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效专练4436.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89050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效专练443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效专练443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效专练443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效专练4436.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练 39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 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 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 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 22020福建永安三中月考25 时,下列关于 0.1 molL1的氨水和 0.1 molL1的醋酸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的氨水溶液,pH13 B0.1 molL1的醋酸加水稀释,溶液中 c(H)和 c(OH)都减小 C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c(OH)c(CH3COO)c(H)D0.1 molL1的氨水

2、与 0.1 molL1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32020哈尔滨师大青冈实验中学月考下列无法证明某酸 HA 是弱酸的实验方案是()A室温下,测得 0.1 molL1HA 溶液的 pH1,证明 HA 是弱酸 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 0.1 molL1的 HA 溶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C室温下测得某 HA 溶液的 pHa,用蒸馏水稀释 100 倍测得溶液 pHb,且 ba2 D室温下,用 pH 试纸测得 0.1 molL1 NaA 溶液的 pH7 4 2020四省八校质检改变 0.1 molL1己二酸(简写为 H2A,电离常数分别为 Ka1、Ka2,溶液的

3、pH,溶液中的 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a1104.4 B曲线表示的是 HA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关系 CNaHA 溶液中:c(H)c(OH)2c(A2)c(H2A)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A与NaHA的混合溶液中:c(Na)c(A2)c(HA)c(H)c(OH)52020安徽皖中高三摸底考试室温下,向 10 mL pH3 的 CH3CO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加入的物质 对所得溶液的分析 A 90 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 c(H)1010 molL1 B 0.1 mol CH3COON

4、a 固体 c(OH)比原 CH3COOH 溶液中的大 C 10 mL pH1 的 H2SO4溶液 CH3COOH 的电离程度不变 D 10 mL pH11 的 NaOH 溶液 c(Na)c(CH3COO)c(OH)c(H)6.2019全国卷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 pH2 的 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 H数目为 0.02NA Bc(H)c(H2PO4)2c(HPO24)3c(PO34)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 pH 减小 D加入 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7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已知 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1012,

5、对于该温度下 pH11 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 pH1 的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B温度降低至 25,该氨水溶液中 H2O 电离出的 H浓度小于 1011 mol/L C该氨水溶液中加入 NH4Cl 溶液,NH3H2O 的电离能力增强 D 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4HSO4(aq)NH4(aq)H(aq)SO24(aq)8室温下,pH 相差 1 的两种一元碱溶液 A 和 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前两溶液中 H浓度的大小关系:A10B B稀释前,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OH的浓度大于

6、107 molL1 C取等体积 M 点的 A、B 两种碱液,加入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相同 D用醋酸中和 A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 不一定大于 7 92020浙江嘉兴高三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Cl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MCl2=M22Cl,M(OH)2可能是弱电解质 B足量的锌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pH1)和醋酸(0.1 mol/L)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 C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HSO3的电离强于水解 DpH 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c(NH4)c(Na)102020哈尔滨师大青冈实验中学月考常

7、温下,向 10 mL b molL1的 CH3COOH 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 0.01 molL1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c(CH3COO)c(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0.01 B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CCH3COOH 的电离常数 Ka109/(b0.01)D向 CH3COOH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11苯甲酸钠(,缩写为 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 A。已知 25 时,HA 的 Ka6.25105,H2CO3的 Ka14.17107,Ka24.9010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 NaA

8、 外,还需加压充入 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 25,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A相比于未充 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 CO2充气压力,饮料中 c(A)不变 C当 pH 为 5.0 时,饮料中cHAcA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O3)c(CO23)c(OH)c(HA)1225 时,向盛有 60 mL pH4 HA 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 pH13 的 Na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A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67 molL1 B25 时,HA 的

9、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5109 Cab 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Db 点时:c(Na)c(A)c(OH)c(H)132020全国大联考调研试卷浓度均为 0.1 mol/L,体积为 V0的 HX、HY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VV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X、HY 都是弱酸,且 HX 的酸性比 HY 的弱 B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 K(HX):ab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c(H)c(OH):ac(HY)Db 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15 25 时,将浓度均为 0.1 molL1、体积分别为 V(HA)和 V(BOH)的 HA 溶液与

10、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 V(HA)V(BOH)100 mL,V(HA)、V(BOH)与混合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a(HA)106 molL1 Bb 点时,c(B)c(A)c(HA)Cc 点时,cAcOH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ac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162020哈尔滨三中月考.今有 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1)在同体积,同 pH 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 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酸的序号,下同)(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 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

11、顺序是_。(3)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 的三种酸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如果取等体积的 0.1 mol/L 的三种酸溶液,用 0.1 mol/L 的 NaOH 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5 时,在 2 L 0.3 mol/L 的 HF 溶液中,有 0.02 mol 的 HF 电离成离子,求该温度下 HF 的电离常数_。172020牡丹江一中月考25 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 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1

