作总结之家我收集整理了一些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心得和感悟,欢迎大家阅读,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心得和感悟篇一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与工作 38 年来,先后参加、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 700 多起,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余名,在多起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大爱谱写生命赞歌。1983 年,21 岁的肖文儒从山
26、西省雁北地区煤矿学校毕业,被安排到原大同矿务局矿山抢救大队工作。肖文儒:几乎每一天都有事故,每一天我们都不断出动,处理事故。肖文儒说,这份“水深火热”的救援工作不仅与青年人的美妙向往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随时可能面对极端状况和生死考验,但一次次“挽救生命”的救援行动,让他渐渐消退了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肖文儒:假如我们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背后就有几个家庭和很多人能削减苦痛,所以这就更加坚决了我连续从事应急救援工作。从基层矿山抢救队到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多年来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化,但肖文儒有一个习惯从未转变,只要参加救援就会实地下井勘察状况,把握第一手资料。肖文儒:分析准、推断清,才能有针对性地
27、制定救援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平安的救援。今年 1 月 10 日,山东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拥有丰富矿山救援阅历的肖文儒再度出征。14 个日夜,肖文儒带领专家团队和救援队伍,反复讨论救援方案,多种技术路线同时推动并创新应用世界领先的钻机救援技术,为救援争取了珍贵时间,胜利救出 11 名被困矿工。肖文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们的一切付出都值了。应急救援是九死一生的工作,但肖文儒逆向而行,一干就是 38 年。在瞬息万变的事故现场,他运筹帷幄,以专业敬业、勤业乐业,书写了一个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赞歌,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
28、人民的大爱、对事业的喜爱。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心得和感悟篇二矿山救援是一项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有坚韧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坚持科学决策、平安救援的原则。在抢救大队的 17 年间,肖文儒参加处理煤矿救援事故 500多起,他胆大心细、勇于拼搏,练就了过硬本事,积累了丰富阅历。2022 年,在处置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后 5 次下井指导施救。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把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奋战 8 天 8 夜,为胜利救出 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次救援被困矿工的壮举,获得
29、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赞叹的救援之一”“胜利书写了人类的大营救”“中国矿工获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首”很多国外权威媒体这样评价。1000 多名救援人员,连续奋战 14 个昼夜,救出 11 名矿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说是国内难度最大的矿山救援案例之一。举棋若定的肖文儒,为这个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初,现场指挥部打算布置 4 个钻孔进行施救。但因该矿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有构造破裂带,2 号钻孔卡钻废弃。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肖文儒坚决向指挥部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30、。事后证明,这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原来,13 日开钻的 3 号钻,孔钻至井下 521 米处时,井底偏移达 7.4 米。经专家组充分论证,打算由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 3 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7 日 13 时 56 分,这个“生命通道”最终打通。救援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谓“一山放过一山拦”。由于 3 号钻孔涌水在巷道积聚,工作组建议指挥部启用备用的 4 号钻孔代替 3 号钻孔,担当“生命通道”功能。为防止4 号钻孔发生涌水,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并被指挥部接受。后来,被困人员转至 4 号钻孔下方,最终 11 人获救。肖文儒的专业力量、业务素养在一次次救援实践中得到有力印证,他是
31、救援人员心中“权威”的代名词,是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在抢救大队那些年,肖文儒不断探究实践救援新技术;为实现更加科学、平安的救援,他 38 年来不断总结应急救援阅历,参加矿山抢救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为持续进展壮大应急救援力气,他一次次到基层调研,为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特殊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贡献了力气。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心得和感悟篇三700 多起灾难事故救援,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很多他参加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精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
32、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 30 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1985 年冬天,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井下.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当 23 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胜利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 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久地赶走了曾经的迟疑。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急了!20 世纪 80 年月,应急救援人员许多时候是在“赌命”。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一次救援,肖文
33、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请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快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淡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
34、幸好,火势被准时扑灭。“假如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连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 4 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生命至上,只有把握第一手状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四周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觉自己被满地.、雷管“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 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全部的砝码”。由于他信
35、任,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学校老师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人们每年都会关注由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先进典型,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传颂和学习的人物,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他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精神,您是否正预备拟写学习心得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老师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校老师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一)矿山企业大多为地下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石、粉尘、冲击地压等多种致灾因素的影响,矿山一旦发生事故,这些致灾因素在井下受限空间内交织叠加,产生有毒有害、高温浓烟、二次爆炸等次生灾难。肖文儒说,
36、要想实现平安救援、科学救援,不仅需要有专业学问,还要有实战阅历以及担当精神、奉献精神、竭诚为民的情怀。矿山事故救援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业务性、实战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矿山事故救援也是世界性难题。今年 1 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肖文儒和他的同事们历经 14 天,从 600 多米深的地下深处胜利救出 11名被困矿工,制造了救援奇迹,也被国外很多媒体和同行解读为“教科书式的经典事故救援案例”。38 年来,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加过多次重特大灾难事故营救: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右眼角的伤疤,是烧糊的拉链蹭到脸上留下的;变形
37、的关节,是长期冷热交替埋下的病根而他,早已习惯,在办公室备好一只行李箱,随时预备,救人于危难。700 多起灾难事故救援,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很多他参加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精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 30 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1985 年冬天,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井下.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当 23 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胜利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 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老人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久地赶走
