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及维修教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及维修教程.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AT*电源构造简介 AT*电源电路构造较复杂,各局部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下面以市面上使用较多的银河、世纪之星 AT*电源为例,讲述 AT*电源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其主电路整机原理图见图 13-10,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局部:一局部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 T3 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局部电路和交流 220V 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局部为开关变压器 T3 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 220V 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二者通过C2、C3 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
2、静电干扰。其原理方框图见图 13-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与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 脉宽调制及推动电路、PS-ON 控制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和 PW-OK 信号形成电路组成。弄清各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局部的工作原理。图 13-1 主机电源方框原理图 1、交流输入、整流、滤波与开关电源电路 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电脑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3、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电脑本身的干扰。通常要求电脑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抑制能力要强,通过电网对其它电脑等设备的干扰要小。推挽开关电路由 Q1、Q2、C7 及 T3,组成推挽电路。推挽开关电路是 AT*开关电源的主要局部,它把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压,并且起着将输出局部与输入电网隔离的作用。推挽开关管是该局部电路的核心元件,受脉宽调制电路输送的信号作鼓励驱动信号,当脉宽调制电路因保护电路动作或因本身故障不工作时,推挽开关管因基级无驱动脉冲故不工作,电路处于关闭状态,这种工作方式称作他激工作方式。本章介绍的 AT*电源在电路构造上属于他激式脉宽调制型
4、开关电源,220V 市电经 BD1BD4 整流和 C5、C6滤波后产生+300V 直流电压,同时 C5、C6 还与 Q1、Q2、C8 及 T1 原边绕组等组成所谓“半桥式直流变换电路。当给 Q1、Q2 基极分别馈送相位相差 180的脉宽调制驱动脉冲时,Q1 和 Q2 将轮流导通,T1 副边各绕组将感应出脉冲电压,分别经整流滤波后,向电脑提供3.3V、5V、12V 组直流稳压电源。THR 为热敏电阻,冷阻大,热阻小,用于在电路刚启动时限制过大的冲击电流。D1、D2 是 Q1、Q2 的反相击穿保护二极管,C9、C10 为加速电容,D3、D4、R9、R10 为 C9、C10 提供能量泄放回路,为 Q
5、1、Q2 下一个周期饱和导通作好准备。主变换电路输出的各组电源,在主机未开启前均无输出。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列图 13.2 所示:图 13-2 交流输入、整流、滤波与开关电源单元电路图-2、辅助电源电路 整流滤波后产生的+300V 直流电压还通过 R72 向以 Q15、T3 及相关元件组成直流辅助电源供电电路。R76和 R78 用来向 Q15 提供起振所需的初始偏流,R74 和 C44 为正反响通路。该辅助电源输出两路直流电源:一路经 Q16 稳压后送出+5VSB 电源,作为电脑中主板“电源监控部件的供电电源;另一路经 BD6、C29 整流滤波后向由 IC1 及 Q3、Q4 等组成的脉宽调制及推
