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训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训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生版】33804.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96751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3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训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训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生版】338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点训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训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生版】338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训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训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生版】338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训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训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生版】33804.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 页 东阿一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 人教版必修一 考点训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命制:张福斌 审核:刁峰 1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2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2、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3(2016济南模拟)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4(2016广州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5(2

3、016湖南联考)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意味着()A宰相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6(2016武汉质检)“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该材料可证实的史实有()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 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 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 元朝的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 A B C D 7(2016深圳模拟)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

4、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第 2 页 共 2 页 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8(2016揭阳测试)“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9(2016襄樊模拟)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

5、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10(2016湖北联考)元史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11.(2016湖北联考)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

6、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转变 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12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13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

7、主权 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14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15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朝代的中枢机构图,该朝代是()第 3 页 共 3 页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16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 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8、17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 D科举制 18 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 19以下是宋代确立的两条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所起的作用是()老规矩一:“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

9、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老规矩二: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A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20(2014全国高考)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第 4 页 共 4 页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21(2013江苏高考)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

10、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22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 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 23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11、 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考点训练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4“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25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2、C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 D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第 5 页 共 5 页 26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代 27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 28

1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29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30 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14、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31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32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第 6 页 共 6 页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33(2016陕西联考)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与机务。阁臣之预机

15、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朝廷决策机构 C地位上升但职能基本未变 D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34(2016潍坊一模)“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

16、祖)罢丞相始也”35(2016揭阳质检)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种做法()A整顿吏治,维护纲纪 B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窃取皇权,侵犯六部权力 36(2016盐城模拟)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

17、“票拟”等决策大权 37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此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 提高了行政效率 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 保障了决策机密性 A B C D 38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39嘉庆五年(公元 1

18、800 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军机泄露 B维护君主权威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40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A军机处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 41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些文字实质上反映了()第 7 页 共 7 页 A丞

19、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42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

20、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 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 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

21、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

22、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 第 8 页 共 8 页 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