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课堂实录】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444.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2225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3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_【课堂实录】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44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_【课堂实录】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44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_【课堂实录】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4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_【课堂实录】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444.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国鼎立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但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比较的了解,兴趣非常高,所以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区分电视剧中人物和历史史实中人物异同。又由于初一 学生年龄较小,受知识水平所限,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缺乏正确的评 判。所以在这节课里,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表演等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对历 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形成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为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 能力目标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三国鼎立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阐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官渡之战、赤

2、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根据本节教学设计的实际教学结果看,课堂设计比较合理,课上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基本 达到了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如下:1、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本堂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 解历史知识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 要,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 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开卷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法,值得历史教 师借鉴.2、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

3、与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 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提升,值得借鉴.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在讲授新 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 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运用图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 学设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掌握知识,突破了难点。在这节课上学生对所设置的问题及活动很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 动,积极思考问题。但因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历史知识有

4、限,课堂时间很紧,没有充足的 时间让每个学生表达、交流。再加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常有照顾不到的学生,长此以 往恐怕挫伤学生的积极 性,所 以 今 后 需 要 研 究 解 决 的 问 题 是 如 何 使 每 位 学 生 都 能 积 极 学 习 和B.220 C.221 年 D.A.219 思考,实现有效地教学活动。三国鼎立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0课,本课所讲述史实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的结果,最后实现了局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我们学习以 后的历史奠定了基础。(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 民带来深重的

5、灾难。但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二)教材基本上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 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 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 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历史事件跳跃性较大,官渡之战的背景没有详细交待,

6、这对学生理解这段历史造成一定的困 难。(三)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 学生提供了给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三国鼎立评测练习 一、选择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3、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牧野之战 D,官渡之战 二、史实辨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曹操 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 哪里?三国鼎立

7、课后反思 本课的重点有三个: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其中官渡之战和赤壁 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也是教会学生分析战争胜负的因素的极好例子,而学生对此 也极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有意把重点放在分析成败的因素上。要引导学生对战争胜负因 素的分析,重要的前提是学生要读懂课文,掌握更多的材料。通过三国演义歌曲引入新课之 后,激发学生兴趣。出示曹操图像,我要求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内容,并提出从背景、时间、地点、双方、经过、结果等方面去把握官渡之战,将此内容 板书于黑板上。并特别要求小字内容也认真看一看。学生在看书以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 题:1)东汉末年,黄河

8、流域的军阀主要有哪两个?谁的势力更为强大?为什么?2)曹操为 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3)官渡之战是谁发动的?目的是什 么?当学生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后,也就解决了官渡之战的背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曹操战胜袁绍的某些因素。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进行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们的说到了这些原因;袁绍骄傲轻敌,不采纳谋士的建议,导致谋士弃他而去;曹操“挟 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有优势;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经济实力增强;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采纳谋士兵策略,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学生发言后,我进行了总结,然后指 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有

9、:双方的实力的对比;指挥者的素质;民心的向背;战略战 术;战争的性质等等。在分析这些原因是,可将双方进行对比。战争胜负不是仅取决于人多 粮多,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政治、经济、人心、谋略等。有了这个铺垫,同学们在第二目“赤壁之战”中就显得轻松自如,比较容易了,课堂气 氛活跃了,也只用了较少的时间,同时,我开展了素质教育,针对实际生活和学习谈体会,针对舞台形象谈喜欢等教学效率大大也提高了。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关键一步。三国鼎立课程标准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

10、高学生历史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有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和 谐、快乐、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均有所收获。三国鼎立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一、官渡之战: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问题从简单入 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阅读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给适当的学法指导。二、赤壁之战:让学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互补,让学生能够 积极学习,并且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深化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在合作中感悟历史,将情 感价值观教育自然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结合电影赤壁视频,帮助学生更加直观 的了解火烧赤壁的壮烈,感受赤壁之战带给后人的无限遐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三国鼎立的形成:了解三国政权建立的基本要素,三国经济发展的主观愿望与客观 影响。结合三国政权的建立以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分裂,正确评价三国,升 华本课的教学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