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3334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考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2 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学生用书 P74 1荒漠化类型、分布、成因解决措施。2水土流失分布、成因、危害解决措施。2014高考全国卷,T36(2)(3)(4),18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 X 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 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 分)(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

2、,请提出防治措施。(6 分)思路分析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大风日数157 天”“10 月至次年 4 月”“桑曲和巴索曲之间”“风沙灾害较为严重”“就地起沙”等。(2)第(1)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说明”“沙源”“易起沙的原因”等。(3)第(2)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简述”“风沙”“铁路及运行列车”“危害”等。(4)第(3)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风沙灾害”“提出防治措施”等。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标准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

3、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变式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 X 围内。(1)有人通过观察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

4、沙丘,绘制了一幅沙丘剖面图,你认为正确的是()(2)简述错纳湖对高原环境的影响。解析:(1)桑曲与巴索曲之间常年盛行西风,沙丘的西侧为迎风坡,坡度较缓,东侧为背风坡,坡度较陡,故选 D。(2)错纳湖属于高原湿地,其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从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D(2)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周围生态环境。1荒漠化问题(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 土地沙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盐渍化华北半湿润区,西北干旱、半干旱灌溉区。(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基础条件:气候干旱

5、,降水少,植被稀疏物质基础: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动力因素:大风日数多,风力大 人为原因 a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b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3)西北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流沙地区

6、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优化林业结构。开发新能源: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等改善农村能源结构。2水土流失问题(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地形崎岖的山地、丘陵区气候:多暴雨且降水集中植被:植被稀少土质: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和开矿(2)一般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护坡工程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农业技术措施:改变农业种植模式等 3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

7、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如果出现与“植被破坏”“过度樵采”有关的人类活动,则可能是水土流失;如果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来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区域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

8、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和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荒漠化的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据此回答 13 题。1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该地区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冬冷夏热,气温日

9、较差、年较差大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解析:第 1 题,从图中的人口和人均耕地数量上可知,该地耕地面积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第 2 题,从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较少。第 3 题,该地区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答案:1.A2.C

10、3.B 水土流失(2015XX 考前质检)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读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完成 45 题。4下列各组城市中,降雨侵蚀力差异最明显的是()AXX、XX BXX、XX CXX、XX DXX、XX 5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A年降水量小 B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C山高谷深 D植被覆盖率高 解析:第 4 题,由图可知,XX 的降雨侵蚀力为 7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 20003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 30004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 40005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5

11、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 40005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 4000,XX 的降雨侵蚀力为60007000。比较各选项所列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出 B 正确。第 5 题,影响降雨侵蚀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降雨量、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图中西北部虽然山高谷深、降雨量大,但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所以降雨侵蚀力小。答案:4.B5.D 考点二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学生用书 P76 1森林类型、分布、生态效益保护措施。2湿地分布、成因、生态效益保护措施。(2015高考 XX 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

12、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思路分析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巴音布鲁克湿地”“天山山脉中部”“冬季严寒”“传统的畜牧业区”“过牧现象”“严重干扰”等。(2)第(1)题设

13、问中的核心词语有:“描述”“河流干流流向”等。(3)第(2)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简析”“湿地”“形成条件”等。(4)第(3)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等。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标准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

14、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变式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图示区域湿地的生态意义有()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 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 A B C D(2)下列湿地成因大致与巴音布鲁克湿地相似的是()A三江平原湿地 B三江源湿地 C洞庭湖湿地

15、 D黄河三角洲湿地 解析:(1)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2)三江源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与巴音布鲁克湿地相似。答案:(1)D(2)B 1主要生态系统的生态意义 2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地区 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道路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热带雨林“地球之肺”,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

16、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4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分析时,从思路上来讲要依据以下程序: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针对每个思维环节具体分析如下:(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 湿润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湿润地区山区地表植被破坏,容易产生泥石流和滑坡。干旱的农业区不合理的灌溉,容易产生土地盐渍化。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容易产生土地荒漠化。干旱农耕区引水灌溉,容易使河湖水量减少,产生土地

17、荒漠化、盐碱化。(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地质特点等。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不和谐方面分析。(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重点生态工程。在河流中、上游流域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建立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参与。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2015黄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XX 是 XX 境内最大的湖泊,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被 XX 市、XX 市、庐江县所包围。

18、XX 最大水域面积约 825 平方千米,流域面积约 12938 平方千米,其 XX 丘区占 84.7%,湖区占 8.6%。XX 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经 XX 由裕溪河注入长江。每年汛期来临,裕溪闸、XX 闸将关闭,XX 的防洪压力巨大。下图为 XX 附近区域简图。材料二“引江济淮”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入 XX,在 XX 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输水干线全长 330 千米,多年平均引长江水量约 10 亿立方米,是一项集水利、环保与航运的综合性工程。材料三夏季是 XX 蓝藻暴发季节,每年的 10 月至次年 2 月蓝藻处于休眠期。蓝藻肆虐的直接原因是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

19、化,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会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结合材料一,推断汛期来临时 XX 防洪压力大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对沿线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XX 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汛期时 XX 防洪压力大的原因可以从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等方面回答。第(2)问,“引江济淮”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应主要从增加水源、改善水质、保护环境等方面回答。第(3)问,XX 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需要结合材料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回答。答案:(1)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夏

20、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支流)河流发源于山区,集(汇)水面积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大,汇流快;汛期若长江水位过高,裕溪河受长江水顶托,(为防止江水倒灌,)裕溪闸、XX 闸将关闭,XX 四周诸河来水,全依赖 XX 容蓄;湖泊沿岸城市密集,人口稠密,若发生洪灾,经济损失大。(2)对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对城市:补充水源,保障供水;改善水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自然原因:高温,干旱,水位低(水量小)。人为原因:城市化发展使得人口激增,生活排污量大;化肥、农药使用过多,使水体富营养化;工业三废的排放。(建议用时:40 分钟)一、选

