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盖梁施工方案67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盖梁施工方案675.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z.*交通建设*二项目部五分部 桥 梁 盖 梁 施 工 方 案 二一七年十月十日 盖梁施工 1、施工工艺 盖梁施工模型采用大块钢模,用特制钢抱箍固定在墩柱上,利用抱箍上焊接的牛腿架设两根 I50#工字钢横梁作承力结构,在安装抱箍-.z.的时候一定要计算并控制抱箍的标高,并在钢模板底预留 1cm 左右高度用于微调盖梁底标高,以保证盖梁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安装抱箍的时候注意保证两抱箍之间的高差以保证盖梁的横坡。五分部的墩柱高度都在 8m 以下,墩顶盖梁材料吊装采用 25t 汽车吊,配合人工拼装组合钢模。钢筋统一由钢筋加工厂加工,现场安装。砼采用输送泵泵送入模或吊车吊料斗入模 2、支撑系统 盖
2、梁支撑体系分为两种施工,优先考虑抱箍法施工,对于异形柱等无法采用抱箍法施工的,采用支架现浇。抱箍法是在墩柱柱顶以下 120cm 的位置设两道上下叠放钢抱箍,用 8 对30mm 螺栓将抱箍紧紧抱柱(抱箍内加橡胶垫和麻布),在上面抱箍圈两个吊耳上各设一个直径 20cm 的砂箱,用于微调高程和方便盖梁底模拆除。砂箱上两侧各设一道 50B 的工字钢,工字钢间用16mm 对拉螺栓拉紧。盖梁底模用 1212cm 方钢作横担,边到边40cm 间距铺放在工字钢梁上。经安全检查后,在横梁上安装模板及支架系统,进行钢筋绑扎及砼浇筑作业。盖梁施工支撑体系示意图 3、钢筋(1)盖梁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厂加工焊接成整体,
3、用平板车运至现场,采用吊车吊至底模上。-.z.(2)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安装,确保钢筋位置准确,间距满足要求。(3)设置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防止露筋。4)钢筋就位绑扎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用调直机调直。钢筋的截断按下料单在钢筋加工场内用钢筋切断机完成,钢筋弯折用钢筋弯曲机完成。所有钢筋的弯折必须在温度+5以上时进行。钢筋弯折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形状弯折。所有钢筋都应冷弯。顶、底缘主筋位于盖梁侧面的弯折半径按 2.5d(d 为钢筋直径)考虑,其余主筋弯折半径均按 10.5d(d 为钢筋直径)考虑。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连接形式。钢筋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分应预
4、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钢筋焊缝均采用双面焊缝,焊缝最小长度 5d(d 为钢筋直径)。在盖梁骨架两根主筋重叠段应增加焊缝,焊缝间距 100cm,焊缝长度为 2.5d。钢筋网片和骨架的拼装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拼装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钢筋的交叉点用钢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电焊焊牢。钢筋绑扎和箍筋的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水平筋要垂直、接触紧密,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交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形交错绑扎。-.z.根据测量放样的墩柱中心放出钢筋骨架位置和盖梁端头模板的底部位置。钢筋骨架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吊装大致就位,吊装时要多点起吊,避免受自重影响变形。按骨
5、架上的箍筋位置线和梯形卡具、箅形卡具,使钢筋骨架和箍筋精确定位,定位前必须根据保护层的厚度摆放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呈梅花形布置。按照设计图纸对防震挡块、支座垫石等需要预埋的钢筋进行绑扎,绑扎要牢固,插入深度、垂直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成型后,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在安装侧模前绑扎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呈梅花形布置。4、模板 按照盖梁结构尺寸定型加工钢模。模板面板厚度不小于 6mm,制作完成后进行试拼,检查模板的刚度、平整度、接缝密合性及结构尺寸。钢模板安装前,板面涂刷脱模剂。立模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各种尺寸均满足图纸及规*要求。模板安装好后对高程进行检查,符合规*和设计要求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在浇筑砼后
