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57863.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97507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5786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5786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578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57863.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天然气 D干冰 2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主要都不是在说颜色 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C“酸可以除锈”、“汽油可以去油污”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3如图 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俯视示意图。处为木炭,处为火柴头(其中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用酒精灯从铜片下方对准中心处进行加热(如图 2,夹持仪器略去),一段时间后,只有处火柴头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A对比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处火柴头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处火柴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 D在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 4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A B C D 5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组成 B化学与生活 苏打、纯碱化学式都是 Na2CO3 蔗糖、葡萄糖、淀粉都属于糖类物质 酒精、汽油、液化气是易燃物 油锅着火、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物质与变化 D食

3、品与健康 煤的干馏、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 碳铵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 重金属中毒喝鸡蛋清解毒 人体缺碘多吃海带、紫菜、海鲜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具有可燃性 B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金属活动性铝强于铜 C烧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B用水可以鉴别 NaOH、CaCO3

4、、NH4NO3、CuSO4等四种固体 C 探究水的组成时,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 D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8科学家在100合成了化合物 X(分子模型如图,其中 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X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3.75%CX 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54 D等质量的 X 与甲烷完全燃烧,X 消耗的氧气多 9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达到了稳定结构 B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失去电子以后形成的是阳离子 D属于金属元素 10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

5、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 a、b、c、d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11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 待提纯的

6、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 A CaCO3(CaCl2)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结晶 B CaCl2溶液(HCl)过量 CaCO3 过滤 C Cu(CuO)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O2(CO)氧气 点燃 AA BB CC DD 13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 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60-100s 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 D100s 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 14某溶液含有 Cu(NO3)2和 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

7、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Zn2+、Ag+、Cu2+Bcd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Zn2+、Cu2+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Zn2+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 m1、m2时,溶液中 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15向盛有 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 5.6g 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错误的是()Aab 点,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 Bc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d 点固

8、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Dm127g 16某 NaOH 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 KOH 和不溶于酸的杂质 A,取5.6g 该样品与 1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m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 A C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固体 KOH D若样品中不含 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 4%二、填空题 17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图中所用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具有_(填“热塑”或“热固”)

9、性,废弃的塑料瓶应放入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2)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上常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化学式为 CO(NH2)2,其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_(精确到 0.1%),在施用尿素时 _(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4)学校食堂常使用加碘的食盐做调味品,其中碘属于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1)查找出原子序数为 17 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2)16 号元素形成离子

10、的结构示意图为_。(3)由原子序数为1、7和8的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是 _。(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 _。(写一条即可)1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t1时,甲的溶解度为_;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_;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t2时把 50g 甲放入 50g 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2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Dt1时,

11、向 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 100g 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 10%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20水是生命之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海水淡化是获取淡水的方法之一,用如图方法获得淡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变化(填写“物理”或“化学”);(2)今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境内发生地震,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于灾区饮用水的净化,制备 K2Fe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OH)3+3Cl2+10KOH2K2FeO4+6X+8H2O,X 的化

12、学式为_,K2FeO4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为_。(3)污水处理是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某工厂甲、乙两车间产生的污水中各含有以下四种物质中的两种:Ba(NO3)2,KOH,K2SO4,HNO3,用石蕊试液和氯化钡溶液分别对两车间污水进行检测,现象如下表:试剂现象污水 石蕊试液 氯化钡溶液 甲车间 变蓝色 产生白色沉淀 乙车间 变红色 无明显现象 则甲车间产生的污水含有上述四种物质中的_,工厂决定将两车间产生的污水排入反应池内充分反应后再排放,写出发生反应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反应池内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排放液中的溶质是_,在农业上可以作为_肥。三、推断题 21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

13、能含有氯化铁、氯化钡、硫酸钠、碳酸钙、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该白色固体,过程记录如下:I、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微热,产生有刺激性氨味的气体。、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浑浊的液体,过滤,得无色滤液和白色固体滤渣。、取实验所得滤渣于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1)根据实验 I、可得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写出实验I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2)根据实验,可得出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上述探究过程后,认为存在不足,

14、还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找出该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改进建议:_。四、科学探究题 2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1)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又变澄清的原因”,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提出假设)假设 1:挥发出的 HCl 使浑浊变澄清;假设 2:_。(设计实验)为除去 CO2中的 HCl,可在甲乙装置之间加一个装有_的洗气瓶。(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得出假设 1 成立,请写