6、动组件供电。正常情况下,只要接通 220 伏市电,该辅助电源就能启开工作,产生上述两路直流电压。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列图 13.3 所示:图 13-3 直流辅助电源单元电路图 3、PWM 脉宽调制及推动电路 IC1TL494等组成 PWM 电路。PWMPules Width Modulation即脉宽调制电路,其功能是检测输出直流电压,与基准电压比拟,进展放大,控制振荡器的脉冲宽度,从而控制推挽开关电路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主要由 IC1 TL494 及周围元件组成。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列图 13.4 所示:图 13-4 PWM 脉宽调制及推动单元电路图 TL 494 的简单工作原理是:当 IC1
7、 的 VCC 端12脚得电后,部基准电源即从其输出端14脚向外提供参考基准电压Vref。首先,该参考电压分两路为 IC1 组件的各控制端建立起它们各自的参考基准电平:一路经由 R38、R37 组成的分压器为部采样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2脚建立+2.5V 的基准电平,另一路经由电阻 R90、R40组成的分压器为“死区电平控制输入端4脚建立约+0.15V 的低电平;其次,Vref 还向 PS-ON 软开/关机电路及自动保护电路供电。在 IC112脚得电,且4脚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其8脚和11脚分别输出频率为 50由定时元件 C30、R41 确定,相位相差 180的脉宽调制信号,经 Q3、Q4 放大,T2
8、 耦合,驱动 Q1 和 Q2 轮流导通工作,电源输出端可得到电脑所需的各组直流稳压电源。假设使4脚为高电平,则进入 IC1 的“死区,IC1 停顿输出脉冲信号,Q1、Q2 截止,各组输出端无电压输出。电脑正是利用此“死区控制特性来实现软开/关机和电源自动保护的。D17、D18 及 C27 用于抬高推动管 Q3、Q4 射极电平,使得当基极有脉冲低电平时 Q3、Q4 能可靠截止。4、自动稳压电路 1+3.3V 自动稳压控制电路 AT*电源在 T1 副边+3.3V 输出端设置了二次自动稳压控制电路,通过改变 L6 可变感抗,控制 3.3V 输出电压准确稳定。假设输出电压上升,经 R31、R30 取样
9、的 IC4WL431Ur 电位上升,Uk 电位下降,Q11 饱和导通。在 T1 副边 N2 绕组 L6 侧交变矩形脉冲正半周期间 D11 截止,D13 导通,Q11 的 c 极电位 0.7V;在负半周期间,D13 截止,D11 导通,由 Q11 的 e、c 极饱和导通向 L6 注入的反向电流使 L6 可变感抗增大,导致 D12 整流输出电压降低。反之,Q11 导通程度减弱,注入 L6 的反向电流使 L6 可变感抗减小 D12 整流输出电压上升。图中 R29、c25 组成 IC4WL641的负反响控制电路。图 13-5 3.3V 自动稳压单元电路原理图 2+5V、+12V 自动稳压控制电路 由于
10、 IC12脚部采样放大器反相端已固定接入+2.5V 参考电压,同相端1脚所需的取样电压来自对电源输出+5V 和+12V 经取样电阻 R33、R34、R35 的分压。图中 R39、C32 组成误差放大器负反响电路。此后将脚与2脚比拟,+5V 或+12V 电压升高,使得1脚电压升高,根据 TL494 工作原理,8、11脚输出脉宽变窄,Q1、Q2 导通时间缩短,将导致直流输出电压降低,到达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当输出端电压降低时,电路稳压过程与上述相反。图 13-6+5V、+12V 自动稳压控制单元电路原理图 6、自检启动PG信号产生电路 一般电脑对 PG 信号的要:在各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稳定后,再延
11、迟 100500 毫秒产生+5V 高电平,作为电脑控制器的“自检启动控制信号。图 13-7 自检启动PG信号产生电路 PW-OK 产生电路由 IC5 电压比拟器 LM393、Q21、C60 及其周边元件构成。待机时 IC1 的反响控制端 3 脚为低电平,Q21 饱和导通,IC5 的 3 脚同相端输入低电位,低于 2 脚反相端输入的固定分压比由 Vref 在 R105 和 R106 上的分压决定,为 1.85V,IC5 的第 1 脚输出为低电位,PW-OK 向主机输出零电平的电源自检信号,主机停顿工作处于待命休闲状态。-开机的瞬间 IC1 的 3 脚电位上升,Q21 由饱和导通进入放大进而截止状
