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268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2687.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0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知识梳理 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
2、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20 二、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3、关系。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3)同一种元素可能含有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4)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5)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都属于混合物。()(6)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7)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答案:(1)(2)(3)(4)(5)(6)(7)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福尔马林、
4、水玻璃、熟石灰 B化合物:烧碱、氯化氢、干冰、胆矾 C电解质:二氧化硫、胆矾、铁、生石灰、盐酸 3/20 D单质:液态氧、白磷、氮气、碘酒 解析:选 B。A 项,熟石灰是纯净物;B 项,全是化合物;C 项,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铁是单质,盐酸和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项,碘酒是混合物。3有下列物质:氧气 二氧化碳 臭氧(O3)盐酸 铁 碳酸钠 空气 氢氧化钠 冰水共存物 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答案:和 (1)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依据进
5、行分类,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如 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含氧酸盐、正盐等。因此,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前者如 O2,后者如 O2和O3的混合物。(3)电离生成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4)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或碱)溶液。(5)1 mol 一元强酸在水溶液中一定能电离出 1 mol H,1 mol 某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1 mol H,其不一定是一元酸(如 NaHSO4)。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又分别属于氧化物、非电解质、酸和单质的是
6、()ANO、C2H5OH、HNO3、I2 BCaO、H2O、HCl、N2 4/20 CCO、NH3、H2S、Si DSiO2、CH3COOH、H2SO4、Cu 解析 离子化合物、金属单质以及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故 CaO、Cu、Si 和 SiO2都不表示分子组成,H2O、CH3COOH 均属于弱电解质。答案 A (1)纯净天然水主要是H2O,但又含有极少量的D2O,严格地说纯净天然水是混合物吗?说明理由。(2)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水玻璃 氨水 汽水 氯水 重水 紫水晶 水银 溴水 硬水 软水 王水 卤水 生理盐水 水煤气 石灰水 油水 矿泉水 蒸馏水 水泥 钢水 答案:(1
7、)不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D2O和H2O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都是水分子,它们是同种物质。(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有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水玻璃等。注意: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题组一 物质组成的判断
8、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 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5/20 AB CD 解析:选 D。中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多种同素异形体形成的混合物;如C6H12O6可以是葡萄糖或果糖,故不一定是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可以有多种,如 Fe2、Fe3。2按要求回答问题。冰水共存物 水煤气 铝热剂 普通玻璃 水玻璃 有机玻璃 漂白粉 TNT H2SO4 10 含氧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CuSO45
9、H2O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分子式为C5H10的烃 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答案:10 题组二 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序号 甲 乙、丙、丁、戊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五氧化二磷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硬铝、生铁 基本营养物质 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 腐蚀品 盐酸、浓硫酸、烧碱、硝酸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 弱电解质 次氯酸、一
10、水合氨、水、醋酸 正确的组合是()AB CD 解析:选 C。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基本营养物质;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 项正确。4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形成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 6/20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B CD 解析:选 A。错误,如
11、NO、CO 是不成盐氧化物。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错误,Na2O2与 H2O 反应除生成 NaOH 外,还生成 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错误,如 Al2O3是两性氧化物。(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Fe2O3)。(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
12、物,如乙酸酐(CH3CO)2O。(5)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二、物质的转化关系 7/20 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 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三、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
13、”“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颜色反应、电离、渗析均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均为化学变化。8/20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2)煤的气化、
14、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3)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4)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5)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6)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7)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8)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9)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答案:(1)(2)(3)(4)(5)(6)(7)(8)(9)2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石油的分馏 煤
15、的干馏 钠的焰色反应 碘的升华 氯化铵分解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电解食盐水 CaCl2的潮解 冰的熔化 FeCl3的水解 石油的裂化、裂解 蛋白质的盐析 食物的缓慢氧化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答案: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 Na、Mg、Al、Fe、Cu、C、Si、N、S、Cl 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
16、间不能转化的情形。(2018郑州一9/20 模)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盐析 胶体聚沉 盐类水解 焰色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AB CD 解析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正确;高铁酸根被还原得到的 Fe3能够水解,产生胶状的 Fe(OH)3,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正确。答案 B (2016高考四川卷)化学
17、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选 B。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是因为硅胶疏松多孔,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是因为二氧化硫可与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的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题组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类型的判断 1下列各组变化中
18、,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 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解析:选 C。选项 A、D 都是物理变化。选项 B,前者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电解必然会产生新物质,故食盐水导电是化学变化。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胆矾变白,说明胆矾失去结晶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选项 C 符合题意。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10/20 A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NaHCO3能与
