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固态电解质31247.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500972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固态电解质3124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复合固态电解质3124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合固态电解质312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固态电解质31247.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复合固态电解质 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的离子电导率是由微观缺陷或无序引起的。换句话说,完美的离子化合物晶体将成为绝缘体。允许快速离子迁移的晶体结构通常是无序的、有通道的或分层的,都具有低的离子跳跃激活势垒。尽管阳离子以及阴离子可以在固体晶格中移动,但由于阳离子的尺寸较小,因此通常倾向于阳离子的迁移性。许多已知的超离子固体是阳离子的(例如 Li+,Na+和 K+)导体。因此,无机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经典的单离子导体。离子电导率的表观活化能(Ea)包含缺陷形成能 Ef 和迁移能 Em。例如,晶体磷酸锂锗(LGP)中离子传导的主要机理是 Li+离子迁移通过微晶并在微晶之间跳跃,从而形成了渗流路径。在循环时增

2、加并确保固相(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接触一直是研究人员持续努力的方向。两相之间的接触不良通常会导致电荷转移缓慢,这是由于跨固体电解质/电极界面的高界面电阻导致的。高界面抵抗的起源可以归因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物理界面接触不良、体积变化导致的接触的机械失效、由于陶瓷和电极材料之间巨大的化学势差而形成的锂或钠耗尽的空间电荷层及由于元素相互扩散和/或反应性导致的界面恶化。尽管人们期望固体电解质由于其机械强度而不受锂枝晶生长的影响,但最近的报道表明,金属锂具有渗透固体材料的能力。对此两点评论如下:(1)必须制造一种固体电极/电解质复合材料以“离子连接”电极(在普通的锂离子电池中,液体电解液会浸透电极)。有时在高温下形成复合材料时会导致不良的副反应。(2)据报道,锂枝晶沿晶界及其周围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