12、态,e 极电位由 Vref 经 R104 对 C60进展充电,随着 C60 充电的逐渐进展,IC5 的 3 脚控制电平逐渐上升,一旦 IC5 的 3 脚同相端电位高于 2 脚反相端参考电压,IC5 的第 1 脚输出高电平的 PW-OK 信号。该信号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稳定后再延迟几百毫秒由零电平起跳到+5V,通知电脑自检启动成功,电源已准备好。在主机运行过程中假设遇市电掉电或用户关机时,AT*开关电源+5V 输出端电压必下跌,这种幅值变小的反响信号被送到 IC1 组件的电压取样放大器同相端 1 脚后,将引起如下的连锁反响:使 IC1 的反响控制端 3 脚电位下降,经 R63 耦合到 Q21 的基
13、极,随着 Q21 基极电位下降,一旦 Q21 的 e、b 极电位到达 0.7V,Q21 饱和导通,IC5的 3 脚电位迅速下降,当 3 脚电位小于 2 脚的固定分压电平时,IC5 的输出端 1 脚将立即从 5V 下跳到零电平,关机时 PW-OK 输出信号比 AT*开关电源+5V 输出电压提前几百毫秒消失,通知主机触发系统在电源断电前自动关闭,防止突然掉电时硬盘磁头来不及移至着陆区而划伤硬盘。7、软开/关机PSON电路电脑通过改变 PSON 端的输入电平来启动和关闭整个电源。当 PSON 端悬空或电脑向其送高电平待机状态时,电源关闭无输出;送低电平时,电源启动,各输出端正常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图
14、13-8 软开/关机PSON单元电路原理图 PSON 电路由 IC10、Q7、Q20 等元件构成。PS-ON 信号控制 IC1 的 4 脚死区电压,待机时,主板启闭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断开,PS-ON 信号为高电平 3.6V。IC10 精细稳压电路 WL431 的 Ur 电位上升,Uk 电位下降,Q7导通,稳压 5V 通过 Q7 的 e、c 极,R80、D25 和 D40 送入 IC1 的 4 脚,当 4 脚电压超过 3V 时,封锁 8、11 脚的调制脉宽输出,使 T2 推动变压器、T1 主电源开关变压器停振,停顿提供+3.3V、5V、12V 的输出电压。与此同时,因 Q7 饱和,Q20 也饱和
15、,使得 Q5 基极保护电路控制输入端被对地短路,制止保护信号输入,保护电路不工作。当将 PSON 端对地短路或软开机 电脑向 PSON 端送低电平 时,IC10 的 Ur 为零电位,Uk 电位升至+5V,Q7 截止 D25、D40 不起作用,IC14脚电压由 R90 和 R40 的分压决定,为 0.15V,IC1 开场输出调宽脉冲,电源启开工作。此时 Q20 处于截止状态,将 Q5 基极释放,允许任何保护信号进入保护控制电路。8、5V、12V 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T1 副边降压绕组 N2 感应的矩形电压脉冲,一路经共阴极输出特性的肖特基二极管 D12 全波整流,得到单向方波电压,经电感 L7、L
16、5 平滑滤波,在直流负载电阻 R31、R30 上得到+3.3V 直流电压。图 13-9 +3.3V、5V、12V 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T1 副边 N3 绕组感应的交变电压,经快速恢复二极管 D6 全波整流,一路经共模扼流电感 L1-1、电感 L4、C16和 R82 高频滤波回路,输出+12V 电压。AT*开关电源冷却风扇被接在 12V 电压输出端上。另一路经快速恢复二极管 D20,输出约 25V 直流电压,其值大于辅助电源变压器 T3 接在 N3 绕组整流输出的最大电压,AT*电源启动后,由它向 IC1 和 T2 原边绕组提供工作电压。N3 绕组感应的交变电压,另一路由 D7、D8 快速恢复二极
17、管组成半波整流,经共模扼流电感 L1-2、电感 L3,一路经三端稳压器 7905、C17、R15 降压滤波回路,输出-5V 电源。另一路经 C20、R14、D9 整流滤波回路,输出-12V 电源。并联在 N3 绕组上的 C13、R13 尖峰吸收回路,能有效抑制当整流管截至时出现在 N3 绕组上的尖峰干扰脉冲。9、+3.3V、+5V 过压,-5V、-12V 欠压保护电路 如上图 13-8 所示中,R32、ZD4 组成+3.3V 过压取样电路,+5V 过压取样信号一路加至 ZD5,另一路加至R48,作为欠压取样电路的偏置电压;由 R46、R47、R48、D21 组成欠压取样电路,-12V 欠压取样
18、信号,接至R47,-5V 欠压取样信号接至 D21。AT*电源输出电压正常时,保护电路不影响 IC1脚死区控制电平。当出现+3.3V输出过压时,稳压管 ZD4 击穿导通;+5V 输出过压,稳压管 ZD5 击穿导通;-5V、-12V 输出欠压,负电位的绝对值越小,在分压器 R48、R46、R47、D21 的公共节点 D22 正极处所形成的监控信号电位越高,导致 D22 导通。过压、欠压保护信号最终聚集在 Q5 的基极,只要取样信号有一路过压或欠压,Q5 导通,C 极 0 电位,Q6 导通,基准电压 5V 经 Q6 的 e、c 极,一路经 D23、R44 加至 Q5 的 b 极,加强 Q5 的导通
