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1)2361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1)23618.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建警察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谈谈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学 生 姓 名:学号:系部:法律系 专业:法学 区队:指 导 教 师: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设计)题目:_ 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标注。本人郑重承诺,严格遵守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规定,以自己的真实水平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如有违反规定的行为,我将接受严肃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毕业论文(设计
2、)查重检测报告截图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 月 日 日期:年 月 日 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目录 摘要.1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概述.1(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1(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2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特点.3(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3 1.客观原因.3 2.主观原因.4(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特点.4 1.事件爆发性强,传播速度快.4 2.参与者动机的盲目性.5 3.组织更加严密.5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6(一)加强网络平台监管防控建设.6(二)加强法制体系防控建设.6(三)
3、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监测和疏导.7 参考文献.9 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1 谈谈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日趋多元化,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寻求声援乃至发起行动的事例越来越多,部分通过集群效应形成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并且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还呈现发生数量增加、发生领域扩大的趋势。这必须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大学生 Talking about the prevention and disposal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
4、k mass incident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divers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est demands,college students have more and more examples of publishing comments,expressing appeals,seeking solidarity and even launching actions through the ne
5、twork,and some form a network group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cluster effect.Sexual events,and group network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field.This must be taken seriously by universities and the society
6、 as a whole.Key words:network;group events;college students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概述(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主要指的因某种特定的社会矛盾所引起的,由特定或不特定民众自发或被他人召集而形成的群体。群体中的民众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到了非法侵害,所以为了表达自身的某种诉求,或者发泄心中的愤怒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通过聚集的形式向政府部门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而形成了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社会事件。由于此类事件常常伴主要体现为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并且多数情况下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2 会有肢体和语言上
7、的冲突,所以倘若我们不能够对此类事件进行较好的处置,那么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群体性事件来说,其成立的首要因素必须要有多数人参与其中,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目的性和危害性;1其次该事件的表现形式为,爆发式的聚众上访闹事、游行示威、骚乱暴动、罢工罢学等。对社会正常发展秩序,以及其他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严重威胁。最后,从聚众的破坏力上来看,他们可以将该类事件分为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按照诉求的合理性不同,我们可以将群体性事件分为合法诉求与非法诉求两类。对于第一种来讲,虽然民众的诉求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其采取的维权手段却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
8、而第二种诉求则是部分民众希望通过违法聚众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非法利益诉求,这种诉求因本质上具有非法性,所以其根本不会得到政府的支持。按照聚众行为的方式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消极类和积极类群体事件。对于前者来讲其采取的方式主要以罢工、静坐等方式为主,而后者则表现为游行、示威、堵塞交通等行为。按照聚众人数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群体性事件分为小、中、大、特大四中规模的群体事件,其划分标准为:聚众人数达 100 人以下的,被称为小规模群体事件;101 人到 500 人之间,属于中等规模群体事件;501 人到 1000(包括本数)人属于大规模群体事件;1000 人以上维特大规模群体事件。(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
9、事件的概念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后发现,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较少,笔者通过对现有成果进行仔细研究后,总比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该类事件进行了分析。首先,互联网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载体,有学者认为,能够对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评论或事件统称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还有学者认为,高校师生通过社交媒体对校园生活和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广泛评论和传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造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影响。2从这些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校园网络通常为该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载体,并且其主体应当为在校师生。1 田振华.试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10、机理和应对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2011 年第 4 期。2 罗子欣.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2 年第 8 期。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3 与其他群体性事件相比,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表现方式、主体以及表达平台上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例如在表现方式上,概率事件通常表现为对某一社会事件进行激烈评论,并且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虽然此类事件也可能会最终导致聚集的现象发生,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仍然以网络聚集为主。紧接着在行为主体上,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多为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高校的教师也可能参与其中。正是由于组成人员的特殊性,所以其
