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操作常考问题教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考试操作常考问题教材.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操作常考问题 一、体格检查 1.稽留热指体温维持在 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2.驰张热指体温常在 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病。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 1 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 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 39
2、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7.低热(37.3 38),中度发热(38.1 39),高热(39.1 41),超高热(40)。8.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出,形成胸骨角,其两侧与第 2 肋骨相连。9.腹上角:即胸骨下角,指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形成的夹角,相当于横膈的穹窿部,正常 7080。10.肩胛下角:在被检者直立位双上肢下垂时,两侧肩胛下角的连线一般通过第 8 胸椎、第 7 或第 8 后肋。11.肋脊角:为第 12
3、 肋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12.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胸腔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13.潮式呼吸多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4.Kussmaul 呼吸:即深大呼吸,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15.气管向健侧移位: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等。16.气管向患侧移位:见于肺不张、胸膜粘连、慢性脓胸等。17.正常成人肺下界移动度 6 8cm。18.语音共振检查时耳语音增强常见于大范围肺实变。19.正常胸廓前后径:左右径
4、为 1:1.5。20.桶状胸:指胸廓前后径增大,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至超过左右径,呈圆桶状,肋间隙增宽且饱满。主要见于严重肺气肿、老年、矮胖体型者。21.胸廓扩张度检查的临床意义:正常人两侧胸廓扩张度应相等,若一侧胸廓的扩张受限,可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22.语音震颤检查原理:当被检者发出语言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语颤。根据其振动的增强或减弱,可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23.正常胸部叩诊音分布情况:正常肺野为清音,心肺和肝肺重叠处为浊音,肝、心脏部位为实音。24.肺上界叩诊为肺尖宽度,正常肺尖(又称
5、 Kronig 峡)宽度为 56cm。肺上界变窄常见于肺尖浸润、纤维性变及萎缩。肺上界变宽常见于肺气肿。25.心包摩檫音可闻及与心搏动一致的类似纸张摩擦声音,屏气不消失;胸膜摩擦音一般于吸气末或呼气初较为明显,屏气时消失。26.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属于正常呼吸音的部位: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 6、7 颈椎及第 1、2 胸椎附近。27.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属于正常呼吸音的部位:胸骨两侧第 1、2 肋间隙,肺尖前后部、肩胛骨区第 3、4 胸椎水平可以听到。28.听到肺泡呼吸音属于正常呼吸音的部位:正常人于大部分肺野均可听到,但以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肺尖较弱。29.鼾音常发生于气管或主
6、支气管。30.哮鸣音常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31.大水泡音常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32.中水泡音常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33.小水泡音常发生于小支气管。34.胸膜摩擦音于前下侧胸壁最易听到。35.瞳孔检查内容:大小、形状、双侧瞳孔是否对称,集合反射、对光反射。36.瞳孔直接和间接反射均消失提示三叉神经受损。37.瞳孔对光反射异常提示视神经、动眼神经损害。38.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脑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视神经萎缩、阿托品等药物反应。39.正常瞳孔大小 34cm,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虹膜炎症、吗啡等药物反应。40.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有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