19、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NH3能与Cl2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 DK2FeO4具有强氧化性且能与水作用生成Fe(OH)3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和净化 解析:选 B。B 项,NaHCO3作为膨松剂的原因是其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与碱反应,故不对应。常考易错的几个物质的转化 1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3煤的干馏、煤的气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5常见物质间转化的几个误区(1)
20、S 燃烧不能直接生成 SO3而是生成 SO2。(2)Al2O3、SiO2、Fe2O3与 H2O 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Al(OH)3、H2SiO3、Fe(OH)3。(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 NO2。(4)Fe 与 Cl2反应不能生成 FeCl2。(5)Fe 与 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 Fe3。分散系与胶体 知识梳理 一、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 11/20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一条
21、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2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互相排斥,是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3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4聚沉(1)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2)(3)应用:制作豆腐、明矾净水等。三、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
22、(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2)(2015高考安徽卷)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3)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4)“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5)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6)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答案:(1)(2)(3)(4)(5)(6)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_(填序号)。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
23、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答案:12/20 (1)胶体中的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2)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而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3)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 Fe3的数目。(4)并不是所有的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没有电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空的晚霞光柱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B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C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24、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D蛋白质的盐析属于胶体的聚沉现象,分离提纯蛋白质还可以用渗析法 解析 云属于气溶胶,天空的晚霞光柱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丁达尔现象,A 错误;向饱和 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的是 Fe(OH)3沉淀,B 错误;通电时,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C 错误;蛋白质分子本身大小达到 1100 nm的范围,故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其盐析实质上是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的聚沉现象,渗析法是分离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D 正确。答案 D (1)清晨树林中的光柱和清晨从窗户射入的阳光中看到飞舞的灰尘现象都是胶体的同一种性质吗?(2)医疗上进行“血液透析
25、”和蛋白质的盐析是相同的原理吗?静电除尘的原理是胶体的聚沉吗?答案:(1)清晨树林中的光柱属于胶体的丁达尔现象;飞舞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胶体。(2)医疗上进行“血液透析”属于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蛋白质的盐析是胶体的聚沉现象,原理不同。静电除尘的原理是胶体的电泳现象。“三”大分散系的比较 13/20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 子或离子 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 1 nm 1100 nm 大于 100 nm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
26、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题组 分散系与胶体 1下列关于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B氢氧化铝胶体与氯化铝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后者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较大 C纳米(109 m)级的氧化铁与水组成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D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氯化钠一定不能制成胶体 解析:选 C。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A 项错误;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B 项错误;纳米级的氧化铁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溶于水能形成胶体,C 项正确;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难溶于苯、四氯化碳等,
27、将氯化钠分散在75%的乙醇中能形成胶体,D 项错误。2(2018闽粤联合体考试)向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 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C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 D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 解析:选 C。分析题中信息可知,该分散系的分散质应为 Fe3O4,通电时阴极附近黑色变深,说明 F
28、e3O4胶粒带正电荷而不是分散系带正电荷,将 Fe3O4与含 Na的溶液分开应用渗析的方法,故 A、B、D 均不正确。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14/20 D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解析:选 D。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 Cl2和 H2O 反应生成的 HClO 和 O3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1)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2)书写 Fe(OH)3胶体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 用“=”而不
29、用“”;Fe(OH)3分子式后注明胶体而不使用“”符号;反应条件是“”;HCl 后不能标“”符号。(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4)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100 nm 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 KAl(SO4)212H2O、FeCl36H2O
30、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 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Al(OH)3胶体、Fe(OH)3胶体。课后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新余联考)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干冰、冰水共存物、烧碱、小苏打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C8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 解析:选 C。干冰、冰水共存物、烧碱、小苏打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 A 正确;活性炭、C60、C80、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B 正确;氯气是单质,不是非
31、电解质,故 C 错误;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都含有两种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正确。2胶体与溶液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本质区别分别是()A能否透过滤纸,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B是否无色透明,是否稳定 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D是否稳定,能否电泳 15/20 解析:选 C。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鉴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3(2015高考重庆卷)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解析:选 D。A.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
