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8468404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ppt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第0 0章章 绪论绪论o0.1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o0.2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o0.3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o0.4 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0.1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主干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统地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了解管网系统的运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了解管网系统的运行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给行管理基本理

2、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从事科研的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从事科研的能力。能力。 0.2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o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规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划设计原理;o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水量计算和管网系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水量计算和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 o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与计算理论和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与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计算方法;0.2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o了解管网系统运行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模式和了解管网系统运行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

3、,初步具备解决常见生产实际问题信息化技术,初步具备解决常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能力; o初步具备进行管网系统规划和工程设计,编制初步具备进行管网系统规划和工程设计,编制工程设计文件的能力;工程设计文件的能力;o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初步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2.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3. 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4.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给水排水管网模型5. 给水管网水力分析和计算给水管

4、网水力分析和计算6.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给水管网工程设计0.3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7.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自学)给水管网优化设计(自学)8. 给水管网运行调度与水质管理(自学)给水管网运行调度与水质管理(自学)9.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10. 雨水管渠设计和优化计算雨水管渠设计和优化计算11. 给水排水管道材料和附件给水排水管道材料和附件12. 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0.4 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1. 学习方法:课堂讲授学习方法: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堂讲授课堂讲授突出重点,掌握基础理论和方法;突出重点,

5、掌握基础理论和方法;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作业练习;作业练习;(2)专题讨论;专题讨论;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实际工作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实际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基本的工程师素质。法,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培养基本的工程师素质。2. 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作业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作业+出席到课率)出席到课率)(30%) + 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 第第1 1章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o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o1.2 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量变化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量变化 o1.

6、3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o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o1.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定义定义: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功能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

7、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组成组成:给水、排水。:给水、排水。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用途分类给水用途分类: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政消防用水。 (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各类生活活动中直接使用的各类生活活动中直接使用的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满足一定水质标准)、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满足一定水质标准)、公共设施用水(用水量大,集中,水质基本同公共设施用水(用水量大,集中,水质基本同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水量与工业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水量与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条件

8、有关,水质同居民生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条件有关,水质同居民生活用水)。活用水)。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2)工业生产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满足生工业生产过程中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用水,对水量水质、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用水,对水量水质、水压要求差异很大。可分为产品用水(水成为水压要求差异很大。可分为产品用水(水成为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工艺用水(水作为溶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工艺用水(水作为溶剂、载体等)、辅助用水(清洗、冷却等)。剂、载体等)、辅助用水(清洗、冷却等)。 (3)市政和消防用水市政和消防用水城镇或工业企业内道城镇或工业企业内道路

9、浇洒、绿化、公共清洁和消防用水路浇洒、绿化、公共清洁和消防用水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上述各种用水在被用户使用以后,水质受上述各种用水在被用户使用以后,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称为废水。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称为废水。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废水分类废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污水,受污染程度比较严重。污水,受污染程度比较严重。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一类受到较轻微的水质污染或一类受到较轻微的水质污染或水文变化;另一类在生产

10、工业过程中受到严重水文变化;另一类在生产工业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含有很高浓度的污染物质,甚至含有大污染,含有很高浓度的污染物质,甚至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量有毒有害物质。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3)降水降水雨水和冰雪溶化水,防止地面积雨水和冰雪溶化水,防止地面积水和洪涝灾害。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降水应尽水和洪涝灾害。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降水应尽可能被收集和利用,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可能被收集和利用,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目的。源、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目的。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

11、系统功能关系示意图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关系示意图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o水量保障水量保障保障用户足够的水量或及时排除污保障用户足够的水量或及时排除污(废废)水和雨水;水和雨水;o水质保障水质保障保障供水水质或将符合排放标准的保障供水水质或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污(废废)水排放水体;水排放水体;o水压保障水压保障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或使排水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或使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给水处理措施;给水处理措施;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物理、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物理、化学等手段控制水质变化;

12、化学等手段控制水质变化;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子系统给水排水子系统o(1)水源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水源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o(2)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o(3)给水管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给水管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

13、)等,简称输配水系统。(清水池、水塔等)等,简称输配水系统。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o(4)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o(5)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o(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设置设施。终设置设施。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