7、经系统梅毒、脑疝等;双侧瞳孔不等且变化不定,可能是中枢神经和虹膜神经支配障碍。41.角膜边缘出现 Kayser-Fleischer 环,主要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42.脉搏检查内容:脉率、脉律、紧张度、强弱情况。43.脉压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44.脉压30mmHg 时为脉压减小,常见于主动脉狭窄、严重心衰、心包积液。45.坐位时,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 0.51.0cm 处,搏动范围直径约为 2.02.5cm。体型瘦长或肥胖者可下移或上移一个肋间。46.二尖瓣狭窄听诊心尖区可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47.胸骨左缘第 2 肋间听到连续性机械样杂音首先考虑动脉导管未闭。
8、48.心尖区抬举性搏动提示左心室肥大。49.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先心病、儿童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50.心包摩檫感最佳触诊位置:坐位、稍前倾,于收缩期、呼气末进行触诊。常见于急性纤维素性心包炎。51.临床上凡触到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因为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狭窄、二尖瓣狭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均可引起震颤。52.梨形心:叩诊时,胸骨左缘第 2、3 肋间心浊音增大,心腰丰满或膨出,心浊音界似梨形,提示二尖瓣狭窄。53.心尖区听到舒张期杂音,听诊应注意杂音的特点,粗糙还是柔和,杂音是递增还是递减,杂音出现于舒张期的中晚期还是早期,体位与杂音
9、的关系,杂音是否传导。54.心尖区收缩期杂音记录为“3/6”级杂音:分子“3”表示杂音响度为 3 级,分母“6”为杂音强度,采用 Levine6 级分级法。“3/6”级杂音多表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55.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非重度返流)者,在主动脉瓣区或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左下方及心尖区传导。5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患者因各种诱因致使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而产生的危急状态,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等。57.甲亢:脉压增大 58.甲亢患者甲状腺触诊:触及甲状腺肿大,有时可触到结节、震颤。59.甲状腺听诊时,如听到低音
10、调的连续性静脉“嗡嗡”音常见于甲亢。60.甲状腺扫描的结节分为:正常、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节等。甲状腺“冷结节”指甲状腺肿块在扫描图上无浓集 131 碘功能的结节,“冷结节”癌变率较高,建议手术治疗。61.颈部大血管听到血管杂音,常提示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 62.颈静脉明显充盈和怒张,主要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63.颈动脉明显搏动,常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等。64.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放于袖带下,相当于给血管额外附加了一个压力,将导致血压测值偏高。因此,不能将听诊器放于袖带下。65.测量血压时,肘窝正确位置:肱动脉应与右心
11、房同高。相当于坐位时在第 4 肋软骨水平,卧位时在腋中线水平。66.咽部检查主要观察咽部黏膜有无充血、水肿,分泌物是否增多及扁桃体大小,有无红肿、分泌物等。67.双手触诊用于哪些腹部检查:肝、脾、肾和腹腔肿块的检查。68.持续消化道出血的腹部体征:肠鸣音活跃。69.肠鸣音亢进为:肠鸣音10 次/分且响亮、高亢。70.肠鸣音活跃临床意义:肠鸣音正常每分钟 10 次医生,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为肠鸣音活跃,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消化道大出血。71.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 35 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未听见肠鸣音为肠鸣音消失。72.腹壁紧张度判断:用腹部触诊的方法来判断腹壁紧张度
12、。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腹壁柔软。病理情况下,腹壁紧张度可表现为增加或降低。73.体检腹部出现肌紧张与反跳痛的临床意义:说明腹腔内脏器有炎症,例如阑尾炎或胃肠道穿孔,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74.腹部视诊发现局部长条形膨隆常见于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巨结肠症等。75.板状腹临床意义:多见于急性胃肠穿孔或腹腔脏器破裂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76.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腹部叩诊最重要阳性体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77.病理性全腹膨隆可见于:腹腔大量积液、腹内积气(气腹)、肠积气(如肠梗阻)、腹内巨大包块等。78.腹部粗锁状膨隆见于:肠梗阻、结肠肿瘤等。79.舟状腹常见于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