19、,另一路经 D24 加至 IC1脚,封锁、脚脉宽调制输出,使 T2、T1 停振,停顿各路电压。-纵上所述,接通电源后,220V 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300V 直流高压。此电压同时加到推挽开关电路和辅助电源上,因推挽开关电路的开关功率管没有鼓励脉冲而处于待机状态。辅助电源一经得到工作电压便开场工作,送出脉宽调制电路、PS-ON 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以及主板的+5VSB 待机电压,但因此时没有得到 PS-ON 主机的控制信号,PS-ON 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锁住 PWM 脉宽调制电路使其不起振,此时电源处于待机状态。按下面板的开机触发开关,PS-ON 控制电路得到控制信号,解除对脉宽
20、调制电路的锁定,PWM 电路开场工作,输出受控的脉宽可变的交流脉冲推动推挽开关电路中的推挽功率管,并时刻根据输出电压的脉动来调整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推挽开关电路中,推挽功率管依次开关,产生的脉动交变电压被开关变压器感应到副级,经输出电路整流滤波,形成主机所需各路电压。保护电路则监视各路输出电压,当发生过压、欠压故障时及时启动,使 PWM 电路停顿工作,以保证电路及主机的平安。.图 13.10 AT*电源原理图 TL494、TL431、7805 的使用及代换 一、脉宽调制控制电路 TL494 使用与代换 TL494 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
21、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 有SO-16和 PDIP-16 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其引脚功能如下:1、16脚和 2、15 脚分别是误差放大器 1 和误差放大器 2 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3 脚是反响输入端;4 脚是死区时间控制端;5、6 脚分别接 RC 振荡器的定时电容和电阻;7 脚接地;8、9 脚 11、10 脚分别是两个部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12 脚为电源正端;13 脚为输出状态控制端,当13脚为高电平时,两个部驱动三极管交替导通,当 13 脚为低电平时,两个部驱动三极管同时导通或截止,此时只能控制一个开关管。14 脚是集成电路部输出
22、的 5V 基准电压输出端。图 13-3 TL494 封装图 TL494 部构造及引脚功能请参考图 13-4 所示。TL494 的代换参考如下:TL494/KA7500B/BD494/BDL494/S494PA/IR3M02/MB3670/MB3759 /MST894C/TL594/ULN8186/DBL494/ULS8194R/IR9494/UPC494 /UA494/TL494 图 13-4 TL494 部电路示意图 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 TL431 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 TL431 是 T092 封装如图 13-5 所示。其性能是输出压连续可调达 36V,工作电流围宽达 01。100mA,
23、动态电阻典型值为 022 欧,输出杂波低。图 13-5 是 TL431 的典型应用,其中、脚两端输出电压 V=25(R2 十 R3)VR3。如果改变 R2 的阻值大小,就可以改变输出基准电压大小。其代换原则是 431的可以互换。图 13-5 TL431 封装与应用原理图 三、集成三端稳压器 7805 的使用与代换 集成三端稳压器根据稳定电压的正、负极性分为 78,79两大系列。附图给出了正、负稳压的典型电路。图 13-6 三端稳压器的管脚图 图 13-7 正、负稳压的典型电路-78*系列为负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元件,78*系列有 7805、7806、7809、7812、7815、7818、
24、7824等等。7824 为输出电压 24 伏、负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7805 为输出电压 5 伏、负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79*系列为正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元件,79*系列也有 7905、7906、7909、7912、7915、7918、7924 等等。后面的两位数为稳压输出电压。13.2 AT*电源故障诊断与维修 13.2.1 AT*电源检修的思路与技巧 检修 AT*开关电源,从+5VSB、PS-ON 和 PW-OK 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一、+5VSB、PS-ON、PW-OK 控制信号 AT*开关电源与 AT 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