32、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B.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C.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D.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B鲜花店的老板用浸泡了高锰酸钾的硅土延长鲜花的保存期 C用双氧水漂洗衣服上的污渍 D夏天超市用干冰给物质降温 解析:选 D。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是抗氧化、防腐、杀菌,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A
33、 项不符合题意;成熟的植物会产生乙烯气体,高锰酸钾会和乙烯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可以起到鲜花保鲜的作用,B 项不符合题意;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C 项不符合题意;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受热后直接汽化,吸收周围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所以这种做法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D 项符合题意。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具有丁达尔效应,而前者无此现象 C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D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解析:选 C。A
34、项,淀粉溶液属于胶体;B 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而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D 项,胶体粒子也能透过滤纸,二者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而用渗析法分离。6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图:日光下的树林 B图: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16/20 C图: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 D图:钠的焰色反应实验 解析:选 D。图:空气是一种胶体,日光穿过空气照射到地面上,此过程中实际上发生了丁达尔效应;图:长江水(含大量胶体粒子)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海水含大量的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而形成三角洲;图:发生了丁达尔效应;图:焰色反应是电子的跃迁,与胶体的性质无关。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
35、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共存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解析:选 C。NO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属于化学变化;冷却二氧化氮气体:2NO2(g)N2O4(g)H0,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属于化学变化,A 项错误。冰水共存物冷却 SO3气体得到的固态 SO3是无色晶体;加热氯化铵晶体生成无色气体,均没有明显颜色变化,B 项错误。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棕色变浅或变成无色,属于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
36、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属于化学变化,C 项正确。将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属于化学变化;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属化学变化,D 项错误。8将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
37、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解析:选 C。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 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 项错误;FeCl3中的 Fe3能氧化 I生成 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并灼烧明矾溶液得到 KAl(SO4)2,D 项错误。9(2016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17/20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
38、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解析:选 A。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 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A 错误、D 正确;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 正确;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10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B CD 解析:选 A。酸性氧
39、化物的定义就是能跟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可以实现;弱酸 H2S 和盐 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强酸 HCl 生成,可以实现;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可以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物就是弱电解质醋酸,可以实现;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溶液与亚硫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单质和水,溶液为中性,可以实现;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气体生成,可以实现。二、非选择题 11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饱和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
40、分散系的名称:A_,B_,C_。(2)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_ _。(3)若不用化学试剂鉴别,写出鉴别B、C分散系的两种简单方法:_,_。解析:(1)NaOH 溶液中加入饱和 FeCl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含 Fe(OH)3沉淀的悬浊液;18/20 KSCN 溶液中加入饱和 FeCl3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红色的 Fe(SCN)3溶液;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FeCl3水解生成红褐色的 Fe(OH)3胶体。(3)B 为溶液,C 为胶体,不用试剂鉴别,可用观察法,B 为红色液体,C 为红褐色液体,也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答案:(1)悬浊液 溶液 胶体(2)FeCl33H2O=Fe(OH
41、)3(胶体)3HCl(3)观察颜色,红色的为B,红褐色的为C 用一束光照射两液体,有光亮“通路”的液体为C,另一液体为B 12(2018忻州模拟)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组,它的电子式为 _。(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 _。(4)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
42、有8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_g该物质参与反应。解析:(1)从图形看,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分类如下:(2)淡黄色固体是 Na2O2,其电子式为 NaOO2Na。(3)CO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可还原Fe2O3:3COFe2O3=高温2Fe3CO2。(4)3NO2H2O=2HNO3NO,NO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19/20 素的质量比为21。(5)铁在高温下能够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高温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 mol电子,有3 mol Fe参加反应,质量为168 g。答案:(1)树状分类法(2)NaOO2Na(3)3COF
43、e2O3=高温2Fe3CO2(4)21(5)168 13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H2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2)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答案合理即可)(2)Cu
44、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Cu(OH)2=CuOH2O CuOH2=CuH2O(4)14(2018汉中模拟)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20/20 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属于_。(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色,即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
45、,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b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c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d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写序号)。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 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
46、黄色。(1)向 FeCl3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2)此小题主要考查 Fe(OH)3胶体的制法。(3)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利用这一点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4)HI 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 Fe(OH)3胶体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 Fe3又能氧化 I生成 I2;而 HCl 只能使其先聚沉再溶解。分析 d 时的关键在于 Cl比 I还原性弱,Cl不能还原 Fe3,故导致现象不同。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棕黄(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2)红褐(3)乙 胶体和溶液(4)a.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 bFe(OH)33H=Fe33H2O c2Fe32I=I22Fe2 d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