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宏观经济.ppt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8513063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宏观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九章宏观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宏观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宏观经济.ppt(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变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化 第一节 商 业一、商业结构(一)对外贸易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关数据显示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其总额基本维持不变,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增长。在1990年前后,贸易总额突破5亿关两大关。此后,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略受影响以外,对外贸易总额总体上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达到高峰,1931年的贸易额达23.4亿关两。此后迅速下降,到1935年降至最低,为9.6亿关两。当然,白银计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贸易增长的速度,因为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白银的相对比价是持续下降的。如果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

2、成美元,其基本的而趋势也是一致的,只是上涨的幅度较小些。(二)中国新式商业 近代商业与传统商业的首要区别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联系程度。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打开,在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系的领域里首先诞生了一些新兴的商业行业,如经销进出口商品的棉布业、五金业、百货业、西药业等。在丝业、茶业等一些原有的行业中,由于出口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方式的变化也出现了一批新式的商业企业。到民国时期,中国新式商业进一步得到充分发展,商业业种不断增加。二、商业组织和制度安排(一)外贸制度的而变化1.买办制度2.海关的设立3.公司制度(二)商业行会 1.地方商业行会 2.商会(三)其他新式商业组织 1.大型百货

3、公司 2.商品交易所 3.商业股份公司 三、市场商品流通量和商业资本 鸦片战争以前国内市场的商品流通市值大约为5.25亿关两,近代时期,市场商品流通量和商业资本都有了较大发展。国内市场的商品流通量,18401894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左右,这一时期市场的扩展主要是靠粮食、丝、棉、茶等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的,市场上新兴工业品仍然非常有限。甲午战争后,洋货进口猛增,工业和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市场上商品量的增长速度也开始加快,18941908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02%,1908年市场商品值达到21.99亿两。19081920年间商品流通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0.46%,这是商品流转速度加快

4、和货币流通量增加的结果。19201936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6%,两个基点年的商品流通值分别为72.54亿量和127.71亿两。全部商业资本在1894年时为7.49亿两,19111914年约为23.42亿两,1920年时达到31.7亿两,1936年包括东北在内达到56.12亿两,19471948年则为38.72亿两。18941911191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6.29%,19111914192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24%,19201936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63%,1936194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则为-3.28%。第二节第二节 金融业金融业 一、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一)钱庄(一)钱庄

5、上海钱庄是中国近代钱业发展的代表,我们以上海钱庄为例,以反映近代中国钱业的盛衰轨迹。(二)票号(二)票号 票号的数量、业务、资本与利润总量 (单位:万两单位:万两)时间 总号家数 总分号数 量 汇 票发行量 存款总量 放款总量 总资本(正本)净利润 总资力 19世纪50年代 1515046626407756646536819世纪70、80年代 2844611881113964859386126236631900-1911年间 26500588661735012842525213767411913年 2032036174542大多亏损1917年前后 121202757442307大多亏损1933

6、年 32941920478亏损(三)典当业(三)典当业二、新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三、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 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部分。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近代的金融市场含有这一时期货币状况的特定内容。人们一般将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内容概括为同业拆借、证券买卖、外汇交易、黄金与白银的买卖、票据贴现、申汇买卖、货币买卖等七个方面。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与票据贴现,关于各种金融机构及同业间的资金拆借,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已经存在,到清末民初时期已经比较成熟。票号是经营汇票的专门机构,而由银行所经营的汇票承兑和各种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则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并且仅局限于上海

7、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货币买卖、申汇买卖、黄金与白银买卖,甚至外汇交易都同当时的货币状况密切相关,并随着货币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在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之前,各地所使用的货币及记账单位非常混乱与繁杂,从而形成了各种货币相互兑换、买卖的市场,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银两汇兑与资金划拨的申汇市场。由于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本位不同,随着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以及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投机,从而形成了标金市场与大条银市场。但金融市场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各种证券的交易来具体进行的。证券买卖不仅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而且也直接联系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1.货币与货币种类 白银

8、白银在历代有银饼、银铤、银条、银锭等称谓,从明代开始元宝成为主要的形式,白银货币统称为元宝,简称宝银。白银是秤量货币,有实银与虚银之分,实银是实际流通中的具体银两,有特定的形式、大小、重量与成色。虚银则是一种价值符号与价格标准,是人们按照习惯规定的名称与成色标准,是实银使用时相互间进行折算的标准。白银在使用时要看成色、称重量,重量的标准叫做“平”,各地很不统一。按照清末民初的调查,全国各地通用的“平”有将近200种之多。成色即白银中所含银的纯分之量,一般以1000作为标准,各种标准银的成色一般均在千分之九百以上。按照张家骧的调查,各省通用的不同成色的元宝银就有104种。银元 晚清时期,除日趋减

9、少的西班牙本洋之外,在中国使用的外国银元主要有墨西哥鹰洋、英属地的两种银元和日本龙洋等几种。铜元 清政府多次饬令各省重新开炉鼓铸,但由于钱本昂贵,即使减重铸造,仍然多有亏折。各种纸币 1845年之后,外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也在各通商口岸逐步发展起来,他们经营汇票、外汇买卖、票据贴现、存放款等各项业务并发行钞票。甲午战后,开设银行、发行纸币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1896年由盛宣怀奏准设立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通商银行成立后的第二年便开始发行银两与银元两种钞票,此后成立的各种新式银行也均有不同数量的兑换券的发行。与此同时,各省设立的官银钱局大多也专为行用银钱票而开设,发行了大量钞票。为了整理币制与

10、统一货币,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户部奏准设立国家银行,即大清户部银行。赋予其代理国家发行纸币并代理国库的权限。2.股票和债券等 19世纪70、80年代,上海的各种公司债券、股票的交易已经相当繁荣,并出现了上海平准股票公司等组织。第三节 交通运输与邮电业教学内容:近代经济是以市场经济危机出,信息的传播和沟通是社会经济运转的命脉,交通运输和通信业是商品流转和信息传播的载体,是经济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从轮船运输业、铁路运输业、公路建设和运输、民用航空业和邮电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介绍其发展的历程、状况以及特点和原因,以让学生更全面更客观的理解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要求:梳理中国近代交通运

11、输和邮电业的发展脉络,给学生理清较为清晰的发展概况;讲解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发展的特点、原因,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在中国经济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发展的特点;加深对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在经济近代化中作用的认识;全面掌握国内国外局势对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发展的影响;深化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解。一、轮船航运业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民族新式航运业开始产生。由于外国轮船公司在远洋和江海大中型轮船航运方面占有优势,中国民族资本的航运业只能想内港小轮船航运方面发展。二、铁路运输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三、公路建设和运输中国最早的公路于19

12、06年修筑,自龙州至镇南关,长约50公里。(广西 张之洞 耗时十年)四、民用航空业第四节 旅游业教学内容:19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旅游业也同时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外国人的客流量还是中国人的的客流量都充分反映处近代中国旅游业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和强进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随着近代新式旅馆和旅行社的出现与数量的快速增长,至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旅行社获得巨大发展,其经营管理模式得到创新并逐步走向成熟。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概况;理解近代旅游业发展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中国近代国际旅游需求增长的原因;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深化对旅游业发展的理解。第五节 房地产业教学内容:房地产业诞生的前提是农地大规模转化为市地,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在中国,这一开端体现在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之后,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租界,并获取土地的过程之中。本节主要介绍在租界不断扩张的影响下,近代中国房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求:了解近代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背景;理解近代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和局限性。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租界对中国近代房地产业的影响;理解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