13、致的恶病质。80.肋下触及肝脏,规范描述其大小:以右锁骨中线肋下多少厘米表示。81.腹壁静脉水母样改变:是指脐部可见到一簇曲张静脉呈四周反射状改变,常见于显著门静脉高压。82.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腹壁静脉曲张时检查静脉血流方向的特点: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静脉血流方向由上而下。即腹壁静脉曲张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状伸展,如水母头。83.触及肝脏时除描述大小、质地外,还应注意有无压痛以及边缘和表面状态、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等。84.体检时正常成人肝脏大小的判断标准:正常成人肝脏,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病人于深吸气时可于肋弓下触及肝下缘,但在 1cm 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 3c
14、m 之内的肝下缘;腹上角较锐的瘦高者在剑突根部可达 5cm。85.肝肿大与肝下垂的区别在于肝上下径是否超过正常值(911cm)86.脾测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距离。87.脾测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距离。88.脾测线脾右缘与前正中线距离。89.脾大轻度脾缘不超过肋下 2cm。90.脾大中度脾缘超过肋下 2cm,在脐水平线以上。91.脾大重度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92.液波震颤阳性提示腹水量约为 3000 4000ml 以上。93.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水量约为1000ml。94.水坑征阳性提示腹水量约为120ml。95.振水音提示幽门梗阻或急性胃扩张。96.胆囊点位置:
15、右腹直肌外缘与肋缘交界处或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97.Murphy 征阳性:检查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或右腹直肌外缘与肋缘交界处。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剧烈触痛或因疼痛而屏住呼吸,即 Murphy 征阳性。Murphy 征阳性常见于急性胆囊炎。98.腹部触诊时炎性包块与肿瘤性包块的区别:炎性包块常有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不易推动;肿瘤性包块一般情况下触痛不重,与肝、脾、肾有关者可随呼吸移动。99.正常人可触及的脏器:肝、肾、充盈的膀胱及乙状结肠(有干结粪块或乙状结肠过长时)等。100.一侧肋脊角叩击痛考虑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症。两侧叩击痛提示肾炎
16、、双侧多囊肾等。101.尿潴留与巨大卵巢囊肿所致的耻骨上浊音区区分方法:排尿后再作叩诊检查,如浊音区转为鼓音肯定为尿潴留所致膀胱增大。102.在腹中部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103.在上腹两侧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狭窄。104.在下腹两侧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髂动脉狭窄。105.在脐周或上腹部听到连续性潺潺声,常提示静脉性杂音,如门脉高压引起的克-鲍综合征。106.听诊时区分腹部血管的动脉性杂音和静脉性杂音方法:动脉性杂音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两侧,与心搏一致,常为收缩期杂音。静脉性杂音常在脐周或上腹部,为连续性潺潺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之分。107.克-鲍综
17、合征:门脉高压症合并严重腹壁静脉曲张时,可于脐周或上腹部闻及静脉性杂音,称之。108.近期出现乳头内缩最常见原因为乳腺癌或炎症。109.乳房“橘皮”改变:多见于癌肿引起的乳房局部皮肤水肿,为癌细胞浸润阻塞皮肤淋巴管所致,因为毛囊和毛孔明显下陷,故局部皮肤外观呈橘皮样改变。110.肺癌常向锁骨上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尤以向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多见。胃癌多见于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多转移至腋窝淋巴结。111.意识状态分类:意识清楚、嗜睡、意识模糊、昏睡、瞻望、昏迷。112.颈椎前屈和后伸的最大角度均为 3545。113.手的功能位:腕背伸 30并稍偏尺侧,拇指于外展时掌屈曲位,其余各指屈曲,呈握
18、茶杯姿势。114.手的休息位:是手内在肌、关节囊、韧带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手自然静止的状态,表现为腕关节背伸 1015,轻度尺偏;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半屈曲位;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正对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115.正常人膝关节屈曲可达 120150,伸 510,内旋 10,外旋 20。116.肌张力增高类型:包括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和铅管样肌张力增高。117.方肩常见于:肩关节脱位,三角肌萎缩。118.匙状甲(反甲)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高原疾病。119.浮髌试验阳性表现:按压髌骨时有波动感。提示有中等量以上关节积液(50ml)。120.髌痉挛的阳性反应为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为膝