12、)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电离平衡常数 K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_(填字母)。aCO23 bClO cCH3COO dHCO3(3)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填字母)。aCO232CH3COOH=2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CO232HClO=CO2H2O2ClO d2ClOCO2H2O=CO232HClO(4)体积均为 10 mL、pH 均为 2 的醋酸溶液与 HX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 1 000 mL,稀释过程中 pH 变化如下图所示。则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_(填“”、“”或“1,证明

13、HA 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说明 HA 是弱酸,A 不选;碳酸钠溶液中滴入 0.1 molL1的 HA 溶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说明 HA 的酸性大于碳酸,但无法证明 HA 为强酸还是弱酸,B 选;室温下测得某 HA溶液的 pHa,用蒸馏水稀释 100 倍测得溶液 PHb,且 ba7,说明 NaA 为强碱弱酸盐,则证明 HA 为弱酸,D 不选。4C 5.B 6.B 7.B 8.D 9.D 10.D 11C 充 CO2的饮料,碳酸电离显酸性,促进 A水解,苯甲酸浓度较大,抑菌能力较高,故 A 项错误;提高 CO2充气压力,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温度不变,Ka不变,因此饮料中 c(A)减小,

14、故 B 项错误;当 pH 为 5.0 时,c(H)105 mol/L,根据 HA 的 KacHcAcHA,则有cHAcAcHKa1056.251050.16,故 C 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a)c(HCO3)2c(CO23)c(OH)c(A),根据物料守恒有:c(Na)c(HA)c(A),因此离子浓度关系为:c(H)c(HCO3)2c(CO23)c(OH)c(HA),故 D 项错误。12B 13C 根据图像可知,当 lgVV00 时,即未加水稀释时,HX 溶液的 pH1,说明 HX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HY 溶液的 pH1,说明其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A 错误;相同温度下,同一电

15、解质溶液的电离常数始终保持恒定,则 K(HX):ab,B 错误;由 a 至 b 的过程是 HX 的稀释过程,稀释后溶液 c(H)变小,水电离的受抑制程度降低,则由水电离的c(H)与 c(OH)均变大,则由水电离出的 c(H)c(OH):ac(HY),C 项正确;b 点时n(NaOH)0.008 mol,而 n(HY)0.01 mol,故 HY 过量,D 项错误。15.C 由题图可知,a 点时,100 mL 0.1 molL1的 HA 溶液 pH3,故 HA 为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 Ka(HA)1031030.1103 molL1105 molL1,A 项错误;b 点时,溶液的pH7,c(H)c

16、(OH),根据电荷守恒,则有 c(B)c(A),B 项错误;由 AH2OHAOH可知,KhcHAcOHcA,升高温度,促进 A水解,故 c 点时,cAcOHcHA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项正确;由题图知,100 mL 0.1 molL1的 BOH 溶液 pH11,故 BOH为弱碱,其电离平衡常数 Kb(BOH)1031030.1103 molL1105 molL1Ka(HA),故 b 点时,V(HA)V(BOH)50 mL,HA 溶液与 B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b 过程中,BOH 溶液的体积逐渐增大,HA 溶液逐渐被中和,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bc 的过程中,HA 溶液中和完全,BOH 溶

17、液过量,故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 项错误。16.(1)cab(2)bac(3)cab bac .3.4104 17(1)增大(2)a(3)cd(4)解析:(1)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所以当温度升高时,Ka增大;(2)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则酸性强弱为:CH3COOHH2CO3HClOHCO3,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则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23ClOHCO3CH3COO,即 abdc;(3)a.CO23CH3COOH=CH3COOCO2H2O:CH3COOH 酸性大于碳酸,所以CH3COOH 能够制取碳酸,该反应能够发生;b

18、.ClOCH3COOH=CH3COOHClO:CH3COOH 的酸性大于 HClO,CH3COOH 能够制取 HClO,该反应能够发生;c.CO23HClO=CO2H2OClO:HClO 的酸性小于碳酸,该反应无法发生;d.2ClOCO2H2O=CO232HClO:由于酸性 H2CO3HClOHCO3,则碳酸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不会生成 CO23,该反应不能发生。(4)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pH 相同的不同酸稀释相同的倍数,pH 变化大的酸酸性强,变化小的酸酸性弱;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根据图知,pH 相同的醋酸和 HX 稀释相同的倍数,HX 的 pH 变化大,则 HX的酸性大于醋酸,所以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稀释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 HX,所以醋酸抑制水电离程度大于 HX,则 HX 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H)大于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的 c(H);pH2 的 HX 和醋酸,HX 的酸性大于醋酸,所以醋酸的浓度大于 HX,因此等体积的两种酸,醋酸的量多,因此用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别中和上述两种酸溶液,恰好中和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醋酸大于 HX。18(1)1(2)H2N2O2HN2O2H c(Na)c(N2O22)c(OH)c(HN2O2)c(H)(3)3.0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