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918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9188.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汉语拼音 9 内容分析:本课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拼音 y 和 w 的情境图,“老乌鸦,叫嘎嘎,捉来虫子喂哇哇;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能够联系生活,导入本课内容,让儿童在情境中有兴趣地学习拼音。第二部分是拼音 y 和 w 的表音表形图、整体认读音节 yi wu yu 及其四声 2、重点内容有文字的演变尤其是甲骨文的发展,商朝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 yw 的读音,字形和书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试写甲骨文的体验法、总结甲骨文特点以及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史料分析法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
2、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古代文明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了解屈原,增强道德情操的培养。板书(见后)教学过程:导入:播放 12 属相幻灯片。猜一猜这都是哪一些属相?同学们的依据是什么呢?好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属相图画并不是普通的图画,它们是一种文字。那么这种文字是怎么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文字,以及,这种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勃兴。列出纲目,强调重点。(红字标示)兴趣导入 回顾知识引入内容 体验法 引导法 比较法 小组讨论法 史料分析法 提问导入 类比引入 一、文字 背景
3、解释: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没有了文字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故事和情感就无法表达了,那么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呢,就有“结绳记事”的传说,古书易系辞下记载(见幻灯片)。后来呢人们才用一些符号来表达,好,同学们看 38 页的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注意一下,这些就是是符号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字。那么接下来呢就来学习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1 甲骨文的讲解:(商朝)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第一课和第二课内容,根据原始人们的生活习惯,龟甲和兽骨是很常见的材料吧?于是呢商代先民就在随手可得的龟甲和兽骨上刻画了这些符号,这就是我们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那上面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呢?我
4、们先来做一个小比赛,再找同学来回答一下。(先提示一下大家,甲骨文的笔画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现在汉字的写法,请同学们写出“日、月、目、人”这几个字的甲骨文形式,参照幻灯片)。板书“日、月、目、人”的甲骨文字。同学们,你们写这些字的依据是什么呢?从这种猜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啊?(可能的回答:形似汉字、形似物体本身)甲骨文和现在的汉字挺像的,是吧?这说明了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是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文字。它的具体功能呢,可以参照一下 45 页“自由阅读卡”。甲骨文距今约 3600 多年的历史。商代统
5、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所以呢,甲骨文一是占卜,二是记事。那这种离我们这么久远的文字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它的发现对于我们文化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一下互相讨论一下,再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小结: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十年写育,衍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结构。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五千余字,考释过的约两千字,还有三千多个甲骨
6、文单字,我们现今仍无法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商朝的历史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疑问无法解释,而要真正破译一种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这种文化的文字。所以呢,甲骨文对于商朝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例如,大学者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而且,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2 金文:(商周时期)(幻灯片,猜一猜)这是不是我们刚才学习的甲骨文?对,不是,这种文字线条是不是比甲骨文更加柔和了呢?也更加规范了吧?这就是铸
7、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作是“铭文”。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内壁上的,(幻灯片解释铸造过程)毛公鼎内有铭文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金文都是拓片。再来欣赏一下一幅金文的著作。(幻灯片)那我们可以看出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和简化、符号化了;若与后来的小篆相比,则结构仍未定型。特点是周初金文也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比甲骨文雍容厚重。这一点,从甲骨文的“马”字和金文中的“马”字中一比较,也可看得出来。3 大篆: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
8、鼓文为典型代表(西周晚期)大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4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字体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解释竹简)秦朝统一文字小篆,两汉时期流行隶书,隋唐时楷书逐渐形成。5 文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就学习完了,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幻灯片回顾文字的演变历程)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字体又一次变化。注意文字所对应的时间;“马”甲骨文、金文、铭文的书写变化,请同学们思考这三种文字都各自有什么特点?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 分钟讨论
9、时间小组讨论一下。(线条逐渐糅合,规范化,简单化)二、6 日食月食 很早的时候,商代先民占卜的时候都是向谁祈求答案呢?是向“天”祈求吧?所以呢在同一时期我们的祖先也开始注意观察天象。(幻灯片)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7 历法 思考:什么时候放暑假?夏朝已有历法,流传至今我们都叫它农历。7 月 20 号是公历,6 月 2 号是农历,所以呢公历跑得快,这两个时间都是对的。早在商朝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一年分为 12 个月,大月 30 天小月 29 天,闰年增加一个月。公历是后来从国外传入的,因为是世界通用的,所以我们现在也使用公历。公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以耶酥
10、诞生为公元元年。又称阳历。农历跟我们的农业生产有及其密切的关系,它是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又称阴历。战国时期,有 24 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具体分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等等。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它编成歌谣。(见幻灯片)是不是可以看出有很多都是指导农业生产的。8 同学们见过中医师怎样
11、给人治病的吗?(把脉、草药、等等)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一位古时候的名医扁鹊。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疗方法,至今仍沿用。9 思考?(幻灯片)那么与扁鹊医人疾病相比,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诗人呢可以说是医国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人,代表诗作离骚(端午节的设立和屈原 有关,BC278 年,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屈原绝望投江而死,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当时划着小舟寻找他,并向江水中投掷米防止鱼儿咬食他的身体,演变至今,人们就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屈原。)10 古代的音乐成就:钟鼓之乐是一种以编钟和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的音乐,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编钟由青铜铸
12、成,分三层排列在刻满彩绘花纹的钟架上,气势宏伟而壮观。最上层的叫钮钟,是用来定调的,只要准确地敲击标音位置,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音阶的声音。中层叫甬钟,有三个半八度音阶,能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下层也叫甬钟,因为形大体重,所以声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时能起到烘托气氛与和声作用。用这套悬挂的编钟,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珍贵的了。(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幽兰操当中就有编钟的伴奏)小结:填一填,表格。(幻灯片)板书设计: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战国文字 历法:商代历法 24 节气 扁鹊:望闻问切 屈原离骚 附板书:“日、月、目、人”的甲骨文 史记殷本纪【思维拓展】下图是文明古国的文字。第一栏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第二栏是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第三栏是腓尼基文字,它后来几经演变成为拉丁字母,今天的英文字母就是拉丁字母。第四栏是我国的哪种文字?课后兴趣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