11、与普通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大的差别。那就在表达平台上,普通群体性事件往往以现实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呼声,而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而言,其多数情况下会借助于网络平台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通过形成线上或线下的群体性事件,制造社会舆论压力,进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特点(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1.客观原因 首先,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但发生提供了必要的载体。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校园网络已经逐步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网络遍布在高等院校中的每一个领域内,例如教室、宿舍、餐厅、操场等。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出现,各位大学生日常上网提
12、供了便利。出于日常学习的需要,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方便了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截至 2017 年底几乎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同时校方提供的无线网络也许他们能够运用手机当中的 Wi-Fi 功能随时随地上网。其实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也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性支持。社会当中新兴社交媒体(如微信、QQ、微博等)的不断出现都促使网络技术日趋成熟,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群体来讲,十分轻易的就可以使用此类平台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这就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校大学生依托这些网络平
13、台所特有的便捷性、联动性、辐射性等特点,将所传播的信息范围迅速扩大,最终产生了滚雪球的效果。再者是媒体宣传过程中存在的缺失,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信息来源。现阶段,媒体在传播信息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对一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4 些事项片面报道,再加上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民众的眼球,对一些原本极少的事件进行恶意炒作,这就很容易使得原本真实的信息变味。这就使得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对媒体所报道的事项产生愤慨,通过多种方式将事件进行扩大。最后,社会的转型也为该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步入到转型的关键
14、时期,各项制度以及相关法律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校大学生不仅对公共权力的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而且对于社会利益的调整也非常敏感,但对于国家的体制改革内容十分关注。所以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政治的改革以及相关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2.主观原因 从主观因素方面来看,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主要现在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校大学生仇富仇官的心理。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一些贪官污吏被最终皆受到了法律的惩治。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由于其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十分高涨,所以很容易对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官员产生仇恨与厌恶感。另外随着我国社会贫富
15、差距的逐步扩大,一些大学生的仇富心理也成为大学生网络群体应用发生的主观因素。例如 2010 年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内的李某开车撞人逃逸事件中,由于其在逃逸过程中向人群大喊自己的父亲为某公安局副局长,从而使得“我爸是李刚”在一夜之间迅速蹿红整个网络,很多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来表达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甚至有的学生将自己平台账号的个性签名更改为“我爸是李刚”。此外该事件也使得河北省内的几所高校大学生集体抗议,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向校方表达禁止在校园内通行机动车辆的请求,以此来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此外由于大学生法律与道德意识的缺失也是发生此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观因素之一。由于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仍处
16、在发展阶段,使得法律对在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机制存在不足。另外部分在校大学生道德意识存在欠缺,他们往往会将一些虚假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所谓的“知名度”。(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特点 1.事件爆发性强,传播速度快 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5 按照事物发展规律,任何事件的形成通常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萌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应该说具有可知性的必然趋势。但网络群体性事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它的瞬间突发性,并且该种事件借助于互联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出来。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瞬间突
17、发性是指对于事件能否发生,于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的把握。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起因、规模、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是难以预测的,这就反映了它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由于网络平台方便快捷的特点以及高校大学生普遍通过使用网络获取信息、阐述观点、表达意见的现状,导致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瞬间突发性,使得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并产生一定的震撼力和影响力。2.参与者动机的盲目性 首先,受“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时缺乏主观性,往往是受到周围环境氛
18、围的渲染而被动从众的行为。其次,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对一部分离开父母或异地求学的大学生来说,需要与群体保持一致而避免被孤立;再者,实践阅历较少的大学生易受到不负责任的媒体影响,不能辨别事件的真伪、原因,而是带着自己主观感情对事件进行评论,甚至引发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骂战等网络暴力事件。3.组织更加严密 对于普通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来讲,“缺场交往”是阻碍其发生的因素之一。虽然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但是此种交往的方式很容易导致我们之间的信任存在危机,进而使得普通网络群体之间的组织相对松散。但是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而言,他们之间的组织构
19、架相对稳健,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其组织性要比普通网络群体事件更加严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因为大学生网络群体之间的地域性相对较近。例如一些城市为了便于对学生的管理,通过建立大学城,将本市内的所有高校集中在一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们的聚集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随着高校网络实名制的不断推进,高校网络群体可以通过实名的方式加强各自之间的信任程度;第三,集体凝聚力更加稳健。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大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6 学生可以出于某一目的(例如校园内的物价水平、食品安全等)形成群体的向心力,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程度更加牢靠。三、大学生网
