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84816057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2. 昼日汗出溱溱,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二证候诊断1. 肺卫不固证: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颈、胸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寻常易患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2. 营卫失调证:自汗或盗汗,遍身汗出而不温,畏寒怕风,不发热,或时有低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3. 气阴两虚证:以盗汗为主,也常伴自汗,汗出较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渴唇干。舌质红,苔少或见

2、花剥苔,脉细弱或细数。4. 湿热迫蒸证:汗出以额和心胸为甚,见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5. 气阳缺乏证:自汗或盗汗,面晄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伴遗尿,口淡不渴。舌淡白,脉软。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煮散剂、中成药1. 肺卫不固证治法:益气固表。推举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煅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等。2. 营卫失调证治法:调和营卫。推举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浮小麦、煅牡蛎等。中成药:黄芪颗粒等。3. 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推举方药:生脉散合黄芪散加减。太子参

3、或沙参、生地、麦冬、五味子、黄芪、煅牡蛎、瘪桃干等。中成药:槐杞黄颗粒等。4. 湿热迫蒸证治法:清利湿热。推举方药:泻黄散加减。生石膏、栀子、防风、藿香、甘草、麻黄根、糯稻根等。5. 气阳缺乏证治法:温阳扶正。推举方药:附子合麻黄根汤加减。附子、麻黄根、生牡蛎、浮小麦、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桂枝、甘草等。二外治法1. 穴位敷贴疗法(1) 选用方剂方一:五倍子、煅牡蛎、丁香,比例3:10:1。方二:五倍子、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比例1:1:3:3:3:1。方三:五倍子、五味子,比例2:1。方四:郁金、五倍子、黄柏,比例2:1:1。(2) 适应证型:各型汗证。(3) 制备方法:以

4、上药物按各自比例,将药物研末过80目筛,以醋或凡士林调和。(4) 操作标准:取配制成药3g,置于无菌敷料中,敷于脐部神阙穴、足底涌泉穴,夜敷晨取,连用57天为一疗程,可用23 疗程。(5) 留意事项: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冷静为正常反响。贴敷后皮肤反响不明显,说明皮肤对药物耐受度较好,不影响疗效。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和以往贴敷中药过敏者, 留意易消灭过敏现象,严禁抓挠。2. 捏脊疗法(1) 穴位定位:“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2) 操作方法:让患儿俯卧于床上,

5、背部保持平直、放松。施术者站在患儿前方,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 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前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每捏3下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始终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共捏35次。最终用两拇指揉按心俞、肺俞、脾俞35 次。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3) 留意事项操作前可在局部涂撒爽身粉或润滑油起到润滑和保护皮肤的作用晨起或临睡前捏脊较适宜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操作者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和,手法宜轻柔、灵敏,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顿。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

6、5分钟为宜。捻动推动时,要直线向前,不行歪斜。本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的患儿。年龄过小者皮肤柔嫩,易损伤表皮; 年龄过大者背肌较厚,不易提起,影响疗效。局部皮肤破损者,或发热时不宜行本疗法。3. 足浴疗法(1) 选用方方一: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煅牡蛎。方二:五倍子、乌梅、艾叶。方三:黄芪,瘪桃干,糯稻根,麻黄根。(2) 适应证型:各型汗证。(3) 制备方法:将所选药物先浸泡20 分钟,后将药物煎煮,取汤汁备用泡足。(4) 操作标准:将煎煮后的药汁参加适宜温水中泡双足,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宜临睡前操作,连用7天为一疗程。(5) 留意事项:水温不宜过烫,防治烫伤双足。4. 中药直肠推入

7、保存给药法(1) 适应症:无急性感染、肠道及肛周疾病的汗病患者。(2) 操作方法:患儿取肘膝位,灌肠时用20ml 或50ml 注射器抽取适量适温方药,在注射器顶端连接一次性灌肠软管,用石腊棉润滑肛周及灌肠软管,将软管另一端缓慢插入肛门,将药液缓缓推入,推入时间25分钟,同时留意观看患儿耐受状况,推注后抽出灌肠软管,嘱患儿俯卧位10分钟左右, 让药物充分吸取。(3) 留意事项:直肠给药深度610cm。推入液体的温度把握在36.538Co,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刺激直肠粘膜,造成局部损伤及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排便,不利于药物吸取。推注速度缓慢,以免速度过快,不利于药物保存。对于有肛周疾病、严峻腹胀极不协作

8、者不予应用。5. 中药外扑法:龙骨粉、牡蛎粉、五倍子粉各等量,调匀,撒布于出汗部位。6. 针灸疗法:主穴取大椎、曲池、合谷;配穴取三阴交、肺俞、肾俞。三安康指导1. 生活起居:运动适度。汗出患儿腠理疏松,体表潮湿,宜用干毛巾擦拭,不宜坐卧当风。对于汗出较多的患儿可用清洁纱布或干毛巾垫于背部, 防止感冒。2. 饮食调护:辛香之品具发散之性,香窜刺激,不适宜本证。生冷、粘滑食物亦损伤胃气,饮食当慎。3. 情志调摄:建议患儿宜循循善诱,防止心情及精神紧急造成汗出。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自汗、盗汗的疗效标准判定。以汗出病症计分为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无出汗。显效: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汗出明显削减。有效: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汗出较治疗前有所削减。无效: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出汗无转变。二评价方法汗出病症计分:由患儿家长每天依据患儿的汗出病症,比照计分表进展推断及记录:总分值=自汗计分+盗汗计分计分0自汗汗出正常1略微活动后局部或半身汗出湿衣2安静状态下局部或半身汗出湿衣3安静状态下全身汗出,大汗淋漓盗汗汗出正常汗出浸湿枕巾/内衣,但不需更换枕巾或内衣汗出浸湿枕巾/内衣,需更换枕巾或内衣 1 次汗出如洗,每晚需更换枕巾或内衣2 次以上小儿汗病主症评分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