19、反射极度亢进、锥体束受损的表现。121.膝内翻患者并腿直立时,小腿内旋偏斜(向内偏斜)、膝关节向内形成角度,双下肢(小腿)成“O”形。122.膝外翻患者并腿直立时,小腿外旋偏斜(向外偏斜)、膝关节向外形成角度,双下肢成“X”形。123.马蹄足:指踝关节跖屈,前半足着地,形似马蹄,常见于跟腱挛缩或腓总神经麻痹。124.检查神经反射的注意事项:要使被检者肢体放松,考生叩击力量要均等,两侧要对比检查。125.下运动神经元:由脊髓前角细胞、脑运动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组成。受损时体检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不能引出,锥体征及病理反射均阴性。126.偏瘫常见体检发现:一侧肢体(上、下肢)肌力减退,肌张
20、力增高或/和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常伴同侧面部肌肉瘫痪。127.正常膝反射表现: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时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下肢伸展动作。128.膝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腰髓 24 节,经股神经传导,可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129.跟腱反射(踝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骶髓 12 节。阳性反应为腱反射极度亢进,是锥体束受损的表现。130.腹壁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上腹壁反射 T7-8、中腹壁反射 T9-10、下腹壁反射 T11-12。131.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表现为敲击肱二头肌时,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定位在颈脊56 节。132.一侧中腹壁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提示平脐水平(胸髓 910 水平
21、)同侧锥体束损害。133.应避免进行脊柱活动和脊柱活动度检查的情况:脊柱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该避免脊柱活动和脊柱活动度检查。134.认定颈强直为脑膜刺激征需要除外颈椎、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才能确认颈强直。135.病理反射包括 Babinski 征、Oppenheim 征,Gordon 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1 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136.Babinski 征阳性表现为踇指背伸,其余四指向背部呈扇形张开。阴性表现为足趾屈曲。137.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Kerning 征、Brudzinski 征。138.颈强直表现为: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139.Kerning 征
22、表现为:伸膝受阻伴有疼痛或下肢屈肌牵拉痉挛。正常膝关节可伸达 135。140.Brudzinski 征表现为: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141.根据身体各部位发育的外观,成年人体型可分为正力型、无力型、超力型。142.嗜睡:指患者处于病理性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正确回答问题,能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再入睡。二、基本操作 1.成人脐部消毒时,可选择消毒液:碘伏,也可选用碘酊、酒精等消毒液。2.会阴消毒可以用的消毒液是碘伏或 0.1%新吉尔灭。3.如果碘酒消毒,两遍消毒之间应该间隔 12 分钟,或者等到前一次消毒液干燥之后。4.碘伏消毒的优点:不需要脱碘,刺激性小,适用于各个部位的消毒。5
23、.碘酊消毒涂擦皮肤 3 遍,待干后,需用 75%酒精脱碘 2 遍。而使用碘伏消毒则不需要用 75%酒精脱碘。6.应用 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后,用 75%酒精脱碘可以避免碘在皮肤表面滞留时间过长而损伤表皮。7.男性阴囊不能用碘酊消毒的原因:因为它的刺激性大,消毒作用不强。口腔、肛门、会阴部、婴幼儿、面部皮肤等,选用碘酒消毒,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持久的 0.75%吡咯烷酮碘消毒。8.阑尾切除后,换药时最主要观察的内容:切口有无红肿、压痛和渗出物等切口感染的表现。9.腹部手术术前准备工作中,备皮工作主要有:消毒范围内的皮肤清洗、毛发剃除以及肚脐内的清洁、消毒。10.手术刷手时,不需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