15、出烧杯中由浑浊变澄清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该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 pH 传感器测得图 1 烧杯中溶液的pH 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B 段 pH 值几乎不变的可能原因是_;D 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 H2O 外还有_。BC 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23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 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 1:H2和 CO2;猜想 2:CO 和 H2O。(设计实验)甲酸是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0时,甲酸的状态为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填字母)对甲酸进

16、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预测)若猜想 1 成立,则 D 中的实验现象因为_。(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 C 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 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 1和猜想 2 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 和 CO2;猜想 4.CO 和 H2.经过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 3 和猜想 4 都错误,理由是_。五、计算题 24 葡萄糖(C6H12O6)溶液与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 Ag(NH3)2OH反应,可以在玻

17、璃表面均匀地镀上一层银,工业上可用于制镜,该反应为:C6H12O6(葡萄糖)+2Ag(NH3)2OHC6H15O7N(葡萄糖酸铵)+2Ag+3NH3+H2O请回答以下问题(1)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若制镜需要用银 21.6g,列式计算需要葡萄糖的质量。25为测定某 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 16g 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同种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质量为25g),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 122.2 146.1 170

18、.0 193.9 218.9 请计算:(以下各问均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1)产生 CO2的质量为_。(2)原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3)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4)将(3)所得溶液加水稀释成 10%的该溶液,需加水多少 g?答 案 1D【详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天然气是甲烷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2C 3A 4C 5B【解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

19、化学式为 Na2CO3;蔗糖、葡萄糖、淀粉都属于糖类物质,正确;B、酒精、汽油、液化气均具有可燃性,均是可燃物;油锅着火,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油的密度比水小,向油锅中加水时能扩大燃烧面积;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错误;C、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汽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碳铵属于铵态氮肥,草木灰显碱性,碳铵与草木灰混用,会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正确;D、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

20、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海带、紫菜、海鲜富含碘元素,可以补充碘元素,正确。故选 B。6B 7B【详解】A、粗盐提纯时不能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否则易导致晶体飞溅,错误;B、NaOH 溶于水温度升高、CaCO3不能溶于水、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CuSO4溶于水得蓝色溶液,四种物质溶于产生四种不同的现象,用水可以鉴别,正确;C、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 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能点燃气体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错误;D、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饱和石灰水,蒸发(溶剂减少)或升温(溶解度变

21、小)时,都会析出氢氧化钙固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故选 B。8B【详解】A.X 的化学式是 C5H4,是有机化合物,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 A 错误。B.X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512 54 100 93.75%,故 B 正确。C.X 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45,故 C 错误。D.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CH+2OCO+2H O点燃,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6:64=1:4;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54222C H+6OCO5+2H O点燃,参加反应的 X 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64:192=1:3,等质量的 X 与甲烷完全燃烧,X 消耗的氧气

22、少。故 D 错误。9C【解析】A、的核外电子层数为 1 层,电子数为 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 A 说法错误;B、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 2 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核外有3 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2,未达到稳定结构,故 B 说法错误;C、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2,易失去电子以后形成形成稳定结构,是阳离子;故 C 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因此不属于金属元素;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C。10A【解析】对比图 1、图 2 和图 3 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

23、甲乙丁丙。A、甲由 7042,减少了28,图 2 应减少 14,a70-1456%;B、乙由 1411,减少了 3,图 3 应减少 6,b1468;C、丙由 640,增加了 34,图 2 应增加 17,c61723;D、对比图 1 和图3 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 A。11A【详解】A、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丁一定是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但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

24、和二氧化碳,则丙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有可能丁是二氧化碳;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但乙不一定是稀硫酸,也可能是稀盐酸,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2B【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碳酸钙,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可得氯化钙溶液,符合题意;C、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符合题意。故选 B。1

25、3C【详解】A、由于温度升高,说明了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 A 正确;B、050 s 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故 B 正确;C、60100 s 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气体的原因,故 C错误;D、100 s 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故 D 正确。故选 C。14D【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 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 2 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Cu(NO3)2+Zn=Zn(NO3)2+Cu,A、ab 间

26、(不含两点)表示发生第一个反应,故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Zn2+、Ag+、Cu2+,正确,B、cd 间(不含两点)表示发生第二个反应,故此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 Zn2+、Cu2+,正确,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m3时,表示金属锌过量,此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 Zn2+,正确,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 m1、m2时,表示参与反应锌的质量不同,故溶液的质量也不同,而溶液中溶质 Cu(NO3)2的质量不变,故溶质Cu(NO3)2的质量分数不相等,错误,故选 D。15C【详解】A、由图可知,ab 点,溶液质量先增加后不变,说明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的过程,溶液的酸性减弱,其 pH 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B、