25、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 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5VSB 是供主机系统在 AT*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 5V 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 AT*插头 9 脚引出。PS-ON 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 AT*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 3V、3.6V、4.6V 各不一样。当按下主机面板的 POWER 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 PS-ON 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 AT*插头 14 脚输入。PW-OK 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
26、号,使用灰色线由 AT*插头 8 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 5V 高电平。图 13-4 AT*插槽图示 脱机带电检测 AT*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 PS-ON 和 PW-OK 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 9 脚除输出+5VSB 外,不输出其它电压。其次是将 AT*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 AT*插头 14 脚 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 AT*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 PS-ON 信号为低电平,PW-OK、+5VSB 信号为高电平,AT*插头+3.3V、5V、1
27、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 AT*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13.2.2 AT*电源检测方法:脱机待机下,测试整流后的两个大滤波电容上应有+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AT*14 脚(绿线,PS 信号)应该有 5V,LM339 的 13 脚PG应该为 0V,AT*紫色线上应该有+5V,其他各脚为 0V。短接绿、黑线启动电源后,AT*绿线就为 0V,PG 为 5V,同时 AT*其他各脚应有正常的电压输出。继续测量 7500或 494 的第 12 脚供电脚应 12V20V 的直流供电,第 13、14、15 脚应有从部输出的 5V,第 4 脚死区,保护脚正常时为 0V,第 8
28、 脚、第 11 脚应有 1.52V 的驱动电压输出。哪一点电压不对,查其相关电路,即可找出故障元件。再补充一些常见故障部位:1、电源保险断 前级的热敏电阻,整流桥,滤波电容,两个电源管,后备电源部份的电源管,都是首要检查是否短路。2、上电有 300V 高压 检查 5VSB 是否有输出,如有,再检查开关电源控制器 4 脚电压,如是 4V 左右,是电源保护了,检查各电压的取样电阻和 LM339,不过经历说来,快速整流管短路引起的保护占多数,输出滤波电容爆浆引起也有。另两个电源管的控制极上的电阻和二极管也要检查,虽然开关电源管没短路,它们的损坏机率不大,不可忽略,一定要检查一下。常见产生保护问题可能
29、出现的部位:(1)5V12V 快速整流管短路 (2)其中一个电压的取样电阻烧断或阻值有变化 (3)输出滤波电容爆浆 -(4)电压输出短路 (5)LM339 上下电平输出异常 3、5VSB 无输出 (1)启动电阻(几百 K 左右大小)烧坏或阻值有变化,这个损坏最多 (2)电源管开路或短路 (3)后备电源电源管外围电阻或二极管损坏 (4)5VSB 输出端整流二极管短路 (5)E 结所接的小阻值电阻烧断 13.2.3 AT*电源维修经历总结:在我修过的 AT*电源中的故障,一般都是接电后没反映,80%的故障是无+5V 待机电压,只要将待机电源的开关管的基极到+300V 之间的启动电阻换掉就可修复,此
