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2手指(部编版)5767.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500228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2手指(部编版)576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2手指(部编版)576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2手指(部编版)576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2手指(部编版)5767.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2 手 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的。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

2、课题 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仔细想他们。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却以手指为焦点,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搔”“窈”“窕”“秽”“轧”等生字的读音。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弦”“秽”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扣”“搔”“拧”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秽”左边的“禾”捺变点。“轧”左边的“车

3、”横变提。“仓”撇捺舒展,盖住下部。“渺”中“目”窄长,末笔“”舒展。“庸”的第三笔“”舒展,里面竖长。易错提示:“搔”右边上部是“叉”,不要写成“又”。“享”下部是“子”,不要漏写一横写成“了”。(3)归类识字。宁:拧(拧不开)咛(叮咛)泞(泥泞)狞(狰狞)曾:憎(憎恶)增(增加)赠(赠送)僧(僧多粥少)(4)多音字。薄 b:薄弱 日薄西山bo:薄板 家底薄b:薄荷 喷 pn:喷发 喷薄欲出pn:喷香 拧 nng:拧巴 拧螺丝nng:拧毛巾nng:拧脾气 轧 y:倾轧 轧棉花zh:轧钢 轧机g:轧账 轧朋友 辨析:“拧”在表示“控制住物体并向里转或向外转”“颠倒、错”“别扭、不投合”时,读

4、nng,如“拧螺丝、说拧了、拧巴”;在表示“用两只手握住物体的两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转动”“用两三个手指扭住皮肉使劲转动”时,读 nng,如“拧毛巾、拧了他一把”;在表示“犟、不服劝说”时,读 nng,如“脾气真拧”。“薄”在表示“轻微,少”“不强健,不壮实”“不厚道,不庄重”“轻视,看不起,慢待”“迫切,靠近”等时,读 b,如“薄枝、薄弱、刻薄、厚古薄今”;在表示“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跟厚相对)”“(感情)冷淡,不深”“(味道)不浓,淡”“(土地)不肥沃”“(家产)少,不富有”时,读 bo,如“薄片、情分薄、香味薄、地薄、家底薄”;在“薄荷”一词中,读 b。(5)重点词语释义。揿:

5、按。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文中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样子好看。秽物:不干净的东西。养尊处优: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统领全文,总写人都有十根手指,每只手上的五根手指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二部分(25):作者用拟人化的风趣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第三部分(6):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主旨。(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明确: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

6、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3)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的?请详细说明。明确: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先总写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分段详细地叙写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形态和作用。最后点明文章主旨,升华了中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的作用呢?我们下节课再揭晓答案。

7、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拇指 搔痒 秽物 轧伤 拧螺丝 纽扣 相貌 仓库 渺小 享乐 附庸 爱憎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五根手指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合作阅读,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明确:手指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最肯吃苦,做不讨巧的事 形状不美,构造简单 食指“机敏”,干活以他为主 姿态不窈窕,做的事复杂,常受伤 中指 地位最优,相貌堂皇,身体最高,曲线优美 养尊

8、处优,干活不出力 无名指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能力薄弱 小指 2.作者是怎样分别介绍五指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在介绍五指时,都是先介绍这个手指的外形特点,然后再介绍它的性格特点和作用。这样的叙述使每个文段清晰明了,使读者易于理解。模仿写作:模仿作者描写大拇指外形的语句,介绍一个物体外形。例:我是白白的小橡皮,四四方方,漂亮的文具盒是我的家。方方正正的外形使我获得了小主人的怜爱。当小主人写错字时,我就用身躯帮他擦去作业本上的字迹。3作者是如何描写五根手指的?联系上下文,对相关句子进行理解赏析。(1)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

9、,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明确:运用了一组排比句,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招呼人”“给人搔痒”为例,具体说明做好事是轮不到大拇指的。说明时,作者赋予了手指人一样的动作,“上前点头”“呆呆站在一旁”,活泼生动,充满了情趣。这两句详细而具体地描写了大拇指的特点:不美,肯吃苦,不做讨好生活的事。(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

10、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明确: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3)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明确:中指所处的位置独特,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拥有“养尊处优”的先天条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中指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性格特点。(4)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明确: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其间最优美的,表明无名指和小指在艺术表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4再读全

11、文,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明确:五根手指虽然都长在手上,作用和功劳却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每个手指的力量如何,只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不只是手指,我们人也一样,在集体中,只有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文章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要能够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从而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手指 姿态 特点大拇指矮小、头大而肥 肯吃苦、不做讨巧之事食指强硬的曲线 工作复杂、“机敏”中指最高、曲线优美 做事出面不出力 无名指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优美、能力薄弱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