20、络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一)加强网络平台监管防控建设 在应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我们应当设立起专门的情报人员,并建立起秘密的情报网络等方式,来不断拓宽情报收集的范围和领域,对于那些可能会存在群体性风险的区域适时发出相应的预警通报,并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的跟踪与研判,进而对这区域当中所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做到准确的把握与管控。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逐步普及,一些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在爆发之前参与者往往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约定聚众的时间与地点,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如果在工作中发现即时通讯工具或手机短信中出现不法信息的,应当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申请公安机关对即时通信工具以及手机短信进行必要的
21、监控,以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高质量的信息情报,进而牢牢把握住防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动权。此外,我们还应当逐步加强驻校警务室的预警能力,一旦发现校园内存在有不安定的因素,警务室所能够迅速出警加以制止。通常来讲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可以分为突发性和潜伏性两种,不过无论是突发性还是潜伏性事件,其最终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过程性,因此驻校警务室必须要建立起灵活多变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校园中的不安定因素予以化解。3从实践上来看,我们能否牢牢把控住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态势,其关键因素在于风险防控机制是否运用得当,因此加大日常情报预警工作就成为了校园管理者防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中之重
22、。驻校警务室作为维护校园秩序稳定的中坚力量,应当全面落实警员预警责任,发挥好警务室的整体性优势,将情报收集和预警工作覆盖到整个校园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的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突发性和潜在性因素。(二)加强法制体系防控建设 第一要构建法定的预防机制。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看,整个事件从酝酿、到萌芽再到爆发需要一个渐进性过程。所以对于该类事件的处置 3 于蓉.试析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5 年第 9 期。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7 应当把握好先前的预防工作。及具体的工作流程应当包含,矛盾纠纷的排查、事前的调节以及
23、事态的防控和预防工作等内容,在预防的每个过程中应当细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任,同时也要追究那些没能做好预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第二要明确处置群体性事件机构的相关职责。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来说,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仅依靠校方来应对群体性事件,显然有些欠妥。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以校方为主导,并结合公安部门组成临时应对指挥所,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来对大学生网络集体性事件做出准确判断和定性,并根据事态发展的程度来对各部门工作的开展进行调整。第三要提高应急人员的整体素质。从实践角度方面来看,笔
24、者认为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校园群体性事件之所以没能得到及遏制,甚至有的最终演变成暴力事件,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校方的应急预案不完善,而是缺乏应急预案的执行者。虽然当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和校园的安保部门会迅速赶到事发现场,但由于校方的安保部门人员日常缺乏必要的演练、培训等,使得他们到达现场后不知如何展开工作。因此在笔者看来,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在各个高校建立起一支专门处理此类应急事件的队伍,并通过实战演练、劝导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应急人员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得应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预案中的相关内容。我们在加强应急人员处理突发事件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应当强化应急人员的危机意识,树立起
25、良好的工作态度,确保其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稳定现场秩序,并及时向上级部门作出信息反馈,保障应急处置方案中的内容可以充分落实。(三)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监测和疏导 现阶段,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都是由于聚众大学生自身利益受到不同损害所引发的。虽然在有些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有极少部分参与者趁机实施打、砸、抢等违法犯罪活动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但绝大部分大学生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聚集在一起的,从这一点来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多数是为了反映自己的内心呼声而聚集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并不需要采用强制性手段。所以对于校方来讲,其在日常管理中应着力开展学生群体内部
26、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疏导。例如可以定期召开学生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8 与学校之间的座谈会,积极听取学生在校园管理和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些问题予以解决。此外校方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动向做到彻底的排查,并对其中的矛盾纠纷问题要区分好轻重缓急,并积极联合学生组织来作出正确的处置,最大程度上限制不安定因素的生成和发展。此外我们还应当做到定期排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学校作为校园的直接管理者,应当建立起矛盾纠纷排查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形成普遍、重点和突击三维一体的排查机制。对于普遍排查来
27、说,校方应当在每年度对其校园内的不安定因素进行覆盖式的排查,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重点排查就是针对学生所关心的重点区域,例如学校的治安工作、餐厅的食品安全、食品售卖价格的合理性等直接关乎大学生合法权益方面的问题应着重进行分析和排查,并预估各种有可能对校园日常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此来做好相应的防控准备。福建警察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醉驾犯罪的量刑均衡之路 9 参考文献 1田振华.试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应对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2011(04).2罗子欣.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2(08).3杜坤林.高校网络典情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
28、011(07).4王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江苏高教,2012 年第 2 期。5尤勇.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J.高教学刊,2016(06).6骆郁廷.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 年(11).7霍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心理特征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1).8赵高辉、程沛.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动因及其应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9于蓉.试析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5(09).10赵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