14、与组成o一般城镇给水排水系统图如下:一般城镇给水排水系统图如下:1-取水系统;取水系统;2-给水处理系统;给水处理系统;3-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系统;4-排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5-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6-排放系统排放系统1.2 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量变化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量变化o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o1.2.2 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 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 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设计范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

15、用水、工业用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其他用水量总和,主要包括:(水以及其他用水量总和,主要包括:(1)居民生活)居民生活用水量;(用水量;(2)公共设施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3)工业企业生)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量;(5)市政用水量;()市政用水量;(6)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管网漏失水量。 上述各类用水量总和称为上述各类用水量总和称为城市综合用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称为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称为城市综合生城市

16、综合生活用水量活用水量。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 不同类别的用水量可以采用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的不同类别的用水量可以采用有关设计规范规定的用水量指标进行计算。用水量指标进行计算。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 工业企业的用水量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工业企业的用水量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工业企业用水资料和产业用水量定额分析确定。合现有工业企业用水资料和产业用水量定额分析确定。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 工程设计人员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用水人工程设计人员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

17、用水人口、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国口、水资源状况、城市性质和规模、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业回用水率等因素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业回用水率等因素计算确定用水量。计算确定用水量。1.2.2 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1)用水量的表达)用水量的表达 1)平均日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 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 2)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 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 3)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

18、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除以: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小 时。时。 4)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的: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小时 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1.2.2 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2)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变化系数 生活用水量随着生活习惯、气候和人们生活节奏生活用水量随着生活习惯、气候和人们生活节奏等变化。等变化。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的变化一般比生活用水量的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的变化一般比生活用水量的变化小,少数情况下变化可能很大。变化小,少数情况下变化可能很大。 不同类别的用水量变化一般具有各自的规律性

19、,不同类别的用水量变化一般具有各自的规律性,可以用变化系数和变化曲线表示。可以用变化系数和变化曲线表示。1.2.2 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1)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变化系数 用水量日变化系数用水量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量的比值。 用水量时变化系数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的比值。yddQQK365dhhQQK241.2.2 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2)用水量变化曲线)用水量变化曲线 以时间以时间t为横坐标和与该时间对应的用水量为横坐标

20、和与该时间对应的用水量q(t)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中,经常需要绘制小时用水量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中,经常需要绘制小时用水量变化曲线,特别是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变化曲线,特别是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在线水表记录在线水表记录表号:表号:300106149直径:直径:150mm日期:日期:200510292005100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0:0000:4501:3002:1503:0003:4504:3005:1506:0006:4507:3008:1509:0009:4510:3011:1512:0012:4

21、513:3014:1515:0015:4516:3017:1518:0018:4519:3020:1521:0021:4522:3023:15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系列5用水量变化曲线用水量变化曲线 用水量变用水量变化曲线一般化曲线一般根据用水量根据用水量历史数据统历史数据统计求得,在计求得,在无历史数据无历史数据时,可以参时,可以参考附近城市考附近城市的实际资料的实际资料确定。确定。1.3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o1.3.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o1.3.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o1.3.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给水排水系

22、统的水压关系1.3.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1.3.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三个水质标准三个水质标准 (1)原水水质标准原水水质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水源水质标准; (2)给水水质标准给水水质标准:供应城镇用水必须达到国:供应城镇用水必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工业和其他用水必须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工业和其他用水必须达到有关行业水质标准或用户特定的水质要求;达到有关行业水质标准或用户特定的水质要求; (3)排放水质标准排放水质标准:按照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按照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要求以及

23、废水排放受纳水体的承受能力确定。准要求以及废水排放受纳水体的承受能力确定。1.3.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 三个变化过程三个变化过程 (1)给水处理给水处理: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物质; (2)用户用水用户用水: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废水处理废水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水质标准。1.3.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在给水系统中,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在给水系统中,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 (1)全重力给水全重力给水:当水源地势较高时,水流通

24、:当水源地势较高时,水流通过重力自流输水到水厂处理,然后又通过重力输水管和过重力自流输水到水厂处理,然后又通过重力输水管和管网送至用户使用;管网送至用户使用; (2)一级加压给水一级加压给水:输水过程中只有一次加压的过:输水过程中只有一次加压的过程,如水厂地势高,从水源到水厂采用一级提升,处理程,如水厂地势高,从水源到水厂采用一级提升,处理后依靠水厂的地势采用重力输水,或是水源地势高,直后依靠水厂的地势采用重力输水,或是水源地势高,直接用重力输水至水厂,处理后采用一级提升送至用户使接用重力输水至水厂,处理后采用一级提升送至用户使用;用;1.3.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