30、电阻的阻值一般在 500K600K 左右,也可以换的较大点。待机电压有了,不开机的原因多是+12V、+5V、+3.3V 的整流管击穿,造成电源保护,也有的是滤波电容短路坏掉的。在一些低档的电源中也存在主电源滤波电容鼓起漏电的故障,这时候就会出现烧保险的情况了。检修 AT*电源,电源管理 IC 是重点,下面我就以常见的 TL494 这种芯片为例,列出该 IC 各脚的正常工作电压,以方便大家检修:在引脚电压 12V 供电正常情况下,116 脚的电压依次为:1:0V;2:2.4V;3:0.06V;4:0V;5:1.4V;6:3.3V;7:0V;8:1.5V;9:0V;10:0V;11:1.5V;12
31、:12V;13:4.9V;14:4.9V;15:4.9V;16:0V。补充:第 14 脚电压不对,可以断定 IC损坏!而无待机电压,短接 PS。ON,照样可以使电源启动。第 12 脚电压不对,需要查待机电路的输出。13.2.4 AT*电源故障案例诊断与维修 故障诊断 采用 AT*电源的计算机系统出了故障,要从 CMOS 设置、Windows 中 ACPI 的设置及电源和主板等几个方面进展全面的分析。硬件方面,为了区别故障在负载上还是在电源本身,可以将电源拆卸下来,用一台报废的设备如硬盘等作假负载,以免出现空载保护。在 PSON 信号线绿色与地线之间接入一只 100150的电阻,使该信号变为低电
32、平。如果电源可以工作,说明故障在主板或电源按钮Power Button,否则故障在电源自身,只有更换电源自身,只有更换电源了。根据计算机维修中“先软后硬的原则,首先要检查 BIOS 设置是否正确,排除因设置不当造成的假故障;第二步,检查 AT*电源中辅助电源和主电源是否正常;第三步,检查主板电源监控电路是否正常。下面根据故障的不同表现,分别介绍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故障一】无法开机 用万用表测量+5VSB,如果该电压值正常且稳定,而主板反响信号 PS-ON 始终为高电平,则可能是主板上的开机电路损坏,或电源启闭按钮损坏;如果上述两者均为正常而主电源仍无输出,则可能是开关电源主回路损坏,或因负载存
33、在短路或空载而进入保护状态。【故障二】无法关机 关不了主机,有以下几种现象和原因:-BIOS 中设定关机时有一定的延时时间Delay Time,关机时需要按住电源按钮,保持数秒钟,才能将机器关闭。不能实现瞬间关闭,是正常现象,不是故障。电源按钮失灵。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关机,开机也会有问题。主板上的电源监控电路故障,PS-ON 信号恒为高电平。关不了键盘电源键盘的 Num Lock 指示灯在主机关闭后是亮的。有些机器允许使用密码通过键盘开机,键盘上的 Num Lock 灯在关机后仍亮着,是正常现象。关不了显示器。如果显示卡或显示器中有一个局部不支持 DPMS显示器电源管理系统规,在主机关闭后显
34、示器指示灯亮,屏幕上仍有白色光栅,也属正常现象。【故障三】自行开机 自行开机故障有以下两类:第一类在 BIOS 设置中将定时开机功能设为“Enabled,这样机器会在所设定的*个日期的*个时刻,或每天的*个时刻自动开机。*些机器的 BIOS 设置项中具有来电自动开机功能设置,如果选择了来电开机,则在插上交流电源后,机器便会启动。应该说,出现这些问题,并不是真正的故障,而是用户不了解机器所具有的这些功能。第二类是 BIOS 中关闭了定时开机和来电自动开机功能,机器只要接通交流电源还会自行开机,这无疑是硬件故障了。硬件故障有 3 种原因:第 1 种是电源本身的抗干扰能力较差,交流电源接通瞬间产生的
35、干扰使其主回路开场工作;第 2 种是+5VSB 电压低,使主板送不出应有的高电平,而总是为低电平,这样机器不仅会自行开机,还会关不掉;第 3 种是来自主板的 PS-ON 信号质量较差,特别在通电瞬间,该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的延时过长,直到主电源准备好了以后,该信号仍未变为高,使 AT*电源主回路误导通。【故障四】休眠与唤醒功能异常 休眠与唤醒功能异常表现为:不能进入休眠状态,或休眠后不能唤醒。出现这些问题时,首先要检查硬件的连接包括休眠开关的连接是否正确,开关是否失灵等和 PS-ON 信号的电压值。进入休眠状态时,PS-ON 信号应为低电平0.8V 以下;唤醒后,PS-ON 信号应为高电平2
36、.2V 以上。如果 PS-ON 信号正常,而休眠和唤醒功能仍不正常,则为 AT*电源故障。需要提醒读者,进入夏季后,为了预防雷击,对 AT*构造的计算机,如果用户长时间不使用,又不想进展远程控制,建议将交流输入线拔下,以切断交流输入。【故障五】零部件异常 有经历的维修人员,在遇到主板、存、CPU、板卡、硬盘等部件工作异常或损坏故障时,通常要先测量电源电压。正常的工作电压是电脑可靠工作的根本保证,而很多莫名其妙的故障都是电源惹的祸。一台机器发生了找不到硬盘的故障,通过比照试验,确信硬盘是好的。判断为主板上的 IDE 接口损坏,于是找来老的多功能卡,插在主板的空闲 ISA 插槽,连上硬盘试验,仍然找不到硬盘。测量电源电压,+12V 电压只有 10V左右。在这样低的供电电压下,硬盘达不到额定转速,当然不能工作。换一台 AT*电源,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