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58234.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90505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5823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5823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5823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说课稿58234.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某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 章第 节 (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基础。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

2、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骨传导。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3.重点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难点:骨传声。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

3、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复习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通过复习前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耳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人听到声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想想做做”:(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

5、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学生分小组谈论,教师巡视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感觉人体可以传声,但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让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讨论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骨头能传声 这样设计通过自己试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贝多芬的故事。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

6、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必做题:第 18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 1 题 选做题:第 18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 2 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7、谢谢大家!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某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 一 章第 三 节 声音的特性(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四、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本节课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同时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

8、有重要意义,并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方法与过程: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3.重

9、点难点 重点: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 难点: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以及区分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 五、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六、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声现象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易于建立模型的。鼓励学生

10、多动手,动脑,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音乐铃声、烟花绽放、车水马龙等等。让学生辨听并体验不同,接着让学生交流感受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声音

11、有哪些特 点呢?指出这些声音是千差万别的,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用这方式如新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觉得自然而然。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同学们桌上都有一只鼓,要使它发出声音,怎样做呢?学生分别进行敲击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据此教师引出响度的概念,并提出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又要怎样做呢?学生操作,同时让学生思考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勇敢说 出自己的猜想,根据猜想的科学性,师生合作找出猜想“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这时引导学生你能设计出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 u 振

12、动幅度的大小。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和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活动二: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播放小孩、大人唱歌声,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孩、大人唱歌”图,讨论他们的歌声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声音高低即音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自主完成课本“演示”部分的实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

13、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音调,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最终得出声源振动的频率高,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低,声音的音调低,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音调的高低的结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活动三:探究什么是音色 教师播放用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演奏的同一首歌曲,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你能否只凭听觉辨出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来的?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由此引出音色的概念。展开游戏,“闻其声,知其人”,找几位学生读一段文字,其他人闭上眼睛,能否说出读书人的名字?学生通过游戏加深了对音色概念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正因为各位同学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我们才可

14、以区别出他们。这样设计学生通过游戏加深了对音色概念的理解,使得学习的过程变成游戏的过程,与学习于游戏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愉快学习的理念。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我设置了以下练习:练习 1:口答选择: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指的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我市溪桥镇素有“小提琴之乡”的美誉。制作小提琴用的木板和弦线非常讲究,如弦线有羊肠线、尼龙线、钢线等,不同的弦线做出的弦在发音时()不同。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有一段变声期,经

15、过边声期,发出声音的()变低了。A响度 B音调 C音色 练习 2: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此环节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对具体概念,影响因素的讨论。为了全盘把握,用媒体先后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意义记忆。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首先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布置以下作业:自己探究:男女声音的差别,对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听诊器如何增大响度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的更好,本课堂最后设计了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即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声现象主要由声音的哪个特性所决定的。(烧开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六、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