25、(3)二级加压给水二级加压给水:水流在水源取水时经过第一级:水流在水源取水时经过第一级加压,提升到水厂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清水贮存于清水加压,提升到水厂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清水贮存于清水池中,清水经过第二级加压进入输水管和管网,供用户池中,清水经过第二级加压进入输水管和管网,供用户使用;使用; (4)多级加压给水多级加压给水:有两种情形,一是长距离输水:有两种情形,一是长距离输水时需要多级加压提升;二是大型给水系统的用水区域很时需要多级加压提升;二是大型给水系统的用水区域很大,或用水区域为狭长型,一级加压供水不经济或前端大,或用水区域为狭长型,一级加压供水不经济或前端管网水压偏高,应采用多级加压供

26、水。管网水压偏高,应采用多级加压供水。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o1.4.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o1.4.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o1.4.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1.4.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o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 (1)水量输送:即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水量输送:即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与排水的地点要求;足用水与排水的地点要求; (2)水量调节:即采用贮水措施解

27、决供水、用水与)水量调节:即采用贮水措施解决供水、用水与排水的水量不平均问题;排水的水量不平均问题; (3)水压调节:即采用加压和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水压调节:即采用加压和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排放的能量要求。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排放的能量要求。1.4.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o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有一般网络系统的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有一般网络系统的特 点,即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扩展性等;点,即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扩展性等; 同时具有与一般网络系统不同的特点,如隐蔽同时具有与一般网络系统不同的特点,如隐蔽 性强、外部干扰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

28、基建性强、外部干扰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基建 投资费用大、扩建改建频繁、运行管理复杂等。投资费用大、扩建改建频繁、运行管理复杂等。1.4.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o 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1-清水池;清水池;2-供水泵站;供水泵站;3-输水管;输水管;4-配水管网;配水管网;5-水塔水塔(高位高位水池水池);6-加压泵站;加压泵站;

29、7-减压设施减压设施1.4.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输水管(渠)一般不沿线向的管道或渠道,输水管(渠)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较长距离输水管一般敷设成两条并外供水。较长距离输水管一般敷设成两条并行管线,并在中间的一些适当地点分段连通行管线,并在中间的一些适当地点分段连通和安装切换阀门。和安装切换阀门。1.4.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配水管网:是指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配水管网:是指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 道网络。其道网络。其功能功能是将来自于较集中点的水量是将来自于较集

30、中点的水量分配输送到整个供水区域,使用户能从近处分配输送到整个供水区域,使用户能从近处接管用水。由主干管、干管、支管、连接管、接管用水。由主干管、干管、支管、连接管、分配管等构成。配水管网中还需安装消火栓、分配管等构成。配水管网中还需安装消火栓、阀门和检测仪表等附属设施。阀门和检测仪表等附属设施。 1.4.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泵站: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设施,一泵站: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设施,一般由多台水泵并联组成。给水管网系统中的般由多台水泵并联组成。给水管网系统中的泵站有供水泵站(二级泵站,一般设于水厂泵站有供水泵站(二级泵站,一般设于水厂内部)和加压泵站(三级

31、泵站,对远离水厂内部)和加压泵站(三级泵站,对远离水厂的供水区域或地形较高的区域进行加压)。的供水区域或地形较高的区域进行加压)。 1.4.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水量调节设施:有清水池(又称清水库)、水塔水量调节设施:有清水池(又称清水库)、水塔和高位水池等形式。主要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和高位水池等形式。主要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也可用于贮存备用水量,提高供水安的流量差,也可用于贮存备用水量,提高供水安全。全。 减压设施:用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和稳定输减压设施:用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以避免水压过高造成管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以避免水压