6、,不变形、不移位。拆模后立即清除模板表面的污垢,校正模板并涂刷脱模剂,以便下一次使用。安装盖梁底模-.z.盖梁底模采用工厂定做的定型大块钢模,厚度不小于 6mm。在底模下部采用工字钢槽钢做为横梁,支撑盖梁底模板。横梁顶部采用小钢板调整盖梁的底模标高。模板接缝处粘贴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并根据测量标高对墩顶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时应力求墩柱混凝土深入盖梁混凝土 2cm。模板安装前必须打磨干净,并使用符合要求的脱模剂,涂抹均匀,以利于拆模。严格控制模板拼装质量:模板接缝处加双面胶海棉条,使模板拼装缝平顺、严密,无错缝、错台现象,确保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接缝处不发生漏浆现象。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模板与墩柱
7、接触处拼缝严密,确保不在此处发生漏浆现象。模板安装完成,浇注混凝土前清除模板中所的的污物、碎屑物、木屑及其它杂物。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派专人查看模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跑模现象。安装侧模、端模 钢筋骨架就位、验收合格后,拼装侧模。侧模采用平面大钢模拼装,厚度不小于 6mm。拼装时采用侧模包底模的方式组装侧底模板。在侧模接缝处和侧模与底模接缝处粘双面胶条,防止漏浆。模板安装上要均匀涂抹脱模剂,方便拆模。侧模顶部采用定位钢筋卡定位,中、低部采用对拉螺杆使模板就位、加固。对拉螺杆和模内支撑设置在同一水平面,通过内外支撑对-.z.模板进行调整、加固,使其稳固。端头模板和侧面模板采取对拉“螺
8、杆+木楔”支撑、加固。模板支好后,测量模板控制点标高,确定混凝土浇筑位置。严格控制模板拼装质量:模板接缝处加双面胶海棉条,使模板拼装缝平顺、严密,无错缝、错台现象,确保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接缝处不发生漏浆现象。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模板与墩柱接触处拼缝严密,确保不在此处发生漏浆现象。模板安装完成,浇注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中所的的污物、碎屑物、木屑及其它杂物。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派专人查看模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跑模现象。5、混凝土浇筑和养生 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已浇墩柱顶面清理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
9、施工配合比配制。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汽车吊吊罐的方式入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温度,混凝土入模塌落度控制在 7090mm 之间,入模温度不低于 5也不高于 32。混凝土浇筑应对称、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宜控制在 250300mm之间。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点间距宜控制在 150250mm 之间,振捣时“快插慢拔”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不再溢出气-.z.泡、表面充分泛浆为准。按设计要求布设垫石和挡块的预埋件,保证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盖梁顶面按控制标高准确抹平,盖梁顶面应做二次压平收光处理,整个浇筑完成后迅速覆盖、养生。在浇筑
10、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时刻检查模板的稳固性,注意是否出现跑模、涨模、漏浆等现象,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外露结构的养护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侧模拆除前,顶面采用浸水土工布覆盖养生;侧模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同时要在塑料薄膜表面覆盖土工布,采用滴灌养生,保持盖梁表面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 7d。覆盖塑料薄膜和土工布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对露出的钢筋刷水泥浆,以防锈蚀。拆除模板、落架 在盖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并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能拆除盖梁侧模板。在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强度 75%后拆除支架和盖梁底模。拆模时先拆除侧模,再拆除底模(先拆除工字钢下面的钢楔,使底模与混凝土表面脱离),然后拆除横梁工字钢、纵梁工字钢,最后拆除钢抱箍。模板的拆除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z.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安装抱箍 安装盖梁底模 安装钢筋骨架 拆除抱箍及模板 安装盖梁侧模及预埋件 浇筑砼及养护 压试块 拆除侧模 选 用配合比 拌制混凝土 钢筋骨架及预埋件制作 盖梁模型制作 检查以上各工序 制作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