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教案.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3309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教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教学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四、解释下列词语:出,语人曰 语:告诉 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卒 A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

2、然 B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 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 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一 A 谁能一之 统一 B 用心一也 专一 2 C 一鼓作气 第一次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 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就 A 由水之就下也 往 B 金就砺则利 靠近 C 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

3、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3 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十、课外作业:1.熟读课文。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探究活动 走近孟子 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二、研讨主题 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孟子思想的研究 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 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 三、交流、评价与总结 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谢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