21、择题 读 XX 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敏感性统计表,完成 12 题。土地利用类型 等级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居民和 工矿用地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不敏感 1349 9.7 1453 13.9 843 9.6 78 4.4 轻度敏感 3956 28.5 2880 27.6 2309 26.4 506 28.5 中度敏感 5383 38.8 3917 37.6 3801 43.4 739 41.6 重度敏感 2763 20.0 1479 14.2 1453 16.6 389 21.9 极度敏感 415 3.0 700 6.7 350 4.0 65 3.6 S

22、EPDI 3.30 3.27 3.28 3.50 注:面积单位为 km2,比例单位为%;SEPDI 表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其表明某一地区或地类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的大小。1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 2下列措施能有效减少重度敏感和极度敏感耕地的是()山坡地等高陇作坡耕地改修水平梯田坡耕地还林还草改良农作物品种 A B C D 解析:第 1 题,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计算可知,耕地所占比重最大。第 2 题,改良农作物品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不能减少重度敏感和极度敏感耕地。答案:1.A2.A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生态环

23、境脆弱,耕地广种薄收,粮食生产稳定性差。下表为19902000 年和 20002010 年陕北耕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变化情况。读下表,回答 34 题。类型及变化 19902000 年 20002010 年 耕地林地 16.61 2405.03 耕地草地 317.01 9935.03 耕地水域 4.05 118.97 耕地城乡工矿建设用地 28.79 225.14 耕地未利用土地 3.11 172.01 注:数值为正,表示耕地净增加;数值为负,表示耕地净减少。319902010 年期间,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在与耕地的相互转换过程中,面积净增加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24、A草地 B林地 C水域 D未利用土地 4陕北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林还草 B城乡工矿建设用地增加 C退田还湖 D未利用土地增加 解析:第 3 题,由表格数据可知,19902010 年期间,草地转化为耕地的面积为 317.01平方千米,耕地转化为草地的面积为 9935.03 平方千米,草地净增加面积为 9618.02 平方千米;同理计算可知,林地面积净增加 2421.64 平方千米,水域面积净减少 123.02 平方千米,未利用土地面积净增加 175.12 平方千米。故 A 项正确。第 4 题,由表格数据可知,陕北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较多,故陕北耕地面积变化的主

25、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还草;城乡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净减少较少;水域面积转化为耕地较多,不存在退田还湖现象;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较少,对耕地面积变化影响较小。故 A 项正确。答案:3.A4.A(2015高考 XX 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 56 题。5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6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

26、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解析:第 5 题,艾比湖面积缩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诸多要素发生变化,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湖水的含盐量减小,A 选项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 选项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 选项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 C。第 6 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 选项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

27、选项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 选项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 选项错误。答案:5.C6.B(2015高考 XX 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 78 题。7“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

28、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第 7 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在其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绿洲区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 C 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自然植被生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第 8 题,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选项 D 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答案:7.C8.D(2014高考全国卷,T7T9

2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 911 题。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 灌木 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 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灌木 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 植物 1 1.4

30、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物量 灌木 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 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9.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 A B C D 10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1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第 9 题,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发现,与 20

31、09 年相比,20102013 年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虽然略有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大幅度上升,可见实验期间生物量是提高的,正确,错误;与 2009年相比,20102013 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虽然没变,但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在持续增加,因此植株密度在增加,正确;实验期间,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不变,错误。故选 A。第10 题,对比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上升。故选 D。第 11 题,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较少、地下生物量在下降,说明灌木植物有萎缩的趋势;草本

32、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在增加,说明草本植物有繁茂的趋势。故选 D。答案:9.A10.D11.D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XX 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 1200 毫米左右,大致以 XX为界,以西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以东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位于 XX 省境内。XX 省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 X 围广,形态类型齐全。该地区受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地震等灾害。目前该地区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材料二下图为 XX 省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m)。(1)试分析 XX 以东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的主要原因。

33、(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描述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3)请你谈谈应如何治理云贵高原地区的石漠化问题。解析:第(1)问,冬季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南方的暖空气相遇于 XX、XX 一线,形成准静止锋,XX 地处准静止锋的冬季风一侧,降水多。第(2)问,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角度来分析即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石灰岩易被溶蚀,形成地下暗河和溶洞,地下暗河和溶洞坍塌形成瀑布。第(3)问,石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其成因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可从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形成准静止锋,XX 以东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春季节降

34、水多。(2)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地质条件不稳定,多断层发育,大量地表水沿裂隙下渗转为地下水,在流水侵蚀和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地下暗河、溶洞;上方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坍塌,黄果树瀑布显现出来。(3)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沼气和省柴灶;加强对缓冲区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13(2015XX 质量检测)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 XX 沙漠包围,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有水的地方成为良田,是典型的绿洲

35、灌溉农业区。近年来,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民勤县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1)描述 XX 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民勤县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解析:(1)从图中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可知,XX 省降水东南多、西北少,靠近祁连山山地地区降水多,原因从海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2)民勤县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土质疏松等。由于气候干旱,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灌溉、保护植被、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防止民勤县生态环境的破坏。答案:(1)分布规律:东南多(超过 800 毫米)、西北少(不足 50 毫米),靠近祁连山山地地区降水多。原因: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而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祁连山山脉对气流抬升作用较为明显,迎风坡降水较多。(2)优势自然条件: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沙质土壤,土质疏松。问题:土壤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或次生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板结(或土地质量下降)。对策:合理灌溉(防止大水漫灌,排灌结合);注意植被(草地)的保护,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或减少化肥的施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