32、过高造成管道或其他设施的漏水、爆裂、水锤破坏,或避免用或其他设施的漏水、爆裂、水锤破坏,或避免用水的不舒适感。水的不舒适感。 1.4.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o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和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和排放口等构成。排放口等构成。1.4.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1-集水管网;集水管网;2-水量调节池;水量调节池;3-提升泵站;提升泵站;4-输水管(渠)输水管(渠)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1.4.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排水管网系统的

33、构成(1)废水收集设施:它们是排水系统的起始点。)废水收集设施:它们是排水系统的起始点。(2)排水管网:指分布于排水区域内的排水管道(渠道)网络。)排水管网:指分布于排水区域内的排水管道(渠道)网络。 由支管、干管、主干管等构成。由支管、干管、主干管等构成。(3)排水调节池:指具有一定容积的污水,废水或雨水贮存设施。)排水调节池:指具有一定容积的污水,废水或雨水贮存设施。(4)提升泵站:指通过水泵提升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提升泵站:指通过水泵提升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5)废水输水管(渠):指长距离输送废水的压力管道或渠道。)废水输水管(渠):指长距离输送废水的压力管道或渠道。(

34、6)废水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是废水排放口,与接纳废水的)废水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是废水排放口,与接纳废水的 水体连接。水体连接。1.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o1.5.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给水管网系统类型o1.5.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1.5.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给水管网系统类型o(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只有一个清水池(清)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只有一个清水池(清水库)。较小的给水管网系统。水库)。较小的给水管网系统。 1.5.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有多个水厂的

35、清水)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有多个水厂的清水池(清水库)作为水源。较大的给水管网系统。池(清水库)作为水源。较大的给水管网系统。 优点:供水可靠;就近优点:供水可靠;就近 供水,管网内压供水,管网内压 力均匀,经济;力均匀,经济; 可分期发展,避可分期发展,避 免一次性投资过免一次性投资过 大。大。缺点:设备和管理工作缺点:设备和管理工作 相应增加。相应增加。1.5.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给水管网系统类型o(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只有一个管网(管网不)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只有一个管网(管网不分区),统一供应各类用水(生活、生产、消防分区),统一供应各类用水

36、(生活、生产、消防等),其供水具有统一的水压。等),其供水具有统一的水压。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新建中、小城市、工业区或大型厂矿:新建中、小城市、工业区或大型厂矿企业中用水户较集中、地形较平坦,且对水质、水压企业中用水户较集中、地形较平坦,且对水质、水压要求也比较接近的情况。要求也比较接近的情况。 特点特点:系统管理简单,但给水安全性低。:系统管理简单,但给水安全性低。1.5.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2)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将给水管网系统划分为)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将给水管网系统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站,供水具多个区域,各区域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站,供水具有不同的水

37、压。有不同的水压。 管网分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串联分区,管网分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串联分区,设多级泵站加压;另一种是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设多级泵站加压;另一种是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由不同泵站供水。的区域由不同泵站供水。1.5.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给水管网系统类型o(3)按输水方式分类)按输水方式分类 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重力输水管网系统; 2)压力输水管网系统。)压力输水管网系统。1.5.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o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o排水体制: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排水体制:不同

38、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1. 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1)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有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内排放的排水系统。有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式合流制排水系统。1.5.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2)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有完全分流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

39、的排水系统。有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制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在一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在一座城市中,有时是混合排水体制。座城市中,有时是混合排水体制。1.5.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2. 排水体制的合理选择排水体制的合理选择比较项目分流制截流式合流制环境保护城市污水全部处理;但初期雨水未经处理初期雨水能处理;但暴雨时部分城市污水进入水体基建投资总造价高,便于分期建设(近期为不完全分流制)泵站和污水厂造价较高,渠道造价低维护管理污水管道易沉积;污水处理厂负荷变化小,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渠道维护简单;泵站和污水处理厂负荷变化大,运行管理复杂施工复杂管渠施工简单1.5.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3. 排水体制选择方法排水体制选择方法在新建地区一般采用分流制在新建地区一般采用分流制在下列情况下也可选用合流制:在下列情况下也可选用合流制:附近有水量充沛的水体,发展又受限制的小城镇;附近有水量充沛的水体,发展又受限制的小城镇;在街道较窄和地下设施较多的地区;在街道较窄和地下设施较多的地区;雨水稀少,废水全部处理的地区。雨水稀少,废水全部处理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