24、洗。因为刷手过程主要是为了清洁消毒手臂,而不是达到无菌要求。11.穿无菌手术衣时,术者发现衣袖有一小破口,应更改一件手术衣,或带无菌手套后加一无菌袖套。12.穿包背式手术衣时,应该先戴无菌手套再系腰带,因为腰带系于腰前,属于绝对无菌区域。13.手术操作前,要带无菌手套的原因:尽管已经洗手,但不可能绝对无菌,且手术过程可能有出汗污染手术野,戴手套有很好的隔菌作用。14.手术切口铺无菌布单的原则: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 2 层无菌布单遮盖。15.大单巾的覆盖范围:头侧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都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 30cm。16.肥皂水刷手时,特别要注意刷洗甲缘、甲沟、指缝及肘部。17.穿手术衣后,手
25、术衣要确保无菌无污染的区域有:从肩部到腰部的前面,两侧腋中线之间以及双臂的区域。18.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应先冲洗手套,因为滑石粉会刺激手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19.术中若两位手术者需要更换位置,应该背靠背转体换位。因为术者胸前为无菌区,采用背靠背转体换位,避免可能的污染,符合无菌原则。20.手术时刀片不慎折断,若未对患者造成损伤,应该立即寻找断端,将其拼合,查找是否有缺损。若有缺损而难以找到,应拍摄术中 X 线平片,确认没有进入患者体内。21.打结方法包括徒手打结法(单手、双手打结法),器械打结法。22.执弓式一般用于较长切口切开时;执笔法一般用于较小切口;反挑式常用于脓肿切开等
26、。23.切开皮肤时,术者将皮肤绷紧,是为了固定皮肤,便于切开,也可以使切口更加整齐。24.不能用电刀切开皮肤,因为电刀的电损伤可能会使小血管凝固致皮肤坏死或影响愈合,也增加切口疤痕的发生。25.常用的外翻缝合法有: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连续外翻缝合法。26.常用的单纯缝合包括:单纯间断缝合法,单纯连续缝合法,“8”字形缝合法,连续锁边缝合法。27.当结扎区域具有张力的时候可选用打外科结的结扎方法。28.结扎时打出假结的原因是两个单结的打结手法和方向一致。29.腹腔内丝线结扎后,剪线线头应保留 2mm。30.术中剪线时血管缝线线头应保留 58mm。可吸收缝线线头应保留
27、34mm。31.在胸、腹腔行深部打结,主要应用双手打结法,因为这种方法结扎更可靠。32.清创的目的:最大程度减少伤口的污染,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33.开放性伤口一期缝合的指征:伤后 68 小时以内;伤口污染较轻,且不超过 812 小时;头面部的伤口,一般在伤后 2448 小时以内。若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只清创不缝合。34.清创时放置引流物的情况:伤口较深,污染严重或损伤时间长的伤口应放置引流物。35.清创时,凡夹捏不收缩、紫黑色不改变或切开不出血的肌肉考虑已经失去活力。36.清创时,特别要注意检查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有无损伤。37.清创手术中,清理伤口时应尽可能保留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肌
28、腱。38.止血方法包括:加压包扎法、填塞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39.加压包扎止血法禁忌:伤口内有碎骨片或主要神经干暴露于伤口内,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40.止血带的位置:在靠近伤口的近心端。上肢在上臂上 1/3 处,下肢一般在大腿中上 1/3 处,在指根部。41.止血带每隔 1 小时放松 3 分钟,且使用的时间不超过 4 小时。42.绷带包扎法包括: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法、“8”字形包扎法、帽式包扎法。43.帽式包扎法主要用于:头顶、指端、肢体残端。44.头部三角巾“十”字包扎法适用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的伤口。45.四肢骨折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先从骨折的远
29、端开始,因为可以减少患肢充血肿胀。46.现场判断肢体有无骨折方法:有明显畸形、异常活动、或有骨擦音、骨擦感,可考虑骨折。47.现场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减轻伤口的污染。另有止血的作用。48.手指外伤出血,用指压法压迫指动脉可止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患指根部两侧。49.四肢外伤时动脉出血特点:多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量大,色鲜红,出血频率与脉搏一致。50.脓肿切开术适应症:表浅脓肿已成熟,有波动感者。51.脓肿切开引流时,要记录填塞的凡士林块数,为了防止换药时遗漏凡士林纱布在脓腔内,使创面难以愈合。52.判断深部感染时脓肿已经形成的方法:穿刺抽出脓液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脓肿形成。53.经过关节的脓
30、肿切开时一般采用横行切口,因为纵行切口疤痕挛缩会影响关节活动。54.脓肿切口内填塞的凡士林纱块应在术后 2448 小时取出,更换放置引流物引流。55.脓肿切开的原则:切口要足够大,要考虑患者站立及仰卧时的最低位引流。56.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呈现新鲜粉红或红色,颗粒细小、均匀,分泌物少,触之易出血。57.换药中发现伤口的肉芽过度生长,处理方法:可将其剪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压迫止血。也可用硝酸银溶液烧灼,再用生理盐水擦拭。58.气性坏疽切口换药,应注意隔离,换药后必须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59.肥胖患者术口出现渗液,可能原因为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60.腋下、下腹部、会阴部切口术后第 57