27、由图象可知,c 点时溶液的质量还在减小,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两种,不符合题意;C、由于硫酸铜的量不能确定,可能有剩余的铁,d 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有铜,可能有铁,加入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D、设溶液增加的质量为x 2442Fe+H SOFeSO+H5698256-25410g49%x溶液质量增加 10g98=5%449x 解得x=2.7g 所以 m=10g+2.7g=12.7g,不符合题意。故选 C。16C【解析】假设 5.6 g 全部为氢氧化钠,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1,消耗 HCl 的质量为y1 211NaOH+HCl=NaCl+H O4036.518

28、5.6gyx 111836.5=405.6g405.6gxy 解得:x12.52 g y15.11 g 使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11g100%=5.11%100g 假设样品全部为氢氧化钾,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2,消耗 HCl 的质量为y2 222KOH+HCl=KCl+H O5636.5185.6gyx 221836.5=565.6g565.6gxy 解得:x21.8 g y23.65 g 使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g100%=3.65%100g【详解】A、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生成水的质量为2.52 g,正确;B、若生成水的质量为 1.8 g,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

29、有杂质 A(如果不含杂质 A 则生成水的质量一定大于 1.8g),正确。C、若生成水的质量为 1.8 g,可能不含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混有杂质 A 生成的水的质量可以是小于 2.52g 的任意值),错误。D、若样品中不含有杂质 A,则根据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的 HCl的得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应介于 3.65%5.11%之间,D 正确。故选 C。17合成 热塑 可回收 232Fe O+3CO2Fe+3CO高温 46.7%能 微量 【详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塑料外壳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它具有热塑性,塑料是可以回收重新利用的,所以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故答

30、案为:合成;热塑;可回收;(2)工业上常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冶炼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Fe O+3CO2Fe+3CO高温,故答案为:232Fe O+3CO2Fe+3CO高温;(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 2100%46.7%12 1614 1 22;尿素的化学式为22CO NH,组成中不含铵根离子,故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不与碱类物质发生反应,故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故答案为:46.7%;能;(4)学校食堂常使用加碘的食盐做调味品,其中碘属于微量元素,故填:微量。1835.45 NH3H2O 同一横行从左到右,核外电子数逐

31、渐增大,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详解】(1)原子序数为 17 的元素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2)16 号元素是硫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硫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硫离子,故硫离子核外第一层有 2 个电子,第二层有 8 个电子,第三层有 8 个电子,故结构示意图为;(3)1 号元素为氢元素,7 号元素为氮元素,8 号元素为氧元素,故由原子序数为 1、7 和 8 的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是:NH3H2O;(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

32、同一横行从左到右,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大,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序数逐渐增大。1950g 乙 降温结晶 D、F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2)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乙,因为甲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3)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只能溶解 25 克甲,故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25g:75g=1:3,错误;B、t2时,等质量的甲、

33、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丙,因为 t2时,溶解度是甲乙丙,要使等质量的甲、乙、丙完全溶解,丙需要的水最多,错误;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浓度不变,丙的溶解度降低,可能会有晶体析出,也可能没有,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错误;D、t1时,向 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 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0g20%100%100g+100g=10%,正确;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甲析出的晶体较多,溶质质量较少,乙析出的晶体少,溶质质量较大,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最小,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

34、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浓度可能相等,正确。故选 D、F。点睛: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1 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 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20物理 KCl +6 KOH和24K SO 332KOH+HNO=KNO+H O 硝酸钾 复合肥 【详解】(1)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的盐与水分离开,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2)由 2Fe(OH

35、)3+3Cl2+10KOH2K2FeO4+6X+8H2O,已知物质中:反应前 反应后 Fe 2 2 O 16 16 H 16 16 K 10 4 Cl 6 0 故 X 的化学式为 KCl;在 K2FeO4中,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铁元素的化合价1+(-2)4=0,则铁元素的化合价=+6。(3)甲车间的污水中滴加石蕊试液变蓝色,证明甲中污水显碱性,含有 KOH。因为 KOH 与 HNO3不能共存,所以 HNO3存在于乙中(同时符合乙车间的污水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特点)。又因为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所以甲中还含有硫酸钾,