38、了曾经的迟疑。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急了!20 世纪八十年月,应急救援人员许多时候是在“赌命”。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请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
39、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快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淡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幸好,火势被准时扑灭。“假如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连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 4 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生命至上,只有把握第一手状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
40、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四周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觉自己被满地.、雷管“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 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全部的砝码”。由于他信任,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学校老师时代楷模肖文儒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篇二)梦境中,经常是火光滔天,他,独自一人,穿梭火海边缘。38 年来,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参加过多次重特大灾难事故营救: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右眼角的伤疤,是烧
41、糊的拉链蹭到脸上留下的;变形的关节,是长期冷热交替埋下的病根而他,早已习惯,在办公室备好一只行李箱,随时预备,救人于危难。“我不能离开”700 多起灾难事故救援,胜利解救被困群众 1000 多人肖文儒的手机里,存着很多他参加过的救援现场照片和视频。他能精确说出每一次事故的时间和抢救人数。“这些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啊!”“人命关天”这四个字,早在 30 多年前,就烙印在肖文儒心中。1985 年冬天,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井下.变电站突发着火事故。当 23 岁的肖文儒和同事们胜利带着被困人员升井,一位80 多岁的老太太“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老人
42、这一跪,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心上,也永久地赶走了曾经的迟疑。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急了!20 世纪 80 年月,应急救援人员许多时候是在“赌命”。戴上呼吸器,披着浇透了凉水的草袋子,应急救援队员要在井下灾区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中工作;浓烟翻腾,他们只能闭着眼睛打密闭墙,一旦走错方向,或撞落呼吸器鼻夹,后果不堪设想一次救援,肖文儒亲眼目睹队友倒在井下。“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工作咱别干了啊?”肖文儒的脑海中,自己母亲流着泪的苦苦请求,和被救者母亲含着泪的重重一跪,最终重叠成一个声音:“我不能离开。”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较量。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队长,水花打起火花了
43、!”一次,某煤矿井下盲巷积存的几十吨煤粉发生自燃,形成随时喷发的“火山口”,高压水枪冲起煤尘,火光瞬间迸发四射。“趴倒!”电光火石间,肖文儒想到了“二次爆炸”,不假思索地喊出命令。话音刚落没几秒,爆炸声响彻巷道,火舌瞬间吞噬了作业空间。趴在地上的肖文儒快速擎起水枪对准火点,一秒、两秒氧气越来越淡薄,一分钟、两分钟视线越来越模糊幸好,火势被准时扑灭。“假如当时晚趴下几秒,或者没有坚持连续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说。井下二次爆炸,是矿难救援中最大的风险点。而这样的生死关,肖文儒硬闯了 4 次。从煤矿瓦斯爆炸到透水事故,从隧道坍塌到山体垮塌,肖文儒总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生命至上,只有把握
44、第一手状况,救援行动才能更有效。”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要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他曾整晚站在井口四周指挥救援,直到天亮才发觉自己被满地.、雷管“包围”;在瓦斯浓度高达 4%以上的现场,他曾两次爬下巷道查看,力排众议调整救援方案。“向前一点、再向前走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押上“全部的砝码”。由于他信任,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不惜一切代价”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头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当时我就想,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今年 1 月,山
45、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 600 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状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4 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这时,救援盼望最大的 3 号钻在钻至井下 521 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 7.4 米。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准时对发生偏移的 3 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 4 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 4 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
46、。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 4 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最终,11 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讨论思索、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 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22 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 11 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 3.5%并连续上升时,他立即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掌握在平安范围,最终,83 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
47、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进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抢救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阅历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提倡“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行”。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化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学问新方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一切都值了”202
48、1 年初春,某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其次天,肖文儒就星夜驰援,抵达现场。春寒料峭,救援队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每天工作到凌晨。59 岁的肖文儒直到 35 天后才撤离,刷新了他自己最长的现场工作记录。可是,他的心脏已经放了 3 个支架了,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对于这个每年最多出差 200 多天,常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人来说,这些似乎都不值得一提。有一次,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乏的面孔,姐姐第一时间拨通了他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他却很安静地回答:“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在生活中却平淡如水。他不
49、允许家人由于私事麻烦组织,也不让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一次,一位同学托肖文儒帮儿子找工作,他一口回绝:“对不起,我没有那个力量。”当年的许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大财,劝他也“下海”,但老肖始终坚持:“其他行业有许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这 30 多年的实战阅历,我这工作有价值。”今年 7 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难,肖文儒带领 14 支专业救援队赶赴新乡开展抢险救援。12 天没日没夜,他们吃苦受累,立下汗马功劳。但救援结束后,肖文儒第一时间带着队伍静静撤离。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写“大”这是肖文儒的老同事、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资产财务部二级巡察员孙国建对他的评价
50、。经受生死、见多离合,肖文儒的确把许多东西看得很淡,但对师生情意却非常珍惜。38 年间,肖文儒把 40 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阅历,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国家平安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三级主任科员乔天楷记得,2022 年自己从部队转业来的时候,还是煤矿救援的“门外汉”,肖老师带头领着他们下井,逼着他们学习。徒弟们救援有功,他比谁都兴奋。还有一份情,他埋在了心底。那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肖文儒的儿子上学校时,曾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由于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对他埋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