31、 天拆线。61.下肢手术切口一般术后 1012 天拆线。62.伤口的减张缝合一般术后第 14 天拆线。63.拆线时要提起线结,剪断新露出的缝线段原因:皮肤表面的缝线可能有细菌污染,这样抽线时可避免污染线道。64.下腹部切口术后 67 天拆线,背部切口术后 79 天拆线。65.若创面肉芽出现水肿,需用 3%5%盐水湿敷,理由是:3%5%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减轻肉芽水肿。66.手术切口一般分为三类:I 类切口(清洁切口);II 类切口(可能污染切口);III 切口(污染切口)。67.常用吸氧方法: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68.吸氧的目的: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促进
32、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69.应用面罩吸氧优缺点:优点是吸氧浓度相对稳定,可按需调节,对鼻粘膜的刺激小。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吸痰、进食。70.从用氧的角度考虑,对氧气设备要注意采取防火、防热、放油和防震。71.应用面罩吸氧时一般氧流量为 68 L/min。72.在鼻导管和鼻塞吸氧的时候,氧流量不能大于 7 L/min,是因为过大的氧流量会对局部黏膜产生刺激。73.单侧鼻导管吸氧时,导管插入的深度为鼻尖至耳垂距离的 2/3 长度。74.手术后常给予吸氧,是因为麻醉及疼痛等容易造成呼吸幅度受限,导致患者缺氧。75.吸氧时,患者鼻腔干燥,应用棉签蘸温水擦拭鼻腔或用甘油湿润鼻腔。76
33、.吸氧时要用湿化瓶,是为了保持患者吸入的气体湿度,防止气道干燥引起不适及黏膜损伤。77.停止吸氧时,应先取下鼻塞,再关流量表,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关闭流量表操作不当造成患者的不适。78.吸痰时,每次抽吸时间小于 15 秒,一次未吸尽时,间隔 35 分钟再吸。79.吸痰时,吸引器负压常为 4053.3kPa。80.气管深部吸痰时,应在无负压的状态下,经一侧鼻孔在患者吸气时插入至气管深部。81.吸痰时插入吸痰管时,反折吸痰管是为了关闭负压,以防造成不适或损伤气道粘膜。82.吸痰时,要向上提拉,而不能向下的原因:吸痰时应先吸尽气道内 痰液,再吸出口腔、鼻腔内的痰液及分泌物。83.吸痰时,口咽部吸痰后要更
34、换吸痰管再行气道深部吸引是为了避免口腔细菌污染深部气道。84.吸痰时,出现恶心、咳嗽明显,如无紫绀等缺氧症状,可调节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病人吸氧时插到气管深部抽吸。如有缺氧,应暂停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痰。85.昏迷病人吸痰时,应将昏迷病人的头转向一侧,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帮助开启口腔,防止窒息。86.吸痰术的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痰液及病人呼吸等。87.插入胃管深度:成人插入长度为 4555cm。88.测量胃管插入深度方法:用胃管测量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由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89.插胃管时,当插入 1416cm(咽喉部)时
35、,嘱患者做吞咽动作。90.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抽取胃液法;气过水声法(快速向胃内注入 10ml 空气,听诊器听气过水声);气泡逸出法(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观察有无气泡)。91.昏迷患者插胃管时,调整患者头位配合操作的方法: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咽部(约 15cm)时,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畅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92.应用胃管引流时,引流的负压要适中,过大的负压可能会使胃黏膜堵塞引流管入口,进而影响引流,甚至损伤胃黏膜。93.插胃管时,胃管如几乎完全插入,往往会在胃内盘曲,影响引流效果。94.如果插胃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及呼吸困难,应立即拔
36、出胃管,让患者休息后再插。95.插胃管时,出现恶心,可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缓解紧张,检查口腔内有无胃管盘曲后继续操作。96.当三腔二囊管插入 1416cm 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插入总深度约为 5065cm。97.三腔二囊管注入空气量为 150200ml。98.三腔二囊管牵引重量为 0.5kg,牵引角度为 45左右(顺着鼻腔方向)。99.三腔二囊管中胃气囊充其量为 150200ml;如未能止血,再向食管气囊注入空气 100150ml,然后用止血钳夹闭官腔。100.三腔二囊管拔管前给患者口服石蜡油的原因:可以减轻食管黏膜、胃黏膜与气囊的粘连,避免拔管时引起出血。101.在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
37、,如胃管通畅,判断止血效果的方法:可以抽吸胃内容物,若无新鲜血抽出,则说明出血以控制。102.三腔二囊管置管后,牵引过程中为避免黏膜糜烂、损伤,应定期放气减压,要避免牵引力过大。103.患者首次应用三腔二囊管时,可以持续压迫 24 小时。104.使用三腔二囊管时,先在胃囊内注气的原因:胃囊内注气后牵拉可控制胃底部的出血,另外,可避免食管气囊充气滑脱,早产呼吸道梗阻。105.成年男性尿道特点:尿道长约 1622cm,有 3 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耻骨前弯)。尿管插入深度为 1520cm。106.女性尿道特点:尿道长 35cm,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