36、则硝酸钡存在于乙污水中,故甲车间产生的污水中含有:KOH和24K SO;四种物质中的酸是硝酸,碱是氢氧化钾,二者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32KOH+HNO=KNO+H O;若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因为硝酸与氢氧化钾生成硝酸钾和水,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所以排放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钾;硝酸钾中含有钾和氮两种元素,在农业上可以作为复合肥。21NH4Cl FeCl3 432NH Cl+NaOHNaCl+NH+H O CaCO3 将实验中“一定量的稀盐酸”改为“过量的稀盐酸”【详解】(1)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微热,产生具有刺激性氨味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氨气,

37、碱能与铵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说明含有带铵根离子的物质,所以一定含有氯化铵;过滤,得无色滤液和白色固体滤渣,说明没有有颜色的离子,而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说明不存在氯化铁,白色固体滤渣说明有沉淀,但不能确定是碳酸钙沉淀还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或者二者都有;实验 I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32NH Cl+NaOHNaCl+NH+H O;(2)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说明有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溶于酸的沉淀是碳酸钙,由于题干中没有指明酸的用量,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即无法确定是否含有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3)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38、滤渣部分溶解,有可能加入的盐酸量少,不能把滤渣溶解掉,不能说明滤渣是否溶于盐酸,所以加入的盐酸必须是足量,可以将实验中“一定量的稀盐酸”改为“过量的稀盐酸”。22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浑浊变澄清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222CaCO+2HCl=CaCl+H O+CO 开始时实验排出的气体是装置中的空气 CaCl2和 HCl 2232=Ca(OH)+COCaCO+H O、222Ca(OH)+2HCl=CaCl+2H O 【解析】(1)提出假设:题干提供,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所以假设 2: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浑浊变澄清;设计实验:题干提供,碳酸钠等与

39、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钠;所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可以和氯化氢反应,所以可以选择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得出假设 1 成立,假设 1 是挥发出的 HCl 使浑浊变澄清;浑浊碳酸钙和稀盐酸中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3222CaCO+2HCl=CaCl+H O+CO;(2)开始时实验排出的气体是装置中的空气使得AB段pH值几乎不变;BC 段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可以和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反应,使得氢氧化钙被消耗,pH 值迅速减小;此时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232=Ca(O

40、H)+COCaCO+H O;氯化氢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222Ca(OH)+2HCl=CaCl+2H O;D 点溶液的 pH 值小于 7,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此时溶液的成分除 H2O 外还有 CaCl2和 HCl。23有机物 液态 A 溶液变红 红色物质变成黑色 HCOOH催化剂CO+H2O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设计实验: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物质;甲酸符合有机物的定义,属于有机物;根据甲酸(HCOOH)的熔点为 8.6可知,20时,甲酸的状态为液态;由于甲酸的状态为液态,故试管应向上倾斜,故应选择装置 A;实验预测:若猜想 l 成

41、立,则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又 D 中是紫色石蕊溶液,故 D 中的实验现象应为溶液变红;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 C 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说明有水生成,进一步说明猜想 2 成立;F 处玻璃管内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红色氧化铁生成黑色的铁,故 F 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红色物质变成黑色;甲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HCOOH催化剂CO+H2O;交流拓展: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碳氧原子个数比不等于 1:2,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24(1)1:2:1;40%;(2)设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x 612632615732C H O+2Ag(NH)OHC

42、 H O N+2Ag+3NH+H O18021621.6gx 18021621.6gx 解得x=18g 答:需要葡萄糖的质量是 18g。【解析】(1)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葡萄糖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比为 6:12:6=1:2:1;葡糖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 6100%=40%12 6+1 12+166。(2)见答案。2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 4 次实验,每滴加 25g 稀盐酸,总质量都减少1.1g(25g122.2g146.1g1.1g),依次类推,因第 5 次滴加稀盐酸后总质量无变化,说明第四次所加盐酸和23Na CO恰好完全

43、反应,反应中共产生2CO为1.1g44.4g。解:设混合物中23Na CO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2322Na CO+2HCl=2NaCl+CO+H O106117444.4gxy 106444.4g10.6gxx 117444.4g11.7gyy 原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g100%=66.25%1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6g10.6g)17.1g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g25g44.4g111.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1g100%15.3%111.6g 将所得溶液加水稀释成 10%的该溶液,需加水质量为 z 111.6g+10%=17.1g=59.4gzz 答:(1)产生 CO2的质量为 4.4g(2)原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66.25%(3)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5.3%(4)将(3)所得溶液加水稀释成 10%的该溶液,需加水59.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