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503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5030.pdf(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本 P5960。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能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2培养学生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一、情境导入 1什么是比例尺。2多媒体出示课本 P59 页的图。说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物体放大了?哪些是将物体缩小了?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主题 4:(1)让学生说说题中要求的按“21”放大图形是什么意思?(按 21 放大图形也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
2、大到原来的 2 倍)(2)学生尝试着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3)画直角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看出是多少格,怎么办?(只要把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 2 倍,再连成封闭图形就可以了)画完后通过量一量的方式,发现放大后的斜边的长度也是原来的 2倍。(4)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比较一下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一个图形按 21 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 2 倍,内角的角度没有改变,即图形的形状没变)2拓展延伸。(1)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 13,长方形按 14,三角形按 12 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2)学生独立画出缩小后的图形,指名投影展示。3归纳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三、巩固练习 课本 P60 的“做一做”。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什么新的认识?五、课后作业 课本 P63 第 1、2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