38、尿管插入深度为 68cm。107.导尿的适应症:尿潴留、泌尿系统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记录尿量、不明原因少尿无尿并可疑尿路梗阻者、膀胱冲洗、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108.严重尿潴留导尿时,第一次放尿液不应超过 1000ml,以免导致晕厥和血尿。109.男性导尿时,将阴茎提起是为了减少尿道弯曲弧度,便于尿管插入。110.女性导尿时,要注意避免误插入阴道。111.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训练保持膀胱的功能方法:应间歇夹闭导尿管,每 34 小时开放一次,保持膀胱充盈,训练膀胱功能。112.长时间留置导尿管,需 57 天更换一次导尿管。113.如果用 Foley 导尿管导尿,在给球囊注水前,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保证
39、球囊已经完全位于膀胱内,以免注水时损伤尿道。114.使用球囊导尿管时,见尿后要再插入 710cm,是为了避免导尿管头端的球囊注水时损伤尿道。115.血气分析行动脉穿刺部位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116.桡动脉穿刺点定位: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 2cm 动脉搏动最明显处。117.股动脉穿刺点定位: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18.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前,用肝素冲洗注射器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影响血气分析的结果。119.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时,穿刺后要立即将针头插入软木塞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注射器,影响血气分析的结果。120.静脉穿刺时,如果抽出鲜红色血液说明可能穿刺到伴
40、行的动脉,应立即拔出穿刺针,并压迫穿刺点 5分钟止血。121.如果数次四肢静脉穿刺未成功,通常还可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122.股静脉穿刺时,斜行穿刺是为了减少穿刺后局部渗血。123.浅静脉炎表现:局部红肿热痛,沿静脉走行,呈条索状硬化改变。124.四肢浅静脉的穿刺部位无特殊要求,可以选手足等处较直、管腔稍粗的静脉。125.胸穿抽液常用穿刺点: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 78 肋间,腋中线第 67 肋间,腋前线第 5 肋间。126.胸穿抽气常用穿刺点:锁骨中线第 2 肋间或腋中线第 45 肋间(适用于气胸的病人)。127.胸穿首次抽液600ml,以后每次1000ml。大量抽液时容易导致纵隔摆动。诊断
41、性胸穿 50100ml。128.胸穿时出现胸膜反应,表现为:穿刺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出汗、面色苍白,甚至晕厥。129.脓胸行胸腔抽液,一般需尽可能抽净脓性胸水。130.胸穿时要选用肋骨的上缘,是因为肋骨下缘有神经、血管通过,肋间动脉常沿上一肋骨的下缘走行,从肋骨上缘进针可避免损伤神经、血管。131.胸穿术后注意事项:应再次测量血压,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继发感染。当可能发生气胸或晕厥等症状时须立即诊治。132.腹部穿刺的穿刺点有:左下腹的脐部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处(常用的穿刺点),脐部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 1cm,偏左或偏右 1.5cm 处;侧位时可选择脐
42、水平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需在 B 超指导下定位穿刺。133.大量腹腔放液后,要用腹带束紧腹部,防止腹腔压力降低过快,以控制腹腔容量,防止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134.大量腹水时不能一次性把腹水抽净,是因为:过多放液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以及腹压突然下降导致血管重新分布,肝硬化患者还可引起肝性脑病。135.腹腔穿刺前需排空膀胱,可避免穿刺时损伤充盈的膀胱。136.对于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量不超过 3000ml,因为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等。137.腹腔大量放液时,穿刺时进针斜行,可防止腹水漏出。138.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的腹水应进一步检查腹水常规、生化、细
43、菌培养等,如为血性腹水还需要送脱落细胞学检查。139.腰椎穿刺定位:腰穿时应在 L1 以下部位,临床常取腰 34 椎间隙部位(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点)。140.腰穿时让患者尽量抱膝使后背弯曲,是为了使腰椎棘突之间的间隙扩大,利于穿刺。141.腰穿时,一般从皮肤进针 46cm,即可达到蛛网膜下腔。142.正常脑脊液压力为 70180mmH2O。143.腰穿时,患者感到一条腿放电样疼痛,应拔出穿刺针,调整方向重新穿刺。144.腰穿后,患者需去枕平卧 46 小时,以免引起低颅压性头痛。145.腰穿术禁忌症:疑有颅内高压、颅后窝占位性病变、休克、濒临状态、穿刺部位有炎症。146.骨髓穿刺的定
