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1262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专 业:自动化 班 级:XXXXX 姓 名:XXX 学 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 XXXXX 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XXXX 年 X 月 X 日 指导教师评语 平时(40)报告(30)修改(30)总成绩 I 目 录 1 课程设计目的.-1-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2.1 站场信号平面布置图及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1-2.2 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内容.-1-3 设计原则及要求.-1-3.1 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原则及要求.-1-3.1.1 在信号平面布置图中的道岔的设置原则及要求.-1-3.1.2 信号机的设置原则及要求.-2-3.2 在下行

2、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的设计原则及要求.-2-4 图纸说明.-2-4.1 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说明.-2-4.1.1 股道.-2-4.1.2 道岔.-2-4.1.3 信号机.-3-4.1.4 股道有效长度.-3-4.2 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3-5 总结.-3-附图 1 1#站下行咽喉信号平面布置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 2 1#站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1-1 课程设计目的 在本学期学习了 6502 电气集中以及在铁路运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校安排了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通过这次设计来提高我们对于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对于车站的基础设备有更好的掌

3、握,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在实践设计中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铁路信号已成为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在今后我们作为一名铁路员工,在校园里,就应该培养严谨的科学设计过程,虽然这只是一次期末的课程设计,但是它应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课本的学习与实际设计的结合来强化我们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研究设计水平,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才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站场信号平面布置图及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1)道岔区段的警冲标的位置;(2)站内线路上的所有的道岔,需标明每组道岔岔尖距信号楼中心的距离;(

4、3)分割轨道区段的全部轨道绝缘节;(4)布置信号机以及每架信号机到信号楼的距离;(5)表示列车运行方向的箭头。2.2 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内容 首先切割轨道做出轨道极性交叉;做出轨道电路的送受电端配置以及扼流变压器,然后画出转辙机。3 设计原则及要求 3.1 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所给样图的要求来设置轨道电路,道岔,信号机等等。3.1.1 在信号平面布置图中的道岔的设置原则及要求(1)单线区段车站的进站道岔,应以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为定位;(2)双线区段车站正线上的进站道岔,以向各该正线开通的位置为定位;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2-(3

5、)所有区间及站内正线上的其它道岔,除引向安全线击避难线外,均向各该 线开通的位置为定位;(4)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为向各该安全线和避难线开通的位置为定位;(5)侧线上得道岔除引向安全线和避难线者外,为向列车进路开通的位置或靠近站舍的位置;在决定道岔位置时,可以划成双动道岔的,应尽量划成双动道岔。侧线上得道岔除引向安全线和避难线者外,为向列车进路开通的位置或靠近站舍进路开通的位置;在决定道岔位置时,可以划成双动道岔的,应尽量划成双动道岔。3.1.2 信号机的设置原则及要求 信号机是指示列车和车列运行的主要设备,车站线路能否被充分利用及使用中是否具备最大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机的布置

6、是否合理。进站信号机用于对由区间线路驶向车站内方的接车进路进行防护,设置在每一方向的进站口道岔外方,列车运行前进方向线路的左侧;为了禁止或准许列车由车站开往区间,车站内有发车作业的到发线股道上,均应设出站信号机;调车信号机是为在集中区内进行调车作业而设置的。3.2 在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在这张双线轨道电路图必须先做到极性交叉,才能配置送受电端。极性交叉主要是用来防护轨道电路的,是否做到极性交叉相当的关键,下面为极性交叉配置的过程。(1)根据信号平面布置图,划分轨道电路区段;(2)在道岔锐角处用虚线连接起来,然后计算各个封闭回路内的绝缘节的数目,并使用移位的方法使其内的绝缘节

7、的数目达到偶数。如果移位绝缘节的办法还不能使其达到极性交叉,就可以使用人工极性交叉。4 图纸说明 4.1 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说明 4.1.1 股道 在这张信号平面布置图中共有 7 个股道,分别为 IG、IIG、3G、4G、5G、7G、9G。4.1.2 道岔 共有双动道岔 3 组,分别为 1/3、5/7、15/17 三组双动道岔;单动道岔为 5 组,分别为 9、11、13、19、21。依次为始端按钮、变更按钮、终端按钮,如由 3 股道正向发车是填写“SLA、X3LA”。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3-4.1.3 信号机 有进站信号机 X,XF;出站信号机 SI、SII、S3、S4、S5、S7;调

8、车信号机 D1、D3、D5、D7、D9、D11、D13、D15、D17、D19、D21、D23,共十二架调车信号机。4.1.4 股道有效长度 股道有效长是在股道全长范围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影响邻线行车的一段长度。股道有效长的起止范围根据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尖端、出站信号机和车档的位置分别确定。也就是指两个信号机之间的长度也就是两个出站信号机之间的长度。4.2 下行咽喉双线轨道电路图 在双线轨道电路图中有极性交叉,送受电端以及扼流变压器,道岔跳线等几部分组成。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极性交叉 所谓极性交叉即钢轨绝缘两边若为直流轨道电路则配置成极性交叉,在此之前必须先切割道岔,这里双动道岔切有三个绝缘

9、节,单动道岔有一个绝缘节,然后按照前面 3.2所述来进行极性交叉,由于我所做的正线也就是 IG 在已设绝缘节的前提下还是不能满足极性交叉,因此在 9 号道岔的后方做了人工极性交叉。(2)送受电端配置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布置原则。相邻两个轨道电路的送电或受电尽量集中于一处,放在同一个电缆盒内或变 器箱内;站内正线,采用受电端发码方式;咽喉区一般是在岔前发送岔后接收,有时为了做到“双送”、“双受”,也可设于道岔的后部。(3)转辙机的设置 在正线上一般使用双机牵引,而在侧线上使用单机牵引的方式,因此在图中的 1/3、5/7、15/17、9 号道岔均使用双机牵引,其他的采用单机牵引。5 总结 这次课

10、程设计的主要是做双轨条电路图,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设计巩固了在课本上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4-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以前在课本上没有将双轨条电路图作为重点,因此在这次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极性交叉是双线轨道电路的重点要是极性交叉做的不对,那么就不能够进行后续的设计工作,通过这次设计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明白了极性交叉的到底是如何配置的,也知道在正线轨道电路的发码端是接收端,在咽喉区又有所不同,可以说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所学到的关于极性交叉这部分的知识要远远多于以前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知道了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以后再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学习 6502 相关的书籍,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才是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最应该做的,以前虽然在上课的过程中从图书馆借了好多相关的书籍,但都是没怎么看又原封不动的还回去了,在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之后,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大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