44、位:髂前上棘-仰卧位-于髂前上棘后 12 的髂嵴,取骨面,较宽、平处;髂后上棘-侧卧位-于髂后上棘突出的部位;胸骨-仰卧位-胸骨中线第 2 肋间水平。147.髂前上棘骨穿时骨穿针限位器应调整于距针尖 1.5cm 左右,胸骨则为 1cm。148.骨髓培养时,需抽取骨髓标本 12ml;骨髓涂片时,需骨髓标本 0.10.2ml。149.做骨髓穿刺检查时,需要常规做外周血涂片检查,目的是做对照试验。150.脊髓损伤搬运时固定伤员需要用 4 条带子固定:胸-肱骨水平-前臂、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各一条。151.如果患者有颈椎损伤,搬运时应注意:专人托住其头部并向头端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移动,与其
45、余人协调一致将患者平直地抬到硬板或担架上,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处脊髓的损伤,减轻疼痛。152.脊髓损伤患者搬运原则:(三人或四人平托同时用力)保持伸直位,严禁脊柱弯曲、扭动,避免出现或加重患者脊髓的损伤。153.夹板固定骨折时,夹板应超过前后两个关节,应先固定远折端,再固定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154.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目的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155.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常用方法:夹板、三角巾固定。156.判断肢体有无骨折:有明显畸形,异常活动,或骨擦感、骨擦音,可考虑有骨折。157.如果四肢开放性伤口出血活跃,急救现场应在出血
46、点近心端使用止血带止血。158.考虑为静脉出血时,应在患肢出血灶的远端应用止血带。159.如果没有夹板类硬物,四肢骨折还可采用的固定方法:下肢骨折可应用健肢固定法,将患肢与健肢捆扎固定;上肢可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于胸廓。160.心肺复苏前,不强调先系统检查生命体征原因:对于被抢救的患者来说时间宝贵,抢救者应在最快的时间内开始复苏操作以增强心肺复苏的效果。161.胸外按压不能过轻,否则达不到按压心脏的结果;按压力度过大,则可导致肋骨骨折,造成继发损伤。162.人工呼吸时,患者头部后仰,下颏向上提起,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这样的体位可减少呼吸道曲度,便于通气。163.人工呼吸时,捏住患者鼻孔,为了
47、关闭鼻腔,避免气体外漏,使吹入气体都进入肺内。164.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为 500600ml,以见到胸廓有起伏为准。165.婴幼儿胸外按压部位在胸骨中部,因为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166.心肺复苏过程中,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情况的方法:按压 5 个循环周期(约 2 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不超过 5 秒)、观察自主呼吸有无恢复(35 秒)。167.为评价心肺复苏抢救效果,暂停胸外按压,不要超过 15 秒。168.除颤电极板要涂导电糊或垫湿纱布,是为了电除颤的电流能全部传导入患者体内,并避免皮肤烧灼。169.同步电复律用于除室颤以外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非同步电除颤仅用于室
48、颤。170.同步电复律是指放电电流正好与 R 波同步,电流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在心室的易损期放电而导致室颤。非同步复律可以在任意时间即刻放电。171.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后,现场无法做心电图检查,可以直接进行电击除颤。172.心脏除颤后由粗颤转为细颤,除颤成功率仅为 1/3,此时应在人工心肺复苏的同时,注射肾上腺素0.51mg 重新电除颤。173.使用简易呼吸器的适应症: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道管理。临时替代呼吸机:如呼吸机障碍、停电等特殊情况时或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174.简易呼吸器挤压频率为每分钟 1220 次,每次
49、送气 500600ml。175.简易呼吸器连接输氧管,氧流量为 910L/min。176.急救时应用简易呼吸器,看到患者有自主呼吸后,不应马上停止呼吸器,因为此时尚未达到有效的正常供氧。177.患者有自主呼吸时,使挤压呼吸囊与患者呼吸同步,在患者吸气之初顺势挤压呼吸囊,达到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呼吸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吸动作。178.简易呼吸器使用过程注意事项:面罩要紧扣鼻部,否则易发生漏气;若病人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179.使用呼吸器过程中,若捏压呼吸囊时感觉阻力大,除机械故障外,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应立即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180.隔离衣清洁区部位在隔离衣的内面及衣领。181.在穿隔离衣颈后系结时要求两肘部外展是为了避免隔离衣袖口触及脸颊,造成污染。182.脱隔离衣时,如果衣袖触到面部时应当立刻用肥皂水清洗面部。183.隔离衣应当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